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內容:
2000.08.19
中時晚報〈小白兔的啟示〉陳琴富
在社會一片反對聲中,賴國洲一如預期的坐上台視董事長寶座。比起部會首長,台視董事長雖然只是個小小的職位,但是新政府強勢主導,以及賴國洲執意出任的態度,都反映了當前政治、社會人心最惡質的一面。
在反映政治惡質的一面,就是政府玩弄權勢,凌駕於民意之上。陳水扁標榜全民政府,為了酬庸、為了利益,這個位置就是指定要給前駙馬爺。傷害的豈僅是新政府改革形象而已,未來能不能以民意為依歸推動政務,已在民眾心中打下一個大問號。在反映人心惡質的一面,就是賴國洲本人的態度。在李登輝時代,他就因為駙馬爺的身分貪得太多的職務,雖然他具有新聞學術背景,但並沒有頂尖到事事非他不可的地步,不知道沉潛,反而事事強出頭。
還沒坐上寶座的賴國洲不知道主動謙辭,替新政府、老丈人的形象解套,坐上寶座後的賴國洲還不知道謙虛以對,給台視人一點尊嚴。反而強調自己有多專業,並舉「小白兔過森林」的故事,說他就像小白兔過森林一樣,並不需要野狼和老虎的名片。但事實上,他的駙馬爺身分就是一張獅子的名片,所以大象會告訴他說:「你不必名片就可以過森林了。」這則寓言正是對他的最佳反諷,他卻沾沾自喜的引以自況,可見他的專業素養有多好。
最後,賴國洲還引了一句老生常談「容忍比自由更可貴」來彰顯他的氣度。然而,到底是他容忍各界的反對聲浪多,還是各界容忍他貪得無厭的無奈多呢?這隻小白兔可憐到被牠的貪心蒙蔽了,還一直以為自己是一隻獅子。
這篇文章要把它歸類為「反李情節」,說實在的,絕對是理直氣壯,原因是作者似乎不知今夕是何夕﹔今夕是什麼?
用中時報系的話說,今夕是「陳水扁政府」,而不是李登輝政權﹔更何況一位下野的總統、一位被200多個在國民黨中央黨部的暴民輕易逼退的黨主席、一位被年老體衰的暴民潑紅墨水的前總統李登輝、一位在總統任內就被媒體批得猶如是萬惡魔鬼般的李登輝,何德何能竟然獲得這篇文章如此青睞,並列為台視人事案的三大罪魁禍首之一。
這不是「反李情節」作祟又能是什麼?
另一罪魁禍首,現任總統陳水扁,或借用中時報系的話說「陳水扁政府」,據這篇文章指控:
『是新政府強勢主導……..都反映了當前政治…….最惡質的一面』
『在反映政治惡質的一面,就是政府玩弄權勢,凌駕於民意之上。陳水扁標榜全民政府,為了酬庸、為了利益,這個位置就是指定要給前駙馬爺。傷害的豈僅是新政府改革形象而已,未來能不能以民意為依歸推動政務,已在民眾心中打下一個大問號。』
在以上一長串的指控、辱罵聲中,對於台視的結構問題隻字不提,以下提供一些簡單資料:
台視資本結構:
六行庫股份% 48.95
日方商社股份% 19.98
國內企業持股% 4.13
個人持股% 26.94
註:國內企業包括:台泥、北區合會、中華開發、竹玻、南港輪胎、華夏投資、台豐實業、士林電機
資料來源:孫樸圓
摘錄自《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
若單從資本結構看,或許我們可以認定新政府不須妥協進行媒體改革,然而如果我們深入一層的加以思考,事實就並非這麼單純了。
國民黨之所以號稱200萬黨員,又執掌政權這麼久,大股東六大行庫,真的會因為換了執政黨這六大行庫就一夕之間換了腦袋嗎?就一夕之間變成媒體改革派嗎?還有台視員工長期在國民黨考核之下,會因為換了執政黨就能從國民黨是的思維,一夕之間變成媒體改革派的思維嗎?
要探討媒體改革,這才是本質的問題,但是〈小白兔的啟示〉一文對於這些本質問題根本不肖一顧,卻偏偏在表項問題上猛作文章,說穿了不過是在「反扁情結」上尋找合理性罷了。
否則其指控所謂『凌駕於民意之上』、『已在民眾心中打下一個大問號。』云云,作者本身高舉的『民意』是什麼樣的『民意』?是站在作者這邊的『民意』多一些呢?還是站在新政府這邊的『民意』多一些呢?
〈小白兔的啟示〉一文對於所羅列的三大寇之一的賴國洲所作的攻擊,我不想為他辯護。
但是我認為,如我在
泡錯馬子結錯婚 過街賴董人人打......可憐......
一欄中就已經這樣提到:「不過這其中在人事安排上,有妥協也是事實,我的看法是.如果沒有賴國洲當董事長,事實上是無法夾帶胡元輝取得總經理的位置.」,作者似乎有意忽視胡元輝先生真正的作用,說開了還是「情結」在作祟。
有「情結」並不是就必然不足取,重點在於說服力,問題是這篇文章並不把重點放在「說服力」,而是把重點放在「情結」的發洩上。
〈我有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