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縱橫@濁世東籬
[黯然回首] [話題全覽] [開新話題] [新到記事] [全文表示] [使用說明] [記事搜尋] [前塵過往]
[ 回應及最新記事優先顯示 ]
話題內容表示

    [45] 獨立與統一都是『偉大的夢想』�@-�@ [原始記事 /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人性訴求 投稿日期:2001/01/03(Wed) 19:32:34

      主題:獨立與統一都是『偉大的夢想』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這是NOKIA行動電話公司的廣告主軸,倘若不夾雜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達爾文進化理論,那麼中國統一與台灣獨立不僅都是海峽兩岸人民『偉大的夢想』,更是『符合人性』的最大期待,但老共仗著自己強大,硬把台灣人民扣上是分裂中國的歷史罪人『這頂大帽子』,還濫搞不接受『招降式』的一國兩制,就不排除動武統一這種低劣把戲,雖然老共的堅持符合『大吃小』的達爾文『進化理論』,但卻是不符合『人性訴求』的劣質統戰廣告宣傳!

      什麼是「邦聯」、「國協」?也許有些人還是不甚清楚,邦聯或國協就是主權國家的集合體,每一個成員國都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如果兩岸關係架構在『中華邦聯』基礎上,那麼對中共而言,是完成『名義上』的中國統一,對台灣人民來說,就是另一種『形式上』的台灣獨立,同時可避免戰爭所帶來的浩劫,而且也滿足海峽兩岸不少有識之士提出祇要台灣『答應不獨立』什麼都好談的呼籲。

      『台獨?武力統一?一國兩制?邦聯?』這四個選項其中之一,可能是將來兩岸關係發展『會出現的結果』,若單純就事論事,而不各懷鬼胎、各有盤算的話,『邦聯』應該是最符合『人性訴求』的選擇,『台灣共和國』會將兩岸關係『推向戰爭邊緣』,惹來戰禍,引發悲劇!而『招降式』的一國兩制多麼『損傷貶低』台灣人民的尊嚴,如果中共政權『堅持』一國兩制,台灣領導人與一大部份的台灣人民寧可『選擇戰死』,也不願投降受屈辱,而類似『南北越』的武力統一,換來的不僅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同時也會讓『國力嚴重衰退』20~30年之久。

      神鬼戰士(英文片名Gladiator)是描寫1800年前羅馬帝國的一部電影,雖然『一心想追求』羅馬共和的羅馬帝國大將軍,在『羅馬競技場』殺了『一心想成就』羅馬帝國的羅馬皇帝,但也中了劍毒而亡,英雄臨死之前說『羅馬共和是個夢想,應該讓它實現』;同樣的,中國統一與台灣獨立都是應該讓它實現的『偉大夢想』,但最好不要選擇『相互毀滅』的悲劇方式來達成!儘管『中華邦聯』存在著一些障礙,中共政權『因為顧忌』會引發大陸內部種族分離運動問題,進而『動搖』共產黨統治基礎,因此不願輕易與台灣『在一個中國原則下談邦聯』,但海峽兩岸『不願見到』中國人互相殘殺的愛好和平之士,皆願意耐心期待老共接受一中之下談邦聯這個『偉大日子』的來臨,畢竟『邦聯式的統一』可以共創兩岸雙贏局面,讓中國完成『名義上』的統一,讓台灣享有『形式上』的獨立。




    [47] Re[1]: 獨立與統一都是『偉大的夢想』�@-�@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mei力十足 投稿日期:2001/01/04(Thu) 03:51:26

      也有這樣的想法,很有意思的文章。好文。




    [48] Re[1]: 獨立與統一都是『偉大的夢想』�@-�@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kenjin 投稿日期:2001/01/04(Thu) 04:08:55

      人性訴求兄:

       充滿悲天憫人,尋求解套的文章,令人激賞。
       小弟想就您所認為的「邦聯」、「國協」制提出以下幾點愚見跟您討論:

       1。假設人民國對外開戰時,台灣是否也要參戰呢?也就是說,台灣有可能避免於池魚之殃的戰火嗎?更何況台灣的地理位置一定馬上就遭攻擊,選邊站對台灣的影響頗鉅,不可不慎。更何況,這可能比被武力統一時所要付出的還要慘痛。

       2。如果這邦聯有議會的話,席次應該如何安排?按人口比例?按面積大小?按軍力多寡?按抽籤?如果以國家為單位時,香港澳門的議員是否也比照台灣同額?另外,人民國又推出其他自治區來比照台灣同額時,又是如何?我一直認為聯邦是個大餅,幾乎跟中華民族等同一意,而沒有人去思考兩邊比例不均的問題,如果只是推出一個象徵意義的邦聯,不如乾脆把這個邦聯叫做〔中華民族〕還比較實際。

       3。我認為在現在中共領導下,邦聯最後也是等同另一形式的一國兩制,台灣的外交和國防到最後還是會遭剝奪,而無由自主。

       4。我不認為一個有機能的邦聯下,可以容納兩種以上不同政體的存在。

       民國初年的〔聯省自治〕恐怕是中國最後一次促進聯邦的機會了吧?很可惜的,這被視以軍閥割據而告終。今天,想要建立邦聯,恐怕非一日之功,跟地方分權的制度設計更是息息相關啊。如果,只以台灣一島跟人民國對等存在,恐怕中南海第一個反對吧。當我們欲用聯邦的形式來解決兩岸問題時,第一個要面臨的前提還是,到底中共承不承認台灣的國格吧!?如果承認的話,又何必要組邦聯呢?如果不承認,又哪有「邦」聯•「國」協可談呢?

       愚見拙思,尚祈海涵。m(_ _)m




    [50] Re[1]: 獨立與統一都是『偉大的夢想』�@-�@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人性訴求 投稿日期:2001/01/04(Thu) 23:57:28

      To:Kenjin兄
      對外開戰時,台灣是否也要參戰呢?邦聯議會的席次應該如何安排?有機能的邦聯下,可以容納兩種以上不同政體的存在嗎?Kenjin兄的看法不無道理,祇是主流國際社會認為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作起點談論『邦聯』的概念,是兩岸問題最終解決的最佳希望,儘管談論邦聯制的過程會很艱辛,但卻可締造雙贏局面,如果台灣因為Kenjin兄所提出的一些疑慮,並認為在現在中共領導下,邦聯最後也是等同另一形式的一國兩制,而排拒理性對談與尋求化解,那麼這段歷史糾葛的『仇怨之火』就會依然在漫漫長夜中無止境的延燒,而今諸如美國與其他有類似『國協』或『邦聯』政治結構的國家,例如英國、印度、澳洲與德國等願意提供有用的理念或協助,不妨參酌這些國家的意見後,再進一步決定中華邦聯的實質內涵應該是什麼。




    [51] Re[2]: 獨立與統一都是『偉大的夢想』�@-�@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kenjin 投稿日期:2001/01/05(Fri) 16:26:35

      人性訴求兄:
       小弟認為,「排拒理性對談與尋求化解,那麼這段歷史糾葛的『仇怨之火』就會依然在漫漫長夜中無止境的延燒」的真正原因並不在於台灣。我說的比方吧,如果今天中共是以一種樂觀其成的心態來幫助台灣在國際間的生存,我相信台灣即使獨立了,也不會比現在中台兩國的關係更糟,毋寧地會更好。
       邦聯這一個構想很好,但是我並不認為同一個民族一定要弄在一起。比方說英美加三國,表面上並非同一個國家,可當有困難時,卻會互相幫助,雪中送炭的多,落井下石的少,為什麼?同樣地,為何蘇聯一解體,便一大堆國家紛紛獨立,讓昔日霸權更加落寞,為什麼?
       最後,我想提出一個看法。如果要落實聯邦,那麼必須要解決比例懸殊的問題。要嘛人民國解散中央集權體制,讓各省獨立,各省主權獨立,要嘛乾脆與東亞及東南亞各國一起組成聯邦。前者,我反對七塊論似的樂觀想法,在大陸上那塊土地的人們,有著根深蒂固的大一統沙文主義,談各省自治時期尚早,更何況這其中有著多少板蕩流離,家破人亡啊。後者,與台灣加入聯合國有異曲同工之妙,想來定遭反對。正因如此,我深信,目前最重要的,絕對不是拘泥在〔國體〕的問題上,真正重要的,還是人民是否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否具備成為公民的資格,否則,惡性循環的老路還是會永遠不斷啊。







    [54] Re[4]: 獨立與統一都是『偉大的夢想』�@-�@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人性訴求 投稿日期:2001/01/06(Sat) 11:03:04

      To:Kenjin兄 2001/1/6
      (1)台獨不僅符合『人性訴求』,而且是個應該讓它實現的『偉大夢想』,但在中共不可能『樂觀其成』的心態下,『台灣共和國』會將兩岸關係『推向戰爭邊緣』,惹來戰禍,引發悲劇!如果我們還沒有準備好忍受因為戰爭所帶來的『家庭破碎』或『斷手斷腳』的痛苦犧牲,那麼台灣就沒有『夜郎自大』的本錢。
      (2)雖然邦聯這一個構想很好,但卻『壓抑』了台灣人民心中的夢想,儘管『期待』共產中國像共產蘇聯那般的瓦解,可以『有效促成』台灣獨立,但共產中國不一定會像共產蘇聯那樣瓦解,而且我們也不應該把台灣的快樂『建築在』中國的痛苦之上,同樣地,中國也不應該老是要求台灣接受『投降式』的統一。
      (3)如果要解決比例懸殊的問題,落實邦聯的公平原則,就要求人民國解散中央集權體制,讓各省獨立,各省主權獨立,那麼中華邦聯就很難實現,中華邦聯應該『建構在』現實的基礎上,而什麼才是現實的基礎呢?老共務必認清,祇要日本是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盟邦,老美還想維持在西太平洋『唯一霸權』的地位,那麼人民解放軍就很難跨海渡過台灣海峽『奪取』台灣這個重要戰略位置,同樣地,我們也很難在老共M9與M11飛彈瞄準下,尋求沒有戰爭的台灣獨立;由於實質的統一與獨立存在著極高難度,中華邦聯就是在1949年國共內戰造成中國分裂之後,由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完成『名義上』的統一,暫時解決目前兩岸關係陷入『要死不活』的僵局,至於爾後的『分分合合』則由歷史的演進來決定。





    [60] Re[5]: 獨立與統一都是『偉大的夢想』�@-�@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kenjin 投稿日期:2001/01/11(Thu) 12:14:43

      人性訴求兄:

      最近實在太忙了,一直無法跟您回信,真對不住。
      (開站的自己沒時間管理?喂喂)
      不知您是否還會回來敝處逛逛?希望您能再來。

      我先將我個人對台灣主權的看法跟您討教,可能有些偏題:

       如果過於強調國家主權,而忘了其乃受國民主權之所託的話,那麼人民的〔抵抗權〕和推翻政府的權力便將失去正當性。也因此,首先要先釐清的是到底我們要討論的是霍布斯還是洛克的定義,也就是說對於國家,人民有無放棄自然權之問題。小弟個人比較無聊地執著於〔契約〕上。傑佛遜曾經提議給予人民每17年投票選擇是否支持現在的政體,便是很明顯的指出了政體的永續性的問題。如果我們將此來檢驗台灣,會發現一些很有趣的現象:

       1。自中華民國登陸台灣開始,便是一個專制政府的姿態,並無經過同意,而島民也發動過抵抗權失敗。

       2。即便台灣有派代表出席制憲,此憲法凍結半世紀,顯然並沒有島上人民支持的基礎。另外,此憲法中的台灣代表性也過於稀薄。

       3。戰後台灣的選舉投票是半開放,非競爭,且存在萬年國會,也就是說,到國會全面改選,第二次修憲前,中華民國的主權在台灣是完全沒有經過人民主權讓渡的手續。

       4。也因此,如果我們以〔投票選舉〕=〔契約〕的觀點來看的話,很顯然的,1990年以降,中華民國是獲得新的國家主權,獲得新的國民契約,也就是說,〔現在的中華民國〕已非〔過去的中華民國〕了,事實上,已經完全是別的東西了。

       5。但是,這裡存在著過去的中華民國的繼承問題,是否拋棄繼承,島內還是沒有共識,也就是最大的爭端。另外,由於是借屍(中華民國)還魂(台灣主權),加上中華民國有殖民寄生的體質,為了正國際視聽,實有必要正式宣稱〔中華民國〕已經改變主權體質,不論是宣佈獨立更改國號,或是以第二共和言之,還是戲劇性地自稱〔賭博共和國〕皆可。




    [74] Re[6]: 獨立與統一都是『偉大的夢想』�@-�@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人性訴求 投稿日期:2001/01/21(Sun) 16:59:54

      To:Kenjin兄
      佛遜提議給予人民『每17年投票』選擇是否支持現在的政體,由人民自己來決定政體的『永續性』問題,是落實『主權在民』的想法,但必須在『國家主權』維持正常運作狀態下進行,否則一旦遭『野心份子』操控,後果就不堪設想。
      (2)〔契約〕必須建構在彼此的尊重與真誠的履行,才能展現出『最大的效益』,若依約而行,李鴻章把台灣『割讓』給日本之後,日本即使『戰敗』,也不用把台灣『歸還』中國,由此可以明顯看出,割讓台灣的『馬關條約』是在中日雙方『各有盤算』的基礎下簽訂的,雖是〔契約〕,但並不嚴謹。
      (3)台灣島民『抵抗』專制的中華民國政府『失敗』,暴露出日本『皇民統治』的嚴重瑕疵與盲點,日本『不願』在已經『預知』會戰敗之後就『事先安排』由台灣人民『接手』台灣的『統治權』,是一大敗筆,日本不僅要為『侵略中國』向中國道歉,更應該向台灣人民『道歉』,這和英國『明知』要把香港歸還中國,但卻不願讓香港實施『全面民主』的作法一樣,因此香港雖然實行『50年不變』的一國兩制,但港人卻對未來充滿『茫茫然』的感覺,因為他們的『特首』是由北京『欽定』的。
      (4)目前的時空環境,爭論憲法中的『台灣代表性』過於稀薄,並非急迫之事,當務之急是制訂一部符合『台灣現況』的憲法,或者把憲法修改成符合『台灣現況』。
      (5)李鴻章把台灣『讓渡』給日本,日本戰敗之後,又把台灣『歸還』中國,如果可以的話,中華民國的主權在台灣最好是經過『人民主權』讓渡的手續,但重要的是台灣人民要『守得住』主權,否則經常在讓渡與歸還之間過活,台灣人民會很悲哀的。
      (6)如你所說1990年以降,中華民國是獲得新的國家主權,獲得新的國民契約,也就是說,〔現在的中華民國〕已非〔過去的中華民國〕了,但其實日本戰敗之後,台灣人民就獲得新的國家主權,獲得新的國民契約,祇是島內還沒有形成共識,台灣人民也未把握住『繼承』的契機,繼承與契約雖然很重要,但如何『守得住』主權比宣佈獨立更改國號,或是以第二共和言之,還是戲劇性地自稱〔賭博共和國〕,都來的重要,當年華國鋒繼承了毛澤東的事業,但不久就被鄧小平取而代之,這就是歷史的現實。




    [75] Re[7]: 獨立與統一都是『偉大的夢想』�@-�@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人性訴求 投稿日期:2001/01/21(Sun) 17:01:06

      > To:Kenjin兄
      > (1)佛遜提議給予人民『每17年投票』選擇是否支持現在的政體,由人民自己來決定政體的『永續性』問題,是落實『主權在民』的想法,但必須在『國家主權』維持正常運作狀態下進行,否則一旦遭『野心份子』操控,後果就不堪設想。
      > (2)〔契約〕必須建構在彼此的尊重與真誠的履行,才能展現出『最大的效益』,若依約而行,李鴻章把台灣『割讓』給日本之後,日本即使『戰敗』,也不用把台灣『歸還』中國,由此可以明顯看出,割讓台灣的『馬關條約』是在中日雙方『各有盤算』的基礎下簽訂的,雖是〔契約〕,但並不嚴謹。
      > (3)台灣島民『抵抗』專制的中華民國政府『失敗』,暴露出日本『皇民統治』的嚴重瑕疵與盲點,日本『不願』在已經『預知』會戰敗之後就『事先安排』由台灣人民『接手』台灣的『統治權』,是一大敗筆,日本不僅要為『侵略中國』向中國道歉,更應該向台灣人民『道歉』,這和英國『明知』要把香港歸還中國,但卻不願讓香港實施『全面民主』的作法一樣,因此香港雖然實行『50年不變』的一國兩制,但港人卻對未來充滿『茫茫然』的感覺,因為他們的『特首』是由北京『欽定』的。
      > (4)目前的時空環境,爭論憲法中的『台灣代表性』過於稀薄,並非急迫之事,當務之急是制訂一部符合『台灣現況』的憲法,或者把憲法修改成符合『台灣現況』。
      > (5)李鴻章把台灣『讓渡』給日本,日本戰敗之後,又把台灣『歸還』中國,如果可以的話,中華民國的主權在台灣最好是經過『人民主權』讓渡的手續,但重要的是台灣人民要『守得住』主權,否則經常在讓渡與歸還之間過活,台灣人民會很悲哀的。
      > (6)如你所說1990年以降,中華民國是獲得新的國家主權,獲得新的國民契約,也就是說,〔現在的中華民國〕已非〔過去的中華民國〕了,但其實日本戰敗之後,台灣人民就獲得新的國家主權,獲得新的國民契約,祇是島內還沒有形成共識,台灣人民也未把握住『繼承』的契機,繼承與契約雖然很重要,但如何『守得住』主權比宣佈獨立更改國號,或是以第二共和言之,還是戲劇性地自稱〔賭博共和國〕,都來的重要,當年華國鋒繼承了毛澤東的事業,但不久就被鄧小平取而代之,這就是歷史的現實。
      >



全頁表示 / [0]

回應此話題
字號 
信箱 
巢穴 
話題 
字色 
內容 (請自由改行)
符號  『』 【】 《》 「」 ÷ § ¥ m(_ _)m


[ 原案:CJ Club ] [ 協力:tobili ] [ 設計:楚狂飄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