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內容:
工商時報在《加強吸引外資以振興經濟景氣》為題的社論中,表面上是如標題建議吸引外資以振興我國明年經濟景氣,但是全文居然十分奇特的以開放兩岸大三通,臺資進軍中國大陸市場作為總結,真是三句不離本行的〝意識型態〞掛帥。
茲將此文有趣推衍脈絡分析如下:
此文共分七段,其中前五段大體上是對國內經濟情勢的簡單描述,其中第二段有個小錯誤是美國明年三
•四%經濟成長,並非是「一九九五年以來最低數字」,應該是一九九六年以來最低。
另外有趣的是政府振興經濟景氣,基本作為不外乎財政政策〈擴大內需〉與貨幣政策〈刺激內需〉兩項原理。
而此文第四段也提到,由於在野黨不配合與亂砍預算,使得政府財政政策難有作為﹔既然如此,為何振興經濟景氣要假手外求,蓋吸引外資在時效上絕對不如政府
財政政策,而且外資是被動的國內的內需不足鐵定也不利吸引外資。
先求己再盼外人是基本鐵則,故無論如何,呼籲批判在野黨派的瞎鬧,才是釜底抽薪之計。
退一步說吸引外資也的確是振興經濟作為之一,此文最後兩段才扯到它的主題,第六段用字最多但卻只有提出「政府應該發起一場「擴大吸引外資」運動」這個概念,卻看不到有提出啥具體作為,而且保證翻遍任何經濟學書籍絕對找不到可以透過發起啥〝運動〞的方式來吸引外資甚或振興經濟的主張。
吸引外資也好,振興經濟也罷,需要的政策而非運動〈與媒體對抗才是運動、批判在野黨派瞎鬧也才是運動〉。
此文的玄機是在最後一段,先看它這段話:『最後,明年上半年兩岸可望雙雙獲准加入世貿組織,如政府順應民意與世界潮流,開放兩岸大三通,果爾將可有效紓解兩岸緊張政治局勢,台灣投資環境亦可獲顯著改善,外資可望擴大對台投資,且台商與外資合作進軍中國大陸市場,將成為一股熱潮。』
毫無疑問此文是認為,「兩岸緊張政治局勢」是不利於吸引外資的主因,而「開放兩岸大三通」則有助於「紓解兩岸緊張政治局勢」。
兩岸政治局勢的確會不利於吸引外資,問題是即令對於兩岸大三通最樂觀的估計,其對我國有利是經濟,而衝擊不利就是政治﹔故如果目的是要穩定或紓解政治局勢〈透過這樣來吸引外資〉,那麼正確的作為就不應該對三通過於冒進,反而應該明確宣示在無法明確掌握政治局勢前,不輕易開放兩岸三通才是。
另外此文最莫名其妙的就是,明明自己在前面都已經知道要振興經濟就要擴大內需,並提出藉由吸引外資來達成此一目的,既然如此怎麼還去期待台商進軍中國大陸市場〝成為一股熱潮〞,叫人家進來投資卻期待自己人跑出去投資。
ㄟ!這到底算甚麼症狀?
〈我有意見〉
2000.12.20
工商時報原文附錄如下:
加強吸引外資以振興經濟景氣
工商社論 國內外經濟研究機構連日來紛紛發表明年總體經濟預測。台灣綜合研究院指明年我國經濟成長率為五.五三%,中華經濟研究院則推估為五.七四%,比行政院主計處稍早預測的六.○三%及經建會預測的六.一%為低。面對低迷經濟情勢,陳水扁總統日昨宣布將加速公共建設擴大內需,以振興經濟景氣,具體措施包括撥千億元投入災區重建,另投注六百五十多億元改善失業問題。而下周召開的第四季央行理監事會是否作成降息決定,也備受關注。
首先,台灣經濟與美國經濟呈高度互動,美國景氣會否「硬著陸」,舉世關注。美國一家以綜合預測知名的Concensus
Economics公司,最近綜合廿三家大型研究機構的預測數字,指今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五•二%,明年將降為三•四%,這是一九九五年以來最低數字。美國經濟在連續幾年高度成長之後,如能達成三
•四%經濟成長,仍可稱為軟著陸,美國股市也可望獲得有力支撐,不致進一步大幅挫低,牽連台灣股市向下。
值得重視的是,美國總統當選人布希最近一再表示美國經濟衰退疑慮甚高,因此他已提出一項減稅一兆三千億美元的計畫,以擴大內需。另據報導,布希也向美國聯準會主席葛林史班提出降息的看法。實際上,葛林史班在數周前一項公開演講中已表示考慮降息,外界也預測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最快可能在本周二的會議後宣布降息,最晚也不會拖過明年三月。如果美國新政府在明年初同時採「減稅」與「降息」兩措施,則美國經濟景氣「軟著陸」的希望將大增。
其次,就台灣國內的情況觀察,出口因國際經濟普遍降溫已勢不可免。央行總裁彭淮南即指稱,我國出口成長率很可能由今年的二○%以上降為明年的八%左右。在國外需求減弱情況下,國內需求也不樂觀。由於房股兩市跌跌不休,財富縮水效果使民間消費意願與能力大降,明年民間消費實質成長率很可能降至空前低水準(即五%以下)。近日各方以「百業蕭條」形容經濟現狀,顯示衰退壓力已波及每一家庭及各行各業。在民間投資方面,由於銀行受壞帳拖累,在擠兌壓力下,擁金自保已產生明顯「信用緊縮」現象;另股價低迷現增案不易成功,廠商籌款難度大增,因此明年民間投資成長率很可能呈負成長。至於政府擬採擴大內需政策以振興經濟,其效果也值得懷疑。立法院審議中的九十年度中央總預算案,估計將刪減近千億元,由於舉債上限無法提高,稅收又大幅減少,政府財政左支右絀,國庫調度空前困難,擴大內需政策很可能是「畫餅充饑」。
在財政政策「有心無力」的情況下,央行進一步採擴張性貨幣政策的呼聲日高。如果美國貨幣當局在明年初宣布降息,則我國央行應考慮立刻跟進降息。另由於近期新台幣匯率貶值幅度相當大,央行在過去提列的鉅額匯兌損失準備已大部分獲沖回,因此央行應增加繳庫盈餘,紓解政府財政壓力。
第三,政府應該發起一場「擴大吸引外資」運動,以彌補國內企業投資不足。據央行統計,一九九五至一九九九年,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達二○三億美元,但外國企業來台灣之直接投資合計僅八十八億美元。另據統計,一九九四至一九九九年,外人投資佔國內生產毛額之比,台灣僅○•六三%,比新加坡的九%及中國大陸的五%低甚多,在亞太國家中敬陪末座。據報導,聯電頃決定赴新加坡投資晶圓廠總金額高達二十五億美元,台積電也增加對美國子公司投資五億美元。陳水扁總統日昨表示支持聯電等電子大廠對外投資擴大營運規模,指不會把一流企業綁住成三流企業。但政府亦須檢討外資何以對台灣裹足不前。也因此朝野有必要發起一場吸引外資運動。最近日本電信(NTT)集團宣布擴大投資和信電訊,美國AT&T亦宣布投資遠傳電信,如這類案例能持續並擴大規模,不但可振興國人信心與投資意願,也可改善國際收支,而其前提是政府須塑造第一流的投資環境,並大幅去除外資限制。
最後,明年上半年兩岸可望雙雙獲准加入世貿組織,如政府順應民意與世界潮流,開放兩岸大三通,果爾將可有效紓解兩岸緊張政治局勢,台灣投資環境亦可獲顯著改善,外資可望擴大對台投資,且台商與外資合作進軍中國大陸市場,將成為一股熱潮。另方面,新政府亦應宣布啟動一場「金融大改革」,重點放在金融制度儘量與國際接軌,同時強力引進外資購併國內金融機構,如此必可有效消弭金融危機。如能多管齊下,明年我國經濟成長率應可逐季回升,達成五•五%以上經濟成長率仍大有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