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內容:
天天見鬼日子當然苦ㄚ《評工商小社論》
既然叫做社論,就算不求能否提出高明見解講話公平合理應該是最起碼標準,不求如此
還假托知識性概念刻意扭曲挑撥胡亂鬼扯,就算經濟景氣再好天天讀見鬼媒體社論日子
恐怕還更苦勒!
評《工商時報》以《苦日子來了?》為題社論如下:
【我們要向經濟部林部長致敬。因為他早告訴過大家,要「準備過苦日子」了。而這個苦日子,顯然已來臨了。
】
政府財經首長基於對客觀經濟情勢研判提出看法這有何不妥?中時報系對林部長此說大作文章已經數不清有多少次了,更過份的是美國新總統布希類似作法還曾被中時社論讚
為高明。
【行政院主計處公布了最新的經濟預測。今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下降到五•二五%,近兩季則跌到只有四%。更悲哀的是全年的失業率要上升到三•三%,別說已失業的三十萬勞工要找工作也難,現在就業者也要「居安思危」了。
】
美國去年成長率高達五點一,今年百分之三都可能有問題,美國去年第一季甚至都還是百分之七的恐怖水準但去年年底十二月份及今年一月份居然快速瀉到接近零,去年十二月份時失業率就已經是百分之四今年一月份持續生到四點二預計二月份將再攀升,今年第一季成長率最樂觀估計尚只有一點四。提這些並非是要比爛,而是經濟景氣本來就是有循環這是常識,而不景氣時政府經濟作為也只能夠設法降低程度縮短不景氣時間這也是常識。我國就算今年只有五點二五水準也比國民黨主政時九八年四點六高和九九年五點四相近,景氣循環可以控制在這種高六低五的水準無論是和他國比較或就經濟學理論而言實在可稱模範。有甚麼好鬼叫的!
【雖然外界批評身為經濟部部長,對經濟下跌,毫無反省或慚愧之意,特別是經濟走衰的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挑起的核四爭議。不過,雖然至今仍看不到經濟部提出具體、可落實的提振景氣,改善投資環境的政策,但林部長有如先知般的警告,至少比粉飾太平好一點。】
政府不是神不可能打破經濟景氣有循環的鐵律,面對不景氣政府的責任如上所述是設法降低程度縮短不景氣時間,而不是去向媒體惡意批評表示【反省或慚愧】,相反的這樣做才是失職呢!既然叫做核四〝爭議〞顯然就不可能是〝單方〞能〝挑起〞的,而且社會及不同政黨對如核電之重大政策有爭議本就是常存在的現象關景氣屁事,美國現在也沒有〝核四爭議〞不照樣不景氣。身為媒體居然敢大聲嚷嚷【看不到經濟部提出具體、可落實的提振景氣,改善投資環境的政策】,靠!媒體不去採訪新聞難道還要別人將新聞採訪給媒體記者看嗎?人類自有大眾傳播歷史以來如此絕頂荒唐顛倒黑白之事這絕對是首見。
【不過,政府官員不能只當先知而不作事。景氣直直落,竟然還有財經官員宣稱「經濟成長率不是一切」。這些話聽在那些失業、無法養家者耳中,說有多刺激就有多刺激。政府總該拿出穩定政經情勢、提振景氣的辦法。】
「經濟成長率不是一切」這句話和景氣有循環也有〝直直落〞的時候一樣也是常識,且說符合常識的話和作不作事又有何屁關係。政府的確該有穩定政經情勢、提振景氣的辦法〈比如頒獎表揚與媒體對幹網站以扼止荒唐鬼扯媒體破壞國家情勢穩定〉,不過政府可不是娛樂事業專說好聽的話取悅大眾。
【凱因斯學派增加政府支出、擴大內需的老方法,固然是一個辦法,卻可能緩不濟急。如果能安定政經情勢,股市回升,民間消費自然增加,原來停滯的民間投資亦可望成長,這樣反而更有立竿見影之效果。】
哇哇靠靠!經濟學理論準備丟到垃圾堆去了,不只諾貝爾經濟學獎篤定頒給中時報系,各國財經部門也都可以裁掉了,因為只要蓋核電廠連上帝都做不到的事就全搞定了而且可是【立竿見影】囉!真的是見到鬼!
【坦白說,今年的苦日子大概是過定了。其中固然有全球經濟下挫的影響,但國內政經情勢動盪,更是其中主因。民進黨政府可以儘量高喊非核家園、高舉環保與綠色之旗;但請至少先作到:不要讓民眾過苦日子。
】
臺灣人的苦日子早就是了也過慣了,因為全球經濟再怎麼下挫憑臺灣人一貫勤勞打拼都會有比別人更好的經濟表現,怕的就是扯臺灣後腿的人太過囂張,日子再苦也不會比看媒體的鬼扯言論苦!
中時報系死抓住今年經濟會比去年不景氣及經濟部林部長相關談話胡作文章已經算不清多少次了。
記得還只是一個多月前的去年底當時臺灣股市匯市雙雙在扯臺灣後腿集團營造下因心理因素而明顯超跌,那時這幫媒體作此類文時,是保證會祭出股市匯市下跌的神主牌,而小弟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一篇同樣題材批貼文中就提到『如果是理性的人,正該利用此一良機把錢趕快匯回臺灣順便逢低進場股市』。
零一年元旦才過不久事隔還不到一個月臺灣股市匯市就馬上反應其該有價位大幅修正上漲,小弟粗估如果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後如此泡作不到一個月獲利二十五趴以上〈投入三塊美金將變成四塊〉如果ㄠ到現在不到二個月獲利則更在三十趴以上。
提這些旨在說明媒體類似言論是如何缺乏理性論事的企圖,看到只是胡亂任意借題亂發揮。
相關貼文:
《談經濟成長率》
〈我有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