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  論  媒  體

    

評〈永遠的新政府〉


路犁  於 2001/03/05 00:34
發表內容:

2001.03.03  中時晚報 論壇〈永遠的新政府〉一文提到:

『 無論是台灣艾科卡,或是具學術威望的大學校長,一旦進入扁政府,就好像陷入噬人的黑洞一般,武功盡廢,只能眼巴巴地等待一線生機,希望不要毫無尊嚴地被掃地出門。即使是「環保教父」或「國母」,也休想有什麼了不起的表現,進入黑洞之後,最後的道路就是遞出辭呈,等待上級長官慰留或批准。』

進入扁政府的確是好像陷入噬人的黑洞,而被噬還包括阿扁本身,然而在這『噬人的黑洞』積極從事噬人工作的,媒體難道不就是盡情扮演這一腳色的主要成員之一嗎?

總統大選底定之後,媒體首先集體現出天使之『噬』的對象不是別人,恰恰就是被 蘇嫻雅 形容為『噬人的黑洞』的洞主陳水扁本身,接著被媒體熱情親『噬』的對象,就是將陳水扁推向洞主寶座具臨門一腳作用的中研院院長李遠哲,當然在這『噬人的黑洞』未被定調之前的李前總統,在他卸任前夜亦難逃被『噬人』媒體分屍的厄運﹔『噬人』媒體其手段之殘酷、沒有人性之於政治『黑洞』實不惶多讓,甚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另, 蘇嫻雅 在文章中的第一個段落說:
『已經很少人戴扁帽上街了,怕被別人取笑。才不過一年時間,民心的向背,不知不覺中起了巨大的變化。扁迷的滿心期待,逐漸轉為焦慮與無奈;過去嘲笑謾罵國民黨舊官僚的人,現在開始回過頭來懷念他們。』

如果說扁迷真的怕被取笑(不論是個別的或是具有普遍性的現象),而這怕被取笑是在於如核四政見的跳票等等相類似的政策上,那我必須向扁迷們表示讚美之意,讚美他們的理性,而非單存的非理性個人崇拜﹔相對於媒體,乃至於如徐宗懋者流,在環繞於宋楚瑜的種種爭議上的偏袒,一方面又被列入親民黨國代不分區名單(徐宗懋),兩相比較,誰該被取笑是不言而喻的事實。


至於『新政府即將再一次更新,變成「新新政府」』云云,需要再重複嗎?本人在之前的一篇〈媒體八掌溪事件──《台灣論》版〉中,一開頭就已經做了如下的批判:

“無能的輿論傀儡──陳水扁,猶如輿論搖擺雞的總統陳水扁,主政以來在媒體的集體攻伐之下,不斷的隨媒體輿論起舞”

蘇嫻雅 這部分的所表現出的,只不過是「軟繩牽豬,還罵豬笨」而已,一點也談不上批評,其展現的,不過是惡婆婆欺壓小媳婦的風貌罷了,媒體對於新政府能扮演惡婆婆的角色夠偉大吧,從另一個角度說,這也顯露出新政府面對媒體的懦弱。

至於末乃不忘順帶的對『海峽對岸』歌頌一下,這對我而言倒是已經習慣了,因為於讀書時期那套『反共必勝,建國必成』頗為雷同。

 

〈我有意見〉

 

第一頁||第二頁||第三頁||第四頁

「羅福助VS李慶安」事件──媒體與各方觀點對比

向中晚蘇記者嚴重抗議

向媒體致敬!!

「一言堂」的幽靈在陳世昌的大腦思維中盤旋不去

為何要放棄中華民國國籍?

記者自購死魚沾油污製造阿瑪斯號漏油事件畫面

唉,又罵錯啦!──評2001/03/22中時小社論《唉,又演錯啦!》

我對統派媒體的定義

日本第一

我看不懂的新聞分析 甘兄幫幫忙

三月十六日中時晚報陳正昌又在搞笑

中時的視野 -『只見彼岸紅旗升起,不見我國國旗墜』

你今天『自慰』了嗎?

談台灣媒體

勿用政治立場踐踏歷史專業

隱藏在商週電子報背後的心機

評〈永遠的新政府〉

這實在太欺負台灣人了!

幾個台灣人亟待釐清的用話

一紙受降令決定了台灣的命運?--給李祖舜記者

神鬼戰士

統派媒體的伎倆

民主常識低級階段的媒體

『核四復工』所激發的『台灣整體改革契機』

與媒體對抗是公投的前置作業

讀『評〈只有權謀,沒有體制〉』有感

哈日風──改寫中時晚報俞正的社論

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媒體

評彭蕙仙"看不見的城市"

評〈只有權謀,沒有體制〉

聯合晚報的惡質報導

聯合報:『國史館把民進黨史變國史

再看聯合報黑白集 , 如何顛倒是非 !

核四是「政策」還是「法案」?聯合報「黑白集」黑白不分

注意你家的有線電視

「台北觀點」的反思

百萬富翁低智商

中晚論壇俞正先生的不專業

給「與媒體對抗」幾點建言

向中共網站說不!

評12/25中時彭蕙仙論<台灣論>

我的邏輯有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