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內容:
一個古希臘公民的養成,需要接受「邏輯學」與「修辭學」的訓練。
訓練一個人的思考能力與雄辯能力。思維周密以確定獨立思考,言詞精密以說服大眾、並與人辯證。於是文明逐漸發展。
台灣當今的媒體,是一個政、商、意識型態糾結的綜合體。新聞事件縱慾式、速食式、疲勞轟炸式的分析評論,加上觀(聽)眾對新聞節目的耽溺依賴,將使我們逐漸失去思考與言語的能力。這是一個文明倒退的危機。
媒體不僅只是政客與大老闆的操縱社會的工具,更是無數專業者濫用資源的場地。當我們接收訊息時,想想「主持人」、「製作人」、「廠商」、「廣告業務員」、「編輯台」這群人,到底是在生產什麼垃圾給我們(有意識的或無意識的)。
把媒體當作負面教材,把新聞內容當作我們邏輯與修辭訓練的負面教材。解讀飛碟早午晚餐,解讀全民開講,解讀各大報社論。閱讀媒體,請作垃圾分類。
BBC, CNN,路透社,華盛頓郵報,會關心科索夫的屠殺,但是絕對不會提到中國在東土耳其斯坦(新疆)的屠殺。不會提到俄羅斯在車臣的的種族清洗。
他們不會提到,印度和巴基斯坦衝突時,升空的都是美國的F16。土耳其與希臘衝突時,士兵拿的都是美國製的步槍。
在賽普勒斯小島的北邊,有一個不被承認的回教小國家。
新聞素材的處理是編輯台最大的權力來源。
一、讀者投書內容不會受到「編輯」,但是「篩選」就是一種裁量權力。版面是否平衡兩造意見,涉及對「多元」社會的瞭解,而非個人好惡。
二、事實報導:對事實的處理,應盡量避免讀者的解讀錯誤,並且避免價值的判斷。如引用某人之言論:「
」,引用數據,是描述事實,而非臆測事實。對接受二手資訊的讀者,應保留他們自我判斷事實真相的空間。
三、新聞標題頭條的選擇和修辭:這是編輯台的權力
四、社論:這是編輯台的權力
五、廣告的選擇:既為利潤考量,就應避免廣告商對新聞內容的影響。要爭取利潤吸引廣告商,應是增加閱報率、市場佔用率等商業手段來運作,而非出賣新聞專業來獲取利潤。
個個版面都有不同權力運作的色彩和界線。然而一旦編輯台被政商意識型態過度介入,各版面也只是物慾橫流、權力濫用的BBS留言版。
媒體被政治、廣告業主把持是關鍵因素,但絕非編輯台怠惰、濫權的藉口。
為了達到本版的策略目的,避免流於一般bbs的混亂,請版主善用編輯台權力。
編輯台權力的運用,是該刪就刪。別怕抹黑,別怕遭質疑,別怕被貼標籤。
如果權力運用方式不被多數認同,自然會被淘汰。
如果不行使權力,導致本版變成call-in
或BBS,則失去本版成立之目的。
〈我有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