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通用拼音
Subject: | 問:什麼是羅馬拼音?什麼是「漢語拼音」?什麼是華語「通用拼音」? |
答:以全世界通用的26個羅馬字母來標示任何一種語言,稱為羅馬 拼音。華語的羅馬拼音目前常聽到的有兩種,一種稱為「漢語拼 音」,一種稱為「通用拼音」。「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周恩來總理提案通過用以標示北京普通話的拼音系統。華語「通 用拼音」是我國國語推行委員會提案通過,用以標示台北華語的 拼音系統。
|
|
Subject: |
問:有關【風ㄈㄥ】,【逢ㄈㄥˊ】,【唪ㄈㄥˇ】,【鳳ㄈㄥˋ】
是否都是拼成 Fong , 而不是【ㄈ→ F】+【ㄥ → eng】? |
答:是的,「風、逢、諷、奉」四個聲調一律拼為「FONG」,而不是 「FENG」。注音符號原本拼為「ㄈㄥ」,其實根本不合台灣人的 發音習慣,建議將來注音符號要改為「ㄈㄨㄥ」,才合情合理。這是 通用拼音與注音符號唯一沒有對應的一個音節的例子,其他所有音節 ,通用拼音與注音符號均保持對應關係。
|
|
Subject: |
問:有關台灣北京語的四聲調,一聲,二聲,三聲,四聲等等,如何
在通用拼音加入輔助符號,以利發音?(試以上一題為例:【風 ㄈㄥ】,【逢ㄈㄥˊ】,【唪ㄈㄥˇ】,【鳳ㄈㄥˋ】之間,要 如何標示其聲調的差異?) |
答:通用拼音的「聲調符號原則」與注音符號的相同,如下所示,第一聲 可標也可不標。海外教學時,若為了提高與中共漢語拼音的相容度, 第一聲建議保持與漢語拼音相同,也就是加一個橫線在主要母音上。 聲調符號: (一聲)(二聲)(三聲)(四聲)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輕聲 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 (可以不加) ˊ ˇ ˋ 。 【註】:聲調符號比照注音符號,標示在主要母音上方。(詳下圖)
|
|
Subject: |
問:同上題,如果沒有輔助標示的話,那麼【立法院】跟【理髮院】
就完全相同了: Li Fa Yuan ??? |
答:(詳附圖說明)
|
|
Subject: |
問:現今台灣各地的地名,縣市鄉鎮的名稱,為什麼不用在地(當地
)的母語來直接羅馬化,為什麼不用當地的母語來拼音呢?為什 麼要依照北京腔來拼音呢? |
答:有關街道地名用台灣語言的問題,我同意你的看法,這也是我三年多 來的夢想。但這是政治權力與技巧的問題,而非只是我們的意願問題 。歡迎大家撥空共同實現夢想。 有關這項議題,過去我們試圖努力如下: 1998年,台北市街道譯名系統加入「在地音原則」,保留原住民 相關的語音,例如「凱達格蘭大道」不用華語而拼寫為「Ketagalan 大道」。但試圖加入福佬台語的行動在「市政會議」中被否決。後來 馬市府的林正修在去年10月,更以『不是100%的國語路牌會造 成不一致』之理由,批評原有的街道譯名系統「窒礙難行」,例如, 「萬華」拼寫為「Manka」,林正修認為「窒礙難行」。 1998年我與張學謙教授合作發表論文「羅馬拼音地名權」,強調 地名拼音不適合只用華語拼音,這是語言人權問題。 1999年基隆市的部分街道(與「中」字有關的街道等)成功地用 福佬語拼寫,基隆市區的「劉銘傳路」等也用福佬語拼寫。劉銘傳路 用的是教羅系統(Lau Beng-Thoan),半年後當地居民抗議「拼音很 奇怪」,我雖然解釋這是百年來的系統,但居民不接受。後來,好像 作了修正,我不太清楚後來的發展。 1999年,客家新竹林光華縣長與苗栗傅學鵬縣長皆簽署用客語來 拼寫兩縣的街道地名。但尚未展開實際行動。 1999年,宜蘭蘇澳與礁溪兩鎮因為街道工程已經發包,臨時來問 我要如何拼音,我親自到兩鎮去,請他們用福佬語拼寫全鎮的路牌, 幸運被接受。做好以後,我很少向外講,因為福佬語拼音系統有爭議 ,我心理很矛盾。重點在:全鎮用了福佬語,不在於用了那個系統, 希望不要被自己人罵。 1999年董峰政與我發表論文,探討台南縣市地名如何用福佬語拼 音。我在1999年6月台南市的「重建母語」研討會中,特地呼籲 若台語拼音沒有一個暫時性的共識先出來,那麼,全台的街道地名到 最後都會乾脆變成「華語」,因為大部分縣市長不願意承擔爭議性風 險。 2000年總統大選後,客家梁榮茂教授、施正鋒教授、客家徐兆泉 老師與我四人共同拜訪葉菊蘭部長,希望客家縣市路牌用客語拼音。 葉部長基本贊成,但有疑慮。當時我們「輕敵」認為戰場已經不是「 台灣拼音對中國拼音之戰」,而是「華語拼音對母語拼音路牌」之戰 。但曾志朗之役下來,又回到原點。現在我們沒有實力去向交通部的 官員們說路牌除了不能用中國漢語拼音外,還要用母語拼音。如果他 們不考慮中國漢語拼音後,很自然的我們才會有機會進一步說服他們 關於母語路牌的問題。我的研究人力很有限,目前已經超載感到困頓 ,三年來除了1998年獲得台北市政府很微薄的補助外,上述行動 幾乎都沒有獲得外來經費補助。希望有更多的台灣人共同來搶救與營 造台灣路牌的「公共語言景觀」。我認為,台南縣市與宜蘭縣路牌有 機會攻下全部改為福佬台語拼音,問題是如何勇敢行動以及台語系統 如何獲得暫時性的共識。 (Answer by: Professor 余伯泉 )
|
|
Subject: | 問:台灣使用「通用拼音」路牌,是否會使外國人看不懂台灣的路牌? |
答:全球外國人學過中國漢語拼音者,只佔極少數(不包含中國大陸 ),大多數外國人是不懂『漢語拼音』的。針對大部分不懂中文 的外國人而言,他們最需要辨識的僅是:透過拼音來認識台灣的 人名與地名,而最好的拼音方式就是他們所熟悉的字母與發音方 式。在這一點上,使用過多X,Q,Zh的漢語拼音,當然不如 通用拼音來得容易辨識。不懂中文的外國人也不會去對照中文字 與拼音之間的正確關係。在人名和地名這件事情上,外國人理應 「入境隨俗」尊重本地台灣人的選擇,這也是台灣在文化傳統上 可以保持其獨特性的領域。
|
|
Subject: |
問:曾部長說:「如果以通用拼音在電腦網路查陳水扁英文資料
,一定找不到,除非用漢語拼音,單就這點,決定採用漢語 拼音」,曾部長是否批評錯誤? |
答:「陳水扁」拼音就華語通用拼音與漢語拼音皆相同,曾部長提供 錯誤的舉例。
|
|
Subject: |
問:曾部長不斷地從「查詢英文資料」的角度批評通用拼音,並
警告國人要付出極大的代價,曾部長是否以偏蓋全,言之過 重? |
答:國家語言政策必須同時考慮語言工具論與語言認同論等多重判準 ,才是穩健的政策。主張漢語拼音者,只考慮語言的工具需求, 不是穩健的政策,很容易引起我國內部族群的不安,所付出的社 會代價更高。更何況「查詢英文資料」僅是語言工具需求的各種 判準「之一」,而且中央研究院等資訊專家已經指出:現在科技 發達,「查詢英文資料」的問題很容易克服,至於「查詢中文資 料」主要是以「漢字」查詢更沒問題。曾部長不斷以此警告國人 要付出極大的代價,未免以偏蓋全,言之過重。一位日本研究生 看台灣吵拼音吵的那麼厲害,說:「日本一國內就有兩套拼音, 兩套假名」,他搖頭說「他看不懂有的人為什麼批評的那麼難聽 ?」
|
|
Subject: |
問:曾部長說:「人與猴子的基因差異只有1%不同,造成人與
猴子的不同」以此來批評通用拼音,曾部長是否提供錯誤舉 例? |
答:人與猴子的基因不同,會造成「質變」;通用拼音與漢語拼音的 不同,不會造成「質變」。通用拼音與漢語拼音的不同,歸納為 四個規則(Diu丟音的問題不計)。假設,有一個懂漢語拼音 的人,我們給他這四個規則,然後讓他開始閱讀通用拼音的相關 英文文章,隨著閱讀量的提高,四個規則會進入訊息處理的「自 動化操作」歷程,也就是越來越熟練,而不是越來越不熟練。如 果不是「人」閱讀,而是機器閱讀,那就沒有熟練的問題,只要 定義清楚,電腦都能處理。從「人」與「機器」的角度,都不會 「質變」到不能溝通,曾部長提供錯誤舉例。
|
|
Subject: |
問:曾部長10月30日(2000年)的「批示」中,批評通
用拼音「並無實証研究證實可與本土接軌,包括閩南語部分 及客家語部分,均尚未完成」。此話是否扭曲事實? |
答:假設此話為真,那麼,早在三年前陳水扁任台北市長任內所編的 客語通用拼音教材(新竹師範語教系主任范文芳等主編)以及將 近十篇關於客語與福佬語(閩南語)的學術論文,都是不存在的 虛構,曾部長所謂的「均尚未完成」顯然扭曲事實。
|
|
Subject: |
問:曾部長2000/11/09接受聯合報的專訪,說:「我
不知道我的聲音是『烏鴉』,還是忠言。前行政院長閻錫山 當年為了興建故鄉山西的鐵路,未採用全國一致的寬軌,反 而使用窄軌,結果貨物都運不進來,東西也出不去,難道現 在要回過頭去學他嗎?TVBS的負責人邱復生前幾天說, 他覺得中文譯音的問題就好像『要求我們再做一次閻錫山』 」。曾部長是否又提供錯誤的舉例? |
答:鐵軌是技術規格的工具問題,拼音是語言符號含有情感認同問題 ,兩者不能完全相提並論。以電腦來講,在國際通用碼(unicode )的工具平台上,可以接受各種不同的語言文字,而不是用英語 來取代全世界其他語言,因為語言牽涉認同問題。以拼音系統來 講,在國際通用26個羅馬字母的平台上,可以接受全世界各種 拼音,通用拼音與漢語拼音都能與國際平台接軌。若按曾部長的 邏輯,曾部長提倡ㄅㄆㄇ才是不能與國際「接軌」。曾部長可以 忍受ㄅㄆㄇ,卻批評通用拼音,厚此薄彼,令人無法接受。更何 況曾部長難道不知道,為了因應台灣地形,日本人規劃下的台灣 鐵路是「窄軌系統(1.067m)」嗎?難道邱復生先生沒搭 過台鐵的火車嗎?
|
|
Subject: |
問:曾部長2000/11/09接受聯合報專訪,認為「漢語
拼音是前行政院已經決定的政策,因此,國語會只能根據漢 語拼音,來討論後續的相關措施(後續措施指:漢語拼音在 各縣市實施的統一規範)」,曾部長並指控:國語推行委員 會沒有弄清楚自己被交付的工作內容。曾部長是否太強詞奪 理? |
答:前行政院沒有公告過全國採用漢語拼音,何來漢語拼音是前行政 院已經決定的政策?2000年新政府成立後,游前副院長特別 將教改推動小組第一次會議的時間(7月20日)定在國語會第 一次會議(7月17日)後,希望教育部可以趕快通過華語通用 拼音案,送到教改推動小組會議來討論,解決這個延宕已久的問 題(陳其南國策顧問熟悉此事)。7月20日教改推動小組會議 記錄也記載,關於中文譯音案:「請教育部儘速邀集學者專家研 議定案後,提本小組委員會議討論。」既然是「研議定案後,提 討論」,代表行政院對於中文譯音案沒有真正定案(曾部長還是 該次會議的代理主席呢),曾部長未免太強詞奪理。 |
|
Subject: |
問:國民政府訂定「國語羅馬字」拼音系統時,趙元任是否是委
員之一? |
答:趙元任是推動『國語羅馬字』的核心工作者,國民政府邀請他擔 任委員之一。同理,2000年新政府訂定拼音系統時,本應邀 請發表拼音研究論文最多的核心學者參加。但是,曾部長11月 9日接受聯合報專訪時說,如果現在要討論通用拼音,他不會邀 請通用拼音的核心工作者參加。曾部長的這種講法,就好像不邀 請趙元任訂定國語羅馬字一樣,未免是政治權力對學術專業的一 種傲慢。 |
|
Subject: | 問:「漢語拼音」有沒有缺點? |
答:有。例如字母u既作ㄨ又作ㄩ,而ㄩ要使用到三個符號「,u
,yu」來標記,於是字母bu是ㄅㄨ,但ju卻是「ㄐㄩ」, 而「ㄋㄩ」又要標記為「n」,「」在資訊時代很不方便。 又如ㄒㄧㄡ標記為xiu,丟了ㄡ(ou)的音,造成學習上的 不便。漢語拼音有上述缺點,而台灣能加以改進於我們的『通用 拼音』之中,是一種進步。 |
|
Subject: | 問:華語「通用拼音」是否是不成熟的系統? |
答:華語「通用拼音」是我國國語推行委員會提案通過的系統。如果 硬是說,華語「通用拼音」不成熟,也就等於說我國國語推行委 員會的27個專家學者不成熟。至於像漢語拼音那麼「成熟」的 系統,我們卻看到很明顯的符號缺點。華語通用拼音從1998 年底出書以來,變動幅度很小,只有在1999年秋天,翁金珠 立委與劉兆玄前副院長會面後,要求研究小組提出更具包容性的 系統,因此提出可以包容「注音二式」的通用拼音系統,也就是 2000/09/16國語會通過的系統。
|
|
Subject: | 問:盲人點字與海上旗語跟拼音系統是否有關連? |
答:過去台灣盲人要「摸」ㄅㄆㄇ字母,但是ㄅㄆㄇ的用途有限,對 盲胞而言並不好用。若改「摸」ABC字母,則全世界通用,「 摸」漢語拼音或「摸」通用拼音的區別不大,「摸」通用拼音則 有利於「摸」母語拼音。『海上旗語』一樣以ABC字母為準, 拼出字母後,一樣要解讀,用漢語拼音或通用拼音的區別不大。 我國海軍目前的旗語,採用接近國語羅馬字的系統,與漢語拼音 差別很大,但沒有真正的問題。 |
|
Subject: | 問:漢語拼音有十幾億人口在用,為什麼我們不用? |
答:按照這個邏輯,只有台灣用ㄅㄆㄇ與傳統正體字,而中國大陸有 十幾億的人口用漢語拼音與簡體字,因此,應該立刻廢除ㄅㄆㄇ 與傳統正體字,您同意嗎?!所以,這項『問題』邏輯不通。 |
|
Subject: | 問:新黨可以不可以主張採用「通用拼音」? |
答:假設兩岸未來「統一成一國」的話,那麼,日本一個國家內便有 兩套羅馬拼音系統並用,因此台灣採用「通用拼音」,並不妨礙 將來兩岸統一的可能性。即便是『新黨』,在瞭解通用拼音後, 也可以務實地主張台灣有不採用「漢語拼音」的「自由」。換言 之,從『語言政治』的角度而言,通用拼音是「不急統不急獨」 主張,適用兩岸未來發展的任何情況。然而,漢語拼音是「急統 」主張,是不穩健的政策,反而會挑起統獨的意識型態爭議(例 如:至少有十四位縣市長簽署反對)。陳學聖、費鴻泰、秦慧珠 等民意代表皆不反對採用通用拼音。 |
|
Subject: | 問:為什麼反對「漢語拼音」作為國家語言政策? |
|
|
關於此網站的問題,請連絡 [網站管理員]。
上次更新: 2004年0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