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  論  媒  體

    

反制媒體的兩層思考


fuckchina  於 2000年07月27日 06時17分
發表內容:

在民主邏輯下試圖用政治力去操控媒體非但是大忌且就算得逞也必定留下後遺症;然而相反的,在現代社會中運用與利用媒體卻是權力爭奪與競爭權威分配的必修課。

這裡的關鍵乃是媒體畢竟也是在販賣商品,而越是民主開放此一特質就越明顯。

事實上,臺灣保守的親中傾統政治勢力隨著民主化已經逐漸在消退中,而今更連中央到地方的執政權都所剩無幾,就這點而言他們已經沒佔便宜,他們只是因前民主時期統治集團為操控人民思想所建置的傳媒體系而佔據較多的資源罷了,問題是在少了壟斷的政治力給養後這類傳媒為何依舊可以在逐漸自由競爭的市場中頑強存活呢?

其實真正的問題應該是:代表逐漸消退政治勢力的舊政治思維與立場為何可以在媒體言論市場佔據遠大於政治現實的比例?

此一問題固然可以從主要媒體的舊政治時代淵源和新聞從業者的政治意識型態背景分配來解釋,但這顯然是不足的,理由如前所述政治現實已經改變了,因此就算它相應變的慢也只是時間問題罷了何足為懼!

個人淺見,這與新舊政治人物媒體運用或利用能耐有關,其實這恐怕也是政治傳統,國民黨政治人物長期以來(至少蔣經國以後)本來就十分甚至完全仰賴媒體來製造累積政治聲望(樹立權威),是故媒體身段練就十足對媒體互動與經營得心應手,相反的,改革政治出身的人物在過去媒體根本被壟斷的現實下只能仰賴街頭群眾之類小眾傳播,拼的只是暫時性的動員一股作氣的民氣選票,至於平常的時間還不都是在被抹黑中長大的。

但是話說回來,ㄚ扁這回讓舊勢力操作媒體扁得招架乏力卻讓人有點意外,首都市長四年的經驗媒體政治學至少被當過一次,這回當的可是元首,舉手投足具是新聞賣點,不知好好營造媒體形象竟然還去搞吃力的”走透透”那一套,他和幕僚真的看不出老宋的”走透透”可以搞大關鍵根本就是媒體運用,而同樣手法還能有多少賣點?(這裡容個人吹噓一下,ㄚ扁一定沒有看在外版”給新總統建言”中本人的建言部分)

然而對於願意獻出熱誠的新臺灣政治理想支持者而言,對於臺灣的媒體現象個人淺見,應該要有超越政治權力爭奪的思維。(其實這次舊政治勢力與媒體玩過頭了會有反作用力的,畢竟政權是在民進黨手上至少還有近四年,再來不管怎麼說在民主社會玩不過媒體的政治人物或政黨本就是一大缺點)

臺灣媒體作為舊政治勢力盤據甚至可以通過政治變遷衝擊而頑強存活的據點,這對於臺灣進步的阻礙與腐蝕自是不容忽視的,個人比較傾向建議以社會運動模式來反制,因為一個設計成功的運動本身也是符合媒體商品法則的賣點,而超越於政治權力競奪的自發性運動其影響也將較為深遠。

舊政治勢力運用媒體將腐朽的政治內容重新包裝賣出,我們就站在消費者立場挑剔抵制,當然最好是主題清晰範圍明確的精心設計且持續的挑,(過去訴求較高泛的抵制聯合報退報運動,仍只是屬於凝聚高政治意識支持者的暫時性選舉式動員,效果十分侷限)

例如關於軍武問題就是一個不錯的訴求點,抗議媒體誇大不實的報導擾亂民心打擊國軍士氣影響股市損害國家經濟正常發展。一般人面對資訊商品除非專業範圍要不然都是囫圇式接納,是不可能用”解”的方式來”讀”,但如有人先幫忙”解”了之後應該會有更多人樂於一讀。

臺灣人民既然可以用手中選票持續推動政治改造,就應該可以期待同樣的提昇動力持續推動媒體的改造。


〈我有意見〉

第一頁||第二頁||第三頁||第四頁

唐湘龍在邏輯上的無知

夢囈獨白的馬氏快感!

競逐馬屁記者獎的秦蕙媛

明日報為何要挑起省籍情結?

中時社論越來越不行了

小幹一番(台灣日報)

為謝長廷辯?不用了

他是「鬥爭、分化工作室執行長」

評〈李郝又「交手」〉

馬維敏的〈兩岸政策的格局〉在哪裡?

評〈渡盡劫波兄弟在〉

戮破〈維持政策一貫 不要重啟波瀾〉一文悖論

評〈這就是「新路」嗎?〉

評〈告別百日「唯新」〉

評〈國統綱領妙用無窮〉

這位政研所博士生應該死當

批自瀆的[中晚評論]

評8月27日tvbs台南運河案張市長記者會報導

徐宗懋「莫名的低級趣味」

點出〈司法動起來了〉一文的幾處悖論

【與媒體對幹!!】新聞播報台──關於澄社〈萬言書〉

未跳脫舊思維的〈中時社論〉

俄國八掌溪事件─談庫斯科號沉沒事件中的殘酷噬血媒體報導

只要有同理心,加一點獨立思考,那就是媒體的專業道德

評〈小白兔的啟示〉

低水準的〈社論〉

洛城功過

東森簡余晏評論

三批馬維敏「反扁的激情」

【與媒體對幹!!】新聞播報台──宋的嘴皮不靈了

批 徐宗懋之掃除黑金的兩項指標

媒體又“拐”到了炒作的好題材

再批馬維敏「反扁的激情」

再批徐宗懋

批軍事盲寫軍事新聞分析(1)

「超級扁迷』馬英九

妖人 吾爾開希

理性的角度

評馬維敏〈危機處理的危機〉

對幹之前,檢視媒體:媒體該有的規範在哪裡?

【與媒體對幹!!】之牛刀小試

媒體是台灣最大亂源

反制媒體的兩層思考

也談八掌溪事件

媒體的「八掌溪事件」、阿扁的困境、網路媒體小兵

八掌溪事件的時間進程和網友應注意事項

當台灣人弱智嗎?

媒體之於臺灣民主的前途, 其威力如此

從八掌溪的悲劇談責任歸屬

台灣媒體選擇性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