評  論  媒  體

    

馬維敏以偷換概念『作文』章


路犁  於 2000/11/27 21:44
 
發表內容:

馬維敏在今天中時晚報以一篇〈作文救台灣?〉為題,文中以偷換概念的方式,將中共於2000/02/21發表的《一個中國的原則與台灣問題》白皮書中不斷強調台灣必須接受「一個中國原則」

白皮書的內容並強調:『中國政府考慮到長期支持台灣當局的美國政府承認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也有利于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台灣問題。』

又說:『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什么問題都可以談。中國政府主張兩岸談判最終目的是實現和平統一;主張以一個中國原則為談判基礎,是為了保証實現談判的目的。』

從以上摘錄自中共2000/02/21發表的《一個中國的原則與台灣問題》白皮書的內容中明白指出,中共強烈『主張以一個中國原則為談判基礎』﹔換句話說,台灣必須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中共才願意與台灣談判。

馬維敏在〈作文救台灣?〉的內容中,以偷換概念的方式,用「一中議題」來替換〈白皮書〉的『一個中國原則為談判基礎』,我們時在想不透馬維敏的居心何在?難道馬維敏忘了《一個中國的原則與台灣問題》白皮書所強調的是「一個中國原則」才是談判的基礎?

我的推論是,馬維敏是想用「一中議題」來欺騙讀者,以達到讀者對跨黨派小組的不滿,果真如此,其心術之不正由此可見一般。


全文引述如下(2000.11.27  中時晚報):

作文救台灣?

 跨黨派小組花了許多心力研究一中問題,如今終於獲得一些共識。就文章而言,小組成員還真把文字技巧發揮到極致,不但迴避對一中表達具體甚或是模糊立場,還把這個議題視為只是被動回應中共主張,閃躲的創意確屬一流,只可惜並無助於化解當前兩岸僵局。

 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兩岸關係無法避免要由一中議題決定未來走向。如果台灣認為兩岸關係不影響台灣生存發展,或台灣願意為絕對自主付出一切代價,那麼當然不必理會中共在一中議題上的壓力。但如果認為兩岸關係不解套,台灣短期的穩定都有問題,那麼虛擲心力在如何迴避一中問題,除了讓人領教某些人的文字功力,實在看不出能為台灣爭到什麼實質利益。

 台灣在一中議題閃躲越急切,中共對台獨的焦慮就越嚴重,結果是台北本想用閃躲來找出兩岸互動的空間,北京卻因為焦慮而排拒台灣在閃躲中夾帶的某些善意訊息。於是一切又回到原始的邏輯,台北終究還是必須確認,怎樣的兩岸關係才符合台灣利益?或更貼近現實的說,台灣還能承受目前這種對峙僵局多久?

 企業界最近在三通、戒急用忍問題的表態,乍聽像對政府的建言或懇求,細想卻像是全面出走前的最後通牒,顯然台灣所面對的現實壓力遠超過大陸。台北的政治人物如果對一中問題還停留在鑽研文字技巧,很快就會發現流失的是自己的時間與籌碼,徒然使台灣在與中共進行下一階段更具實質利益的互動、對抗時,處在更不利的地位。

馬維敏

〈我有意見〉

第一頁||第二頁||第三頁||第四頁

馬維敏以偷換概念『作文』章

言論自由與媒體

對抗媒體的公民教育意義

媒體不是第四權

周玉蔻如不道歉並收回發行的書,TVBS 碟電台應予解約

徐宗懋的真面目

媒體修辭的巧辯,電電陳文茜

文明的倒退

這是他媽的什麼媒體﹖﹗

歡迎媒體繼續激發「意識型態」對立

為什麼我們要反對電視Call In節目?

就教中時總主筆室,11/3社論批審計長有理嗎?

台灣人,你怎麼還能不生氣

扇陰風點鬼火

「笨蛋」社論的長相

工商時報(中時報系)是否該傾聽民意?

反「本土意識」才是主題

看到網路業者PC Home的作法,更憂心了

如果這事情,發生在台灣....

一起加入監督媒體的「種子教官」

〈扁、宋會的社會意義〉對照〈扁宋會誰輸贏?〉

假貨時報

國家認同錯亂的中時社論:叫中國人太沉重?

中時的消息來源?

敗德媒體聯合報最新舔共媚洋力作

請給命運共同體一條生路好嗎?

中立的媒體人真的那麼難嗎?

記者王榮章的大風車

政治墮落一族──評馬維敏的〈政治豈有無本生意〉

妖言惑眾的徐宗懋

由職棒弊案談起媒體的自律

教育部長痛批媒體扭曲、臆測他的言論想法

唐湘龍的『兩「岸」』鬼扯

喇乎臭

政治白痴也能寫政治評論

披著『加強本土精神教育』羊皮的狼

邏輯套用與「物質實踐」

評〈希望會有幫助〉

以「昨非」來否定「今是」居心何在?

抓不準現實的「社論」胡謅

「民族主義」幼稚病患者

批判這篇吹捧李公光耀的馬屁文章

批〈李光耀訪台效應〉一文的謬誤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解構「省籍情節」作祟的偏激文章

請先藏好自己的「罩門」

濫竽充數的中時社論

這位親民黨辯護士的輿論曲調

莫斯科中山大學舊址考證!中央社駐俄張大記者別再騙人了!

鼓吹「和平」立論必須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