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  論  媒  體

    

聯合晚報的惡質報導


馬非白  於 2001/01/19 21:25
 
發表內容:

吃聯合晚報惡質的報導

/馬非白

 聯合晚報2001.01.18以一版頭題,報導呂秀蓮在中研院財經高峰會致詞的新聞,內容只節取她分析兩岸交流對台灣財經發展的部分,卻以斗大而聳動的字眼指出:「景氣爛 呂秀蓮怪罪台商」,不但徹底扭曲了呂秀蓮的原意,而且充滿了惡毒的挑撥,企圖挑起台商對新政府產生不滿的用心至為明顯。


 呂秀蓮在中研院財經高峰會的致詞內容,長達四千多字,主要是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台灣的財經情勢,並探討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致詞內容前三分之二的部分,都在作整體情勢的分析,她特別強調,台灣面對新世紀必須掌握世界經濟發展的三大趨勢;後半段才是在談「兩岸由隔絕到交流,對台灣的財經發展確實產生極為奇特的影響」。


 幾乎所有平面媒體都是擷取她的後半段來作新聞,聯合晚報也是如此,就新聞眼的專業角度來看,這種選擇是正確的,因為到目前為止,儘管學界及輿論界針對台資外流到中國的情形已經做了一脫拉酷的評論,但是,官方比較正式而完整的評析,呂秀蓮的這篇講辭應該是第一篇,當然具有新聞姓。


 聯合晚報既然也同樣以專業的取捨選擇具有新聞性的角度進行報導,而且是以新聞原貌作新聞,就應該堅守新聞專業下標題,結果,卻捨此不為,反而違背專業利用標題進行惡毒的評論,非常刻意地扭曲新聞原意,殺氣騰騰地發動蠻橫的攻伐。


 我們看該報的新聞處理方式,幾乎可以想像得到他們在拿到呂秀蓮這篇講稿時的編輯室氣氛,那一定是:整個編輯室立即亢奮起來,集體以極為病態的放大鏡逐句逐字地檢視,然後,所有視線全集中在呂秀蓮談論兩岸財經情勢的重點上,當他們發現呂秀蓮居然指出那麼多項兩岸交流對台灣財經發展的奇特影響,他們眼中必然個個泛出血光。


 這不只是想像,事實上,他們也立刻採取行動,由總編輯下令以該新聞作為一版頭題,而且親自下題,更只是記者對業者進行訪問,希望藉由訪問所帶動的挑撥撩起業者不滿的怒潮,製造另一波政治風暴,結果,沒想到業者的反應不如聯合晚報的預期,在財經高峰會現場聆聽呂秀蓮致詞的業者,沒有一位曾經聽出呂秀蓮有任何怪罪台商的意思,因此,記者訪問的效果不大,該報只好將訪問內容放在第三版的左下角。


 聯合晚報以意識型態掛帥作新聞的方式,由來已久,在同一天的第三版大標題,就使用「大陸4516個金飯碗,像台灣人才招手」,很明顯地跟一版頭題新聞標題遙相呼應,新聞內容是取自同樣統派立場鮮明的商業周刊一向調查,在新聞導言的開頭也很不懷善意地評斷「台灣失業率頻創新高,對岸的中國情勢卻是一片大好」,為原本應該非常中性的新聞報導加上主觀的引導。


 該報同一天的二版頭題也做了立場的宣示。這個二版頭題是這樣的:「臨會召開前,朝野先協商?國民黨批:誤導大眾」。其實,企圖誤導大眾的卻是聯合晚報自己。


 因為讀者往下看到的新聞,竟是行政院長張俊雄希望朝野針對核四問題先進行協商的談話,而新聞標題所謂「國民黨批」的新聞,是排在張俊雄談話之後。


 依照正常的編採處理,為了顧及新聞平衡原則,應該將正反不同意見同時在標題上表現出來,比較周到的做法是將兩則新聞並列處理讓讀者一目了然,如果聯合晚報不想這樣做,而要突顯他們是一個有預設立場的報紙,就必須將作為主標題的新聞放在整個綜合新聞的最前面,他們捨此不為,硬是要違背專業處理方式,企圖混淆和誤導讀者的用心就相當可議。


 繼續來看該報同一天的第四版,頭題標題更聳動,竟然是:「史無前例 國史館把民進黨史變國史」,簡直把扭曲、愚弄讀者的伎倆發揮到了極致。


 台灣在國民黨一黨獨裁的統治時代,哪有所謂的「國史」?國史館根本不能、不敢碰觸現代史,而所編的近代史完全是國民黨史觀之下的國民黨史,獨裁的政黨一手掌控了獨裁的歷史解釋權。


 聯合晚報不追究如此偏頗的歷史史觀和所謂的國史,卻因現在的國史館敢於碰觸近、現代史,並編撰了「一個中國論述史料彙編史料文件」「從戒嚴到解嚴」「組黨運動」等書,竟彷彿自己的歷史地位即將喪失般驚慌失措地進行標題審判,完全無視於新聞平實的內容,以及國史館館長張炎憲對於編撰意義與宗旨的陳述。


 從呂秀蓮致詞內容到國史館的新聞,從聯合晚報一版到三版的頭題,就可徹底了解聯合晚報如何喪失媒體專業立場,如何扭曲新聞報導,如何利用新聞來遂行他們的意識型態,這樣的媒體如果繼續存在,將造成台灣社會朝多元化、民主化、健全化,以及建設台灣國族社會的最大障礙。2001.01.18


原刊於
南方快報

〈我有意見〉

第一頁||第二頁||第三頁||第四頁

「羅福助VS李慶安」事件──媒體與各方觀點對比

向中晚蘇記者嚴重抗議

向媒體致敬!!

「一言堂」的幽靈在陳世昌的大腦思維中盤旋不去

為何要放棄中華民國國籍?

記者自購死魚沾油污製造阿瑪斯號漏油事件畫面

唉,又罵錯啦!──評2001/03/22中時小社論《唉,又演錯啦!》

我對統派媒體的定義

日本第一

我看不懂的新聞分析 甘兄幫幫忙

三月十六日中時晚報陳正昌又在搞笑

中時的視野 -『只見彼岸紅旗升起,不見我國國旗墜』

你今天『自慰』了嗎?

談台灣媒體

勿用政治立場踐踏歷史專業

隱藏在商週電子報背後的心機

評〈永遠的新政府〉

這實在太欺負台灣人了!

幾個台灣人亟待釐清的用話

一紙受降令決定了台灣的命運?--給李祖舜記者

神鬼戰士

統派媒體的伎倆

民主常識低級階段的媒體

『核四復工』所激發的『台灣整體改革契機』

與媒體對抗是公投的前置作業

讀『評〈只有權謀,沒有體制〉』有感

哈日風──改寫中時晚報俞正的社論

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媒體

評彭蕙仙"看不見的城市"

評〈只有權謀,沒有體制〉

聯合晚報的惡質報導

聯合報:『國史館把民進黨史變國史

再看聯合報黑白集 , 如何顛倒是非 !

核四是「政策」還是「法案」?聯合報「黑白集」黑白不分

注意你家的有線電視

「台北觀點」的反思

百萬富翁低智商

中晚論壇俞正先生的不專業

給「與媒體對抗」幾點建言

向中共網站說不!

評12/25中時彭蕙仙論<台灣論>

我的邏輯有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