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內容表示 | |
---|---|
[18] 自我的主張�@-�@ [原始記事 /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Shark 投稿日期:2000/12/11(Mon) 21:22:23 近來的政治紛爭和民眾的無奈,著實讓關心台灣前途的人捏一把冷汗。 然而,一個更令人感到不解的是,移民中國首度成為台灣民眾的第三選擇。 聽說是把自己變成中國人民,當解放台灣時就不是被解放的對象而可以逃過一劫。 不曉得是笑話還是真有這種想法。 經常在想一個問題:台灣人到底想要過怎樣的生活? 我從我自己看起。發現了一個現象:不知道。 畢業就要有工作,有工作就該買房子,有房子就能娶老婆,娶老婆就該有小孩。這些道路,幾乎是社會與家人希望走的路。 突然驚覺,台灣人太習慣別人幫他決定未來。(也許只有我這個不成材的傢伙吧!)政府說要發展資訊硬體代工,以成為高科技島。幾乎全部的資訊相關畢業生都一窩蜂的投入代工行業。今天,在五分鐘就有一項新科技出現的時代,台灣的軟體已經跟不上新經濟時代的腳步。原有的優勢門檻,已經輕易的被超越。 於是,大家又期望政府給一個未來。可是政府內的官員,已習於討好選民,只會提出短期的解決方案。凡事不從根本做起,就已經注定要失敗。最慘的是那些等著別人決定命運的傢伙。他們只會罵:又被出賣了!!! 冒險和創新,是從決定自己的命運開始。台灣人有一個想法:我是跟著你做的決定走的,你要為我負責!這個想法豈不是很荒謬?當認為台灣的政府不能給一個新的決定,就跟著中國吧!(雖然這也是一個決定!) 台灣人,把你的命運交在自己的手上。 |
[33] Re[1]: 自我的主張�@-�@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Shark 投稿日期:2000/12/15(Fri) 01:02:05 Shark 轉貼 單身寄生蟲 ☉新井一二三 單身寄生蟲(Parasite Singles)是東京學藝大學山田昌弘副教授提出的新概念, 意味著:學校畢業以後仍住在父母家,生活各方面都不獨立的未婚男女。 他先在《日本經濟新聞》上發表題為「增殖中的單身寄生蟲」的文章指出:目前日 本有一千萬男女到了三十歲還住在父母家,生活上完全依靠老雙親,卻常去海外旅 行,也買名牌衣服等。該論文引起了很大的反應。後來由筑摩書房出的一本專書叫做《單身寄生蟲時代》。 做為家庭社會學專家,山田副教授早在八○年代中,已經注意到一個極為有趣的 現象:日本年輕人的階級分化,最大的因素不是學歷也不是收入,反而是,有沒有離 開父母親。 學校畢業以後離開父母親,自力更生的年輕人,一般為生活掙扎,沒法享受消費。 反之,開始工作後留在父母家,則不用付生活費,掙來的工資全都可以當零用錢花 掉。 幾年下來,兩者之間,生活經驗、價值觀的區別非常大,簡直構成兩個不同的階級, 雖然他們本人的學歷和收入均沒有多大分別。 如今的日本人,結婚得越來越晚。過了三十歲,大約百分之四十的男性和百分之二十 的女性還沒有結婚。他們當中,男性的過半數以及女性的七成以上,都住在父母家。 在歐美國家,年輕人一到十八、二十歲,就要離開父母家,要麼住在學校宿舍,要 麼一個人,或跟朋友一起租房住。西方社會重視個人獨立,孩子獨立得越早越好。 日本社會恰好相反,大家喜歡互相依賴。 孩子有了工作,本來可以獨立,卻寧願留在父母身邊。他們不交房租,至多給每月 一到三萬日圓伙食費,父母則替孩子儲存。而且,調查結果顯示,他們都不做家務, 是不分男女的現象。換句話說,生活費由老父親負擔,家務由老母親擔任。社會學家命名為「單身寄生蟲」並不是沒有根據的。 在整個日本社會,對生活最感滿意的一群人就是「單身寄生蟲」。一方面保留著小 孩的特權(不用交生活費,不用做家務),另一方面享有大人的特權(自己掙錢,自 由花掉,沒有人管),當然非常舒服。 不過,山田副教授指出,他們不能結婚,也是生活現狀太舒服的緣故。 從前的日本人普遍很窮,孩子一長大就得自己糊口。為生活,從農村跑來大城市, 單獨租小房間住既困難又寂寞,不如趕快找伴結婚。 現在的情況很不同。多數人住在城市郊外,家裡較富裕,長大後可以從父母家上班 去。嚐到了「單身寄生蟲」生活的甜頭,不大想結婚了。因為一結婚,生活水平就要 下降了。 男性「寄生蟲」沒有家務能力;他希望妻子將代替母親,為他做一切。可是,女性 「寄生蟲」也從來沒做過家務,尤其開始工作以後,母親當她祕書兼傭人;她希望將 來的丈夫很體貼,除了掙生活費以外,還幫她料理家務。 這樣一對男女,有時見面一起吃飯,談情說愛沒有問題,但是很難下決心結婚,因 為兩者腦海裡有同一疑問:結婚到底有甚麼好處呢? 但是,山田副教授指出,他們不結婚對廣大社會來說是很嚴重的問題。其實,目前 的經濟不景氣,他認為是「單身寄生蟲」引起的。 過去二十年在日本,買房子的人越來越少,最直接的原因,乃是結婚新成立的家庭 減少。沒有新家庭,就沒有新房子、新家具、新電器、新汽車要買,各方面的消費都 受影響。 再說,長大的孩子不離開父母家,已進入晚年的父親得繼續工作。日本的六十五歲 男人百分之七十以上都還在工作,比歐美各國高得多。 最近失業率提高,找不到工作的主要是年輕人。在西方,年輕人失業引起社會不 安。在日本沒有。因為老父親有工作,養得起失業的兒子。在便利店打工賺點零用 錢,如今的日本青年不抱不平,平和參加「單身寄生蟲」隊伍。 不必說,這樣的社會逐漸失去活力,甚至生命力。山田副教授提議國會引進新的稅 制,以便鼓勵年輕人早點離開父母家。 不過,說到底,問題就是日本人依賴性強。孩子不想獨立,父母也不願被放棄。一 次稅制改革,恐怕很難改變國民心理。 ----------------------------------------------------------------------- 看來台灣還有救....... |
[34] Re[2]: 自我的主張�@-�@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mei 投稿日期:2000/12/15(Fri) 05:36:20 寄生蟲與宿主之間,如果取得一個互相覺得不錯的共生方式的話,其實也無須予以譴責。沒有人是喜歡作家事的,日本不時興菲傭,只好靠父母繼續處理,事實上,說不定他們的父母也很喜歡被依賴,覺得自己被需要被重視也說不一定。只要它們之間覺得好,說不定也是一種新的生活型態。 比起這樣的共生型態,日本的婚姻生活搞不好才是更糟糕的方式--女性被當成廉價菲傭被荼毒,每天柴米油鹽,失去生活情趣及品質,加上男性完全不幫忙家裡的任何義務,有些甚至進而〔幼兒化〕。男性們只認為日以繼夜,當牛當馬的在公司工作就是做好當男人的工作了。但是現在的太太們開始步入社會且會自我主張時,開始對不體貼的男人發生不滿了。於是,問題就發生了。日本的夫婦漸行漸遠,彼此對外尋找春天,這樣的生活造成了對下一代的教育問題,大家都不愛家,小孩也流行離家出走了,造成很多且很嚴重的社會問題。譬如:少年犯罪,吸毒,未成年少女墮胎,加入暴走族或暴力團等等,不勝枚舉。 其實,與其製造不健全的婚姻,「單身寄生蟲」式的生活方式,說不定是進化的結果。 |
回應此話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