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  論  媒  體

    

【與媒體對幹!!】之九

低水準的〈社論〉


路犁  於 2000/08/17 00:04
 
發表內容:
再次聲明:

本人之前對於被批判者的文章都以連結方式呈現,但最近發現,過一段時間之後就無法透過連結開啟原文,這樣就導致對於想觀看原文來對照本人批判文章的一些些網友在搜尋上的不便,因此爾後一率將被引述的原文一字不漏的登錄在第一欄,之後再貼上本人的評論與批判,以利網友對照。

2000.08.16  中國時報 社論 〈最不甘願的成員 〉

 將來,如果國統會召開,最不甘不願的成員,可能就是主委陳水扁總統了。

 情感與理念上,陳水扁對「統一」嚴重過敏,不管舌頭怎麼繞,就是吐不出「一個中國」或「國家統一」。政黨立場上,民進黨長期以來追求台灣主權獨立,對統一抱持百分之兩百的抗拒態度。而支持陳水扁的票源中,許多更對台獨有宗教般的狂熱。自這種土壤中茁壯的陳水扁,要出任國統會主委,有如自斷筋脈般痛苦。

 但在另一方面,陳水扁既然當選了中華民國總統,便必須扮演國家元首的角色。而對於統獨政策,民意主流目前不但無意作重大調整,更希望新政府能維持兩岸安定。國統會與國統綱領是既有架構,便成為檢驗新政府路線的標準。在這件事上,陳水扁簡直沒有「不作為」的空間。

 如今的陳總統,彷彿正腳踏兩條船。一條是民進黨促獨拒統的船,但因為形象能力受到選民青睞,成功踏上了另外那條原有一貫的統一航線的政權之船。當這兩條船比肩齊步時,陳水扁還能在其間取得一種動態平衡。但當這兩條船漸行漸遠時,陳水扁就必須選擇其中一條,而捨棄另外一條,否則可能會撲通落海。

 現在的兩岸及國內情勢,陳總統其實沒有不出任主委的空間。只是,當誰都看得出來他是打鴨子上架時,陳水扁的善意宣示便容易遭到懷疑,而國統會對兩岸關係的功能也會降低。


『 將來,如果國統會召開,最不甘不願的成員,可能就是主委陳水扁總統了。』

從這樣的政治判斷來看,實在是低於一般〈社論〉應有的水準,誇張的說,〈社論〉稱得上是該媒體的靈魂,因而從〈社論〉中多少也可以檢驗出一份媒體的水準。

陳水扁總統成為國統會主委有什麼好不甘願的?
就如同一家不願與另一家公司合併的董事長,成為他們公司的合併委員會的主委,這有什麼好不甘願的呢?這種不合邏輯的命題有何〈社論〉水準可言。

 

『 情感與理念上,陳水扁對「統一」嚴重過敏,不管舌頭怎麼繞,就是吐不出「一個中國」或「國家統一」。』

相對而言,感情上(也僅止於感情,因為實在找不出「統一」的理性何在),宋楚瑜、馬英九之流對於與中國的「統一」有超乎正常人的癖好,這可以從他們經常『吐』出的:“追求「國家統一」的目標與理想”的話中得到證實。

 

『政黨立場上,民進黨長期以來追求台灣主權獨立,對統一抱持百分之兩百的抗拒態度。而支持陳水扁的票源中,許多更對台獨有宗教般的狂熱。自這種土壤中茁壯的陳水扁,要出任國統會主委,有如自斷筋脈般痛苦。』

這段話大致上還算正確,不過從這段話的兩句形容詞中不難發現,撰寫這篇〈社論〉的人,對於「台灣獨立」的痛恨程度,應該已經到了咬牙切齒境界,因此提到「台灣獨立」才會產生有如新華社般的制約式批判語調,如:宗教般的狂熱、自斷筋脈般痛苦等等。

 

『 但在另一方面,陳水扁既然當選了中華民國總統,便必須扮演國家元首的角色。而對於統獨政策,民意主流目前不但無意作重大調整,更希望新政府能維持兩岸安定。國統會與國統綱領是既有架構,便成為檢驗新政府路線的標準。在這件事上,陳水扁簡直沒有「不作為」的空間。』

所謂:『民意主流目前不但無意作重大調整,更希望新政府能維持兩岸安定』﹔並不意味著民意主流贊同『國統會與國統綱領』這一『既有架構』

因此也就無所謂『陳水扁簡直沒有「不作為」的空間』

或許這篇社論撰寫人故意不提(或選擇性不提),台灣民意主流是兩國論(70%以上支持度),更清楚的主流民意是──在可預見的未來也還是──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他的國號叫「中華民國」,李登輝時期的流行話叫「中華民國在台灣」

而在阿扁時期的現在,我們將他過渡──大多數的人民在思維上也將很快的就完全過渡──為「在台灣的中華民國」,這就是台灣現實的辯證過程對〈社論〉『陳水扁簡直沒有「不作為」的空間』思維的反駁。

 

『 如今的陳總統,彷彿正腳踏兩條船。一條是民進黨促獨拒統的船,但因為形象能力受到選民青睞,成功踏上了另外那條原有一貫的統一航線的政權之船。當這兩條船比肩齊步時,陳水扁還能在其間取得一種動態平衡。但當這兩條船漸行漸遠時,陳水扁就必須選擇其中一條,而捨棄另外一條,否則可能會撲通落海。』

這人對於政治操作邏輯似乎一無所知,國家的政策不是一成不變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好了。

從蔣介石的「反攻大陸,解救同胞」、「我們已經亡國了」……,到將經國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再到李登輝的「一個中各自表述」─>「中華民國是個政治實體」─>「中華民國是個主權獨立國家」,再到「兩國論」﹔若以〈社論〉的邏輯來看,這三個人總共踏了幾條船?

看來〈社論〉掉下水啦.

 

『 現在的兩岸及國內情勢,陳總統其實沒有不出任主委的空間。只是,當誰都看得出來他是打鴨子上架時,陳水扁的善意宣示便容易遭到懷疑,而國統會對兩岸關係的功能也會降低。』

如果真如社論所言,『誰都看得出來他是打鴨子上架』,那麼電子媒體何以不斷的炒作「民進黨如何看待阿扁幹國統會主委」呢?

這幫不入流的媒體總是不顧現實的真正面貌,一味的將個人主觀思維來取代現實,並以扭曲後的現實來轟炸、強制讀者(觀眾)的意識,台灣媒體的反動性可見一般。

不過很不幸的是,電子媒體生動的影像呈現給了這篇〈社論〉的思維當頭一記重擊 。

〈我有意見〉


第一頁||第二頁||第三頁||第四頁

唐湘龍在邏輯上的無知

夢囈獨白的馬氏快感!

競逐馬屁記者獎的秦蕙媛

明日報為何要挑起省籍情結?

中時社論越來越不行了

小幹一番(台灣日報)

為謝長廷辯?不用了

他是「鬥爭、分化工作室執行長」

評〈李郝又「交手」〉

馬維敏的〈兩岸政策的格局〉在哪裡?

評〈渡盡劫波兄弟在〉

戮破〈維持政策一貫 不要重啟波瀾〉一文悖論

評〈這就是「新路」嗎?〉

評〈告別百日「唯新」〉

評〈國統綱領妙用無窮〉

這位政研所博士生應該死當

批自瀆的[中晚評論]

評8月27日tvbs台南運河案張市長記者會報導

徐宗懋「莫名的低級趣味」

點出〈司法動起來了〉一文的幾處悖論

【與媒體對幹!!】新聞播報台──關於澄社〈萬言書〉

未跳脫舊思維的〈中時社論〉

俄國八掌溪事件─談庫斯科號沉沒事件中的殘酷噬血媒體報導

只要有同理心,加一點獨立思考,那就是媒體的專業道德

評〈小白兔的啟示〉

低水準的〈社論〉

洛城功過

東森簡余晏評論

三批馬維敏「反扁的激情」

【與媒體對幹!!】新聞播報台──宋的嘴皮不靈了

批 徐宗懋之掃除黑金的兩項指標

媒體又“拐”到了炒作的好題材

再批馬維敏「反扁的激情」

再批徐宗懋

批軍事盲寫軍事新聞分析(1)

「超級扁迷』馬英九

妖人 吾爾開希

理性的角度

評馬維敏〈危機處理的危機〉

對幹之前,檢視媒體:媒體該有的規範在哪裡?

【與媒體對幹!!】之牛刀小試

媒體是台灣最大亂源

反制媒體的兩層思考

也談八掌溪事件

媒體的「八掌溪事件」、阿扁的困境、網路媒體小兵

八掌溪事件的時間進程和網友應注意事項

當台灣人弱智嗎?

媒體之於臺灣民主的前途, 其威力如此

從八掌溪的悲劇談責任歸屬

台灣媒體選擇性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