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  論  媒  體

    

日本第一


台灣飛鷹  於 2001/03/21 09:13
發表內容:

看到標題寫有[日本第一],如你是一味恨日仇日者,請先不必像隻鬥雞一樣,急著把血壓升高,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搞壞了可不好,自己千萬要珍惜,所以不著急,嗯,真的千萬別著急.


那天我真要本著與左鄰右舍,必需要敦親睦鄰的原則而寫些日本好,日本讚的文章,我會充滿愛心的先告訴你,讓你可提前出場,不必冒血管爆裂的危險繼續看下去.


~~~~~~~~~~~~~~~~~~~~~~~~~~~~~~~~~~~~~~~~~~~

從兩蔣沒翹辮子歸西時,公司老板備受兩蔣寵幸,並被許多台灣人認為是文化打手,而至今還是被認為是有洞鑽洞,沒洞則自己會打個洞,逢扁必反的台灣兩大平面媒體報紙-----[聯合報] & [中國時報],此兩報曾經是在成功幹掉[中央日報]以後, 賣報率在台灣屬一屬二,互爭高下,各領台灣報業風騷數十載.

好景不常在,好花也不常開,自從[自由時報]掘起以後,台灣報紙
版圖更改了,由[自由時報]不時的自耀它的報紙販賣量領居全台第一,顯然的中國時報及聯合報的銷量是已尾隨其後. 

嗚呼哀哉!這報業生態的改變,如以[大金空調]電視廣告上所言,別家廠牌只能爭第二,因為,[日本第一]已由[大金]穩居來比擬,是有那麼一點的神似. 

而經由老是在電信局門口見到[中國]及[聯合]兩報系的委銷人員,以訂報紙就贈送禮品來招攬客戶的情形看來,似讓人隱約也感覺到此兩報顯得著急的窘況.

此兩報的編輯不如人嗎?娛樂.體育.社會版不夠精彩而輸人嗎?倒也不見得,由台灣現在術業專攻人才濟濟之時,每家的編輯水準是相差無幾,硬要說這兩報在這些方面的表現太差,也不公道.

習慣會成自然,一般人反應上總會機械似的購買長久就已慣看的報紙,而此兩報在居此優勢下,銷路寶座卻不保,而由後起者奪冠,歸咎原因,問題也應就是出在政治版上,其政治版上的[逢綠必無好評][逢扁必反],顯得那麼的明顯,那麼的無忌諱,成了許多人皆感覺的出的共識,報紙能有它的立場,記者能有他個人的觀點,好吧,我們就姑且將之當為合理,但也有許多人為此倒盡胃口,斷絕了許多人購買它們的意願.

報紙是大眾消息的來源,記者有如大眾的耳目,帶給我們一些新的知識和資訊,影響的力道自是不小.將此套用在娛樂.體育.社會等版似是無庸置疑,但如套用在用詞譴字會牽扯到撰文稿記者本身個人思想角度的政論版上,卻又未必適用,以[自由時報]的掘起即是個很明顯的例子.

如報家人士認為讀者看了報紙會吸收並進而認同所看報紙言論的觀點,也許是有些繆誤,果其如此,那不都接受不了與此不同思考模式的報紙,那[自由時報]豈有掘起空的間,但[自由時報]事實是已掘起.並也好些次說過它的銷售量位居台灣第一.

現在大眾對資訊取得的來源非常多,報紙已非難有選擇的稀少來源取得處,而具獨立思考,對事情有自我分析能力,自我定見的人已大增,他們會比較會篩選後,購買合乎自己思想角度言論的報紙,報紙與讀者的關係已由賣方優勢市場勢轉為買方優勢市場,在有眾多家業者可挑選的情況下,不合大眾口胃趨勢的報紙銷售率自是會逐年遞減.

而大眾自我判斷力隨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在台灣人數
隨著教育的普及以及受教育的人口年歲的增長,社會經驗的累積,具此能力者自是已越來越多,這是個不可擋的必然趨勢.

台灣的報社除[自由日報].[聯合報].[中國時報]此三家外,尚有
[台灣日報]………..等等,群雄爭霸,有人掘起,相對的,總是有人
會沒落,在此教育程度普遍增高.

資訊來源快速增加的時代,報業的起落速度也必會比[中央日報]雄霸台灣市場那年代來的快. 而對於潮流趨勢判斷錯誤,不作因應調整的報紙,快速步上[中央日報]沒落的後塵,也是必然的命運.

寫到此,又想到電視上 [大金空調] [日本第一] 那廣告了!

----------- the end--------

 

[天要下雨 爹要娶人 扁要當選 時勢必然 眾望所歸 啊~天意啦]
註:此乃採用自[胖胖腳]網友語意而成的四言絕句 嗯~ 怎樣 尚可吧?

〈我有意見〉

 

第一頁||第二頁||第三頁||第四頁

「羅福助VS李慶安」事件──媒體與各方觀點對比

向中晚蘇記者嚴重抗議

向媒體致敬!!

「一言堂」的幽靈在陳世昌的大腦思維中盤旋不去

為何要放棄中華民國國籍?

記者自購死魚沾油污製造阿瑪斯號漏油事件畫面

唉,又罵錯啦!──評2001/03/22中時小社論《唉,又演錯啦!》

我對統派媒體的定義

日本第一

我看不懂的新聞分析 甘兄幫幫忙

三月十六日中時晚報陳正昌又在搞笑

中時的視野 -『只見彼岸紅旗升起,不見我國國旗墜』

你今天『自慰』了嗎?

談台灣媒體

勿用政治立場踐踏歷史專業

隱藏在商週電子報背後的心機

評〈永遠的新政府〉

這實在太欺負台灣人了!

幾個台灣人亟待釐清的用話

一紙受降令決定了台灣的命運?--給李祖舜記者

神鬼戰士

統派媒體的伎倆

民主常識低級階段的媒體

『核四復工』所激發的『台灣整體改革契機』

與媒體對抗是公投的前置作業

讀『評〈只有權謀,沒有體制〉』有感

哈日風──改寫中時晚報俞正的社論

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媒體

評彭蕙仙"看不見的城市"

評〈只有權謀,沒有體制〉

聯合晚報的惡質報導

聯合報:『國史館把民進黨史變國史

再看聯合報黑白集 , 如何顛倒是非 !

核四是「政策」還是「法案」?聯合報「黑白集」黑白不分

注意你家的有線電視

「台北觀點」的反思

百萬富翁低智商

中晚論壇俞正先生的不專業

給「與媒體對抗」幾點建言

向中共網站說不!

評12/25中時彭蕙仙論<台灣論>

我的邏輯有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