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學舍@濁世東籬
[黯然回首] [話題全覽] [新到記事] [全文表示] [使用說明] [記事搜尋] [前塵過往]
[ 原始記事優先顯示 ]
回應此話題
字號 
信箱 
巢穴 
話題 
字色 
內容 (請自由改行)
符號  『』 【】 《》 「」 ÷ § ¥ m(_ _)m

話題內容表示

    [54] Re[1]: 美、中兩強板塊相撞,台灣如何免強震?�@-�@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楊華 投稿日期:2002/10/04(Fri) 23:07:00


      以為自己聰明的人往往被人愚弄﹗




    [44] 美、中兩強板塊相撞,台灣如何免強震?�@-�@ [原始記事 /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許富男 投稿日期:2001/04/11(Wed) 20:01:30

      美、中兩強板塊相撞,台灣如何免強震?


      美、中軍機相撞事件,在歷經多日來的發展後,情勢未有突破性的進展,反在
      雙方國內鷹派聲浪日益高漲下,有危機日趨升高的傾向。如何在美、中兩大強權板塊碰
      撞中,避免被強震波及,甚至由中創造出台灣的利益,就成為我國朝野極須面對的課
      題。

      美、中之間的緊張,肇因於雙方有基本上的戰略衝突。蓋中國
      一心想擴軍以圓百年來的大國夢,而就地緣軍事學言,其要成為世界霸權,就須先成為
      海軍霸權;要成為海軍霸權,就須先取得東亞的東海、台灣海峽及南海的控制權,再進
      而東入太平洋。但這是和美國的利益有著根本的衝突,故在美國看來,中國近年來向俄
      國購入現代級戰艦及日灸飛彈、向烏克蘭購買航空母艦、與建造可發射巡弋飛彈的潛艇
      等,無一不是在建立一枝以美國為假想敵的遠洋作戰武力,這也是美國海軍提出「中國
      威脅論」的背景因素。因此,此次美、中軍機相撞雖是偶發意外,但在雙方軍方皆視對
      方為假想敵之情形下,誰也不敢保證不會重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由偶發事件變成
      大戰。

      正因認知到有此危機,所以雙方政府高層及周邊國家皆希望緩和情勢,但困難
      之處在於美、中雙方皆有內部的壓力。就中國言,江澤民的權力基礎係建立在經濟發展
      和美國的支持上,其對美國的溫和態度,早就引起以軍方為主的鷹派之不滿。這幾年來
      中國經濟急速發展所造成的地域失衡、貧富嚴重不均、貧腐及犯罪等問題,更使江澤民
      蒙受內部極大的批評。為扭轉這種情勢,江澤民除宣傳打擊貧污腐化的決心外,更自去
      年起決定投入國家資源百分之八十以上開發西部。但這個豪賭式的計劃需要其國內各派
      系的支持,這就使得江澤民必頁在對外政策上對鷹派有所讓步。何況此次美、中軍機相
      撞事件,中國雖因而取得較先進的美國電子偵察科技,卻也付出一名飛官生命及一架殲
      八戰機的代價,因而觸動了其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也成為其國內鷹派爭取權力的契
      機。若江澤民無法在外交上取得形式上或實質上的勝利,則對其權力或第四代接班人的
      布署,都會有不利的影響。然而,若江澤民一味強硬而使美、中關係惡化,則不僅會危
      及中國對美貿易及加入WTO,也會傷及其權力基礎。職是,江澤民一再要求美國道歉,
      其中就有希望共尋一下台階的意味。

      就美國而言,布希政府的忠貞選民─—共和黨右翼,本就對中國沒有好感,甚
      至視之為敵國。日前錢其琛在美國的言行,已引起他們的惡感,撞機事件後中國扣留美
      軍人機一事,更引起美國人憤恨。故布希若真對中國道歉,恐怕會失去黨內支持,更危
      及美國的威望。但人機既在中國手上,美國也無法一味強硬,更何況,若因而造成中國
      內部變化,導致江澤民失勢,美、中間的情勢將更難控制。職是,美國國務卿包威爾以
      「抱歉」﹙sorry﹚一詞,表達美國對中國最大之讓步。然中國所要的,卻是美國「道
      歉」而非「抱歉」。

      在美、中雙方各自面臨兩難抉擇下,形成一個「囚犯兩難」困境,只有雙方互
      相妥協,才能創造對雙方最有利的情況。因此,可想像的,透過密集的外交談判,又方
      是以簽署一諒解文件收場。在這份文件上,應該不會有任「道歉」或類似的讓布希難堪
      的字眼,同時也讓美國迅速取回人機,而中國則取得某些實質的勝利。

      對台灣而言,至為關鍵的,是中國將要求何種實質的勝利。蓋中國絕對會要求
      美國在對台關係(特別是對台軍售)上讓步,由近幾日來美國不斷釋出撞機事件的處理
      不應和對台軍售有關係、但中國再不交還人機將會影響對台軍售的訊息來看,中國確是
      有做此要求,而美國也有拿對台軍售做談判籌碼之傾向。除此之外,由中國向來的外交
      手法來看,其亦一定要求布希總統在五月訪問北京時,做出對台政策上讓步的宣示,甚
      至簽訂新公報。雖說布希政府面對的國際局勢已和當年雷根政府時代迴異,但布希政既
      乏有效的籌碼以制中國,是否會因要拯救人機而做大幅讓步,也不得不讓我們憂心。

      進而言之,這半年來中國對台政策已漸由錢其琛為首的強硬派主導,此次撞機
      事件在中國內部激起的非理性情緒,若因無法得到發洩而轉向台灣,恐怕將使台海情勢
      立即進入高度緊張狀態。

      也正是有這種認識,所以我國政府一直低調處理此事,並宣稱撞機事件不應和
      美國對台軍售掛勾處理。政府的用意,顯然是一方面不予中國以挑釁的藉口,另一方面
      則希望美國勿在美、中談判時,以犧牲台灣權益來換回人機。處此美中兩大強權板塊碰
      撞的夾縫中,恐怕這也是我國政府要避免被強震波及時,必須以及不得不要採的「被動
      防禦」。然此非謂我國即不能積極地運作以防台灣成為美、中談判下的犧牲品,甚至進
      而爭取到長期的利益。畢竟現在美國有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民認為中國是有敵意國
      家,而美、中在戰略利益上也確實有所衝突,這些都是我國可運用的情勢。然此種運
      作,卻又不宜由我政府部門公開為之,而應是由國會、軍方及對美國朝野有強大遊說力
      的台美人團體為之。


      許富男[台北市議員]



全頁表示 / [0]

[ 原案:CJ Club ] [ 協力:tobili ] [ 設計:楚狂飄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