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 經 觀 點

    

那一個行業是龍頭老大﹖


五股陳  於 2001/03/25 15:00
發表內容:

是台塑的王永慶或是奇美的許文龍﹖不對他們不但沒資格﹐而且遠遠的排在非常的後面!我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我們在這一個消費者時代當知道消費者才是老大﹐而這一些越接進消費者端的廠商才是企業的老大.以這個觀點來看﹐很不幸的是這些企業正好讓國民黨那一些官僚所瞧不起的傳統行業.諸如玩具製造商、電腦CASE、鞋業(在中部一代)、服飾業者、、、這一些行業在在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與比較大面積的廠房.

這一些產業面臨的困境正好是遇到﹐台灣土地的飆漲與工資提高.前面以提過﹐這時要地沒地(工業區廠房太少)租用鐵皮屋﹐又隨時會被拆毀的命運.要人沒人(不只工資貴而已)﹐想引進外勞﹐又受種種法令限制(更好笑的是﹐為了圖利仲介公司﹐竟以最低工資保障外勞)這只有中華民國才有的律法﹐欺侮本國的廠商.

在百般無奈之下﹐這一些國民黨官僚所瞧不起的廠商﹐也在此時期紛紛外移.在整個國民黨成員我只看到李登輝前總統比較瞭解台灣的產業而已﹐(他在司馬遼太郎第一次訪問時說過﹐安啦台灣的經濟有這一些中小企業)其於的權貴什麼也不懂.就這樣讓這一些廠商﹐一家一家的外移.

他們永遠不瞭解一家鞋廠﹐後面有多少的協力廠在配合.他們永遠也不知道一個電腦CASE有多少零件的組合﹐又需多少的協力廠商配合才能完成.這一些國民黨所瞧不起的傳統行業背後揹負多少的廠商與工作機會.

我們以寶成鞋業為例﹐當初在彰化員工不過一萬多人.現在在中國的東莞黃江鎮﹐員工約20幾萬人.

他的出走影響多少協力廠﹐最後連這一些原料廠商如台塑與奇美這一些下游的下游都不得不跟著出走.

台灣的這一個產業分工體系就這樣慢慢地﹐一個接一個﹐一環接一環的被引到中國去.他們真的很喜歡去嗎﹖這其間的無奈﹐這些國民黨所留下的官僚知道嗎﹖但他們還在我們的政府機關作事.

這一些企業的出走﹐也慢慢的侵蝕到國民黨所想要發展的服務業.這一點是很荒謬可笑的.

(待續…)

〈我有意見〉

 

談機電整合與造型的附加價值這是台灣可以走的一條路

台商口中的中國勞工﹐探討中國的思維模式

(一)產業外移與台商

目睹台灣基金界黑幕與內幕

對台灣的認同不足是目前台灣產業困境的主要因素

在此後工業時代技術高利潤就比較好嗎﹖

(之九)中國對台商的策略

(之八)台商投資中國的風險

(之七)如何挽救台灣的經濟﹖

(之六)產業外移了﹐服務業就註定蕭條

(之五)那一個行業是龍頭老大﹖

(之四)台灣的產業結構

(之三)為什麼台商往中國跑﹖

(之二)我所瞭解台商為什麼往中國跑

(之一)我所瞭解的台商情況

別期望資金回流機制,先把資金流向中國做好有效管理

與中國經貿<統合>危害台灣經濟發展

全球新代工趨勢給台灣企業的機會與策略性思考 (完)

全球新代工趨勢給台灣企業的機會與策略性思考 (三)

全球新代工趨勢給台灣企業的機會與策略性思考 (二)

全球新代工趨勢給台灣企業的機會與策略性思考 (一)

政府該不該為經濟不景氣負責?

天天見鬼日子當然苦ㄚ《評工商小社論》

EMS 企業綜合分析與給台灣產業的啟示(完)

EMS 企業綜合分析與給台灣產業的啟示(三)

評台商投資中國的困頓兼談EMS

EMS 企業綜合分析與給台灣產業的啟示(二)

EMS 企業綜合分析與給台灣產業的啟示(一)

苦日子早已到來,請中時別害大家苦上加苦

工商時報社論快變成”秧歌隊”了

異哉,如此工商時報社論

談經濟成長率〈兼評工商時報社論〉

怎麼老是〝意識型態〞掛帥〈評工商時報社論〉

專業性欺瞞〈評中時社論〉

評新新聞717期郭正亮專欄關於中國政策

評明日報 12/5 社論 的錯誤認知

膚淺與挑逗,從唐湘龍江丙坤的悲觀,台灣的未來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