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精 選

   

跨黨派小組與國統會

作者: 杞人
2000/08/22 11:50


8/20日郭崇倫記者有關跨黨派小組與國統會的分析報導是難得的佳作,精闢深入的解析了兩機制間的矛盾。試著整理出一些看法如下:

(1)國統會的成立乃意欲化解當年國民黨內的矛盾,一者安撫島內統派,一者安撫中國大陸。當初國民黨一黨獨大,自可強力主導,而民眾也深知成立此一機制的目的,故沒什麼大問題。且李除了在成立之初開過幾次會後即閒置不用,象徵性意義大於實質作用。

(2)現今由反對統一的民進黨執政,跨黨派小組的民進黨成員林濁水與蔡同榮均反對阿扁任國統會主委,理由正如國民黨趙永清所言,跨黨派小組的目的在討論與大陸關係的各種可能性,小組的特點就在此,不預設前提,跳脫一個中國的框框,讓統、獨維持現狀等各項主張都得到討論,不能像國統會、國統綱領,為徹頭徹尾的統一機構與統一文件。

(3)台灣問題在海峽兩岸,均是權力鬥爭、政黨間角力的工具。

(4) 政治問題得正視人性、權力的本質,得經由現實層面,用政治手法解決。其實國親兩黨無強烈理由抵制跨黨派小組的成立運作,因選舉時各候選人的兩岸政策均已向中間靠攏。之所以拿國統會作藉口,理由有二:

其一,國親兩黨理所當然的不願為阿扁的政策背書,成功了,榮耀歸阿扁,失敗了,大家一起負責。

其二,阿扁打李遠哲牌,國親兩黨質疑。李的民間聲望很高,可說是頂著學術與民意的光環,又打著充滿道德性的理想訴求,這些特質均已壓縮到國親兩黨在兩岸議題上著力的空間,同樣的道理,成功了,榮耀歸李遠哲,失敗了呢?

以現實考量來說,在野國親兩黨的質疑說詞有道理,有其立場上的顧慮。正如宋楚瑜的特別助理吳瑞國所言:「李遠哲在選舉後期介入選舉,他就已是政治人物,神仙既已下凡,就要用凡人的方法,用政治人物共同熟悉的語言與方法來溝通」。

跨黨派小組成立的動機與目的均沒錯,國統會與國統綱領確是不合時宜。阿扁與李遠哲若真想讓跨黨派小組順利成立運作,阿扁得發揮妥協的藝術,拿出誠意溝通,更應釋出空間、資源讓國、親兩黨運作,這是政治智慧。而李遠哲的道德光環似也應摘下了,不能讓國、親兩黨被迫在此神聖光環下照著既定的遊戲規則玩,這叫人情何以堪!回歸政治現實面才是上策。



給新政府及反罷免群眾的建言

有何粗暴可言?

再談台灣的危機

台灣的危機

台灣的安全何其脆弱?

台灣的國格何在?

談台灣經濟

跨黨派小組與國統會

對新政府的期待

談「權謀」ˋ「詐術」與李登輝

話說「興票案」與官場範例

向張博雅致敬

南懷瑾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