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內容:
澄社於大選期間支持陳水扁,是眾所週知的事情﹔一個在大選期間支持陳水扁總統的學界社團,在陳水扁主政三個月後,號招相關專業成員,以〈針砭新政府〉為題,針對新政府施政提出所謂《萬言書》。不論電子媒體或平面媒體,在《萬言書》尚未定稿面世之前,都出現有志一同的密集報導,一些長期以“打扁”為職志的媒體,猶如喜獲一支“打扁”生力軍團般的驚喜萬分。
之所以驚喜是因為──也只是因為──澄社在台灣社會具有頗高的公信力﹔“打扁媒體”之所以密集報導,主要在於他們判斷《萬言書》內容形式必然以類似“打扁”的性質加以體現。
然而,當《萬言書》公諸於世之後,我本來預估“打扁媒體”將以巴掌溪的方式,藉由或引述澄社的《萬言書》,以密集的、持續性的報導來加強對扁政府的打擊力道與強度,然而《萬言書》一出,媒體卻呈現了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平靜,究竟其中的機關所在是什麼呢?
為了解“打扁媒體”何以在《萬言書》面世前後,由興奮轉而冷淡的兩極化反應,本人不惜犧牲個人享受生活樂趣的寶貴時間,將《萬言書》拿來讀它個萬遍亦不厭倦。
原因不在於本人有探長那種追根究底的基因,也不在於對澄社言論有特別的癖好,而在於【與媒體對幹!!】論壇,賦予我必須用心戮破媒體假面的無給職的自我期許與責任。(為自開版以來的辛苦而自我標榜一下總可以吧!^^)
廢話少說,言規正傳,經過我5分鐘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讀了300遍《萬言書》後發現,原來該《萬言書》的內容曾被賦予“打扁”的期待,所呈現的卻是對扁政府的一種誠摯建言。
標題為〈針貶新政府〉,內容還真的是呈現出對新政府施政窒礙之處找尋打通關節良方的味道。
“打扁媒體”之所以為“打扁媒體”,原因就在「明目張膽」的忽略澄社這篇對台灣當前政治極具正面意義的苦心“針貶”建言,“打扁媒體”期待的並不是這類正面功能的建言,“打扁媒體”期待是──未來必然也還是──大家都跟他們一樣齷齪,最好是都投入他們的“打扁”行列,加入他們的“打扁”集團軍,跟他們一起打一場轟轟烈烈的“見扁插針”的聖戰。
〈我有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