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1/10 11:55 | |
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 接續2002年版茶館的欄位! 何謂「航空雜談」,即是與航空器有關的相關雜項討論,不論軍用機或民航機,凡航空器上的設備或是與航務、機務等層面的疑問,均可在此研討! |
Luke-Skywalk 於 2003/01/13 12:29 | |
Re: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咦?SR-71偵察機是用P&W; J-85發動機,還是用P&W; JT11D-20B發動機? |
sohonor 於 2003/01/13 15:13 | |
可參考本站 | |
http://www.wvi.com/~lelandh/sr-71~1.htm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1/13 15:56 | |
Re: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找到了,確定是Pratt & Whitney J-58(34,000 lbs)x2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1/28 09:51 | |
Re: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MX和平守護者式(Peacekeeper)陸基洲際彈道飛彈,美軍不是有賦與制式編號嗎?怎麼我翻遍了網路都沒有? |
路過的人 於 2003/01/28 09:59 | |
Re: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MX和平守護者式(Peacekeeper)陸基洲際彈道飛彈,美軍不是有賦與制式編號嗎?怎麼我翻遍了網路都沒有? I think...it is LGM-118A |
SK2 於 2003/01/28 14:59 | |
Re: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http://www.fas.org/nuke/guide/usa/icbm/lgm-118.htm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1/28 16:07 | |
Re: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謝謝! |
SK2 於 2003/01/29 12:38 | |
Re: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LGM-118 http://www.fas.org/nuke/guide/usa/icbm/rgmx_02.jpg PC-22(SS-24) 兩者的列車設計非常相似 |
路過的人 於 2003/01/29 13:03 | |
Re: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其實MX的『地下捷運』發射方式僅只於計劃, 最後並沒有實行...... (太貴啦......吃錢) MX最後還是乖乖蹲在silo中(最省錢的方式, 但安全性也最差) 記得小時後曾看過一幅漫畫, 笑得在地上打滾 卡特政府......豪華安全的『地下捷運』式 雷根政府......節約理想的『密集佈置』式 帝國元老院......最省錢的『特大號垃圾桶』式(這麼貴...廢了算了!!!) (漫畫中畫著一枚MX『部署』在鐵皮垃圾桶中, 還斜掛著垃圾桶蓋...哈哈哈^^)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2/05 22:05 | |
Re: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我在NASA網站看到一個數據,是157 Mph,這是算節嗎?若換算成時速的話,大約多少? http://science.ksc.nasa.gov/shuttle/resources/orbiters/enterprise.html |
Luftwaffe 1946 於 2003/02/05 22:46 | |
Re:Luke-Skywalker兄 | |
157mph--每小時157英哩, 157miles 乘 1.6=252公里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2/05 23:11 | |
Re: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謝謝!還有一個是指何意? Nine-month Orbiter Maintenance Down Period, OMDP 以及Remote Manipulator System, RMS是指什麼系統?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2/05 23:32 | |
Re: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追加一個 Manned Maneuvering Unit, MMU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2/07 22:20 | |
Re: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一則關於華航CI611空難,由FAA所發佈的新聞 華航空難之鑑 編譯田思怡/美聯社華盛頓五日電 由於去年五月一架華航波音七四七客機可能因金屬疲勞在台灣海峽上空墜毀,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今天下令美國航空業者對旗下的波音七四七客機進行檢查。 聯邦航管局下令美國航空業者檢查接近機尾的機身下方是否曾用金屬補釘修補刮痕或裂痕。通常機身外殼在修補過後,會再用金屬補釘補強。 華航空難的調查人員發現失事飛機外殼的一些刮痕,並在一個金屬補釘下面發現一條卅八公分長的裂痕。 聯邦航管局要求航空業者檢查旗下七四七客機是否曾做過類似的修補動作。如有類似情形,必須將補釘拆除,重新修補裡面的刮痕或裂痕。 未檢查出的刮痕可能導致飛機外殼因金屬疲勞而裂開,可能造成飛機解體。 【 2003-02-07/聯合報/6版/綜合 】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2/08 15:36 | |
Re: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看到太空梭計劃中早期的概念構型,還滿有趣的 http://www.nasm.edu/galleries/gal114/SpaceRace/sec500/sec542.htm THE CHANGING SHAPE OF THE SHUTTLE NASAs concept in 1969 was a reusable manned booster and orbiter, but development costs were too high. In mid-1971, North American Rockwell proposed a fully reusable shuttle, like this model, but operating costs were considered too high. http://www.nasm.edu/galleries/gal114/SpaceRace/sec500img/542l4m4.gif
http://www.nasm.edu/galleries/gal114/SpaceRace/sec500img/542l5m5.gif
http://www.nasm.edu/galleries/gal114/SpaceRace/sec500img/542l6m6.gif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2/10 19:42 | |
Re: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http://news.yam.com/cna/culture/news/200302/200302100280.html 無人飛行載具漸成航太學生研究新主流 (中央社記者陳亦偉台北十日電)無人飛行載具近年隨著美國到處用兵,而成為一種當紅科技裝備,中科院也在六年前推出「中翔一號」無人飛機,而在國內大學校園內,舉行無人飛機設計比賽已成新的風氣,許多師生認為,無人飛行載具今後將成為航太工業的新主流,在台灣也會有很大發揮空間。 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系日前舉辦第一屆航太盃無人飛機競賽,參賽飛機規格動力不限,但載重不能小於五百公克,參賽者於現場進行組裝,起飛與降落需在半徑五公尺的區域內,滯空時間至少兩分鐘。 由於評審認為參賽作品仍有許多進步空間,因此第一名從缺,第二名的隊伍是由成大研究所及大學部的學生所組成,組員吳國賓指出,這架無人飛機的特色為外型特殊,它只有一片機翼,沒有機身,從提出構想到完工,花費二個多月的時間,滯空時間超過十分鐘。 成大航太所副教授謝成表示,無人飛行載具目前在系上算是主要研究方向,尤其無人飛機不受國外法規限制,國內航空業若能加以研究,必能開發一片新市場,明年系上計畫把比賽提前舉辦,讓學生可以在暑假期間充裕地準備。淡江大學航太系主任陳慶祥指出,淡大航太系於民國八十三年就由師生成立「UAV實驗室」,相關課程中也有UAV介紹及授課,由於UAV在台灣也有很大發揮空間,因此勢必成為航太校系教學的新方向。 |
flak 於 2003/02/10 23:35 | |
Re: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無人飛行載具漸成航太學生研究新主流 台灣已經落後太多了,我一個研究所同學去美國麻省理工念控制,就是作DARPA委託的UAV計畫。 另一個同學本來申請到普渡大學航太沒去念,我跟他直說太可惜。因為他從小喜歡玩遙控直昇機(雖然玩得不怎麼樣),在美國航太所一定可以找到作軍方UAV計畫的教授。 |
cobrachen 於 2003/02/11 00:44 | |
Re: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成大搞UAV的時間很早,可以回朔到1987年的時候,那個階段做出來的基本上是可以攜帶一個小的照相機或是CCD攝影機,速度大約在100到140公里/時之間,後來的改良型可以利用電腦接收飛行的姿態,由攜帶的CCD直接傳回地面影像作為飛行的依據,飛行半徑可以由台南到嘉義台中地區再回來。後來華航有興趣,但是並沒有繼續有效的發展下去。否則國內軍方的UAV早就可以成熟一點了。 |
Luftwaffe 1946 於 2003/02/11 03:14 | |
Re:Luke-Skywalker | |
http://ffden-2.phys.uaf.edu/211.web.stuff/Adamczak/rms.htm Remote Manipulator System(RMS) 太空梭貨艙的大型機械手臂, 國際太空站(ISS)也將有相同的裝備. www.designforce1.com/mmu.html http://ffden-2.phys.uaf.edu/211.web.stuff/Adamczak/mmu.htm |
旁觀者2 於 2003/02/11 03:26 | |
Re: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行半徑可以由台南到嘉義台中地區再回來。後來華航有興趣, >>但是並沒有繼續有效的發展下去。否則國內軍方的UAV早就可以成熟一點了。 不知漢翔和中科院有沒有興趣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2/11 10:37 | |
Re:Luftwaffe 1946 | |
謝謝!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3/02 23:53 | |
Re: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最近在看美國阿波羅計劃(Project Apollo)的資料,想到電影阿波羅十三號(Apollo-13)中,有一幕JSC人員研究如何將登月艙(LM, Lunar Module)與指揮艙(CM, Command Module)的空氣濾清系統整合。因為指揮艙及登月艙的製造商分別為北美•洛克威爾公司(North American Rockwell)及波音公司航太部門(Boeing Aerospace Division.),多虧JSC人員的創造力,將此怪怪但實用的系統整合成功。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3/03 00:29 | |
Re: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有個關於阿波羅計劃結束後的疑問,是在阿波羅十八至二十號(Apollo-18~20)的登月計劃取消之後,怎麼ATSP會有阿波羅十八號?那之後太空實驗室計劃(Project Skylab)的擔任三次載人至太空實驗室的阿波羅太空艙(Apollo Spacecraft)任務編號會不會是阿波羅十九至二十一號(Apollo-19~21)?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3/05 14:48 | |
Re: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哇!原來LM是Grumman Aerospace Corporation製造的.......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3/11 21:34 | |
Re: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首批國際太空站(ISS)的遠征1號(Expedition-1)組員,在2000年10月31日搭乘聯合TM式太空艙進入ISS執行任務,但我翻遍與聯合TM的相關剪報資料,卻找不到這次升空的聯合TM編號?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3/20 16:21 | |
Re: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有個民用航空術語--ATC 不知是何意?全文為何? |
Zenobia 於 2003/03/20 20:46 | |
Re: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Air Traffic Control/Controller 航管或航管人員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4/29 16:04 | |
Re: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伊拉克747-SP總統專機小檔案 製造編號:22298/445 大事記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5/04 14:05 | |
Re: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http://news.yam.com/bcc/international/news/200305/0200305040074.html 俄太空船聯合號 平安降落哈薩克 接回美俄太空人 中廣新聞網 2003-5-04 12:00 美國太空人〔鮑爾索克斯〕及﹝白地特﹞,還有一名俄羅斯太空人,今天搭乘俄羅斯﹝聯合號 ﹞太空船,返回地球。這是美國太空總署的太空人,第一次搭乘外國太空船返回地球、降落在美國以外的地方。 聯合號台北時間今天早上十點七分左右,安全降落〔哈薩克〕。 他們三人去年十二月進入國際太空站,原訂三月返航,但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今年二月一號返航時意外爆炸,三位太空人返回地球的行程因此延誤至今。由俄羅斯的〔馬蘭成科〕及美國太空人〔盧傑〕接替他們,將在國際太空站上停留六個月。 ★ISS計劃代號11A的遠征6號(Expedition-6)任務,其組員詳細名單我手上的資料才是正確的,ISS太空站指揮官是美國的肯尼契•玻爾索(Kenneth D. Bowersox),飛行工程師是俄國的尼可拉•布達因(Nikolai M. Budarin),ISS科學指導是唐納•佩蒂(Donald R. Pettit),於今日搭乘聯合TMA-1號(Soyuz TMA-1)返回地面,完成遠征6號任務。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5/07 15:50 | |
Re: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一個擺了許久的航空燃油問題 JP-9及JP-10飛彈發動機專用燃料的資料 以下這一段我就看得有些痛苦,其中一些名詞不知是什麼,且燃油特性也看不太出來..... Hydrocarbon Missile Fuels JP-9 and JP-10 are specialty fuel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demanding applications, such as aircraft-launched missiles. The required properties are: maximum volumetric energy content, clean burning, and good low-temperature performance. To achieve these properties, the fuels are formulated with high-density naphthenes in nearly pure form. These fuels only are used in limited volumes and in situations where price is a minor consideration. JP-10 is essentially a single hydrocarbon exo-tetrahydrodicyclopentadiene. It has a minimum volumetric heat content of 39,434 MJ/m3 (141,500 Btu/gal). For comparison, Jet A or JP-8 has a volumetric energy content of about 35,000 MJ/m3 (125,800 Btu/gal), about 11 percent lower. JP-9 is a blend of three hydrocarbons: methylcyclohexane, perhydronorbornadiene dimer, and exo-tetrahydrodicyclopentadiene (JP-10). JP-9 has a minimum volumetric heat content of 39,573 MJ/m3 (142,000 Btu/gal).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5/21 19:19 | |
Re:武器裝備之外─航空雜談(PART.01) | |
剛剛看最新一期的AIRWAY中文國際版五月號,有一篇談到1988年的MD-12研發計劃,其概念目前發揮在空中巴士(AIRBUS)A380超級雙層廣體客機上。A380計劃自2000年開始進行,首架A380原型機預定2004年在法國總廠首飛,2006年首架量產機交機給新加坡航空。 MD-12計劃於概念階段時即設定以亞太地區為主要銷售對象,在1997年麥克唐納•道格拉斯(McDonnell Douglas)被波音(Boeing)併購後,因波音商用機主力放在747/777機上無意投資MD-12計劃,故此計劃宣告正式結束。 巧合的是空中巴士A380機銷售重點就是在亞太地區,有與波音爭奪此地區廣體商用機市場的態勢,這就是廣體商用機市場與商機的抉擇、判斷。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