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縱橫@濁世東籬
[黯然回首] [話題全覽] [開新話題] [新到記事] [全文表示] [使用說明] [記事搜尋] [前塵過往]
現有5件話題
    [53] 憲法:政治邏輯與法理邏輯的辯證 [回應]

      投稿人士:曾建元 投稿日期:2001/01/06(Sat) 05:41:56

        曾建元
        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世新大學法律學系兼任講師

        在將超實證的理想憲法排除在討論之外後,我們直指實證的憲法是政治法。
        從政治學和法學不同典範的不同觀點來看憲法,總會有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情形。一般而言,政治學研究的焦點是實存的權力,法學研究的焦點是應然的規則,憲法作為一種限制政治權力的規則,則正好處在政治學和法學的交界。我們可以同時看到政治權力與憲法秩序的拉拒,前者有脫逸遊戲規則的傾向,後者則力圖規範政治權力的運作。

        憲法的二重性格,在實證憲法法典的制訂者身上,則形成神魔二性。憲法的制訂與合法性,必須得到主要政治行動者經由一定儀式性規則下的支持與認可,其後憲法的實效性,也主要建立在主要政治權力者對於憲法的信守意願。但在現代法制型統治類型中,凝聚政治共同體的共識基礎,乃是以憲法作為社會契約文本形式的立憲主義信念,服膺民意、遵守憲法,自也成為政治權力正當性的最根本的基礎。對政治行動者而言,憲法是他爭取權力、維護權力的工具,憲法卻也制約他的權力,他要扮演憲法忠誠者的角色,但他也試圖在憲法秩序內外開拓權力的空間。在多元政治權力並存的世界裡,政治權力的競爭,無不以憲法為中介而展開,憲法是共同的遊戲規則,也是權力遊戲的戰場,遊戲規則的任何改變,都將影響著政治行動者的行動計算,因此,遊戲規則的制訂和修正,則具有政治戰略佈局上的重大意義,決定著下一場政治對決勝負的誰屬。

         我國的民主轉型,是在中國國民黨主導的變革模式中逐步展開的,憲法變遷的方式,則是在維護〈中華民國憲法〉五權憲法架構下所進行的修憲,在第六次修憲以前,〈憲法〉所規定的修憲程序,則由國民大會獨佔修憲的提案與議決權,由是形成我國特殊的漸進民主憲政轉型方式,即隨著政治多元化與政黨體系的分化,在國民大會內部也逐步形成了相應的政治生態,由國民大會主導的修憲,遂成為不同政黨通過國民大會機制進行的一連串政治策略互動的過程與結果,而更為特殊的是,國民大會也因為獨佔修憲權而透過權力的尋租逐步擴張職權並建立起自身的制度自主性,在第五次修憲之前,國大已經除了〈憲法〉本文的原有權力及其派生權力外,復取得了司法、考試、監察三院人事同意權、聽取總統國情報告與國是建言權、自訂職權行使程序權等常設性權力,而國大憲政改革研究小組更提出了國大國會化的修憲方案,賦予國大自審預算與補充立法權。在立法院成為全國政治中心的同時,國大自身的修憲構想並不盡在追求國會制度的合理化,而是旨在維持國大建制。國大建制有助於維持既有地方政治生態的平衡,可以減緩地方政治上的競爭壓力。而正因為國大相對於其他憲政機關存在著制度自主性,國代本身也因依附著國大制度而形成相對於所屬政黨的自主性,政黨的修憲方案如欲最終入憲,則不得不藉助於黨籍國代的配合與支持,獎賞與懲罰,則是必要的手段。

         我國憲政改革的進程,竟至繫之於一獨佔修憲權的代議機關,這便使得我國修憲的過程,與一般代議機關所為之修憲或立法過程,在本質上無分二致,有關〈憲法增修條文〉的研究,也就與國會立法研究在方法論上無區別的實益。基於對於我國修憲特殊性的認識,我們乃主張對我國〈憲法增修條文〉義理的研究,宜採由政治邏輯與法理邏輯的辯證展開論證的研究策略,此一研究策略,乃著眼於憲法的發生學,重在憲法條文內涵的理解,特別是修憲者所意欲賦予的意義。我們當然不否認憲法制度在被創造出來以後的發展,往往會超越立憲者或修憲者最初的設計,法律解釋中的體系解釋或目的性解釋,正多半是為了解決這類問題,但不論如何,對憲法的認識,乃必須從憲法的原始規範意旨出發,並與之進行對話、視域交融,方能得到正解。

         因此,我們主張回溯到修憲者的情境,從修憲史中去追蹤憲法文本形成的歷史脈絡,比對出符合憲法意旨的憲法文義,而以立憲主義原理進行憲法論理的批判與重構。為此,我們將政治邏輯與法理邏輯兩個概念類型化、純粹化,定義憲法的政治邏輯為實存的權力鬥爭過程及其結果,法理邏輯則為先驗的或建構的純粹法理演繹推理,前者是權力者的現實考量,後者則是思想者的理念追求。修憲者的神魔二性在於,他們是政治權力的競逐者,修憲是一種政治策略行動;與此同時,他們又是憲法基本價值的體現者,根本秩序規範的創造者,夾雜權力佈局與正義理念的修憲動議,藉由不同黨派彼此間的政治交換和理念溝通成為憲法,乃不斷地呈現憲法中兩種邏輯的二律背反。我們懷疑權力競逐者完全克服其權力慾望的能耐,因此,承認權力為政治的客觀現實與必要的政治交易成本,但也因此懷疑在政治邏輯促動下的修憲,會如何使憲法的制度結果忠實反映立憲主義的價值。職是之故,為了更進一步使實證的憲法成為服膺立憲主義精神的正義的憲法,我們認為必須在憲法條文制訂完成之後,隨即展開憲法規範性的建構,這一工程,凡是具有詮釋憲法義理能力的人,都可以藉由不同見解的溝通與說服來參與,最能勝任這工作的,當然主要是憲法學者,最後的仲裁者則是有權解釋憲法的機關。但不論如何,此一憲法詮釋工程不能超出憲法文義的框架、應受到修憲者思維與行動的制約,更必須整合政治現實,才能有效規整現實。

        民國九十年一月四日凌晨六時一刻



    [37] 分裂中國的元兇 [回應]

      投稿人士:危機四伏 投稿日期:2000/12/30(Sat) 22:21:26

        主題:分裂中國的元兇

        【前言】
        分裂中國是『改朝換代』的歷史常態,老共既以『由寇稱王』,理當『廣施王道』讓抗逆者歸服,然而作為一個分裂中國的始作俑者,老共竟然一再反其道,不斷仗著自己的強大,硬把台灣人民『倒冠上』是分裂中國的『歷史罪人』,儘管海峽兩岸不少有識之士提出祇要台灣『答應不獨立』,統一的方式可以坐下來談,但老共卻吝於施捨『邦聯或國協』等統一模式,除了『招降式』的一國兩制是台灣人民可以的『唯一選項』,否則就不排除動武,而且再三『威脅恫嚇』,完全無視他人感受!雖然老共的勢力『如日中天』,但共產王朝似乎在他們『不斷高喊』台灣人民不得作為分裂中國歷史罪人的口號聲中,『一步又一步』踏上中國歷史改朝換代的『危機四伏』狀態…

        《主題說明》
        俄國沙皇被共產紅軍打敗,激化毛澤東集團『解放中國』的雄心壯志,蔣介石『清共勦共』因為西安事變與日本侵華被迫停止,國民黨的分裂與執政無能,讓中國共產黨『有機可乘』,在共產蘇聯襄助之下,朱毛集團打贏了一場『驚天動地』改朝換代的漂亮戰爭,1949年國民黨政府撤守台灣,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共政權,繼承了中國歷史法統的執政地位,中國也因為毛澤東『想一圓』當老大的快感,以及蔣介石『死不認輸』的情況下,而正式分裂了!

        台灣海峽這條天然屏障,加上蔣介石的雄厚軍事武力,以及『美軍協防』,讓『人民解放軍』始終無法完成一統江湖的霸業,儘管蔣介石已逝世,美軍不再協防,但50多年後的今天,解放軍還是無法渡過台灣海峽『鏟除』中華民國政府這個『餘孽』,總不能讓歷史的仇怨還依然『漫無止境』的延續著,否則不僅台灣人民,連其他世界各國的人民,都看不出中國這個強大的國家有任何『王者的泱泱氣度』存在,但佔有97%中國領土的老共,雖然早已經『批上』王者的衣裳,不過卻還是難以自我褪下盜匪的『貪婪本質』,不甘心放下身段用『公平對等的地位』和台灣『這一小撮』他們心眼中『所謂的叛逆』討論和平統一事情,兩岸關係也就因為老共『枕畔豈容他人酣睡』的傲慢排他心態,陷入那『要死不活』的僵局。

        老共一面『高談』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闊論』,但實際上卻不斷強迫台灣人民要接受『招降式』的一國兩制,不要作『分裂中國』的歷史罪人,否則就不排除武力解決,老共這些『口蜜腹劍』的話讓台灣人民聽起來刺耳且反感,誰才是真正分裂中國的元兇,大家心知肚明!說白一點,老共最終目的就是想併吞台灣,不高興就打吧,別人自然會對你老共的『粗暴行為』有所反擊與論斷,何必講那麼多令人『錯亂又傷感情』的話呢?想要台灣,就用實力把打下來吧,何必用騙的呢?

        當你弱小為寇的時候,用不擇手段奪權篡位,人家或許會用『時勢造英雄的宿命』來論定這場歷史的變動,但當你強大成王時,如果一再硬把別人扣上是分裂中國的歷史罪人『這頂大帽子』,還濫搞『一國兩制加上不排除動武』這種低劣把戲,那麼台灣人民『打從心裡』就認定你老共根本就無半點是贏家的『王者風範』,不可靠且不值得託付!人家也會學你老共作一些『表裡不一』的盜匪勾當,儘管跟著高喊『一個中國的原則』,但不一定就是對你老共真心誠服,而是夾藏著不得已的『虛情假意』,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雖然共產中國不一定會像共產蘇聯那樣瓦解,但『希望』共產中國像共產蘇聯那般的瓦解,自然就成為海峽兩岸一部份人『不時的詛咒』與心中的期待了!而且這些人在必要時也會學哈理遜福特主演的電影『危機四伏』裡面那個水中的『冤鬼』,在關鍵時刻拉你老共一把,讓老共你永遠沉落水底,浮不出水面。



      [49] Re[1]: 分裂中國的元兇 [回應]

        投稿人士:危機四伏 投稿日期:2001/01/04(Thu) 04:09:05

          > 分裂中國是『改朝換代』的歷史常態,老共既以『由寇稱王』,理當『廣施王道』讓抗逆者歸服,然而作為一個分裂中國的始作俑者,老共竟然一再反其道,不斷仗著自己的強大,硬把台灣人民『倒冠上』是分裂中國的『歷史罪人』,儘管海峽兩岸不少有識之士提出祇要台灣『答應不獨立』,統一的方式可以坐下來談,但老共卻吝於施捨『邦聯或國協』等統一模式,除了『招降式』的一國兩制是台灣人民可以的『唯一選項』,否則就不排除動武,而且再三『威脅恫嚇』,完全無視他人感受!

           中共會對台灣如此威脅恐嚇,很明顯地暴露出其信心的不足。由於自知武力無法逼迫台灣就範,乃從心理戰著手,遂其不戰而屈人之兵之計策,不幸地,國內很多人似乎都被其唬得一楞一楞的。兩岸現在是呈現一種誰也無法征服誰的窘境,要中共以王道德四鄰,恐怕還有得等了。也許,無力攻打台灣的中共會三申五令地申明不放棄武力犯台,正是其〔理性思考〕後所做出的〔不理性行為〕吧?

           說到分裂國土,獨立建國,中共認了第二,恐怕是沒有人敢認第一吧!一九三○年,毛澤東不是就在瑞金非法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定都瑞金嗎?之後的紅區和白區,不也都是老共的傑作嗎?怎麼那不是民主罪人,本來就有自己人民,國土,主權和政府體制的台灣卻成了民族罪人,真的是笑話了。誠如危機兄所言--【倒冠上】了啊!!



    [36] 柯拉蓉的故事 [回應]

      投稿人士:東城故事 投稿日期:2000/12/23(Sat) 16:08:42

          多年前艾奎諾夫人柯拉蓉在位的時候,菲律賓發生軍事政變。據菲律賓的媒體報導,總統嚇得〔躲到床底下去〕。政變弭平後,柯拉蓉對媒體抹黑她十分不悅,聲言控告媒體,還請了另一群記者到她臥室參觀她的床:〔我的床是貼著地面的,床底下沒有空隙,我怎麼會躲進去?〕

          這個官司有沒有打成我是不記得。柯拉蓉有沒有躲到床底下?大概沒有吧。可是本來沒注意這則新聞的人都注意到了,連遠在台灣的我都看到了,事隔多年念念不忘。套句興票案時的熱門說法:這暴露柯拉蓉的危機處理模式有問題。

          呂副總統有沒有半夜打那通--或那好幾通--著名的〔嘿嘿嘿〕?天曉得。從目前的報導,副總統和新新聞各執一辭,越說疑點越多,兩造都予人語多保留,不太誠懇的印象。副總統當初為什麼自己講出楊照的名字,又說不認識他(誰相信)?手機通聯記錄為什麼有一段可疑的空白?新新聞不公佈錄音帶,當初說是為了保護新聞來源,如果現身的楊照就是新聞來源,現在到底投鼠忌器些什麼?

          可是呂秀蓮:妳是四百多萬票選出來的副總統ㄟ!不管有沒有,拜託不要下海打泥巴仗,保留一點身段好不好?馬永成會去按鈴告馮滬祥〔因為我沒有幫陳水扁洗內褲〕嗎?如果妳哈哈一笑,斥之無聊,這條新聞不是一下就消失了嗎?

          我對妳失望透了。


      [44] Re[1]: 柯拉蓉的故事 [回應]

        投稿人士:東城故事 投稿日期:2001/01/03(Wed) 16:33:28

          東城大大:

           很對不起,這麼久才回應這篇文章,最近太忙,請見諒。

           關於這件事,我的立場跟以下那篇文章的兩個作者蠻像的。
           http://sokyo.hypermart.net/bbs/f2/543.cgi?mode=all&namber;=16&rev;=0
           我人身在國外,對於這件事的資訊並非充足,但我有訂新新聞,所以整件事,我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首先,我可以了解您對呂秀蓮危機處理模式有微詞,本來是應該一笑置之的事件,搞到目前這番局面,無聊透頂。這點我基本上同意,可是,這在某種程度上,透露出台灣的怪現象。不知是否是長期3台壟斷電視媒體,老是製作一些不合理脫現實的肥皂劇的原因還是怎樣,台灣的民眾樂於看到這類的現實生活的八卦。而且,很重要的是--不要無聊的有證據的司法審判,而是要有羅生門,爭論不休,無憑無據,險象環生的精采互毆。〔反正司法的信用也早已無存。〕當然,這也有可能是長期媒體嘩眾取寵,炒短線,不追蹤結果,信口開河的影響。所以台灣充斥著速食的文化,也瀰漫著看熱鬧的心態。於是乎,我們的公眾人物便在這種近似鼓勵的雰圍下,大鳴冤屈,大放厥詞,整個台灣島好似個演員訓練班一樣。當然,呂秀蓮也不是應觀眾要求粉末登場的,我坦白說,呂秀蓮的反應一點也不稀奇,她的個性如果不扮演鬥雞的話,反而才會被指為心虛畏怯。對於一個已經被養成不重理性重感性的社會,其實沒有必要因呂秀蓮的行為感到失望。

           其次,我認為這次的紛爭中,勝利者是新新聞。以下這屬於我個人推斷,從新新聞在去年一直不斷地削價販賣的情況,以及大量增加非政治性議題的文章看來,個人認為新新聞的營業可能到了一個瓶頸,甚至是困難。所以新新聞需要一個可以引人注目的機會來促銷,而這個便是〔嘿嘿嘿〕事件了。我們可以發現,藉由這個紛爭,新新聞提高了不少的發言次數及鎂燈光閃爍,對新新聞的營運和宣傳來說,嘿,嘿,嘿。

           我個人認為要辦到底,不論是誰對誰錯,都應該要好好地來端正社會風氣了。台灣這種重過程不重結果,重熱鬧不重司法的文化,真的到了該檢討的地步了。對於賣龍眼的,0•8的呂秀蓮,儘管她所作所為遭人論議,可是並不代表她就一定是本案不對的那一方。不要姑息,儘管媒體祭起言論自由的大幡,但並不代表其有言論免責權,其高舉著社會正義,輿論力量旗幟,並不代表其就是社會正義的化身,其完美無暇。另一方面,對於呂秀蓮的批判實在太多了,我想就不需再重複了,對她失望歸失望,我還是希望是非黑白要清楚。


      [46] Re[2]: 柯拉蓉的故事 [回應]

        投稿人士:東城故事 投稿日期:2001/01/04(Thu) 03:45:04

          東城故事兄的見解,我可以理解。的確有時候,對於荒謬不堪的事,很大方採一笑置之的態度可令人讚嘆。所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或是謠言止於智者。
           
           但是,每個人的危機處理模式不同,很難判定好或不好,往往是從結果推論其恰不恰當吧。而且同樣的事情會因為發生在不同時間,不同空間,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群眾,即使是同樣的處理都有可能產生不一樣的結果。菲律賓與台灣的民情風俗不同是不可否認的,所以應該慎重地對應吧。
           
           不知是否因呂秀蓮的措詞,或是解釋有不當,引起東城兄對她的處理不贊同。但我認為,被誤會時,應該出面澄清。尤其在雜亂的社會風氣裡,被誣陷都有可能的情形下,自己不陳述事實的話,是很危險的。
           
           今天,不管是哪一方,我都贊成出面澄清。我也不知道誰是真的在說謊。我只希望早日池清見影。



    [42] 中國派結合對當前政局發展的好處 [回應]

      投稿人士:神之手 投稿日期:2001/01/01(Mon) 17:32:28

          五、六個月來阿扁政府一路挨扁,統派媒體顛倒是非,親新宋勢力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國民黨龜縮回從前反本土的大蠹下,就是例如預期短期內集結,狼狽為奸的大談分贓,台灣人民的希望危如星星之火。

          好像是四面楚歌,縱使民進黨人自我催眠式的信心喊話:「在野黨是玩假的啦!在野黨有內部矛盾啦!國民黨本土派會站出來啦!李登輝不會坐視啦!.......」,我還是認為連宋的反撲不是一聲狼來了就可以交代,連戰為了黨內地位,宋楚瑜為了招降納叛壯聲勢,絕對會與陳水扁總統進行氣土必爭的盤腸大戰,國內政局的安定,在這批復辟派心底,根本就是新政府自己家的事,奪權的慾望埋葬了理性,蠻幹的手段潛藏著重掌大權的目的。

          但他們的結合,無論是比預期早或晚,毋寧可認為是台灣政局發展的必然,反而李登輝十二年在國民黨主導的方向才是異數,親新中國派理念一致、目標一致,自然也就「有情有義」,台灣人可以把他們赤裸裸的難看吃相一覽無遺,省掉了以往對其曖昧主張霧裡看花的困惑,也不至於如同過去幾個月般,在尋求政黨合作時受宋幫及新黨需索無度的窘態。台灣的非主流勢力自李登輝當權後,都是在美麗外衣的粉飾下屢仆屢起,百折不撓,這股反本土勢力資源之強大豐富,意志之堅定決絕,絕對不容等閒視之。而今當一切的逆流霎時間化暗為明,不僅台灣人民可以洞見其不軌之心跡,也可以打消執政者苟安求全的念頭,安分在自己的立足點上爭取民意的認同。

          國民黨從自己的政治光譜讓出,選民隨即進入二選一的抉擇,長遠看來是有利於民進黨爭取中間選民,甚至台灣樹立兩黨政治也可望在未來兩次中央級的大選(國會、總統)付諸實現。連戰這般強硬,無非為長期鞏固在黨內的權位,甚至為避免明年大選慘敗後遭黨內清算的命運,然而,與宋幫結合無異與虎謀皮,在此大膽預言連戰不僅無法達成自己的妄想,反而會在兩年內被奸巧的宋幫把殘破的國民黨吃乾抹淨。

          宋幫是阿扁連任最大也是唯一的威脅,在此必須直言,三年後的總統選舉,自2000年大選勝利時就可推估是個「必敗之局」,因為全國國民黨勢力當初之所以普遍有連皮宋骨的現象,無非是黨員、樁腳都認為連宋誰當選都是國民黨勝利,當初宋壓倒性擊敗連的事實,已經深深烙印在泛國民黨勢力心中,所以,當2004年既得利益者絕地反撲時,阿扁與民進黨是幾乎沒有僥倖獲勝的可能。以前,剛執政的民進黨可能對在野勢力結合的可能性作了太低的估計,而今事態的演變,正好可以使他們面對殘酷的現實,知道辛苦的成果隨時都會被他人收割,而主要敵人幾乎都站在陽光下張牙舞爪,總比三年後再被宋叛來個突襲式的大團結要來得好。

          說穿了,台灣的除了宋楚瑜這個最大亂源外,強大的反動勢力與統派媒體都是斲喪本土意識的幫兇,可是,在現今我們基於國際現勢與美國壓力,還有台灣人自覺的淡薄,並不足以對中國攤牌,宋幫等勢力的囂張一時,也可以讓中國重新評估自己經由宋幫統派勢力,以和平方式拿下台灣的可能性。國內的主體意識非一蹴可幾,李登輝主政十二年後、民進黨若也有八年時間,在這方面與國內對手有長期的理性或非理性辯論,至少可預期台灣在國民意識能有一定的進步,也才有機會讓那些頑固不講理的統派人民有另一番的省思。畢竟,若民進黨也和國民黨一樣一黨獨大,他們一定會以難以想像的速度向下沈淪。

          台灣的處境相當微妙而險峻,與其給執政者安逸,無異讓他們喪失靈魂,加速墮落腐敗。泛國民黨勢力橫柴入灶強推罷,蠻橫無理固然人所共憤,所造成的族群對立與南北拮抗也是台灣所承受不起的代價,但至少可以讓台灣人民與新政府瞭解敵人是誰,進而方能與之周旋,也對這些時日被他們抓到的話柄有一些反思檢討的機會,雖然現實往往是殘課的,但也只有面對現實,對新政府才是最正確的態度,也唯有正視這些人帶來的痛苦,台灣人民才會明白自己為來該走的路。



    [41] 面対新世紀、不確定時代中的確定 [回應]

      投稿人士:林建良 投稿日期:2001/01/01(Mon) 17:23:02

                              在日台湾同郷会会長 林 建 良

          二十世紀的最後一天与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天、相信除了日暦不同之外不会有什麼驚
        天動地的転変。然而従歴史的潮流来看、二十一世紀必然与二十世紀有相異之処。資訊
        伝播的公開化、大量化与迅速化使情報不再只受少数人掌握。個人権利意識的高漲也促
        成了政治、経済上的権力由集中走向分散。基因工程的進歩己使動物的複製成為可能。
        可預見的是、不管有再如何厳格的法律規制、人的複製必然将在二十一世紀出現。届時
        人類的倫理観将呈現不同的面貌。

         二十一世紀将是個権力下放的世紀、個人経由掌握情報而擁有更多的権力、而人類更
        透過基因工程将手伸到属於神的領域之中。然而這些並不表示人類的方向更為明確、反
        而只説明了不確定的因素更為増加。在充満不確定的新世紀中、如何尋求其中的確定要
        素、也許是面対新世紀時最重要的課題。

          対台湾的前途而言、新世紀中有什麼是確定的、什麼是不確定的要素?筆者堅信、
        左右台湾前途最重要的因素在於台湾人的決心、這是個確定的要素。当台湾人有決心要
        保衛台湾的主権独立時、台湾就会成一個在国際社会上有尊厳的国家。当台湾充満著妥
        協的投降主義時、台湾就向下沈淪成為邪悪的中国帝国的一部分。

         而此外一個確定的要素則是、中国必然是一個影響台湾前途的要因。只是、対於中国
        而言什麼又是確定、什麼又是不確定?我們可以很簡単地預測、在情報化及権力下放的
        新世紀中、権力集中於中南海的共産党一党専政体制勢必崩潰。但共産体制崩潰後的中
        国将何去何従郤無法確定。

          面対新世紀的台湾人是要将自己的前途掌握於可確定的自己的手中、還是託付於邪
        悪而又不確定的中国、這個選択将左右台湾及所有的台湾人的尊厳。
        ***************************************************************************
        日本語の主旨

        新世紀に向かって、不確実な時代の中の確実

        1.情報の公開化と迅速化によって権力も集中から分散への傾向がさらに顕著になる。

        2.どんなに厳しい規制があっても人間のクローンは必ず出てくる。人間が神の領域に手をいれることになる。

        3.不確実な要素はさらに増える、しかし、確実なものもあらゆる時代と同様、存在する。

        4.台湾の将来は台湾人の決心によるものは確実である。
          台湾人が台湾の独立した主権を守ろうとすれば、台湾は必ず国際社会で尊厳ある国になる。台湾人が妥協的な投降主義に目を向ければ、いずれ邪悪の中国帝国の一部になり、地獄に落ちる。

        5.情報開放により、中南海への権力集中が不可能になり、一党支配の共産党政権が崩壊するのが中国の確実である。しかし、崩壊後の中国がどうなるかは予想不可能で、不確実である。

        6.新世紀の台湾人は自分の将来を自分の手で決めるか、邪悪で、不確実な中国に託すかによって台湾もしくは台湾人の尊厳が左右される。



全頁顯示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原案:CJ Club ] [ 協力:tobili ] [ 設計:楚狂飄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