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本篇話題 |
---|
話題內容表示 | |
---|---|
[31] 美國新政府對台政策的變與不變�@-�@ [原始記事 /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張秀珍 投稿日期:2001/01/12(Fri) 09:07:12 美國布希新政府將於元月二十日走馬上任,世界各國無不摒氣注意其可 能採取的新外交軍事政策,我國亦不例外。尤其在經歷過柯林頓政府嚴重 向中國傾斜的兩岸政策後,布希總統在選舉期間所提出的視中國為戰略競 爭對手之主張,更使國人對美國的兩岸政策的可能發展,多所期待。 然而,要研判美國新政府可能的外交軍事政策,需先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美國外交軍事政策的制定,恆以國家利益優先的現實主義思維為基礎, 再以推廣民主、人權的理想主義思維為輔。只是何者最有利於美國,歷任 政府因面對世界局勢的戰略思維不同,就有差異。美國的兩岸政策,需受 到其世界戰略與國家利益優先的思維之制約,總統個人的好惡反是其次。 因此,就任前被視為中華民國忠實友人的尼克森,會在圍堵蘇聯的世界戰 略思維下,棄台灣而與中國修好。另一就任總統前態度親台的雷根,也在 同樣的世界戰略思維下和中國簽定三公報。 柯林頓政府的世界戰略思維,是認為後冷戰時期對美國國家利益的威脅 ,不再是來自冷戰時期的敵國俄羅斯,而是來自於利比亞、伊拉克及北韓等 「流氓國家」與宗教、民族主義恐怖份子。因此,與俄國、中國等建立戰略 聯盟關係,共同抑制「流氓國家」與恐怖主義者的盲動,就有其必要。當然 ,此種戰略思維,須建立在俄、中兩國的配合意願上。而中國江澤民政權的 基礎,正是國內經濟發展與國際上美國的支持。因此,維繫江澤民政權的穩 定,就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柯林頓政府既認為維繫江澤民政權的穩定,最 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則在台灣問題上,就需給江澤民政權以助力,以避免 此成為保守派鬥爭江澤民的藉口。但同時,也需避免台海發生戰事,危及地 區穩定而傷及美國利益。於是,一方面壓抑台灣改善國際處境的努力,逼迫 台灣與中國和談;另一方面則宣稱兩岸爭議需以和平方式解決,又增訂美日 安保條約合作防衛指南的周邊有事規定,預留一旦台海發生戰事時介入的空 間。但在視中國為戰略夥伴的世界戰略思維下,於台海問題上仍以不刺激中 國保守派的「戰略模糊」政策為主。換言之,柯林頓政府認為,美中之間雖 有競爭與衝突,但如果中國能在台海以外地區配合美國的世界戰略,將最有 利於美國的利益。因此只要中國不以武力犯台而造成台海不安,美國是可以 犧牲台灣的利益來滿足中國。 柯林頓政府這種由國務院所主導的、視中國為美國在亞洲最重要友邦的政 策,一直受到軍方「中國威脅論」與理想主義者的質疑。基本上,「中國威 脅論」認為,在後冷戰時期,對美國利益的威脅主要來自於中國。蓋中國近 年來發展長程洲際戰道飛彈、向烏克蘭購買航空母艦、向俄國購買先進的戰 機戰艦飛彈等擴軍行為,無一不威脅到美國在太平洋區的軍事優勢,這使得 美國軍方憂心忡忡。而在「中國威脅論」下,美中之間戰略上勝負的關鍵, 就是台灣。因就軍事而言,美國最好的戰略,就是使中國軍事活動範圍 ,侷限於中國近海。故美國除向土耳其施壓,促其不給予中國所購航空母 艦的黑海出海通行權,來削弱中國海軍的遠洋作戰能力外,更要避免中國 取得台灣此一可直接東入太平洋的大洋基地。只要台灣不落入中國手裡且 保持親美立場,則一旦美中之間爆發軍事衝突,美國可由日本列島至台灣 ,建立對中國海軍的全面封鎖。相對地,站在中國的立場,如果能取得台 灣,除可突破美國的封鎖外,也同時可封鎖日本的能源與工業原料進口運 輸線,使日本不得不向中國稱臣。能否取得台灣,是其能否一圓大國夢的 關鍵。 「中國威脅論」持迴異於國務院系統的世界戰略觀點,認為中國是美國 的戰略競爭對手,日本、台灣才是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友邦。理想主義者 則認為,台灣近年來的民主成就,是美國推廣民主成為普世價值的模範, 如果美國一再為討好中國而犧牲台灣利益,將是對民主價值的否定。 布希政府的世界戰略顯然和柯林頓政府不同,此可由其外交軍事人事佈 局與視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的主張中略窺一二。布希政府的外交軍事決策 ,主要由副總統錢尼、國務卿包威爾及國家安全顧問萊斯三人負責。錢尼 曾任國防部長,包威爾出身軍方,都是較能接受「中國威脅論」說法者。 尤其包威爾出掌國務院,象徵在外交決策上,軍方取得優勢。因此,可預 見的,「中國威脅論」將成為布希政府外交軍事政策的基調。 不過,基於國際現實的考量,布希政府也不可能就反轉目前美國的輕台 灣重中國的政策,在美台中三角關係裡,天平仍是向中國傾斜,但是,傾 斜的程度會縮小。也因此,台灣所獲得的待遇,尤其是在國務院所獲得的 待遇,會較柯林頓政府時期來得好。 進而言之,布希政府在台海安全問題上,會明確表達不願中國武力犯台 的態度,,以預防在訊息不明確下,所可能形成的台海戰爭危機。不過, 美國不太可能會如陳總統所期望的,正式發表「第四不」,而應該是由軍方 以加強對台軍售、大幅提高台灣戰力,甚至讓台灣加入戰區飛彈防禦系統 (TMD)的方式,向中國傳達保衛台灣安全的訊息。然而,此不表示美國不 會催促兩岸和談。畢竟和談有助於降低台海發生戰爭的可能,是符合美國國 家利益的。只是,布希政府將會把兩岸和談的目的,設定在維持台海和平現 狀上。 張秀珍【民進黨籍僑選立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