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內容表示 | |
---|---|
[9] 台灣問題是中日關係的基本歧見�@-�@ [原始記事 /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張秀珍 投稿日期:2000/11/26(Sun) 04:55:08 正在日本訪問的中國總理朱鎔基,於日前會晤日本主要政黨領導人時強調,台灣問題是中日關係政治基礎的原則問題。對於朱鎔基的說法,日本主要政黨領導人則表示「理解」,但未如中國所希望的表示「承認」。雙方的立場有著微妙差異,而此則顯示出中日兩國在國家生存戰略上的基本衝突。 對中國而言,是否能「統一」台灣,與維持現有國家規模,甚至是與能否進而成為世界一等強權有關。首先,一直到清朝時,中國才擁有現今的西藏、新疆、及蒙古等地。然歷來的統治者對這些地方皆採高壓統治,毫不尊重該地的風俗民情,導致該地的住民對中國毫無認同感,因而爭取獨立之舉不曾間斷。如果中國不能「統一」其視為固有領土的台灣,無異於鼓勵西藏、新疆、蒙古等地的獨立。若果如此,則中國的領土勢必縮減甚多。 再者,中國一質自認為是天朝大國,但清朝以來與列強的接觸卻是屈辱不斷,因而成為世界一等強權,就成為百年來統治者共同的大夢。而要成為世界一等強權,就須成為海上軍事強權;要成為海上軍事強權,就必須取得台灣。蓋中國要成為軍事霸權的最大敵人是美國,而西太平洋的南韓、日本、台灣、菲律賓都是友美的國家。一但美中之間發生衝突,這些國家將和美國站在一邊,封鎖住中國艦隊東入大洋的海道。中國雖不乏良港,但這些港口距大洋仍有一段距離根本難以和美國在太平洋上爭鋒;然若中國擁有台灣,則其艦隊可以直入太平洋,和美國爭霸。 對日本而言,其能源與工業原料約有九成依賴進口,其中的大多數進口航線要經過台灣兩側,若控制台灣的政府對日本有敵意,則日本的國運將處於風雨飄搖中。而對日本來說,目前的台灣政府顯然較中國對其友善。是故日本雖一直經援中國,在外交上也對中國多有忍讓,欲降低中國對其的敵意,但也不願在台灣問題上讓步,使其國家處於不可測的危險中。甚至先前修改美日安保條約中的合作防衛指南,制定顯然是為因應中國犯台的周邊有事地區規定,就是認同美國軍方提倡的「中國威脅論」的表現。 正因在地緣政治及軍事上的生存戰略有所不同,因此中日間雖力圖維持良好的外交關係,卻無法在台灣問題上有所共識。此次朱鎔基訪日,雖因放低身段,避免提及所謂的「歷史認識」,以免重踏江澤民訪日時和前日相小淵惠三鬧得不歡而散的覆轍,卻仍忍不住要提台灣問題,更以之作為中日關係的關鍵問題。只是此既然和日本的生存有關,日本的政治領導人也只能「理解」而不「承認」,讓朱鎔基失望了。 張秀珍〔民進黨籍僑選立委〕 電話:02-23586906 【明日報 2000,10,15】 |
回應本篇話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