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學舍@濁世東籬
[黯然回首] [話題全覽] [新到記事] [全文表示] [使用說明] [記事搜尋] [前塵過往]
現有5件話題
    [9] 台灣問題是中日關係的基本歧見 [回應]

      投稿人士:張秀珍 投稿日期:2000/11/26(Sun) 04:55:08

         正在日本訪問的中國總理朱鎔基,於日前會晤日本主要政黨領導人時強調,台灣問題是中日關係政治基礎的原則問題。對於朱鎔基的說法,日本主要政黨領導人則表示「理解」,但未如中國所希望的表示「承認」。雙方的立場有著微妙差異,而此則顯示出中日兩國在國家生存戰略上的基本衝突。

         對中國而言,是否能「統一」台灣,與維持現有國家規模,甚至是與能否進而成為世界一等強權有關。首先,一直到清朝時,中國才擁有現今的西藏、新疆、及蒙古等地。然歷來的統治者對這些地方皆採高壓統治,毫不尊重該地的風俗民情,導致該地的住民對中國毫無認同感,因而爭取獨立之舉不曾間斷。如果中國不能「統一」其視為固有領土的台灣,無異於鼓勵西藏、新疆、蒙古等地的獨立。若果如此,則中國的領土勢必縮減甚多。

         再者,中國一質自認為是天朝大國,但清朝以來與列強的接觸卻是屈辱不斷,因而成為世界一等強權,就成為百年來統治者共同的大夢。而要成為世界一等強權,就須成為海上軍事強權;要成為海上軍事強權,就必須取得台灣。蓋中國要成為軍事霸權的最大敵人是美國,而西太平洋的南韓、日本、台灣、菲律賓都是友美的國家。一但美中之間發生衝突,這些國家將和美國站在一邊,封鎖住中國艦隊東入大洋的海道。中國雖不乏良港,但這些港口距大洋仍有一段距離根本難以和美國在太平洋上爭鋒;然若中國擁有台灣,則其艦隊可以直入太平洋,和美國爭霸。

         對日本而言,其能源與工業原料約有九成依賴進口,其中的大多數進口航線要經過台灣兩側,若控制台灣的政府對日本有敵意,則日本的國運將處於風雨飄搖中。而對日本來說,目前的台灣政府顯然較中國對其友善。是故日本雖一直經援中國,在外交上也對中國多有忍讓,欲降低中國對其的敵意,但也不願在台灣問題上讓步,使其國家處於不可測的危險中。甚至先前修改美日安保條約中的合作防衛指南,制定顯然是為因應中國犯台的周邊有事地區規定,就是認同美國軍方提倡的「中國威脅論」的表現。

         正因在地緣政治及軍事上的生存戰略有所不同,因此中日間雖力圖維持良好的外交關係,卻無法在台灣問題上有所共識。此次朱鎔基訪日,雖因放低身段,避免提及所謂的「歷史認識」,以免重踏江澤民訪日時和前日相小淵惠三鬧得不歡而散的覆轍,卻仍忍不住要提台灣問題,更以之作為中日關係的關鍵問題。只是此既然和日本的生存有關,日本的政治領導人也只能「理解」而不「承認」,讓朱鎔基失望了。

        張秀珍〔民進黨籍僑選立委〕
        電話:02-23586906
               【明日報 2000,10,15】



    [8] 停建核四是台灣產業轉型的契機 [回應]

      投稿人士:張秀珍 投稿日期:2000/11/26(Sun) 04:52:45

         是否續建核四一事,已使台灣社會陷入嚴重的分歧危機中。對反核陣營言,核電廠一旦發生事故時的嚴重傷害與後遺症、台電昔往在核電廠營運管理上的不良紀錄,都是難以揮去的夢魘;而縱然不建核四,到民國98年時台灣全島所有發電系統的總發電能量,仍比用電量最大需求多出3434MW,遠超出核四廠的2700MW發電能量。但對擁核陣營言,台灣的電廠分布不平均,若不蓋核四廠到民`國98年時,中、南部的電力各多出2544MW及2026MW,北部電力則會不足1136MW,故有興建核四的必要。也由於擁核陣營稱若不蓋核四將影響經濟發展,使得產業界、投資人及許多民眾,憂懼政府停建核四將導致台灣經濟發展受創。但是前述的電力需求評估,卻是以現有的產業運作型態為計算標準,忽略台灣現有產業中,有許多是能量運用不經濟的舊型態產業,而停建核四正是促使台灣產業轉型的關鍵。

         就世界產業發展史來看,一國經濟國力的興衰,與其主要產業在世界相關產業中的位置、所使用的技術等有關。在此情形下,先發展某一產業者雖能取得優勢,但若不能適時地更新技術,就可能被後進國家以較新的技術趕上甚至超越之。例如最早邁入工業革命的英國,在進入19世紀後,其紡織業及鋼鐵業就因使用設備及技術的老舊,反被美國與德國超越。到了19世紀末期,美國在新技術的幫助下,其工業生產能力已是英國的3倍,而德國則是英國的1.7倍。換言之,因為未及時更新技術,使重要產業在能量運用與產品質量上落後於美、德兩國,導致英國逐漸淪為二等國家。

         就台灣而言,過去我國的產業,或是以勞力密集產業或是以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產業為主。但近年來隨著國民環保意識的升高,這些產業事實上所需的成本急速地增加,加上東南亞、中國等的加入競爭,台灣的既有優勢已逐漸喪失,若不能及時改變產業生產型態,台灣將猶如19世紀的英國一樣,在世界競爭的洪流中沒頂。這也是陳總統提出綠色矽島政策的原因。然政府雖鼓勵產業升級,無奈既有的產業在評估仍有利可圖之下,根本無改變現有技術與生產模式的動機,也不願放棄高污染、高耗水、高耗電的產業。若無強有力的外在刺激,要改變現有產業的型態實有困難。在此情形下,停建核四正逼得政府與產業界須正視產業轉型的急切與必要性。故停建核四對台灣經濟而言,不但不是危機,反而是脫胎換骨的契機。

          張秀珍<民進黨籍僑選立委>
        電話 / 02-23586906
        立法院中興會館2123室
        【明日報 2000,10,04】



    [7] 光與影的戰爭—國安局是否真能受到控制是我國民主發展程度的指標 [回應]

      投稿人士:張秀珍 投稿日期:2000/11/26(Sun) 04:45:00

         自人類有政府以來,即有情治機關的存在。而情治機關的運作正如人性具有善惡兩面性一樣,也具有兩面性格。一方面,在保障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上,不可否認地,情治機關有其正面功能,因而成為政府不可或缺的「影子」;但另一方面,情治作業的隱密性與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等特性,也使得情治工作極易有侵害人權、破壞民主法治的情形。

         因此各民主國家皆對情治機關的運作有嚴格規範,除在其內部設置內部監督機制外,更藉由外部的行政監督與立法監督,來防止情治機關逸脫民主政府的控制。但縱然如此,情治機關仍可能藉由影響甚至威脅、控制政治人物,而達到維護私利的目的。美國前聯邦調查局局長胡佛運用其權力操控美國政治一事,即是顯例。故民主政府與情治機關之間,不斷在進行著鬥爭。就此而言,這場光與影的戰爭之結果,可顯示一國民主化的程度。蓋民主化程度越高,情治機關受到監督的程度就越高。

         國安局政治偵防與上校劉冠軍挪用公款、潛逃事件,顯示我國情治機關缺乏內在的及外在的監督。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國安局處理這些事件時的態度。就政治偵防而言,雖然我們無法確認目前國安局是否有針對特定政治人士做情蒐,但過去情治機關對特定人士作情報蒐集乃公開的事實。因此當國安局一概否認其曾經有政治偵防的行為時,顯現的是其並無檢討歷史錯誤的勇氣。而劉冠軍挪用十億元的鉅額公款一事,國安局至今猶不願承認此事,亦顯示出國安局為保護自身形象,不惜包庇違法。而在檢調搜查後對檢調人員的監控,更是明顯威嚇檢調單位的行為。國局處理這一連串事件時的方式,無論如何都不是民主政府下的情治機關該有的做法。

         由國安局的表現,我們不禁要憂心:類似劉冠軍的事件是否只是個案?區區一個上校怎能一手遮天挪用十億元的鉅款,是否在其背後有龐大的犯罪集團?這些疑問有如沉沉的黑幕,遮掩了全民幾經努力才爭取到的民主陽光,令我們的心情沉重。我們必須立即建立對其的內在與外在監督,否則本應是保障國家安全的國安局,恐怕會反成為國家的亂源。而這場光與影戰爭的結果,將是我國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指標。

        張秀珍〈民進黨籍僑選立委〉
        電話 / 02-23586906
        立法院中興會館2123室
        【明日報 2000,09,30/民眾日報 2000,10,11 第12版】



    [5] 李光耀的「友情」不要也罷 [回應]

      投稿人士:張秀珍 投稿日期:2000/11/26(Sun) 04:38:42

         所謂的好朋友可分好幾種,有的是可為朋友犧牲,有的是會規勸朋友勿做壞事。不管是那一種,好朋友一定會體諒尊重朋友的處境,不做令人為難的要求,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所謂的好朋友也是說說而已。

         自稱是「台灣的好朋友」的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即將來台做私人訪問。有朋自遠方來,本是令人不亦樂乎之事。但同時卻傳出李光耀希望國內各政黨領袖,能到他下榻的大溪鴻禧山莊與他會晤,且提出不能告知媒體會談內容的條件。而在考量此種要求不符國際常規亦有悖我國媒體生態下,民進黨黨主席謝長廷已婉拒李光耀的邀約。

         雖然國內部分人士對李光耀推崇備至,但李光要這個「好朋友」顯然很不尊重台灣。要知在國際上,到別人的國家訪問卻提出一堆不合該國國情的要求,是非常不禮貌的做法,而要求被訪問國的執政黨主席移樽就教,更是對被訪問國輕蔑的做法。單就此而言,與其說李光耀自認是台灣的好朋友,毋寧說他以為自己是來台灣視察的「上國使者」。

         當然,或許這是因為李光耀太久沒來台灣了,在新加波沒有新聞言論自由的環境下,李光耀早習慣了凡事都不讓媒體知道,也習慣了對其他政治人物的呼來喚去。或許李光耀真的是自認為是台灣的好朋友,認為交情好到可以把台灣當成新加坡。以致習以為常地提出各種台灣人難以接受的要求。甚至覺得為了台灣好,主張兩岸一定要統一。只是令人難解的,是如果和中國統一有這多的好處,為何新加坡不和中國統一?

         李光耀的「友情」實在是生活在民主政治下的台灣人所無法接受的。政府是否應該再以上賓之禮款待這種「好朋友」,恐怕要再斟酌,否則失了國格,也傷了人民的自尊。

        張秀珍〈民進黨籍僑選立委 〉
        電話:0223586906
        立法院中興會館2123室
        【民眾日報 2000,09,28】



    [4] 這樣的國會結構是全民之恥 [回應]

      投稿人士:張秀珍 投稿日期:2000/11/26(Sun) 04:36:06

         羅福助、羅明才、王令麟當選立法院的委員會召委。對於聲譽已跌到谷底的立法院而言,或許已不在乎這件事。但無疑地,對誓言掃除黑金改革政治風氣的新政府而言,這是極大的諷刺;而對不滿黑金橫行而支持阿扁的人民而言,這應該也是一件令人深感挫折之事。

         羅福助是不是黑道大哥,在沒有確實的證據下,我們不敢斷言。然他的行為爭議性極大,不僅社會上傳聞其是黑道組織「天道盟」的幕後老大,其更涉及多件國會內暴力事件,則是不爭的事實。我們無法想像當他對立法院司法委員會議程有決定權,當司法院翁院長、法務部陳部長必須對他鞠躬行禮時,全國執法人員及渴望掃除黑金的人民心中會有怎樣的感覺。 同樣地,涉及台開購地弊案的 王令麟當選財政委員會召集委員,對痛恨金權政治的人民而言,也是一次深沉的挫折。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理由很簡單,首先,部分選民投票支持羅家父子,使他們當選立委,也投票支持國民黨籍立委,使國民黨提名的不分區候選人王令麟能當選。而這樣的情況還有好幾個例子,像伍澤元即是。再者,有部分立委貪圖利益,支持這些黑金立委當選委員會召委。

         歸根究底,始做俑者是人民自己。目前民間有許多人認為新政府不構魄力,認為只要把這些黑金立委「統統抓起來」就沒事了。然在沒有足夠的證據,與未經司法審判下,新政府根本無能為力,因為我們是民主國家而不是獨裁國家。民主的弊病,只能以民主手段來解決。因此我只能呼籲人民,要改變這樣的立法院,我們一定要用我們的選票,使黑金立委及支持黑金立委的立委都落選。

        張秀珍〈民進黨籍僑選立委>



全頁顯示 / [0] [1] [2] [3] [4] [5] [6] [7]



[ 原案:CJ Club ] [ 協力:tobili ] [ 設計:楚狂飄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