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  論  媒  體

    

『核四復工』所激發的『台灣整體改革契機』


左其時  於 2001/02/16 10:33
發表內容:

行政院宣布核四復工,頓時引起支持者譁然錯愕,在一片征伐責難之聲中,沮喪者有之,憤怒者有之,失望者有之,似乎前途一片黑暗,然而換從積極的角度觀之,其實為台灣支持改革者的殷殷期盼與磅礡熱情所致,若能匯聚與集合此要求全面改革的呼聲,則『危機』正是『轉機』。

一、醞釀中的全面改革契機

表面上,似乎舊勢力聯盟大獲全勝,讓行政院完全屈服,棄守原來政策,遵從立法院舊勢力聯盟決議令核四復工,當舊勢力聯盟得意忘形之同時,台灣潛在的不滿與改革契機卻正在發酵與醞釀中,而這改革契機將促使台灣顛覆整體舊有結構性勢力,且拭目以待吧!

回顧最初張揆宣布核四停工,揭示打造無核家園的願景,引來舊勢力聯盟全力杯葛造成股市崩跌與社會浮動不安,以國會多數暴力強制通過臨時會議決議文要求核四復工為止。其中過程與結果,除了促使支持者批判陳總統或行政院未能堅持理念反核到底,在回頭冷靜思考之餘,將會發覺真正問題的核心在於舊有的整體結構性勢力之強大,亦即『百足之蟲,其死不僵』,泛國民黨舊勢力雖然失去中央的行政權,但是其全面性掌控、阻礙台灣政治社會進步的反動勢力依然強大,尤其以統派媒體興風作浪,顛倒是非,錯亂價值為甚。

二、激發更多人民站出來

當多數人認知到台灣社會目前舊有勢力的牢不可破,與覺醒到唯有進一步站出來要求改變否則將失去真正的安定與進步機會時,如此體悟將激發支持改革者更根本與絕對的改革動力與決心,目前反核運動之熱潮,相信將一直延續到年底立法委員改選,『公投核四』將成為普遍的訴求,並要求以公投決定重大爭議的公共政策,伴隨反核運動,台灣底層期待改革與不滿舊勢力胡作非為的民眾將被動員與喚醒,這將成為一場全面性的改革社會運動,事實上這種熱潮與現象目前已在政論網站顯現出來,被壓抑隱藏在舊勢力統派媒體的民意與聲音,隨著網路新媒體的興盛,紛紛在各政論網站尋求出路與串連,例如熱門的政論網站:外獨會南方快報與媒體對抗等,相信這些新興政論網站也將成為影響台灣政治言論的重要據點之一。

核四從停工到復工,表面上雖然回到起點,但是舊勢力聯盟也不得不簽署承認『非核家園』的共識,這將成為舊勢力聯盟罩門,與難於自圓其說的弱點。因為,當非核家園成為全民共識後,核四復工將促使股市回到較正常走向,所謂『核四復工』帶來的利多,事實上並無法再支撐多少反應過頭的加權指數,冷靜之餘,將發現『核四復工』與『非核家園』之間的矛盾性,而這矛盾性將戳破舊勢力聯盟擁核的薄弱理由,也暴露出其蠻橫貪婪的真面目。

三、批判風潮蘊含的積極正面意義

核四從停工到復工引發支持者的批判風潮蘊含的積極正面意義之一為:相對於連戰或宋楚瑜支持選民在興票案上的縱容與缺乏反省,突顯出支持陳總統的選民其理性與堅持理念的一面,而這些勇於批判與監督的立場,正是改革陣營不致沈淪與變質的保證,因此,能夠很快從去年三一八總統勝選歡樂氛圍中回復冷靜,持續扮演台灣政治社會的觀察者與守護者。

批判風潮蘊含的積極正面意義之二為:台灣政治領導者必須更加注意承諾與信念的堅持,日昨陳總統有感而發,民主年代中,總統只是全體公民的一員,人微言輕,縱使總統提出對目前宣布核四復工的政經考量與理由,但面對原本支持與信任總統政見承諾的選民,貴為總統也只能默默承受吞下來自支持群眾的壓力與批評,絕非兩蔣獨裁時期或任何專制體制國家如中國所能比擬,過去,核四案在專制的政經環境中選擇建或不建,一般公民怎有機會致喙或參與?僅能無條件默默全盤承受,核一核二核三電廠便如此有效率無爭議地接二連三地座落在美麗島上,核廢料大辣辣地放在蘭嶼島上,我們孤寂無援同胞的心聲、憂慮、與恐懼,當時何曾被重視過呢?

四、請尊重多數民意,以公投徹底解決核四爭議

民主國家,為避免紛擾不安甚至革命,乃透過尊重當下公民的多數民意走向,決定重大爭議的公共政策,依此,將沒有甚麼決策是神聖偉大到達絕對不可更動地步,以核四為例,乃一典型正反爭議不下的公共政策,公投法正是因此而被提出,舊勢力聯盟所言的『公投絕對不能與核四掛勾,也絕對不能做為核四翻案的工具』之說法,正好顯現出其理虧心虛的事實,如果他們對其核四復工認為可以代表多數民意,為何不敢面對真實民意的考驗檢視呢?

因此,今後行政院可以透過新聞局加強宣導兩院共識中的『非核家園』理念與理想,當多數公民也建立非核家園共識後,要直接停建核四,或續建核四,就交由公民投票抉擇好了,當然不論其結果為何,堅決反核者如我,也沒話可說,就此閉口。

 

〈我有意見〉

 

第一頁||第二頁||第三頁||第四頁

「羅福助VS李慶安」事件──媒體與各方觀點對比

向中晚蘇記者嚴重抗議

向媒體致敬!!

「一言堂」的幽靈在陳世昌的大腦思維中盤旋不去

為何要放棄中華民國國籍?

記者自購死魚沾油污製造阿瑪斯號漏油事件畫面

唉,又罵錯啦!──評2001/03/22中時小社論《唉,又演錯啦!》

我對統派媒體的定義

日本第一

我看不懂的新聞分析 甘兄幫幫忙

三月十六日中時晚報陳正昌又在搞笑

中時的視野 -『只見彼岸紅旗升起,不見我國國旗墜』

你今天『自慰』了嗎?

談台灣媒體

勿用政治立場踐踏歷史專業

隱藏在商週電子報背後的心機

評〈永遠的新政府〉

這實在太欺負台灣人了!

幾個台灣人亟待釐清的用話

一紙受降令決定了台灣的命運?--給李祖舜記者

神鬼戰士

統派媒體的伎倆

民主常識低級階段的媒體

『核四復工』所激發的『台灣整體改革契機』

與媒體對抗是公投的前置作業

讀『評〈只有權謀,沒有體制〉』有感

哈日風──改寫中時晚報俞正的社論

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媒體

評彭蕙仙"看不見的城市"

評〈只有權謀,沒有體制〉

聯合晚報的惡質報導

聯合報:『國史館把民進黨史變國史

再看聯合報黑白集 , 如何顛倒是非 !

核四是「政策」還是「法案」?聯合報「黑白集」黑白不分

注意你家的有線電視

「台北觀點」的反思

百萬富翁低智商

中晚論壇俞正先生的不專業

給「與媒體對抗」幾點建言

向中共網站說不!

評12/25中時彭蕙仙論<台灣論>

我的邏輯有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