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 經 觀 點

    

我所瞭解台商為什麼往中國跑


五股陳  於 2001/03/25 14:48
發表內容:

其實因素很單純﹐就是被上游廠商逼過去的.因為上游廠商已經到中國投資了.為了能夠讓協力廠商能夠就近供應﹐上游的協力廠商.就以威脅利誘這一些加工過去設廠﹐不然不定單就轉向.

開始的時候一些生意比較好的﹐比較精密的公司﹐連理都不理.但是一些體質比較差的﹐技術層次比較低的.在台灣生存不易﹐只好過去了.去了之後﹐沒有競爭(早期去投資﹐比較不會受刁難).真的是過了一個很不錯的、也很好的密月期.漸漸的這一些技術低層次的加工廠﹐慢慢的壓縮到在留台灣屬於低層次的廠商.有的往較精密的路線移動﹐但成功的不多.在配合中國本身的政策﹐所謂的關稅35~40%.台商的模具廠商﹐為了成本的考量﹐就再次的威脅這些加工廠.在形勢比人強的情況下﹐不得不跟進.

漸漸的一些比較精密的的廠商也進軍中國﹐這一些上游廠商也有所選擇了.接下來﹐就是萷價競爭.這就是現在的局面.

我們在往上游工廠這一些模具廠﹕不管是五金的沖壓廠、或是塑模廠.也是這樣被他們了上游廠商﹐逼到中國投資.

就以我的一位朋友﹐他們從事經密的端子射出廠.本來這些廠商所用的人﹐也並不是很多.但是上游的組立廠﹐需要大量的人工﹐當這一些組立廠﹐到中心之後固然可以賺取大量人工成本的差價.但是和下游的供應工廠相隔遙遠.他們在這樣的供需線真的很長很長!

非相關業者﹐很難體會.他們這些組立廠的逼迫這一些下游射出廠的理由是.如果就近供應﹐當我們發現品質有問題之時﹐或是設計變更在我們樓下﹐或是就近改一改﹐馬上就可以供貨.讓我們組立﹐這樣才可以如期的交貨給(組立廠的)上游.

如果這射出廠不到中國﹐只要上游廠商找到配合廠﹐訂單馬上就被切斷.這是多麼不得已的事.過去之後﹐難道就一帆風順﹖也不!

上游廠商看到你投資那麼龐大之後﹐一定急於回收﹐就以當地的人士費用低廉為由.要求這些射出廠再降價.不降價沒訂單﹐回收無望.一些貸款的利息就無著落﹐真是欲哭無淚.

另一家是端子模五金廠﹐也是如同這樣的手法被逼迫到中國.不去就給一個落日訂單﹐甚麼時候不過去就沒訂單了.

這是台灣目前所有加工廠的艱難困境.

(待續…)

〈我有意見〉

 

談機電整合與造型的附加價值這是台灣可以走的一條路

台商口中的中國勞工﹐探討中國的思維模式

(一)產業外移與台商

目睹台灣基金界黑幕與內幕

對台灣的認同不足是目前台灣產業困境的主要因素

在此後工業時代技術高利潤就比較好嗎﹖

(之九)中國對台商的策略

(之八)台商投資中國的風險

(之七)如何挽救台灣的經濟﹖

(之六)產業外移了﹐服務業就註定蕭條

(之五)那一個行業是龍頭老大﹖

(之四)台灣的產業結構

(之三)為什麼台商往中國跑﹖

(之二)我所瞭解台商為什麼往中國跑

(之一)我所瞭解的台商情況

別期望資金回流機制,先把資金流向中國做好有效管理

與中國經貿<統合>危害台灣經濟發展

全球新代工趨勢給台灣企業的機會與策略性思考 (完)

全球新代工趨勢給台灣企業的機會與策略性思考 (三)

全球新代工趨勢給台灣企業的機會與策略性思考 (二)

全球新代工趨勢給台灣企業的機會與策略性思考 (一)

政府該不該為經濟不景氣負責?

天天見鬼日子當然苦ㄚ《評工商小社論》

EMS 企業綜合分析與給台灣產業的啟示(完)

EMS 企業綜合分析與給台灣產業的啟示(三)

評台商投資中國的困頓兼談EMS

EMS 企業綜合分析與給台灣產業的啟示(二)

EMS 企業綜合分析與給台灣產業的啟示(一)

苦日子早已到來,請中時別害大家苦上加苦

工商時報社論快變成”秧歌隊”了

異哉,如此工商時報社論

談經濟成長率〈兼評工商時報社論〉

怎麼老是〝意識型態〞掛帥〈評工商時報社論〉

專業性欺瞞〈評中時社論〉

評新新聞717期郭正亮專欄關於中國政策

評明日報 12/5 社論 的錯誤認知

膚淺與挑逗,從唐湘龍江丙坤的悲觀,台灣的未來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