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  論  媒  體

    

周玉蔻如不道歉並收回發行的書

TVBS 碟電台應予解約


Simon  於 2000/11/15 12:27
 
發表內容:

請打電話給 TVBS 跟飛碟電台,要求周玉蔻道歉並收回所有已發行的書.TVBS 02-26522208 飛碟 02-23636600
如果周小姐拒絕,TVBS跟飛碟電台則應立刻開除她並解除與她代表或所屬的公司所有契約.,
同時移送新聞評議會處理,記者工會也應吊消她的記者證照資格.

周玉蔻只要一口咬定她有新聞來源,彷彿這就是終審,鴨霸莫過於此.

周玉蔻雖未直接把緋聞中的男女兩造名字刊出,卻是讓女生一方的名字在附近段落出現,聰明的閱讀人看了立刻心領神會。作者這種手法,保護了自己,保護了消息來源,卻完全無顧事件當事人權益的做法,真是懾人的新聞專業。充斥邪惡心靈的文字老千.

以下引中國時報林照真記者文供參考.


2000.11.15  中國時報

該追問的是誰在製造緋聞?

 林照真 一個無法交代消息來源的傳言、一個無法求證的緋聞,卻因為政治的惡鬥文化輕易地就在國會殿堂中激起白宮「柳思基」的想像空間。媒體人周玉蔻剛剛出版其所著的「唐飛在關鍵年代」一書,沒想到最後最關鍵的部分卻是其中有關陳水扁與英文秘書蕭美琴的緋聞說法,又再一次證明台灣的偷窺情結之深,需要一個又一個的緋聞來滿足。

 國家元首的婚姻與性或許很能引人關注,但當這些關注變成是影射或是流言時,對當事人以及政壇都是很大的傷害。作者過去在新聞界甚久,應該很清楚政界利用媒體人做為放話或是政爭工具的慣用手法。尤其在訪問對象是來自敵方陣營時,其間更可能包含鬥爭的成分,不但對其說法應該保留、求證,甚至因為立場鮮明本來就應「懸而不論」,不料卻還是被引以做為素材,等到引發爭議時,竟還成為必須保護的消息來源,這種似是而非的觀念,實在是對新聞工作最大的諷刺。

 而這樁緋聞先經由文字複製,然後再交由國會在野立委唇齒相譏而繼續發酵,在政爭紛擾之際,當然會被放大成各式各樣的想像。而這些立委單憑一本書,沒有柳思基的錄音帶或是其他證據,就開始大膽問政,想像總統與秘書在總統府一定有「什麼」,言語間還故意拿國外的總統緋聞直接影射,真相全被拋在言論免責權之外。

 事件鬧開了,在野立委樂得做文章,作者說這些事真是「相當無聊」,聽她這麼說,我們這些無辜民眾真的「相當」、「相當」有同感。但問題是,是誰創造了這些無聊的話題?尤其作者本人還曾受緋聞之苦,已經領教過社會的偷窺與嗜血,面對類似事件或是傳言在態度上理應更為謹慎才是,但我們卻看到作者循同樣的模式生產緋聞。

 此次的緋聞事件可說是在文字老手的包裝與技巧運用下被說了出來,作者雖未直接把緋聞中的男女兩造名字刊出,卻是讓女生一方的名字在附近段落出現,聰明的閱讀人看了立刻心領神會。作者這種手法,保護了自己,保護了消息來源,卻完全無顧事件當事人權益的做法,真是懾人的新聞專業。

 這樣的結局,令書本主角唐飛扼腕,令當事人蕭美琴名譽受損,令總統陳水扁落入無端的指控,令全台灣民眾都被迫再次消化這種無聊的話題,而一切的無聊,都是因為有人把這些寫在書本開始,現在,社會應該很容易判準,誰是緋聞的受害者?以及誰是緋聞的受益者了。

〈我有意見〉

第一頁||第二頁||第三頁||第四頁

馬維敏以偷換概念『作文』章

言論自由與媒體

對抗媒體的公民教育意義

媒體不是第四權

周玉蔻如不道歉並收回發行的書,TVBS 碟電台應予解約

徐宗懋的真面目

媒體修辭的巧辯,電電陳文茜

文明的倒退

這是他媽的什麼媒體﹖﹗

歡迎媒體繼續激發「意識型態」對立

為什麼我們要反對電視Call In節目?

就教中時總主筆室,11/3社論批審計長有理嗎?

台灣人,你怎麼還能不生氣

扇陰風點鬼火

「笨蛋」社論的長相

工商時報(中時報系)是否該傾聽民意?

反「本土意識」才是主題

看到網路業者PC Home的作法,更憂心了

如果這事情,發生在台灣....

一起加入監督媒體的「種子教官」

〈扁、宋會的社會意義〉對照〈扁宋會誰輸贏?〉

假貨時報

國家認同錯亂的中時社論:叫中國人太沉重?

中時的消息來源?

敗德媒體聯合報最新舔共媚洋力作

請給命運共同體一條生路好嗎?

中立的媒體人真的那麼難嗎?

記者王榮章的大風車

政治墮落一族──評馬維敏的〈政治豈有無本生意〉

妖言惑眾的徐宗懋

由職棒弊案談起媒體的自律

教育部長痛批媒體扭曲、臆測他的言論想法

唐湘龍的『兩「岸」』鬼扯

喇乎臭

政治白痴也能寫政治評論

披著『加強本土精神教育』羊皮的狼

邏輯套用與「物質實踐」

評〈希望會有幫助〉

以「昨非」來否定「今是」居心何在?

抓不準現實的「社論」胡謅

「民族主義」幼稚病患者

批判這篇吹捧李公光耀的馬屁文章

批〈李光耀訪台效應〉一文的謬誤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解構「省籍情節」作祟的偏激文章

請先藏好自己的「罩門」

濫竽充數的中時社論

這位親民黨辯護士的輿論曲調

莫斯科中山大學舊址考證!中央社駐俄張大記者別再騙人了!

鼓吹「和平」立論必須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