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由,毋寧死】2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soujiya  於 2002/09/13 15:55
【不自由,毋寧死】2

鑒於回應過多,故由〔【不自由,毋寧死】--美國獨立前的統獨之爭〕↓分欄。
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3&type;=show_post&post;=345

NO:1120_1
aa  於 2002/09/13 21:01
Re:【不自由,毋寧死】2

1.不知死---連怎麼死都不曉得
2.不怕死
(1).如飆車.自殺等不理性類型
(2).如癌症末期的勇士,勇敢面對死亡快樂生活,這是理性類型
3.怕死---如我

『生不如死』
1.自殺的人就是自己內心認為現在生活『生不如死』,
有人會認為自殺是勇者嗎?(我就不敢自殺)
自殺千萬不要牽連他人
如帶子女一起自殺
如在大樓引火(爆)自焚.臥軌自殺等
2.遭敵人(歹徒)俘虜虐待,自己及外人都認為其生活『生不如死』,
但他選擇生存,請問他是懦夫嗎?
3.強權入侵統治,本身不認為『生不如死』,但他人認為其生活『生不如死』,
請問這種人該不該死?我就是這種人

為『土地』而戰,為『生存』而戰
亂世佳人這部電影,本人認為它一直強調『土地』,也就是『生存』
而且鄙視『尊嚴』,反對為『尊嚴』而戰

為『土地』而戰,為『生存』而戰與為『臺獨』而戰,為『尊嚴』而戰有何不同?
其實只要精神同,是無異的
有『土地』才有『臺獨』(土地當然是指臺灣)
有『生存』才有『尊嚴』

主張臺獨朋友如是為『土地』.『生存』而戰
恭喜各位,離勝利不遠
但還不能保證勝利
因還有其他因素影響,但一定也會讓對方吃到苦頭

對了為『土地』.『生存』而戰時
不能有『留得青山在』.『忍辱負重』的心態
1.因為會減弱戰力,切記
2.『維持現狀』主張正是『留得青山在』.『忍辱負重』
如要加入『維持現狀』,也隨時歡迎

獨派朋友,主張『維持現狀』的人會支持你們的
千萬不要罵我們貪生怕死
只是最佳時機未到
何時為最佳時機?
當無退路時,即無法『留得青山在』.『忍辱負重』時候
(當我說廢話,因為每人自由心証都不同)


中國朋友,請尊重臺灣
雖然臺灣內部有不同主張,
但只要戰爭開打,
臺灣被迫為『土地』.『生存』而戰
中國一定會吃到苦頭
何不採取和平方式?


NO:1120_2
aa  於 2002/09/13 23:28
Re:【不自由,毋寧死】2

【不自由,毋寧死】
我小時候曾讀過(兩蔣時代統治時,我是否很賤?我是否為奴才?)
現在想起來,原來是兩蔣時代統治的臺灣跟中國比『自由』
我真慚愧,我沒選擇死亡

現在我卻是資本主義的奴才.是錢的奴才
何謂『自由』?標準由誰定?
真的很重要嗎?
為了個人生命.社會治安.國家安全
『自由』定義就見仁見智



NO:1120_3
soujiya併欄  於 2002/09/14 03:34
Re:【不自由,毋寧死】2

NO:345_206

打土匪  於 2002/09/14 00:03
Re:【不自由,毋寧死】--美國獨立前的統獨之爭


土匪國的人才有戰爭的「狂熱」, 台灣人不會有.
是的.台灣人有的是自由民主的「狂熱」.

瓜子避免戰爭的「狂熱」,其實是可笑的「狂熱」,
是跟下水道動物Love Taiwan可笑的愛一樣, 都是說來要台灣人聽的.以此模糊台灣人的敵我意識與不懼戰的決心.

一是推銷認同,一是推銷避戰 精巧善辯,不在話下,但都缺乏真實, 其統戰之心可昭.

這些表演其實被識破以後都是沒有意義的.

我對土匪國的「勸降」把戲真是越來越失望了 !!!
--------------------------------------------------------------------------------
NO:345_207

打土匪  於 2002/09/14 00:22
Re:【不自由,毋寧死】--美國獨立前的統獨之爭


--------柯爾:台灣需有足夠的抗敵意志


 美國國防大學戰爭學院教授柯爾在美國時間九日表示,如果台海爆發衝突,台灣面對的關鍵問題不在於美國是否干預,而是美國有沒有機會干預,以及台灣本身是否有足夠的抗敵意志,台灣必須有決心、有能力先期抵抗,如果台灣不願自衛,美國不應擔起保衛台灣的責任。

 他是在華府智庫卡都(CATO)研究所所舉辦的,「中國的軍事現代化是否威脅美國?」政策研討會上,提出上述的警語。

 在戰爭學院任教進入第十年的柯爾(Bernard Cole)博士也指出,中國的國防經費近年來都大幅增加,但是,台灣的軍事支出卻停止成長,軍事採購進度緩慢,在華府政策圈引起若干關切,並質疑台灣是否願為自衛投資。

 他同意台灣方面的評估,認為在二零零五年以前,台灣可以獨力抵抗中共的攻勢,在美國介入的狀況下更可達到抗敵目的。但他說,問題不是兩岸兵力是否相稱,而是「意志」,也就是台灣是否有抵抗的決心。

 柯爾曾任美國海軍上校艦長,與台灣有許多接觸。他說,西方著名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茲的主要論點之一便是意志對戰爭的重要性。

 他說,他在1999年訪問台灣時,台灣的戰備儲油為六十天用量,可是,當時民進黨以環保為理由要求減少存量。前年九月他再去台灣,存量變成只有九天,甚至更少。今年五月他又到台灣,但沒有問起這個問題。不過,他從另外一件事判斷台灣的自衛決心不夠堅強。

 他說,台灣的國會和政府一直不願或拒絕大幅增加軍事預算,布希政府一年多前增加了許多可以出售給台灣的武器,但台北迄今一項都尚未決定購買。

 柯爾說,如果台灣真的感受到中國的軍事威脅,卻不採取維持緊急石油儲備量或做更多的軍事投資,他實在感到意外。

 另一華府智庫戰略研究中心的專家孟儒(Ross Munro)也呼應柯爾的說法,他說,上週看到台灣最新年度國防預算是六年來最低的數字,支持台灣的美國人士對於這種情況感到「非常困擾」。

 孟儒說,布希政府之所以明確表示要協助台灣自衛,最主要是,美國在失去越南後,如果又失去台灣,那就只剩下日本了。

 他也強調,台灣必須要負起本身的責任。(http//www.southnews.com.tw) (9/12/2002)


--------------------------------------------------------

>>>二零零五年以前,台灣可以獨力抵抗中共的攻勢,在美國介入的狀況下更可達到抗敵目的。但他說,問題不是兩岸兵力是否相稱,而是「意志」,也就是台灣是否有抵抗的決心。


********是的,面對土匪國的戰爭狂熱, 抗敵的「意志」是最主要的.


NO:1120_4
瓜子  於 2002/09/14 06:07
Re:【不自由,毋寧死】2

忘戰必危,好戰必亡

如果有一天,共產党主動進攻台灣,作為一個被侵略的國家的公民,你應該毫不猶豫的拿槍上陣。因為你是為自己的自由民主和國家而戰。不要在這里說了話到時候掉頭就跑。

如果你确定,在台灣人民目前已經享有民主自由的前提下,一定要給台灣國正名,并且,一定不會引發戰爭,我堅決支持你去做。

如果,這种正名一定會引發戰爭,我也無法阻止你去做,但是請你想一想,戰爭給兩岸人民會帶來什么?不錯,台灣軍力強,我承認這一點,美國也可能來幫忙,這樣你的膽气更加的壯。但是這給對岸造成多少孤兒寡婦,又讓多少的父母失去兒子?你說他們是侵略者,死了活該。但是作為普通的一兵,在共產党催眠似的宣傳下上陣的人,他們也是為你們的正名運動而死的……另一方面,你們國家內部也還是有有不同的意見人,比如有人認為正名可以緩一緩,由于你們的沖動,或者叫行動,他們也被迫上戰場,死掉,你覺得心里很高興么──誰叫你不支持正名,死了活該!!!

為了勸台灣人抗敵意志的飆升,你去引發戰爭,你是為台獨而戰還是為抗敵意志而戰?

如果這些問題你都想過了,你還要去正名,你去好了,我沒話說



NO:1120_5
TIGER  於 2002/09/14 20:42
Re:【不自由,毋寧死】2

^_^(括號本人附註)

忘戰必危,好戰必亡 ^_^(前一句是提醒台灣人,後一句是在警告中國)
如果有一天,共產党主動進攻台灣,作為一個被侵略的國家的公民,你應該毫不猶豫的拿槍上陣。因為你是為自己的自由民主和國家而戰。不要在這里說了話到時候掉頭就跑。
^_^(其他人我不知道,但我絕不會,我不想錯過殺侵略者的機會)

如果你确定,在台灣人民目前已經享有民主自由的前提下,一定要給台灣國正名,并且,一定不會引發戰爭,我堅決支持你去做。
^_^(更正-->目前台灣叫做中華民國,不叫台灣國,所以你也不要急著給我國正名,因為我國沒有舉行公投前,誰都不能改變國號-->台灣人是有民主素養滴;正名一定不會引發戰爭,因為戰爭是你們中國引起的)

如果,這种正名一定會引發戰爭,我也無法阻止你去做,但是請你想一想,戰爭給兩岸人民會帶來什么?不錯,台灣軍力強,我承認這一點,美國也可能來幫忙,這樣你的膽气更加的壯。但是這給對岸造成多少孤兒寡婦,又讓多少的父母失去兒子?你說他們是侵略者,死了活該。但是作為普通的一兵,在共產党催眠似的宣傳下上陣的人,他們也是為你們的正名運動而死的……另一方面,你們國家內部也還是有有不同的意見人,比如有人認為正名可以緩一緩,由于你們的沖動,或者叫行動,他們也被迫上戰場,死掉,你覺得心里很高興么──誰叫你不支持正名,死了活該!!!
^_^(正名與否你本來就權干涉;可笑可笑,那有發動侵略戰爭的國家,因為人民戰死了,就怪被侵略國的人,別笑死人了...哈哈哈!!歷史要改寫了,原來日本侵華戰死的日本人都是中國人害死的,因為中國太弱了.....笑到肚子痛^o^)

為了勸台灣人抗敵意志的飆升,你去引發戰爭,你是為台獨而戰還是為抗敵意志而戰?
^_^(拜託一下是中國要侵略台灣才會有戰爭,不是台灣因為要台獨而去打中國...搞不清楚)

如果這些問題你都想過了,你還要去正名,你去好了,我沒話說
^_^(想過了,也打算做,等準備好了,就會做,不用你這個外國人操心)


NO:1120_6
瓜子  於 2002/09/15 00:08
Re:【不自由,毋寧死】2

tiger,你要正名你就去做好了,這是你們中華民國的事情,關我p事。這本身就是很細節的問題,今天你們該怎么做,明天你們該做什么,這都有人仔細去掂量,找到最佳的路徑。

呼吁一下和平,反對一下戰爭,然后,等待打仗

我在本版別的地方的呼吁,貼到這里算作對你的回答。
———————————————————————————————————
非常認同麋鹿兄和讀讀樂兄的話。
中國的問題不僅在于內部体制上,還在于對世界的認知認同上面。這個問題具体到台灣問題上,就出現了中共無法理性處理的情況。你我身為兩岸不幸的平民,能幵誠布公的討論一些問題,這本身就代表事情的良性發展。

兩岸之間的長期共存,共同發展,不是今天你拼了命獨立出去,我不顧一切揮動大軍武統下來那么簡單。

可能我們還有一些基本觀點上的不同,比如中國未來發展的方向,中國融入世界的方式方法,台中之間實現和解和平的可能性,台海之戰的發展模式,戰爭后果,戰后后兩岸的未來……

如果我們的探討能消除一些顯而易見的迷思,給對方盡可能多一些的理性,增進理解,那么,小弟的目的也能達到了。

如果為了和平我需要有一個痛恨的對象,第一個就是北京共產党政府,第二個就是台獨激進分子。第三個就是我自己,身為中國人,每天在德國假扮紳士,卻不能為兩岸和平作一點事情……

這個世界上有一种有選擇的正義,即這個行動本身是正義的,但是他卻帶來更大範圍內的非正義──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复雜的世界。我們不僅要反對人類的邪惡,還要反對有選擇的正義,即使他看起來是那么的正義。

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种邪惡,即這個行動本身是非邪惡的,但是他卻帶來更大範圍的邪惡。這叫做不作為邪惡,也是我們要反對的。

這也是我在歐洲看到的情況。德國人曾經自我討論,身為一個德國人是否自豪?最后的看法是,身為一個德國人,可以為德國的成就而自豪,但卻不以身為德國人而自豪。

德國人探討歷史。在德國歷史上,有很多的机會本來是可以避免戰爭,避免德國走向法西斯化,但是……

英法兩國也在思考,自己的作為是不是就絕對的正義,有沒有想方設法去避免戰爭,戰爭為我們作了什么,我們又為戰爭作了什么?

最終,他們尋求和解。

我們人類作為有理性的動物,就是能從過去總結經驗,去趨利避害,去更好的与別人,与自然共存。如果有什么事情是人類必須付出代价去認識的,我們要付出几次?歐洲來了兩次,我么想要几次?

有人說戰爭中從來沒有正義的一方,現在我們說戰爭中也沒有胜利的一方。以戰爭作為達到目的的手段,已經被人類文明,被人類為戰爭發展起來的毀滅性的殺傷手段所拒絕。

單純的斥責北京共產党,是不是就是唯一我們能做的?作為已經享有民主自由富裕的台灣人,你們是不是能夠更加理性的思考,在和平分裂大業中承擔更多的責任?


NO:1120_7
lazycat.com  於 2002/09/15 08:09
Re:瓜子  NO:1120_6

很接近我的觀點
推~

NO:1120_8
真如  於 2002/09/15 12:21
Re:【不自由,毋寧死】2

茉莉:「……無論台灣是統是獨,我們中國不要打仗!」

瓜子:「台獨為何? 台獨好戰必亡, 你們台灣人還要打仗嗎?」


*********瓜子難飄茉莉香************

------你們中國還要打仗嗎?


NO:1120_9
真如  於 2002/09/15 12:51
Re:【不自由,毋寧死】2

----------------------------------------------------------

【戰爭不是強梁包嬴的;勝利屬於警醒的,勤奮的,勇敢的人們】

----------------------------------------------------------

【不自由,毋寧死】--美國獨立前的統獨之爭


==========================================================


美國獨立文獻 大棵 譯_2001/02/04加強版

前言

在18世紀的70年代,北美洲掀起了反抗大英帝國殖民暴政的獨立戰爭,其結果是造就了如今雄視天下的美利堅合眾國。後代的歷史家們當然可以找出成千上萬的理由,去分析為什麼美國獨立革命會成功的因素,然而這些大都是『事後諸葛亮』。

在革命之當初,美國內部也分成許多不同意見的派系,類似台灣今天的獨派,統派,維持現狀派,和許多中間的騎牆派。統派(那時叫效忠派,Loyalists)的論調也和今天台灣的降共統派同一個調調

:『英國軍力強大無匹,殖民地絕對打不過』
;『戰爭會使殖民地經濟蕭條』
;『我們都是英國人』,『不要背棄英格蘭文化母國』
;『繼續受英國統治,有莫大之經濟利益,可以銜接廣大市場』等等。

是不是聽起來耳熟得很?

但是終究是獨立派的意見佔了上風,從而掀起驚天動地的革命。

如果再回頭來看看統派所鼓吹的那些『好處』,我們會發現,作為一個獨立國家,<<<這些好處不但不會消失掉,而且會發揮得更大更成功>>>。

至於壞處,當然便是要有戰爭的準備(而在美國已經和英國交戰之後,照樣有統派在扯後腿,當內應;對此華盛頓還寫過一些很不樂觀的信)。但是革命終於成功了,而美國如今是幾乎人人稱羨的自由民主又富裕強大的一等國家(當然,一定也有一些死鴨子說,我才不希罕勒! )

美國當時的情況其實比台灣現況還糟。她是名符其實的殖民地,上有英國派來的殖民長官,總督掌握最高治權,而美國人是在這種軍政大權都掌握在敵人手裡的情況下掀起反抗。在今天台灣統派的眼光看來,想要反抗,『談都弗要談』。然而結果如何?

台灣今天卻是一個實質獨立的國家,有自己國民選出的總統,有外交軍事的自主權,有一定的領土(除了所謂的憲法裡那一點老鼠屎),還有2300萬勤奮的國民(包括閩客外原四大族群及極少數其它族群)。奇怪的是,卻有許多人敲著腦袋在自問:台灣是一個國家嗎?台灣的武備遠非當日美洲殖民地可比,卻有許多人相信中國的恫嚇,說是大兵將至,會把台灣蕞爾小島夷為灰燼。

在下發現,<<<台灣最缺的,是獨立自主的意識。>>>當然現在比起二蔣時代進步多了,但是在面對中國和內應派的恐嚇時,這種意識還嫌不夠強。在下不才,謹翻譯些美國開國之初的一些文獻,讓大家看看,台灣的情勢比起美洲當年要有利許多,在中國和內應派的打擊恫嚇下,也不用氣餒,究竟民主社會中什麼聲音都有,只要主流方向正確便夠了。

下面翻一篇派曲克。亨利的演說稿,是有名的【不自由,毋寧死】一詞的出處,他原文氣勢磅礡,可惜在下既不是翻譯家又不是文學家,只能讓大家窺個大概。如有仁者知道已有佳譯,煩請告知,免得我在作虛功。


^^^^^^^^^^^^^^^^^^^^^^^^^^^^^^^^^^^^^^^^^^^^^^^^^^^^^^^^^^


派曲克。亨利 (Patrick Henry) 不自由,毋寧死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1775/3/23 根據William
Wirt 之記錄。

『主席先生,人很容易掉進希望的錯覺之中。我們很容易在面臨痛苦時閉上兩眼,而情願去陶醉在妖女的歌聲中,直到她把我們變作畜牲為止。這難道是千辛萬苦追求自由的人所應有的作為嗎?我們情願作那種貪圖一時安逸而卻裝成眼明而瞎,耳聰而聾的人嗎?以我自己來說,不論事情怎麼令人痛苦,我們還是寧願了解事情的全部真相,知曉最壞的狀況,並且來對付它。』

『我的行動只會被一盞明燈指引著,那就是經驗的明燈。我知道唯有用過去的事實才能預測未來。而說到過去的事實,我想要知道,到底是英國政府的什麼作為值得這些紳士們拿來安慰他們自己和議會? 』

『是不是近來在接受我們請願書時的那種陰險笑容? 千萬別信它,先生,它馬上會變作套向你雙腳的羅網。不要被親了一下嘴就被出賣了。捫心問問我們自己,這種接受請願時的高雅姿態怎麼和那些遮海蔽陸而來的戰備對得起來?難道說,同胞愛和和解善意是要靠戰艦和軍隊才能奏功?是不是我們實在太頑固不願和解,以致要動用武力才能嬴回我們的愛心?先生,別再自欺了!這些是為了戰爭和征服所作的整備,是國王所定下的最後殺手。我想請問紳士們,如果這些軍備不是來對付咱們,那是用來幹啥?紳士們能想出其它的動機嗎?英國在世界這個角落有敵人須要她大張旗鼓來整備海軍陸軍嗎?沒有,先生,根本沒有!這些不是用來對付別人,正是來對付咱們的!這是來替英國政府久已為我們打造好的腳鐐手銬打上鉸釘用的。』

『我們有什麼可以來應付他們的辦法嗎?是不是要跟他們辯論? 先生,我們已經和他們辯論了十年了。有什麼可以提出來的新主意嗎?沒有。在這個議題上我們能談的都已經談過了,一點兒用都沒有。要不要試試懇切的祈請和謙卑的哀求?我們還有什麼沒有試過的名堂?先生,我懇求你們,不要再繼續自欺了。我們已經試過所有能避開這場就要來的風颱的辦法。我們訴了願,我們抗了辯,我們苦苦懇了請,我們俯伏在王座面前哀求國王出面制止政府及議會的黑手。結果呢,我們訴的願被人家蔑視了,我們的哀求只是招來更多的暴力和侮辱。我們的呼籲人家置若罔聞,我們被他們從王座腳下輕蔑地踢開!在這種種之後,咱們還想要沈浸在平安和解的快樂希望一定會成泡影!』

『現在已經沒有幻想希望的空間了。假如我們要自由,假使我們還要保有這些我們長久以來認為是不可褻瀆的權利,假使我們不想下賤到要放棄我們長久以來聲稱永不放棄的高尚奮鬥,那麼在光榮的目的達成之前,我們就必須戰鬥!我們唯一的選擇便是拿起武器,並祈求上蒼保佑我們!』

『他們對我們說,先生,我們這麼弱小,不可能應付得了這麼強大的敵人。 那請問我們什麼時候會變強一點?是下個禮拜還是明年?還是要等到我們被徹底解除了武裝,而家家戶戶都有個英國兵駐守的時候?猶疑和懶散會使我們變強嗎?我們要依靠死賴在地上,等敵人來綑手綑腳以便增強我們的抵抗力?先生,我們一點也不弱。 如果我們善用上帝賦與我們的力量,在這樣一個國家中用追求自由這個神聖目標武裝起來的幾百萬人民絕對可以擊敗任何想來進犯的敵人。』

『而且,先生,我們也不會只是孤軍奮鬥。掌管萬國命運公正的上帝會召起我們的朋友來和我們一起戰鬥。戰爭不是強梁包嬴的;勝利屬於警醒的,勤奮的,勇敢的人們。而且,先生,我們已經別無選擇。即使我們卑賤地想要龜縮回來也為時已晚。除了願意投降為奴之外,我們已經別無退路。鎖綁我們用的鐵鏈已經打造停當了!
它們的鏗鏘聲已經可以在波士頓的郊野上作響了!戰爭是無可避免的了-就讓它來吧!我再說一次,就讓它來吧!』

『先生,不敢正眼去瞧這事是沒用的。
紳士們大叫:和平!和平!
但是和平不會來。戰爭實際上已經開始了,下一陣北風起時就會傳來兵器交加的響亮聲!我們的弟兄們已經上了戰場了!為什麼咱們還在這裡遲疑?紳士們想要什麼?他們會得到什麼?生命有這麼可貴、或是和平有這麼甜蜜到值得用身被枷鎖當奴隸來交換嗎?但願全能的上帝不許!』

『我是不知道別人要怎樣幹,我自己是--不自由,毋寧死!!』

他回到他的座位。這時沒有一點聲音。這震撼太深刻了。在短暫的失神之後,有幾位代表從他們的座位上站出來。從他們每個人顫動的嘴唇?和每顆閃著光芒的眼睛中,他們喊出:
『備戰!』。


^^^^^^^^^^^^^^^^^^^^^^^^^^^^^^^^^^^^^^^^^^^^^^^^^^^^^^^^^


獨立之論據 (湯姆。佩恩)

常識(Common Sense) - 獨立之論據

湯姆.佩恩(Thomas Paine )1776年 1 月 佩恩在提出這篇文章時,才從英國本土新近移民到美洲不久,算是個 《新住民》,類似今天台灣的所謂的《外省人》,而且還是個剛到的外省人。
然而,從他的文章中可以立即看出,佩恩是個熱愛自由的新住民,一來就向住地認同,而對英國欺壓殖民地人民的暴政表現出極大的厭惡。他雖然新從英國來,卻呼籲他的美洲同胞們,不要向英國低頭。據說華盛頓將軍在讀了這篇文章之後,更堅定了他領導美洲殖民地邁向獨立之路的決心。

佩恩原文很長。我這裡只摘譯其中的精華部份與網友共享。這裡幾乎每一段都可以拿來和今天的台灣-中國關係作個對比。

**************************************************

我聽到有人說,美洲的繁榮是由於和英國以前的連屬關係而來的,這關係對美洲的光明前景十分緊要,而且永遠都有同樣功效。再也沒有比這更荒繆的說法了。 這好比說,因為小孩子是吃奶就會長大,所以他也就永遠不必改吃肉;或是說,一個人的第一個二十年的人生經驗也同樣是他下個二十年的經驗。這當然是瞎扯。

坦白說,即使沒有和歐洲任何強權有關係,美洲照樣會欣欣向榮,甚至更繁榮也說不定。但是,有人又說,英國保護過我們。的確,英國很在意我們,而也確實耗費過咱們和他們的錢糧來防衛美洲,但這只不過如同它會為了它的商業和統治權而去捍衛土耳其一樣。我們一直被一些古老的偏見所誤導了,也因為迷信作了許多犧牲。

我們誇稱英國保護了我們,卻沒有考慮到它的動機是『利益』而不是『情感』。 它並不是為了我們的事去抵抗『我們』的敵人,而是為了『它』的事去對付『它』的敵人。而『它』的敵人卻是原來就根本和我們沒有爭端的。然而,只因為我們和『英國』的關係,他們就成了我們永遠的仇敵。請英國少來這套對殖民地假惺惺的托辭吧!要不然,讓我們割斷對英國的依賴吧!這樣一來,就算英國和法國西班牙打仗,也不干我們的事。

上回漢諾威(Hanover)事件的慘痛經驗就應該夠警醒我們有這種關係的壞處了。
最近議會裡又有人提出,殖民地各州之間彼此不應自行串聯,而是應該透過英國去連絡,所以像賓夕法尼亞和澤西等等只不過是對等的姐妹州而已。要拉關係的話,這可是個彎彎曲曲的笨法子,而卻又是製造敵人的好辦法。要不是我們和英國的臣屬關係,法國和西班牙便不會(而將來也大概不會)是我們的仇人。

又有人說,英國是我們的母國呀!那我就要說,它的行逕才更可恥!就連凶殘的人也不會吃掉自己的子女,野蠻人也不會去攻打自己的家人。所以這種講法真是自己找罵。

(英國)國王和他的寄生蟲們運用『祖國』和『母國』這樣的字眼,想用卑鄙的傳教手段,利用咱們腦袋容易上當的弱點來牟取不正當的利益。

歐洲,而不是英國,才真正是美洲人的祖國。這個新大陸已經成為來自歐洲各個角落熱愛生活及宗教自由的被壓迫者的避難天堂。他們逃來這裡,可不是由於母親溫存的擁抱,而是由於惡魔的毒手。 直到如今,英國暴政的黑手仍然緊緊追著那些因逃避苛政而被迫離開家園的第一代移民的子孫們!

有人又說了一籮筐的英美統合派論點:如果兩者聯合起來,我們將力足以向全世界挑戰。這根本是胡扯;誰也猜不準戰爭的結果,而這個觀點本身也沒有什麼意義。美洲大可犯不著為了英國的利益在亞洲、非洲、或歐洲的戰事中捐出性命。

而且,我們為什麼要向全世界挑戰?我們的立國之道是商業,只要我們自己好好工作,全歐洲都會和我們有和平友好的關係,因為讓美國成為一個自由的港口對整個歐洲都有好處。貿易將永遠是我們的保障,雖然我們缺乏金銀礦,卻也使我們免遭侵略。

我敢在此向最熱衷的統派份子挑戰:你們能指出一個這美洲大陸和英國統一的任何好處嗎?

我重複這個挑戰:一點好處也沒有!

我們的玉米在歐洲到處都可以賣得好價錢,我們也可以從任何地方買到須要的進口貨。相反地,和英國統一卻會使我們遭受無數的損失和壞處。就以我們對全人類以及我們自己的責任來說,我們也應當割斷這種聯繫,因為任何對英國的臣屬關係和依賴只會使得我們直接牽扯入歐洲的的戰亂和爭執,而使得原與我們友好無爭的國家變仇敵。歐洲是我們的市場,我們不應該和他的任何部分有偏袒的關係。美洲的真正利益在避免介入歐洲的紛爭。然而如果我們和英國有從屬關係,我們就逃不掉,而成為英國的政治天平上的琺碼(被人家拿來拿去作平衡用,一如台灣當年的處境)。

歐洲土地上林立的王國不會有持久的和平。只要英國和其中一國起了戰爭,則僅因為我們和英國的從屬關係,我們的貿易便泡了湯。
而某一次戰爭的結果也許會比上次更糟,斯時也,那些當初堅主統一的份子會悔不當初,而希望分離,因為在那種情況下,作為一個中立國遠比作為一個交戰國要好得多。

英國用來統治這塊土地的政府是一種遲早要終結的形式。了解到《目前的憲法》只不過是暫時性的這個令人不爽的事實後,任何認真思考的人都看不出前途有什麼愉快可言。知道這個政府存在不久,因而我們任何遺留給後世的事物都沒有保障,實在叫人難過。簡單地說,我們既然會使下一代欠債,則我們最好為他們先作些工作,否則我們是卑鄙地利用了他們。

雖然我極力想避免作不必要的攻擊,但我還是認為,那些力主統一的人可以歸為下面幾種類型:不能令人信任的自私鬼,有眼無珠的弱智者,視而不見的偏見份子,還有一些高估了歐洲世界的一些所謂的溫和派。而最後這一類,由於人們錯誤的判斷,會對這大陸造成比前三者加起來還多的傷害。

對於住得離戰區較近的幸運兒來說,他們離厄運不夠近,不能了解美洲人的財產所將遭遇到的危機。但是讓我們想像是身處戰亂所在的波士頓,我們便能學乖,知道要和那我們不能信任的政權斷絕關係。那個不幸的都市的居民,幾個月前還是富裕悠閒,而今卻是除了留下來餓死,或出外行乞之外,已別無選擇了。

一些不熱心抵抗英國,懷有不實希冀的消極份子會大聲疾呼:『好啦好啦,讓我們再和好如初吧!』請你們先把你們的和解主義拿來在人性情感這個自然的試金石上試試,然後再來告訴我能不能去愛護、崇仰、效忠一個曾經以戰火刀劍來荼毒你們國家的政權?如果你作不到,那你就只是在欺騙你自己,而且由於你的拖延會連累你的子孫也慘遭毀滅!因為你既不愛重也不尊敬你未來與英國的關係,所以這種關係是勉強的、不自然的。它只是為了一時的權宜而設的,而且很快就會陷入比先前還要惡劣的情景。


如果你說,你能夠忍受這些暴行;

那我問你,你家的房子有沒有被燒毀過?

你的財產有沒有當面被毀壞過?

你的妻兒有沒有遭受沒床可躺,無物可食的境況?

你有沒有父兄或子女被敵人殺害而你自己成了個頹廢的倖存者的經驗?

如果你沒有,你有什麼資格來審判這些受害者?如果你有,而還能夠和凶手握手言歡,那你實在不配作人之夫,之父,之友,或之愛人!不管你此生有什麼地位或名銜,你只不過是個有懦夫之心和馬屁精靈魂的傢伙!我不是要在此煽風點火或誇大喧嚷,只不過請你用你的自然良知情感來作判斷。我也不是要揭露幾個恐怖真象想要燃起仇恨,而是要把大家從怯懦的迷夢中喚醒。

英國或歐洲是沒有可能征服美洲的,除非自己先被遲疑和膽怯征服了。我們如果好好掌握今冬的局勢的話,我們的前途是天長地久。如果我們輸掉了或疏忽了,整個美洲都會蒙受厄運。如果我們錯過了這個珍貴的冬天,那我們實在百死而有餘辜。我們如果不前進,就會往後退。要不然我們就是永遠在爭吵或荒唐地請願。我們已經長得比國王所預期的要大了,他會不設法來裁抑我們嗎?

說句簡單話:一個嫉妒我們繁榮的政權有資格統治我們嗎?任何對這個問題回答:『沒有!』的人都是獨派,因為這正是所謂的獨立!

美洲目前不過是英國政治系統中的次等臣民,英國只是在對它本身有利可圖的事情才會來聞問美洲。任何對它不利的事只會使它來壓迫我們或至少來干涉我們。
想想近來發生的一些事!人是不會只因改個名字就會從仇人變作朋友。

為了揭露統一現在是個危險的作法,我敢保證:現在國王一定會取消一些禁令,讓他在各州政府中建立一些聲望,以便他可以慢慢地用狡猾詭計來完成他短期內用武力辦不到的事。統一和滅亡其實是相去不遠的。其次,就算我們弄到了最好的和解條件(一國兩制?),充其量也只是個暫時的辦法而已;或是成立一個短命的臨時監管政府,而所有事務在此期內都是吊在半空中。沒有哪個菜瓜移民會把財產搬來這種短命政府的鳥地方。天天都可能有紛爭暴亂,而現有居民也會紛紛逃離。

然而,最有力的論點是:唯有獨立,才能建立一個力足維持和平,避免內亂的政府。如果現在和英國統一,叛亂一定是這裡也冒,那裡也冒;其結果是比目前英國的暴政還糟。

********************************************

以下是佩恩的憲法國家觀點,對美國其後的政治制度也很有影響:
(討論獨立政府的型態)我謹摘錄一個聰明的政府觀察家德拉貢捏提(Dragonetti)下面的一段銘言:

『政治家的科學,在於確定真正的自由與幸福。被萬世所崇仰的偉人應該是那些發現一個政府的型式,使它可以耗費最少的國力,卻能得到各人幸福最大總和的人。』

有人會問:『那美國的國王在那裡?』我告訴你,朋友,祂在天上,而且絕不會像 英國暴君一樣來蹂躪我們。...(制定憲法)讓我
們嚴肅地選出一天來宣告這個憲章,奉上天神聖之名,向世界宣布,我們所制定的君王便是:在美國,法律即國王!正因為在獨裁國家,國王即是法律,所以在自由國家,法律就必須是國王。

************************************************

統派觀點

在獨立革命之初,除了獨派的論點之外,自然也少不了有許許多多的統派論點。其中講得最有條理的是英格利斯。此人是個牧師,是個保守人物。 他這篇《美洲的真正利益》是用來答覆上面佩恩的文章的。摘譯一些重點,以便大家暸解一下統派的論點。大家會看到,古今統派似乎有許多相同的想法,不分東西皆然。要點是,統派所提到的好處,都是眼前利益、事後的悔恨。而獨派所提的,卻都是長治久安之計。另外,統派都一再提到,敵人很強大,咱們絕對打不嬴。而獨派則是 『愛拚才會嬴』。 文中的括弧中的意見是我加的。

==================================================

美洲的真正利益(The True Interest of America)
查理。英格利斯 (Charles Inglis)__ 和英國和解統一的好處:

1. 現在應該是『英國人不打英國人』的時候了。(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2. 一旦和解,馬上就有和平,而『大英帝國所締造的長久和平中的短短停頓』也就立刻終止。(馬上變成奴隸,當然有和平)

3. 戰爭帶來農,工,商業的衰落。一旦和解,這些生產活動立可恢復生機。(當然啦!替別人數鈔票簡單得很)

4. 英國的海軍乃是獨步全球,美洲商業可以受到它的保護。而英國對於『海員的培養,以及海軍素質之優越,...』是無人可以超
越的,暗示美國絕對 打不嬴。(統派的嘴巴就可以替解放軍造出航空母艦來,更是厲害!)

5.依靠英國的海軍武力只須花費美國自建海軍費用的五十分之一(當然啦,代價是作奴隸)。

6.和英國統一,能有無窮的貨物供應,而『英國的生產力又是超越世界任何一國,....尤其是我們所須要的金屬,布料,及毛料』。
(現在的統派不也鼓吹『祖國的經濟建設一日千里』?英國當時還真是首屈一指得富強,而且政府也還算講些道理,然而美國人已經如此堅持自由。共產中國和當時的英國能比嗎?)

7.一旦和解,這些『老好處』會一一回來,好像什麼也沒有發生過。(五十年不變?既往不究?)

而獨立的壞處:(他說佩恩都沒有提到因搞獨立而發生戰爭之不利)

1.美洲大陸之財產會受到破壞,變亂蜂起,《老憲法》(還記得萬年老賊的法統否?)會中斷。

2.人們曾經喊過宣誓效忠英王,現在卻要拋棄這些誓言,是否,咳咳,會歹勢?而獨立會在殖民地產生對立。(糟了,台灣人以前也喊過『蔣總統萬歲!』 ,歹勢歹勢!)

3.獨立之後,和英國一切關係中斷。然而殖民地對英國是如此重要,以致英國會不顧一切來維護它的殖民地。因為美洲一獨立,西印度群島也會要鬧獨立,英帝國會分崩離析。所以美國若獨立,英國絕不放它干休!(這調調好像也耳熟得很。降共派一方面面把中國說得仁慈寬大,一方面又說:中國很難預測喔,生氣起來,會變得很沒有理性喔!台灣如果獨立,西藏、新疆、內蒙古也會要獨立;而那竟然也是台灣的責任,而竟然也有些笨蛋台灣人唱和!)

4.一旦開戰,美洲沿岸一定馬上悉數被毀滅。現在英國還沒真的出手呢,趕快趕快,『和平還有一線希望』。而一旦開戰,天啊,田莊悉數被毀,人民流 離失所,成為乞丐.....如果英方打勝,條件 一定很苛(一國兩制,免想啦 !)。而如美國真能獨立,...,反正英國一定會讓你永無寧日。(台灣就算獨立,中國也會日日夜夜
搗蛋)

5.共和制不適合美國。因為美國文化和英國文化一樣,而英國人最喜歡《有限君主制》(Limited Monarchy),因之美國的共和制不會
成功。而且共和政府費用高昂,非美洲經濟所能負擔。(結果現在美國是世界首富!)

『有人說:『即使有上述代價也比當奴隸好』,這點我同意。....
但是我們一定會被奴役嗎?....我們相信,英國會和我們談判出一
個雙方都會滿意的結論。....我們可以要求很多條件。比如說,取消議會制定的稅,...,但美國 既是受英國的保護,付點費用也是應該的。』(這些都是在《一個英國的框架裡,什麼都可以談》, 等你一旦進了框架之後,什麼都免談)。
『我們的作者(指佩恩)似乎相信我們一旦宣布獨立,將能獲得外援。但是整個歐洲足以和英國匹敵的只有法國。而英法目前關係好得很,法國為什麼要幫一個和他毫無關係的殖民地?而且,如果我們宣布獨立,法國難道就真的認為我們獨立了嗎?』(這就是古今投降派的共通點)

*********************************************

除了英格利斯之外,還有個威廉史密斯(William Smith)--是個牧師--也提出類似的統派觀點,他還有一條更絕:如果美國靠法國,西班牙之助而獨立,也只不過變成法國或西班牙的附庸爾。


NO:1120_10
真如  於 2002/09/15 13:01
Re:【不自由,毋寧死】2

***********************************************************


----------《革命之劍》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


200多年以來,世界各國的人們從來都沒有忘記過華盛頓。他目光遠大、心地光明、堅定果斷而又謙遜質樸,他一生的行事為人,處處讓人體會到他的謙卑、真誠和執著。他功勛卓著卻不貪戀權力,即使在處於權力巔峰、統帥千軍萬馬之時,他也從來沒有自我膨脹,沒有任何狂妄的野心。他作風平和,踏實認真,講話不多,但他的每一次講話都發自內心,真摯感人,能字字句句打入人的心坎。告別政壇之後,他毅然臨危受命,再度應召為國服務,卻斷然拒絕了總統提名,他的每一次選擇都證實了他純潔無私的人格,在人類政治史上,他樹立了一座後人幾乎難以超越的豐碑。


***********************************************************

傅國湧: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告別政壇之後


◎傅國湧

  1796年9月17日,華盛頓第二次總統任期即將告終,他在費城《每日新聞報》正式發表感動了幾代美國人的《告別演說》。歷史不會忘記他最後一次在公眾場合出現的感人一幕,1797年3月4日,他出席了新總統亞當斯的就職典禮,當他出現在眾議院大廳時,幾乎所有的人都揮舞著帽子、手帕發出由衷的歡呼,亞當斯不無嫉妒地發現那一刻人們的眼睛都是濕潤的,在寫給沒有赴會的夫人的信中,他還耿耿於懷地抱怨那熱淚盈眶的眼睛,珠淚滾滾的眼睛,淚水滴滴的眼睛。當然,如果沒有亞當斯那一刻心中油然而生的妒意,後世的人們將永遠無法想像那些含淚的眼睛。

  面對華盛頓離開時的背影,人群中再一次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歡呼。6天後,他就迎著寒風匆匆登上盼望已久的歸程。3月15日,他回到了久別的家園,他所夢寐以求的那片土地,開始他告別政壇之後的新生活。這位64歲的老人動情對妻子說:我們終於回到了自己平靜的港灣。

  

  在歸隱田園的日子裡,華盛頓想起了曾經一起出生入死、患難與共的戰友,他把拉法耶特送給他的巴士底獄的鑰匙裝在一個精緻的水晶盒中,鑲嵌在客廳的牆上。這不僅是一件無比珍貴的禮物,它作為一種見證,代表了人類對自由的永恆追求。為了這一超越民族與國界的理想,年輕的拉法耶特曾漂洋過海,投身北美大陸的獨立戰爭,奉獻了他的熱血和青春;華盛頓一次次應召離開心愛的家鄉,經歷了長期艱苦卓絕的戰鬥。他們身歷的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也已永遠載入人類爭取自由的史冊。

  他想起了年輕時代深愛的情人,那些美麗的時光依然活在記憶的深處,他寫信傾訴自己刻骨銘心的感情--

  勞累了一生之後,現在我又坐在了我的葡萄樹和無花果樹下,但每當我朝貝爾沃莊園望去的時候,心中便充滿惆悵。我想起了以前住在那裡的人--此時已天各一方的親密朋友們。那片廢墟勾起了多少歡樂的回憶和痛苦哀傷的思念。(轉引自劉文濤著《革命之劍華盛頓》,世界知識出版社1996年8月,307頁)

  他不顧年邁,決心從頭再來,把弗農山莊建成第一流的農場,踏上了生命中最後一輪艱苦的跋涉。經過詳細調查、認真認證之後,他親自製訂了長達30多頁的莊園管理計劃,包括新建幾個農場,重建排水系統,改良牲畜品種,實行新的作物輪作制,普遍施肥增加地力等等。為此他每天奔忙,常常在馬背上顛簸幾個小時,卻忙得不亦樂乎。致力於農場規劃之中的華盛頓,幾乎讓人忘記了他就是威名赫赫的世界偉人、美國開國總統。

  1797年5月29日,他在給朋友的信中詳細描述過自己退休後的日常生活。他說一天的生活隨著日出開始,早餐之前先檢查房屋及各項工作,早餐以後,騎馬巡視農場,然後回家換衣服、吃午餐,同時會見一些慕名而來的陌生人。下午按時就餐、散步、喝茶。到了掌燈時分,如果沒有客人打擾,他就在書桌旁坐下來,在溫馨的燭光下答覆來信。日復一日,夜復一夜,如同日月更替一般自然。與此相反,在東西方歷史上有多少政壇大人物晚年過的卻是蠅營狗苟、糜爛無恥的生活,與華盛頓平凡樸實、退而不休的田園生活構成了巨大的反差。

  二

  風平浪靜的生活對一位征戰多年、領導美國贏得自由與尊嚴的偉人來說也許太奢侈了。過不了不久,他平平靜靜地隱居鄉里,安享天年的願望就被突如其來的美、法危機所打斷。1795年簽署的《傑伊條約》改善了美、英關係,卻傷害了曾無私幫助過美國革命的法國,美法關係急劇惡化,1897年7月7日,美國國會正式廢除1778年的《美法同盟條約》,甚至中斷了與法國的商業往來。烏雲正在聚集,風暴可能來臨(華盛頓語),美國與法國督政府的外交談判一度破裂,昔日的兩個盟國之間面臨著戰爭的危險。

  時局的變化,打破了弗農山莊寧靜的空氣,政界人士的信件雪片般飛來,總統亞當斯和陸軍部長麥克亨利分別來信,向華盛頓請教一系列重大問題,並一致要求他再度出山擔任軍隊統帥。亞當斯在信中說:您的威名勝過千軍萬馬。麥克亨利的信中也說:只有您才能把大家團結起來,同仇敵愾,共赴國難。面對這些懇切的呼籲,華盛頓陷入了深思之中。1798年7月4日,他在給麥克亨利的回信中誠摯地表示,自己不願捨棄退休的安靜生活,更不願違背發表告別演說時的莊嚴承諾,重返權力舞台,為此而猶豫再三,然而我一生所遵循的行動準則,不容許我在這樣重大的時刻拒絕為祖國需要效勞,特別是在祖國的根本權利遭到目無法紀的野心與瘋狂的暴力侵犯的時候,而且這種侵犯違反一切正義原則並踐踏文明國家普遍遵循的法律和協議,我是決難以年老與退休為理由而作袖手旁觀的閑人的。同時,離開寧靜的家園,捨棄目下安逸幸福的生活,重新面對我的精力與體力均難以應付的戰亂,確實使我深以為憂。然而,這些不應妨礙我決定自己的行動。在我有限的殘年,如我所珍視的一切均處於危險之中,我不應追求安逸,而且更令我滿意的是:我是為了祖國所需而犧牲自己的安寧的。既然野心,興趣以及任何一種個人的滿足都不能引誘我放棄我的隱退生活,我如果對自己唯一應當考慮的目的也心灰意懶,則此種羞辱決非我能以言詞表達。當我開始息隱家園時,我絕未料到將會發生重大事件,使我放棄退休生活。如果命中注定如此,我心中苦痛實難以言喻。當然,如祖國確實遭到侵犯,或顯然將要被侵犯時,我自當時刻準備盡力為國效勞,打擊侵略。(《華盛頓選集》,商務印書館1983年5月,335、336、337、338頁)

  就在華盛頓在遙遠的弗農山莊寫下這封信的這一天,美國參議院在他一不在場、二未事先徵求他本人意見的情況下一致批准了亞當斯總統的提名,任命他為美利堅合眾國軍隊總司令,這一年他已65歲高齡。早在退休時他就公開宣告將成為一個普通公民,同時他深知此次再度出山,前途難以預測,不僅不會給他增添什麼榮譽,反而如他自己所說冒著失去生命、聲譽、財產、安寧和幸福的危險(同上342頁)但一個公民的強烈責任感驅使他甘冒危險、放棄了自己安逸和寧靜的生活。他受命於危難之際,於當年11月初再次離開家鄉,踏上新的征途。

  在費城的一個多月,他全身心地投入緊張有序的戰備工作,招募軍隊,選任軍官,議訂細致嚴密的軍事計劃及後勤保障方案等。這一切耗費了老人的大量心血,由於勞累過度,加上費城的冬天特別寒冷,華盛頓病倒了。在處理完重要的軍務之後,他於12月中旬隻身返回故鄉,但他的心還留在費城,繼續以通信等方式密切關注著軍務的進展。

  最後,美法兩國通過談判化解了危機,戰爭的一天陰雲散去了,顯然華盛頓所作的一系列軍事努力對最終和平解決外交危機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弗農山莊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三

  1799年是華盛頓生命的最後一年,他一方面盡情享受著寧靜的家庭生活,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一方面繼續實施他重建莊園的藍圖。這一年正處於1800年的大選前夜,不少人希望他再度參加總統競選,7月21日他致信喬納森﹒特朗布爾州長,明確拒絕當候選人--

  這不僅是因為我熱切地希望在我退休期間能夠寧靜地住在這裡,度過餘年,除非奉召保衛祖國(那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且也是從公眾的利益考慮的。雖然我有充分理由感謝上帝保佑我身體健康,但我並非不知自己在其他方面的缺陷。我這樣做將是可恥的,因為盡管這是我國同胞的願望,而且在大家的信任下我可能當選並任職,但另一個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卻會因此去職。……如果我參加競選,我就會成為惡毒攻擊和無恥誹謗的靶子,不但會被加上搖擺不定的罪名,而且還會被污為懷有野心,一遇時機便爆發出來。總之,我將被指責為昏聵無知的老糊塗。

  我承認,和公眾的巨大利益相比,這一切是微不足道的,......但我所考慮的可歸結為下列幾點,這也是我所持的原則,即:現在和將來我都不會以任何人作為我的競爭對象;……在我垂暮之年(年將七十),在不能為國作出重大貢獻,也不能符合預期要求的情況下,我應該慎重考慮,並謝絕我的朋友們的一切意在使我重任總統的善良然而是錯誤的想法。(同上359-360頁)

  就如當年他謝絕再一次連任總統,毅然告別政壇,退隱家鄉。三年後,他又一次拒絕當總統候選人。作為生於斯、長於斯的弗吉尼亞人,他的根深植於美國新大陸的廣袤沃土之中,他對那片土地的愛與生俱來,對生活、奮鬥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民他始終懷有難以泯滅的深情。正是這種情懷促使他一次次應召為國服務,他以堅韌不拔的意志統率衣衫襤褸、裝備簡陋的大陸軍,屢敗屢戰,經八年苦戰,終於為美國贏得了獨立與自由。在勝利到來的時刻,身為大陸軍總司令的華盛頓,聲望正如日中天,但他斷然拒絕王袍加身,使這塊新大陸擺脫了君主制的陰影。

  從1789年當選為美國第一屆總統,到1797年告別政壇,他親手奠定了美國共和政體的堅實基礎。在連任兩屆總統之後,他自行引退,開創了總統任期不超過兩屆的光輝典範,彌補了美國憲法的嚴重缺陷,為人類結束終身制、消除個人獨裁的隱患提供了一個彌足珍貴的慣例。

  兩年以後,他再次拒絕當總統候選人就是順理成章的了。

  1799年12月12日,華盛頓在日記中準確地記下了那一天的氣候:東北風,氣溫35°F。昨夜月亮周圍有光環…… 他和往常一樣騎馬出巡,不久暴風雪大作,還夾著冰雹,他仍然堅持騎馬四處巡視。當夜他就一病不起,在他留下的遺囑中,他從自己龐大的遺產中撥出專款資助教育事業,並特別規定,在夫人瑪莎死後解放弗農山莊所有的奴隸。彌留之際,對陪伴在他生命最後一刻的親人、秘書和醫生,他再三表示了深深的感激,對上帝的無比信仰與感恩使他坦然地面對死亡的降臨。13日深夜,這位偉人的脈搏永遠停止了跳動,在自己的莊園平靜地告別了這個世界。

  200多年以來,世界各國的人們從來都沒有忘記過華盛頓。他目光遠大、心地光明、堅定果斷而又謙遜質樸,他一生的行事為人,處處讓人體會到他的謙卑、真誠和執著。他功勛卓著卻不貪戀權力,即使在處於權力巔峰、統帥千軍萬馬之時,他也從來沒有自我膨脹,沒有任何狂妄的野心。他作風平和,踏實認真,講話不多,但他的每一次講話都發自內心,真摯感人,能字字句句打入人的心坎。告別政壇之後,他毅然臨危受命,再度應召為國服務,卻斷然拒絕了總統提名,他的每一次選擇都證實了他純潔無私的人格,在人類政治史上,他樹立了一座後人幾乎難以超越的豐碑。

(劉文濤著《革命之劍華盛頓》,世界知識出版社1996年8月)

《世紀中國》

(Aug 17 2002 6:36AM)

http://www.xinsheng.net/articles/big5/2002/8/17/25654.htm


NO:1120_11
aa  於 2002/09/15 13:04
Re:【不自由,毋寧死】2

---台獨好戰?---
多數臺獨朋友都是理性,他們也是愛好和平
它們也堅持用公投(和平)方式來解決紛爭
它們也是會尊重主張『維持現狀』的人

瓜子兄:
我覺得問題還是『中國共產黨』
『土地』認同可能會比『民族』認同來得實在
『生存』可能會比『尊嚴』有意義

也希望少數臺獨朋友能重新思考『民族』.『尊嚴』
過於強調臺灣民族最後可能走上中國民族的路
過於強調『尊嚴』可能會變成『面子』問題


NO:1120_12
aa  於 2002/09/15 13:53
Re:【不自由,毋寧死】2

【不自由,毋寧死】
這玩意,我小時候已被蔣介石強灌過
請大家『珍惜生命』
無『生命』即無『自由』.『尊嚴』,
換句話說有『生命』才有『自由』.『尊嚴』



NO:1120_13
瓜子  於 2002/09/15 23:11
Re:【不自由,毋寧死】2

aa兄,今天我在“當台海幵戰,中國有几個朋友?台灣又有几個朋友?”中貼了一篇東西,主旨也是強調和平,理性互動。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去看看,我看了版規,一篇東西貼來貼去有點不對!

不知回應是否滿意!


NO:1120_14
aa  於 2002/09/15 23:48
Re:【不自由,毋寧死】2

瓜子兄:
『有選擇的正義』『不作為邪惡』這些我非常認同

台獨好戰這點我就不認同了, 不過也有少數人不尊重他人生命
以為每個人都要為他打戰,才是勇敢否則就是懦夫
以為他才是(臺灣)民族救星,我只能說有這種心態的人
跟蔣介石無異

【不自由,毋寧死】
這東西在目前的臺灣不適用
因為臺灣已經很自由了
現在臺灣應朝政府.法律改革方向努力
並且要告訴臺灣年輕人
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要『珍惜生命』.『愛好和平』.

謝謝瓜子兄指教


NO:1120_15
瓜子  於 2002/09/16 00:23
Re:真如

慚愧慚愧,身為瓜子,無法与鮮花爭香

NO:1120_16
TIGER  於 2002/09/16 22:44
Re:【不自由,毋寧死】2

【不自由,毋寧死】<-----意思是指,如果要台灣人接受專制中國的統治,我們只有選擇戰死
這東西在目前的臺灣不適用
因為臺灣已經很自由了<-----不只自由是太自由了,看看台灣的媒體就知道了
現在臺灣應朝政府.法律改革方向努力<------還有文化
並且要告訴臺灣年輕人
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好久好久沒聽到有人會這麼說了
要『珍惜生命』.『愛好和平』.<----這句請對中國領導人講


NO:1120_17
瓜子  於 2002/09/16 23:03
Re:【不自由,毋寧死】2

珍惜生命,愛好和平

共產黨是聽不下去的,不僅聽不下去,還要把我抓起來關到鳥不生蛋的地方加以天下所有酷刑,我如果是女生,還要受盡強奸,這倒也罷了,說不定老爹老媽還要受牽連……

所以,不是說給他聽,是趕他下臺,砍他腦袋。

這種你死我活的鬥爭要充分發揚中國人的狡猾,陰謀詭計有什麼招使什麼招才行。

按照共產黨的話說,這叫做系統工程,要慢慢來;這叫作砍大樹,要從根底下砍起……


NO:1120_18
aa  於 2002/09/16 23:25
Re:【不自由,毋寧死】2

===【不自由,毋寧死】<-----意思是指,如果要台灣人接受專制中國的統治,我們只有選擇戰死===

尊重你的選擇,但你也要尊重其他台灣人的選擇,戰一定會有,但不一定要死
,堅守『自由』而不尊重『生命』,是本末倒置且不負責任
如果臺灣都滅種了,我們如何有子孫?其如何保有『自由』.『尊嚴』?
理想歸理想,現實歸現實,一定要有人忍辱負重,將來我們子孫才有機會站起來
換句話說一定要有人當懦夫
要不是我們祖先忍辱負重,會有今日的臺灣嗎?
盡信書,不如無書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好久好久沒聽到有人會這麼說了--

但已經在執行了---飆車.械鬥

==『珍惜生命』.『愛好和平』.<----這句請對中國領導人講==

很抱歉,請你自己去對中國領導人講
我只是認為年輕人飆車.械鬥很嚴重
發發嘮叨


謝謝TIGER兄指教


NO:1120_19
台灣主人  於 2002/09/17 00:22
Re:【不自由,毋寧死】2

==========================================================

【不自由,毋寧死】也就是一種「主人意識」,一種做一個主人的決心

==========================================================

NO:626_52

做主人  於 2002/08/21 23:27
Re:中國人沒有意義的 post 根本不用回應

(轉貼)
NO:68_5

南嘉生  於 2002/08/02 16:50
Re:自省

做一個主人的決心—去除軟骨症
台灣文化中是否存在一種軟骨症?一種期待別人關照的悲憐討乞眼神?
我們對友好和不好的判斷應該重新檢討。上網看中國網友和台灣網友對談,是很浪費生命的,但也有一種「經由別人行為,分析自己缺失」的好處,雖然有點得不償失,不過瞭解自我是很重要的。經由我的觀察,包括我看網路文章的心理反應的反省,我覺得如果中國網友露出一點就友愛的語氣,就有一群人認定他是可以對談的對象。所以在本政經論壇中,有很多反映熱烈的中國網友開欄的議題,實際上中國網友的開欄語氣有關。深入這些對談,你會發現有很多中國網友的行文方式是一片友善,無可不談,任何條件都在可商議的範圍之內,可容忍的範圍內,不過「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這一個底線絕不會變。而這一個底線一出,我們再檢視前面的一切善意對話,與其說是意氣之爭,不如說是前後矛盾。因為最後那一個命題如果確立,則中國前面所有的讓步都沒有意義。以我觀察的「印象」(未經精細分析),中國網友除少數幾位例外,幾乎都是以這種態度處理臺、中關係。這種現象日復一日,我們的台灣網友不僅回文的勤勞度不減,觀看他們文章的勤勞度(像我這種「錘哥」)也不減。所以我想回問自己:「別人對你好是應該,還是奢求?」我想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答案不一樣,但是經由別人對我們的好,來得到自我肯定,應該是原因之一。不過我們忘記,在台灣的時、空下,別人對我們的禮貌、肯定是基本要求,別人對我們的侵犯是囂張、過份,所以在台灣的網站上,在強調台灣意識的論壇上,在標明台灣主權不容討論的論壇上,出現對否定台灣人有權決定自己前途的一點點語意上的意思,實際上已是很挑釁的行為。而我們竟然沒有一種激烈的反擊,反而出現好言相勸的文章,如果說是「溫、良、恭、儉、讓」的品行。倒不如說是「沒有主人意識」來得恰當。

「主人意識」是捍衛自己現有地位、資產的雄心和犧牲的決心。簡單的說,就是「敢兇人」,不要太柔順。台灣人面對外國人都有一種謙卑、順從、盡量配合他的和氣和度量,所以很多外國人很稱讚台灣人。但是如果對方有過份的要求,我們就不知道如何反應,因為我們沒有說「不」的訓練,只會啞然不知所措。以許多台灣和中國訪問團在台灣接觸為例,中國一要求撤旗,我們的接待單位經常順其所請。我們所持的理由是「讓事情好辦」、「何必在小事情上斤斤計較」、「人家是客人,讓一步沒關係」真的這樣嗎?我們換一個角度想,我們到外國,敢不敢提這樣要求?我們若提出相類似的要求,對方會不會答應?為什麼人家到我們國家,我們要讓,我們到別人的國家s(世界上很多的國家),他們的反應都和我們不一樣?這就反映我們的行為基本上已經違反國際慣例,是不對的。我們之所以做不出國家主人的行為,是因為我們從來就不知道如何做主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就是主人!!!

「主人意識」會不會讓我們事情處理起來更難?不會。「主人意識」的重點不是「敢兇人」,是藉由「敢兇人」,要求自己有和別人一樣被尊重的感覺和利益。以台灣邀訪中國人的例子來說,如果面對第一批中國訪客就依國際慣例做,「敢兇人」,「你到我的國家來,就按我的國家規矩做事,不然一切算了,搞砸了我也不怕。」你說還有沒有第二批、第三批的中國人那麼囂張。更何況,他們到台灣訪問,很多訪問的經費還都是我們出的。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樣會把事情搞砸,不利兩岸的發展。兩岸如何發展和外交部、陸委會有關,我們無權過問。兩岸民間團體互訪如果不順暢,也不會影響台灣的生存與發展,台灣各項制度要改進、調整也不是向中國學,而是向日本、美國或歐洲學習。所以「怕把事情搞砸」的心理、「怕事情做失敗」、「有所顧忌」的心理反應大概關係不大,與「就算被打嘴巴,只要將事情做好」的奴才心理有關。

這種沒有當過主人的心理,就是沒主見。反映在我們討論的論壇上,就是議題設定、論說方向等都是被別人決定,然後我們再一一討論。討論過程中,無論對方的態度如何不遜,我們鮮少反擊,只是再「一一規勸」而已。舉例來說,中國網友很強調統一,很強調中國強大的好處,很強調。。。,他們「侵門踏戶」要你的財產、土地,我們卻只能說,他那邊不對,又哪一邊不對,最多是說一邊一國而已。談到一邊一國,已是台灣網友的極限,但那只是「將入侵者趕到國境外」而已。他們沒有損失,但已經「意淫」、「筆淫」台灣了。所以他們一定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割割敵」。我就沒有聽一位台灣網友說:「既然那麼喜歡統一,那也好。國家主席我們台灣人當,軍隊掌權人台灣人當,各省軍政人員由台灣政府決定,中國共產黨解散!」,沒有這種霸氣、剽悍的言詞,只會「惡漢要強與美女成親」的比喻,有用嗎?套一句匈奴王給呂后的話,「你死了老公,我少一個老婆,你嫁給我,對我們兩國不是兩全其美。」

「主人意識」很重要。

---------------------------------------------------------
NO:626_53

不能喊爽  於 2002/08/21 23:46
Re:中國人沒有意義的 post 根本不用回應

「主人意識」很重要
你是要臺灣治安變壞是不是?
理直氣和,退一步海闊天空,才能維持和諧的社會
觀念一改,目的達成才重要
「主人意識」它讓我想到慈禧太后及八國聯軍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大丈夫能屈能伸
忍辱負重

*********************************************

aa 和 不能喊爽,很像吧?

『忍辱負重』,『退一步海闊天空』, 『珍惜生命』.『愛好和平』....

寧可當奴隸, 寧可不自由,也要「好死不如賴活」.

***** 這種「勸降」把戲看多了!!!!


NO:1120_20
台灣主人  於 2002/09/17 00:30
Re:【不自由,毋寧死】2

===========================================================


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卻有少數人不能切斷歷史的糾葛,以為曾經被中國擁有,台灣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如果這種歷史主權觀成立,現世的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帳恐怕很難算清,而那些殖民帝國也會從歷史的墳場中爬出來。而扯到最後,搞不好中華人民共和國也變成蒙古國神聖領土的一部分。


===========================================================

中華民國91年9月16日星期一


自由談 Liberty Times


-----不做主人當奴隸 


 台灣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國家認同問題,可是每當特定政黨、政客受到質疑時,轉移焦點的最好方法,就是指責提出質疑的人在挑起族群矛盾,以致國家認同問題的嚴重性一直未能得到正視。

 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卻有少數人不能切斷歷史的糾葛,以為曾經被中國擁有,台灣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如果這種歷史主權觀成立,現世的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帳恐怕很難算清,而那些殖民帝國也會從歷史的墳場中爬出來。而扯到最後,搞不好中華人民共和國也變成蒙古國神聖領土的一部分。

 所以,歷史就是歷史,可以參酌,但不能成為現實世界的宿命,這就是李前總統日前提出的脫古論的精義。但是在少數台灣住民的意識中,從來缺乏做主人的尊嚴與信心,已經自己當家做主,還是不改奴隸性格。

 李前總統舉美國南北戰爭及聖經摩西出埃及記為例,南北戰爭時林肯解放黑奴,但黑人沒有工作,反而怨恨林肯;跟隨摩西出埃及的群眾中,有人受不了,又跑回去做奴隸,「這就是奴隸做久了,不曉得做主人的可貴」。

 奴隸做久了,不曉得做主人的可貴,又跑去做奴隸,這種話乍聽之下令人難以置信,但是看看今天少數台灣人竟然移民中國,寧可放棄民主生活,去接受專制獨裁統治,這不就是「不願做主人,寧可當奴隸」的最佳寫照?

************************************


不願做主人,當奴隸有自由嗎?



NO:1120_21
aa  於 2002/09/17 00:42
Re:【不自由,毋寧死】2

定風愁--悅蘭芳
是否談到你的禁忌話題?又要鎖我IP
你是臺灣主人,我只配當臺灣奴隸

===【不自由,毋寧死】也就是一種「主人意識」,一種做一個主人的決心===
難道要我當你的奴隸,不能發表我的意見嗎?

==寧可當奴隸, 寧可不自由,也要「好死不如賴活」==
你是在批評你祖先嗎?
各人觀點不同,不要以為你是(臺灣)民族救星
要不是我們祖先忍辱負重,會有你台灣主人?


NO:1120_22
TIGER  於 2002/09/17 15:39
Re:【不自由,毋寧死】2

===【不自由,毋寧死】<-----意思是指,如果要台灣人接受專制中國的統治,我們只有選擇戰死===
尊重你的選擇,但你也要尊重其他台灣人的選擇,戰一定會有,但不一定要死

^_^我不覺得我那?堣ㄣL重其他台灣人的選擇,戰與不戰我無法幫他們決定,就我個人而言,中國敢侵略我的國家,我會跟中國人幹到底,至死方休...贏了你可以在出來高喊台灣人萬歲,輸了你也可以大喊中國人萬歲.....我會絕對尊重你的選擇!戰是不一定會死,但死是我對抗侵略者的決心!!

,堅守『自由』而不尊重『生命』,是本末倒置且不負責任

^_^我堅守自由,更加的尊重生命,我的生命中若無自由的成份,我的生命便顯得暗淡,有自由卻無生命,自由便只是空談,而我該負的責任就是努力的為後代子孫保留屬於他們的自由不被侵略者破壞,即便用生命去換,我也要為後代子孫們留下自由的空氣!!

如果臺灣都滅種了,我們如何有子孫?其如何保有『自由』.『尊嚴』?

^_^滅種...閣下你言重了!!

理想歸理想,現實歸現實,一定要有人忍辱負重,將來我們子孫才有機會站起來

^_^過去我們的祖先就是太忍辱負重,才會不斷的遭別人的入侵,現在我們有能力了,我們就應該站起來,團結一致,讓我們的子孫不用在忍辱負重!!

換句話說一定要有人當懦夫

^_^對...就是你!!我的血液我的個性,絕不容許我當個懦夫!!

要不是我們祖先忍辱負重,會有今日的臺灣嗎?

^_^所以我們不能在忍辱負重,而是勇敢的站起來,告訴世人,台灣人不會在容忍任何人的欺負,我們未來才能有更美好的台灣!!

盡信書,不如無書

^_^那就看你自己了!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好久好久沒聽到有人會這麼說了--

但已經在執行了---飆車.械鬥

^_^這只是各國都有的社會現象,那是少部份人,不要用來影射大多數的人!

==『珍惜生命』.『愛好和平』.<----這句請對中國領導人講==

很抱歉,請你自己去對中國領導人講
我只是認為年輕人飆車.械鬥很嚴重
發發嘮叨

^_^你應該去警政署反應,你若有小孩,更應該機會教育他們,在這發嘮叨一點用也沒有!!


NO:1120_23
aa  於 2002/09/17 18:32
Re:【不自由,毋寧死】2

自由時報 91/9/15 自由廣場(15頁)
二零零八年是臺灣獨立建國的關鍵年嗎?

作者李新芬/大學教師.臺灣教授學會北區執委

有興趣朋友請看自由時報全文
下文是最後一段

臺灣要獨立建國,師法猶太人並不足取,因為自他們於二次戰後在中東復國以來,
以「上帝選民」自居的他們,排擠了同為閃族兄弟的巴勒斯坦人,
掀起了腥風血雨,死傷無數。因此如希望臺灣能夠獨立建國,同時建國成功後
能夠長治久安的話,不妨效法波羅的海的海三小國(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的
非暴力抗爭(Nonviolent Resistence)。這三國在二次戰後都被蘇聯鐵蹄所蹂躪,
都成為蘇聯的版圖之一,初期他們的愛國志士風起雲湧地起來武力抗爭,
但很快地都被蘇聯軍隊所鎮壓,而且死傷慘重。知識份子在痛定思痛之後,
領悟到武力的抗爭不可能成功,於是致力於文化的保存和重建,
如保留自己的語言.風俗習慣和歷史等,務必跟佔領者有所區別,
而且知識份子不畏辛勞,下鄉教育文盲和貧困者,就這樣,
當一九八九年蘇聯瓦解時,他們婉拒加入獨立國協,使得國家再度獨立。
美蘇爭霸的結果,美國勝利;現在是美中爭霸,從人才的流向來看,
吾人可以預言最終美國也必然勝利,因為中國的留學生絕大部份不願回國。
讓我們也致力於文化的保存和重建,並好好地教育年輕的一代,相信貳拾壹世紀
裡中國野心帝國必然瓦解,屆時不只臺獨,藏獨和疆獨也必然都會成功的!


可見戰爭前,各種意見都應尊重,獨立運動不必然須犧牲生命


NO:1120_24
Zeb  於 2002/09/17 19:45
Re:【不自由,毋寧死】2

***********************************************************


人類文明曾經臣服於武力之下,未來,人類文明將跟隨著思想。權杖與寶劍必然折斷,換由思想之光領導人群,這就是說,威權終將被自由取而代之----雨果(Victor Marie Hugo 1802-1885)

***********************************************************

以自由思想對抗獨裁武力

Civilization will obey the ideal


/楊憲宏
 

 陳水扁總統說出台灣人普遍的心聲。台灣、中國,一邊一國(Taiwan, China, One country on each side)。這是台灣與中國區別的重大國際宣告,也是以自由思想對抗獨裁武力的普世號召。台灣的名字現在叫中華民國,中國的名字現在叫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樣是一邊一國。這是兩岸和平共存的起點與基礎。如果不是一邊一國,許多問題就會糾結不清,兩岸連坐下談話的平等性都很難照顧到。兩邊各自是一個完整主權獨立國家,國際的雙邊談判架構就能順利引用。陳總統的談話可以說,真正開啟了兩國談判公平互惠的原則。

 台灣與中國一定要談,不論是真正的談判或是談天,老實說,這是國際矚目的大事,任何細節都會被拿到媒體上討論,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政經實體,是一個重視民主自由人權的現代化國家,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獨裁政權,無所不用其極,不斷的破壞這個事實,甚至利用大國的國際優勢,以窒息式的手段,讓台灣無路可走。陳總統的聲明,昭告世界,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完全區隔,台灣不屬於獨裁中國的一部分,台灣屬於自由世界的一部分。

 台灣早就應該明白宣告自己的身分,不要用模糊的裝扮虛構自己的臉孔。台灣更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對中國進行自由民主與人權的遊說。過去台灣在民族的假面具之下,忽而台灣人忽而中國人,想兩面得利;其結果是,兩面不是人。一些想利用這種政治矛盾求取利益的人,到最後都不得善果。過去的國民黨,現在的親民黨都是這種虛構政治的受害人。可憐的是,他們受害而不自知。

 如果政治輪替也服從達爾文進化論原理,民進黨的清楚明白,在生態進化上,已證明優勝過國民黨與親民黨的模糊虛構,而中國政權的恐龍霸道,早已證明是不合「適者生存 」原理的劣敗者。

 Civilization obeyed force; It will obey the ideal. It was the scepter and the sword broken, to be replaced by the ray of light ; that is to say ,authority transfigured into liberty. 人類文明曾經臣服於武力之下,未來,人類文明將跟隨著思想。權杖與寶劍必然折斷,換由思想之光領導人群,這就是說,威權終將被自由取而代之。這是雨果(Victor Marie Hugo 1802-1885)在一八七八年紀念伏爾泰(Voltaire)逝世百年的講話。現在看來,對台灣人有著高度的啟示作用,對中國人也應該一樣。(08/08/2002)(http://www.southnews.com.tw)

--------------------------------------------------------

YES, CIVILIZATION WILL OBEY THE IDEAL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3&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