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本篇話題 |
---|
話題內容表示 | |
---|---|
[11] 地方自治的困境與解決之道--由台灣地方自治發展史看〈地方制度法〉修正草案的突破與不足�@-�@ [原始記事 /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張秀珍 投稿日期:2000/11/26(Sun) 05:01:43 近來各界對台中市是否升格為直轄市一事爭議不休,加上先前統籌分配款的爭議,顯示我國現行地方自治制度已無法因應現行的政治環境需求,而有澈底檢討的必要。因此行政院於日前通過〈地方制度法〉修正草案,其中最受外界注目的修正部分有二:一是將設置直轄市的人口限制門檻,由一百二十五萬人降低到一百萬人;二是停止鄉鎮市級選舉,鄉鎮市長改為由縣長依法派任,鄉鎮市民代表會則予以裁撤。這樣子的修正方向,有理想,亦有妥協,是否真能完全解決台灣現行地方自治的困境,殊值懷疑。 依〈中華民國憲法〉本文規定,地方自治制度分省(直轄市)及縣二級。但在一九五0年的〈台灣省實施地方自治綱要〉中,則再於縣下設置鄉鎮市,而成三級制的地方自治制度。不過在省市長民選之前,省(直轄市)並非屬地方自治狀態。考諸當初不依憲法規定實施省長民選的原因,在國民黨打輸內戰傖惶來台後,一方面實施一黨統治,另一方面又實施型式上的民主,以爭取美國支持,是故要實施地方自治。然其時台灣省的土地人口幾與中華民國完全重疊,如果台灣省省長民選,省長的民意正當性將遠高於總統(蔣中正),而對國民黨的一人獨裁體制造成威脅。在此情形下,國民黨自不可能讓省長民選。而雖然實施縣市及鄉鎮市級的自治選舉,但一方面透過地方派系控制選舉,另一方面經由制度上對地方政府財政權、人事權、立法權等的限制,使地方自治空洞化。 雖然現在地方派系普受社會詬病,然早期地方政治的從政者,卻多是地方鄉紳,因而地方政治的品質尚稱不錯。但在孫運璿擔任行政院院長時,為提昇地方建設,開始建立地方建設補助款制度,卻不料因此引起黑金覬覦,開始介入地方政治。尤其是鄉鎮市級的選舉,從此賄聲不斷,黑影重重。不過在蔣經國生前,強人的高壓統治尚能控制住地方黑金;惟強人死後,國民黨陷入流派鬥爭中,李登輝為求對坑宮廷派及統派勢力,不得不和本土的地方派系結盟,卻也因此給了地方黑金擴大勢力的機會。這十年來縣市級的議會議長選舉,因黑道介入而須動員上千名警力以維持治安之事時有所聞。基層的鄉鎮市級選舉,更成為黑道漂白的最佳管道。雖然多數的鄉鎮市長與代表們,仍是兢兢業業地為民服務,卻無法扭轉黑金政治的歪風。能否去除此種現象,遂成我國能否發展優質民主的關鍵。 除基層的黑金政治外,台灣地方自治的另一問題是地方自治層級的不合理。以台灣蕞爾小島,竟設置省(直轄市)、縣(省轄市)與鄉(鎮市)三級地方自治政府,自然會造成省長的「葉爾欽效應」與各級自治政府之間的資源排擠。一九九七年的第四階段修憲,雖凍結省自治選舉,解決了「葉爾欽效應」的問題,卻未處理地方自治層級的問題。在此情形下,相對於縣市,北高兩直轄市所擁有的資源,多的讓各縣市忌妒。以中央統籌分配款爭議為例,北高兩市為其分配比例由百分之四七降為百分之四三而炮打中央,但二十一縣市所得的總分配比例也只不過增加到百分之三九而已。直轄市與縣市之間所得資源的懸殊,使許多縣市欲以升格為直轄市來解決資源不足的問題。 此次〈地方制度法〉的修正案,雖試圖以廢除鄉鎮市級自治政府來解決基層黑金政治的問題,但降低升格為直轄市的人口門檻,卻也一下子使得台中市、台北縣、桃園縣、台中縣、彰化縣、台南縣、高雄縣等縣市符合升格為直轄市的人口條件。雖然在此修正案中,對升格為直轄市尚有「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的要件,惟此要件根本是一主觀的條件。可想像地,未來各符合人口數要件的縣市,必然多會申請升格。而不論核准與否,也都會引起政治爭議。更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有縣市升格為直轄市,其他未能升格的縣市的資源必會再受擠壓,加重資源分配的不均。此種困境顯示出,單單以修改〈地方制度法〉的方式,並無法完全解決當前地方自治的問題,而是要進一步以修憲的方式,重建一新的與適合台灣需求的地方自治制度。 就地方自治層級而言,日本的做法或可參考。其在中央政府之下,設有都道府縣與市町村的二級自治團體;此外內閣得以行政命令,指定人口五十萬以上的重要都市為「指定都市」,其包含在都道府縣內,旦有相當的獨立性。換言之,日本的廣域自治團體,雖因地域社經型態不同而有都道府縣的不同,但其層級卻是相同,在法律上享有相同的地位,此應是值得我國學習之處。蓋若我國能取消省(直轄市)層級,即將北高兩市的自治層級改為和各縣市相等,則在組織層級相同之下,資源分配的基本公式也應相同,就可避免現在只修改〈地方制度法〉所勢將出現的問題。 張秀珍【民進黨籍僑選立委】 電話:02_23586906 立法院中興會館2123室 【2000-10-19】 http://bbs.ttimes.com.tw/view.php?no=86196&cl1st;=tomorrow_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