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內容表示 | |
---|---|
[12] 發動罷免,是為了全民利益還是為了政黨私利?�@-�@ [原始記事 /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張秀珍 投稿日期:2000/11/26(Sun) 05:04:06 近來國、親、新三黨在所謂「核爆」的刺激下,聯手杯葛總預算,更發動罷免總統,而其所持理由,是民進黨政府不顧國會多數的反對宣布停建核四,與陳總統上任以來財經政策舉措無方、股市不斷下跌。但是,股市下跌是否真的應全歸咎於民進黨政府?停建核四真的是錯誤的決策?國、親、新三黨縱不贊成民進黨政府的決策,是否非得選擇影響政局安定至鉅的杯葛總預算與罷免總統的手段不可﹖陳總統就任以來的施政得失,是否真如反對黨所言已構成罷免的要件﹖這些問題,其實都仍有待釐清。 .股市下跌肇因於政府無能? 自陳總統上任後,股市跌跌不休,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此可以完全歸咎於民進黨政府嗎﹖國際知名媒體《時代周刊》(TIME)在十月三十日發行的一期中,即稱「台灣股市的下跌與全球半導體公司收入減少的關係,遠大於和陳總統的關係。台灣股市的榮枯和科技股的好壞緊密相關,美國的那斯達克指數也一樣。自三月以來,那斯達克指數也呈現引人注目的下跌。股市的表現只是說明,如果矽谷的表現不理想,台灣股市的表現也好不到那裡去。」除此之外,該篇評論更指出,其實目前台灣的經濟問題都早已存在,而陳水扁執政後的改變,是這些經濟問題不像過去一樣不會被改善。現在的重點,是如何改善與改善到何種程度。 當然,這不是說民進黨政府完全無須對台灣目前的經濟困境負責。相反地,身為執政者,縱然無法左右國際經濟情勢的不利發展,也不能以此為藉口逃避責任。但在野黨以此為罷免總統的理由,其正當性就值得懷疑。 .停建核四不利經濟發展? 在野黨以停建核四將造成缺電,不利於台灣經濟發展為由,嚴厲批評民進黨政府,更將之作為罷免陳總統的理由之一。但是國民黨的方案,是將總發電量5144Mw的核一、核二、核三停止運轉,而興建發電量2700Mw的核四。問題是,那台電的總發電能量不是反而比現在減少了2444Mw(將近一座核四廠)嗎?由此可見,在野黨堅持興建核四,絕對不是因為不蓋核四就會缺電。事實上,根據台電的資料,縱然不蓋核四廠,到民國 九十八年時,台電的總發電能量仍是比全島尖峰最大用電量多出3434Mw。 •杯葛與罷免的真正理由 在前述《時代周刊》的文章中,曾說「就政治成面而言,陳水扁的民進黨政府真的無法很快就進入軌道。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之一,是民進黨的競爭者國民黨不但擁有立法院多數席次,且把政黨私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而這也是在野黨發動杯葛預算與罷免總統的重要原因。就國民黨而言,許多立委本來就對民進黨政府停止立委的地方建設補助配合款非常不滿,尤其明年就將改選,在目前社會普遍陷入經濟不景氣的情形下,若能恢復地方建設補助配合款,無疑是選舉綁樁的最佳利器。是故如果可以逼行政院讓步,自是最好。但如果演變成倒閣,隨之而來的解散立法院重新改選,卻不見得對國民黨有利,因而杯葛總預算與罷免總統就成施壓的最好武器。在親民黨而言,最好是現在能發動倒閣,然後由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解散立法院重新大選。那在國民黨的政黨支持率日益低落的情況下,親民黨將成最大贏家。若無法倒閣,則只要罷免總統成功,重選總統時宋楚瑜亦有極高的勝算。就新黨而言,反正目前的資本不多,和國親兩黨聯盟搞不好還會賺到一些政治資本。 不過,雖然在野黨基於政黨私利有結盟的動機,但促成他們結盟的觸媒劑,卻是行政院宣布停建核四的時機不當,有如當面打了連戰一巴掌,使得本已趨向分裂的國民黨人同感憤概,因而團結起來。亦使其黨內主張與新政府合作的本土路線者,失去影響力。更重要的,使得連戰下定決心,先聯合宋楚瑜來對付陳水扁。無可諱言的,這個動亂政局的形成,雖是因於在野黨的私心自用,但民進黨政府主事者在政治運作上的粗糙,也難辭其咎。 • 解套方案 面對這種紛亂的政局,目前民進黨政府的解套方案,是一方面動用各種關係爭取在野立委支持,另一方面則聲請大法官釋憲。問題是,這些方法不見的有效。因為不論是以關係爭取在野立委支持,或是滿足部分立委的利益需求,民進黨在立法院仍是少數黨。除非爭取到國民黨的政黨合作,則縱然逃過罷免,以後仍要面對立法院中多數聯盟的抵制。至於大法官釋憲一途,就算是結果對民進黨有利,在野黨也可不理釋憲結果。如此則只是把大法官拉入政治鬥爭中,卻無法解決問題。 面對如是的困境,民進黨政府似應由主事者出面公開向連戰與國民黨致歉,展現最大的誠意,再重開朝野高層協商。而國民黨高層也應以國家為念,約束黨內主戰派,雙方共同形成穩定政局的力量,方是國家之幸人民之福。 http://bbs.ttimes.com.tw/view.php?no=96169&cl1st;=tomorrow_view 【明日報 2000-11-02】 |
回應此話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