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  論  媒  體

    

【與媒體對幹!!】之七

三批馬維敏「反扁的激情」


路犁  於 2000/08/15 00:08
 
發表內容:

2000.08.14  中時晚報〈還好意思談改革?〉馬維敏

從這篇〈還好意思談改革?〉(以下簡稱〈馬文〉),更加證實了馬維敏的確患有嚴重的「反扁的激情」。

〈馬文〉提到『 正在跨洲之旅途中過境美國的陳水扁總統,應該已經體會,他的外交舞台有限,跑完這趟,下回去的邦交國可能更偏遠、陌生。就算有機會到某個無邦交大國「度假」,那又怎樣?』

馬維敏以為從這次陳水扁總統的跨洲之旅中,提出這樣的觀點是很了不起似的,其實在阿扁總統尚未進行跨洲之旅前,隨便一個「街頭評論家」都可以提出類似的見解,問題的重點不在於馬維敏這一見解是「街頭評論家」們早就已經預知得到的﹔重點是「街頭評論家」們即使早就已經預知到必然是這樣,但我敢保證,依舊會有60%以上的民眾認為任何外交上的努力都是必要的,也是應該受到支持的。

但從馬維敏『同樣戲碼李登輝不都演過了!國際客觀情勢的門檻,陳水扁和李登輝一樣難以跨越。』的口氣中,不難看出,她想說,但又怕犯重怒的一句話就是──起碼想必是──:「我反對任何外交上的努力」,相信這才是馬維敏那段話想要表達的主要目的。

〈馬文〉文的第二段中提到:『 外交能玩的把戲不多,兩岸又何嘗不是如此。光看陳水扁連國統會主委都想找國民黨人士出任,以及在兩岸92年共識上的反覆,大概也不難判斷他內心對兩岸關係的想定,能夠維持現狀已屬不易。 』

這依舊是隨便任何人都可以提出的一句不具任何意義的無聊話,甚至稱得上是一句廢話﹔類似這樣的見解,在十幾年前見諸於鄭南榕創辦的《自由時代》,稱得上是創舉,更是膽識,之所以是創舉與膽識,因為是──事實上也是──對蔣經國政權的戒嚴法的一種當面挑戰。

試問今日個個自以為勇於針貶時事的媒體新貴們,當初有誰曾與之爭鋒?當然沒有,不僅沒有,今日的所謂「主流媒體」,更是昨日被《自由時代》批判為反動政權的喉舌,而今反動依舊。

今天,台灣的確『外交能玩的把戲不多』,但再不濟,也勝過蔣氏父子那種「漢賊不兩立」的僵化式外交還要多個『把戲』兩字吧!

雖然如此依舊可悲,但能因此而氣餒嘛?何況我不認為台灣有可悲到自閉的本錢,所以支持外交上的努力(哪怕努力的結果並不能使人滿意)是所有具備宏觀遠見的有識之士應有的共識﹔當然,如馬維敏這類思想充滿陰霾的「偏激分子」,是不可能有此共識的,不過只要她有遭一日大腦思維中出現燦爛的陽光,我們依舊會毫不寒酸敞開雙臂給予溫暖的擁抱。

〈馬文〉又說:『 兩岸、外交的困局,或是源自客觀環境限制,或是屬陳水扁個人意識型態、黨派立場的問題,都注定了他不易在這些領域建立政績的宿命。因此,內政改革就成為陳水扁僅有的戰場,而多數民眾寄期待於陳總統者也在於此。這種自動壓縮的民意結構,固然減輕了陳水扁的壓力,並讓他的專長與力量得以集中運用,但若民意開始懷疑他的改革誠意與能力,以改革自我標榜的陳水扁,將比舊政府更難遁脫。 』

說著說著,「反扁的激情」又發作了,『兩岸、外交困局……是屬陳水扁個人意識型態、黨派立場的問題,都注定了他不易在這些領域建立政績的宿命。』??

那麼兩岸、外交困局在蔣介石末期,蔣經國、李登輝時期又分屬於什麼樣的『意識型態、黨派立場』呢?我確信,兩岸、外交困局不在陳水扁如何……如何,而在於馬維敏的提法,純粹出於「反扁的激情」在她的大腦中所起的作用。

因為兩岸、外交困局“不在於”何種意識型態、黨派立場,更非誰注定了不易在這些領域建立政績的宿命,而是所有具備中華民國國籍的台灣住民都應體認到,這是大家都要共同面對群體『宿命』﹔顯然馬維敏是把自己排除於此一『宿命』之外,在此恭賀她非此一共同『宿命』之人,將得永生。

有了對〈馬文〉上述內容的整體性批判,那麼所謂『這種自動壓縮的民意結構』,就把它當作是腐屍身上最後一隻不起眼的蛆吧。

至於『但若民意開始懷疑他的改革誠意與能力,以改革自我標榜的陳水扁,將比舊政府更難遁脫。 』我們就靜待時間來檢視〈馬文〉的這個『若』字,同時也讓時間來檢驗陳水扁在這一總統任期之後,將會被證明為是個改革者或是將成為被唾棄者。

文末,《馬文》如此議論:『 令人不解的是,陳水扁能看出八掌溪事件對新政府的衝擊,並立即展開危機處理,竟無視台視董事長人事案乃是新政府基本改革理念崩潰,且處理過程中充斥謊言與偽善,忽而聲稱陳水扁從未介入,忽而聲稱政府有無可奈何的苦衷,而有了這一連串荒謬怪誕的表現,新政府以後若要再談改革,務必選擇四下無人之處,否則被發現臉紅固然尷尬,如果居然不臉紅,那就更糟了。可是,假使不談改革,試問陳水扁還能談什麼? 』

『台視董事長人事案=改革理念崩潰』,好聳動喔!其實出於「反扁」的馬維敏之口,即使不聳動,只要論點正確,我也會毫不吝嗇適時的給予掌聲﹔可惜的是,〈馬文〉不僅出現嚴重的政治幼稚病,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她似乎並不清楚她評論的是政治場域所會出現的鬥爭必然性。

既然是政治鬥爭,講求的就是力與勢的對峙,同時也是戰略、戰術的交替應用與過招,而所謂的『謊言與偽善』,從來都是敗方殘喘中的一種囈語,確切的說就是被改革的媒體戰敗後殘喘中的囈語。

謊言∼∼∼∼∼∼∼∼∼∼
偽善∼∼∼∼∼∼∼∼∼∼

掙扎吧!反動媒體!

〈我有意見〉


第一頁||第二頁||第三頁||第四頁

唐湘龍在邏輯上的無知

夢囈獨白的馬氏快感!

競逐馬屁記者獎的秦蕙媛

明日報為何要挑起省籍情結?

中時社論越來越不行了

小幹一番(台灣日報)

為謝長廷辯?不用了

他是「鬥爭、分化工作室執行長」

評〈李郝又「交手」〉

馬維敏的〈兩岸政策的格局〉在哪裡?

評〈渡盡劫波兄弟在〉

戮破〈維持政策一貫 不要重啟波瀾〉一文悖論

評〈這就是「新路」嗎?〉

評〈告別百日「唯新」〉

評〈國統綱領妙用無窮〉

這位政研所博士生應該死當

批自瀆的[中晚評論]

評8月27日tvbs台南運河案張市長記者會報導

徐宗懋「莫名的低級趣味」

點出〈司法動起來了〉一文的幾處悖論

【與媒體對幹!!】新聞播報台──關於澄社〈萬言書〉

未跳脫舊思維的〈中時社論〉

俄國八掌溪事件─談庫斯科號沉沒事件中的殘酷噬血媒體報導

只要有同理心,加一點獨立思考,那就是媒體的專業道德

評〈小白兔的啟示〉

低水準的〈社論〉

洛城功過

東森簡余晏評論

三批馬維敏「反扁的激情」

【與媒體對幹!!】新聞播報台──宋的嘴皮不靈了

批 徐宗懋之掃除黑金的兩項指標

媒體又“拐”到了炒作的好題材

再批馬維敏「反扁的激情」

再批徐宗懋

批軍事盲寫軍事新聞分析(1)

「超級扁迷』馬英九

妖人 吾爾開希

理性的角度

評馬維敏〈危機處理的危機〉

對幹之前,檢視媒體:媒體該有的規範在哪裡?

【與媒體對幹!!】之牛刀小試

媒體是台灣最大亂源

反制媒體的兩層思考

也談八掌溪事件

媒體的「八掌溪事件」、阿扁的困境、網路媒體小兵

八掌溪事件的時間進程和網友應注意事項

當台灣人弱智嗎?

媒體之於臺灣民主的前途, 其威力如此

從八掌溪的悲劇談責任歸屬

台灣媒體選擇性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