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  論  媒  體

    

評〈只有權謀,沒有體制〉


路犁    於 2001/02/07 00:22
 
發表內容:

聯合晚報社論〈只有權謀,沒有體制〉

 一文出現前後邏輯論證上的錯亂﹔作為台灣三大報系之一的聯合報系,登載如此低劣的社論文章,原因大約只有以下兩種可能:


 1.不論政治事件本身的是非對錯,僅就報社本身的意識型態作為衡量尺度的唯一標準﹔因此,當意識型態一但面對真理之時,再死守本身的意識型態之時,只好犧牲邏輯鐵律,讓邏輯在報社的意識型態上綱面前做出犧牲與退讓。


 2.缺乏專業的政治學識,如該文所涉及的體制問題,所以該文才以『修憲以後,憲政體制究竟如何定位,容或各說各話』來敷衍。


 社論說:『當朝小野大的形勢出現後,怎麼面對卻不是「硬拗」就能解決的。』 社論顯然不以政治體制作為論據,而僅就國會席次多寡連論斷核四爭議的是非對錯,這不僅是「硬坳」而已,根本就是離題太遠。


 核四爭議話說從頭:
在1994年立法院所通過的核四預算案一次編列八年跨年度的預算,台電提出核四包裹預算以及立法院這樣的預算審查符合行政、立法的權責? 國家重大建設之興廢,屬行政權限,經民意票選產生的新政權,在其行政權限範圍內廢止核四這一極具爭議的建設,並未違背憲政體制的行政權限,執政者在不違背限制艇至的範圍內更動施政,自當負施政良窳之責,選票才是最終的仲裁者。


 憲法第六章 第七十條明文規範:「立法院對於行政院所提預算案,不得為增加支出之提議。」


 立法決議核四必須動工興建,明顯逾越立法權限,嚴重侵犯行政權,這種違背憲政體制運行的惡例,社論竟然以『朝小野大的形勢』,想要漠視行政、立法分立的憲政體制規範。


 媒體輿論可以如此明目張膽的以意識型態來強姦憲政體制,媒體輿論與台灣社會人民的意向何其遙遠。


 可惜願意投入制衡媒體的有識之士卻又如此稀少,難怪台灣各家媒體可以無視於人民的觀感而為所欲為,台灣人民如果繼續冷漠下去的話,最終將會為自身的冷漠付出必要的代價。

〈我有意見〉

第一頁||第二頁||第三頁||第四頁

「羅福助VS李慶安」事件──媒體與各方觀點對比

向中晚蘇記者嚴重抗議

向媒體致敬!!

「一言堂」的幽靈在陳世昌的大腦思維中盤旋不去

為何要放棄中華民國國籍?

記者自購死魚沾油污製造阿瑪斯號漏油事件畫面

唉,又罵錯啦!──評2001/03/22中時小社論《唉,又演錯啦!》

我對統派媒體的定義

日本第一

我看不懂的新聞分析 甘兄幫幫忙

三月十六日中時晚報陳正昌又在搞笑

中時的視野 -『只見彼岸紅旗升起,不見我國國旗墜』

你今天『自慰』了嗎?

談台灣媒體

勿用政治立場踐踏歷史專業

隱藏在商週電子報背後的心機

評〈永遠的新政府〉

這實在太欺負台灣人了!

幾個台灣人亟待釐清的用話

一紙受降令決定了台灣的命運?--給李祖舜記者

神鬼戰士

統派媒體的伎倆

民主常識低級階段的媒體

『核四復工』所激發的『台灣整體改革契機』

與媒體對抗是公投的前置作業

讀『評〈只有權謀,沒有體制〉』有感

哈日風──改寫中時晚報俞正的社論

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媒體

評彭蕙仙"看不見的城市"

評〈只有權謀,沒有體制〉

聯合晚報的惡質報導

聯合報:『國史館把民進黨史變國史

再看聯合報黑白集 , 如何顛倒是非 !

核四是「政策」還是「法案」?聯合報「黑白集」黑白不分

注意你家的有線電視

「台北觀點」的反思

百萬富翁低智商

中晚論壇俞正先生的不專業

給「與媒體對抗」幾點建言

向中共網站說不!

評12/25中時彭蕙仙論<台灣論>

我的邏輯有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