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內容:
第一步、沒錢之初﹕劃地讓台商去幫他們建設﹐一切都好談﹐台商要怎麼作都可以﹕這是十幾年前的情況台商可以引進舊機器﹐什麼都接受.免稅、這個免那個免﹐待你如上賓.漸漸的一些經營有起色的公司﹐就開始收費了.
第二步、引進技術﹕一段時間之後﹐它們不會一直只要低層次的組裝工做.這時他們會以一些稅法﹐逼著台商將他們的協力廠商給拖進中國﹐例如模具
、機械只要是他們中國有在作的(也不管層次的差異﹐可不可用)﹐一律40%的關稅.這種稅在東莞大約在兩、三年前開始實施.很多的技術層次較高的廠商就這樣被逼進中國投資.
第三步、逼台商培養中國的幹部.這是去年年底開始的﹐有了所謂課征幹稅.讓台商對雇用台幹的負擔更重.也讓一些沒有台灣心的廠商更可以找理由將台幹給裁員掉.這些廠商以”鴻什麼的”最令台幹感到心寒.
第四步、和外國的Buyer搭上線﹕以上海為例﹐借著台商的資金與建設﹐門面作了漂漂亮亮的.吸引一些外商到中國採購.喪他們有機會作貿易的工作.歷練他們的經驗.
第五步、一切都在掌握當中﹕台商就是待宰的羔羊了.錢被吸光、技術被吸收、從低階到高階的管理階層都是他們的人、外國的Buyers都習慣到中國看supplier的情況.以一個人治的國家﹐我不敢想像﹐台商這一些投資者﹐到時他們的處境會如何﹖
〈我有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