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回 覆 | 返 回 |
鳥羽 於 2002/11/13 17:14 | |
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台灣日報今天的社論 有一處發生筆誤 在談到國家更改名稱的時候 說到『錫蘭曾改名為馬達加斯加』 我想這應該是斯里蘭卡之筆誤吧 如果有人在 希望更正一下 不過這篇社論寫的不錯喔 社論】國旗國號可否更改?何妨讓年輕一代去思考與辯論! 國旗等不等同於國家?總統府秘書長陳師孟在立法院為國策顧問金美齡辯護時,平和而堅定地說「中華民國和中華民國國旗不能畫上等號」、「國旗不等同於國家」,引起在野黨立委跳腳辱罵「什麼東西」、「第五縱隊」,在野的領導人隔天也跟著罵,說這是對國家憲政與民主體制的藐視與不尊重。國旗是經過人民同意賦予國家象徵的意涵,當然是代表國家,但並不是「等同於」國家,構成國家要件並不包括那一面旗子,過去國民黨的黨國教育,讓包括洪秀柱在內的許多人,都把青天白日國旗、三民主義國歌、中華民國名稱當成神聖不可侵犯的圖騰,實際則是威權統治者拿來作為合理化政權的「法器」工具,祇因陳師孟的真言,戳破昔日統治者的虛幻神話,才引來共犯結構的集體反撲。 如果仔細聽清楚陳師孟的講話,他明白表示金美齡熱愛的是國家本身,中華民國是現階段的名稱,雖然對現在的國旗、國號有不同意見,並不代表不遵守現在的法律,國號、國旗都可以改變,不會永遠如此,世界上的例子多得不得了。事實上隨便上網找一找就有許多例子,在亞洲的阿富汗今年一月二十七日才剛把原來綠、白、黑的國旗,改成綠、紅、黑,國徽下的軍刀也拿掉了,同在亞洲的泰國,最早國旗是紅色的,一八九八年加上了白象圖樣,一九六三年又改為藍、白、紅的條紋,藍色代表皇室、白色是大象。改國名的也比比皆是,非洲的薩伊改為剛果共和國、亞洲的錫蘭改馬達加斯加,都是大家熟悉的例子。 國旗在憲法中有所明訂,憲法則是經過人民以直接或間接民意表決通過,所以,國旗、國號是人民同意賦予國家象徵才有其意義與地位,重要的是人民的同意,可是,現在所謂的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國號、中華民國國旗、中華民國國歌,哪一樣是經過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參與同意過的?國民政府在二次大戰後接收台灣,才把這些圖騰移植過來,基本上,不管是國旗或國號,都和島上的人民沒有直接發生過關係,意即未經台灣人民同意,這就是陳師孟所說的歷史背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有人對國旗、國號有不同的意見,也是民主的常態。 辱罵陳師孟的人,口口聲聲把中華民國憲法掛在嘴邊,聽到「國旗不等同於國家」就抓狂,大罵陳師孟「可恥」「不要臉」,可是,除了國旗、國歌代表國家,中華民國憲法更明確表示「總統為國家元首,對外代表國家」,試問在野黨人,對陳水扁總統有「等同於」對中華民國的尊重嗎?總統是經過人民選舉產生的國家元首,對外代表國家,但不「等同於」國家,有一天他會下台,但國家仍然存在,同樣經過人民同意的國旗圖樣,有一天也可能改變,但並不影響國家本身的存在與延續。 陳師孟講出知識分子的良心話,卻被舊統治政權的遺緒視為「觸犯天條」似地罪不可赦,什麼辱罵的言語都出籠了,洪秀柱脫口而出「第五縱隊」,顯示在她的腦袋裡還保存著「X進黨」等於「台獨(毒)」等於「共匪同路人」的戒嚴餘毒,這樣的人貴為國會殿堂議員,是台灣的悲哀。 陳師孟原是國民黨黨國大老陳布雷後代,若以身分劃分,是屬於外省權貴子弟,但卻能跨越族群偏見與鴻溝,展現知識分子的良知,相當值得感佩與肯定,而泛藍的強烈反應則顯示黨國教育對思想加諸的限制枷鎖有多麼根深蒂固,從國際法的角度,有人認為所謂的「中華民國」早在一九四九年便終結,可是卻還有這麼多人信仰這個虛幻的神話。 人民才是國家的主體,只要經過人民同意,國旗、國歌、國號當然可以改,我們也了解,以目前政治結構,吵來吵去不會有結果,但是,黨化教育的遺毒不應再延續,我們應該還原事實,把人民的權利還給人民,讓年輕一代的台灣人民來思考與辯論,決定自己的名字和旗號。 |
台灣日報編輯部 於 2002/11/13 19:36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謝謝鳥羽還有許多讀者的來信指正 真的是不小心,就把馬達加斯加從非洲移到亞洲了 錫蘭 是改成 斯里蘭卡 才對 台灣日報將在明天刊出更正啟事 謝謝! 台灣日報編輯部 |
KSC 於 2002/11/13 20:44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台灣日報將在明天刊出更正啟事<< 非常好!為台灣媒體建立一個好榜樣;拍拍手. 台灣日報工作人員辛苦了;請精益求精,進一步為台灣服務!加油! |
讀者 於 2002/11/13 21:21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台灣日報在中午就買不到了(跑了好幾家便利商店)?? |
帶黑頭罩的 於 2002/11/13 23:03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看到我們報社馬達加斯加給搬家了,趕快帶起黑頭罩不敢見人。 |
阿瑋 於 2002/11/14 12:15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台灣需要你 我們全家支持你 台灣日報 加油 |
pure human 於 2002/11/14 12:34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好報就是這樣,馬上有人出來回應 不會像一些下三爛的報 |
楚人 於 2002/11/14 14:08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有人在這里, 就抱怨一下, 我已經定好幾年了台日, 這是我的看法 台日新聞量太少, 取樣太窄, 副刊量也不夠, 水準也不好. 還有不要老是要獨派的撐, 這是小眾媒體的經營 希望台日不要只是聯合中時的反面而已. |
PFCA 於 2002/11/14 19:27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同意樓上的說法, 希望臺日多努力,以臺灣第一大報為目標 也希望眾網友共襄盛舉!! |
南嘉生 於 2002/11/14 19:48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我發現台灣日報的讀者來信(民意最前線)部分,刊登的人都是那一些人,很固定。論點基本上差不多,讀久了,會讓人有疲倦感。我建議台灣日報可以和本論壇協商,是否可以由本論壇一些高手去支援,讓外面的人知道支持台灣意識的人,可以提出一些很深入的觀點。現在上報的一些投稿者,固然有其文字功力,但相同觀點、筆觸的文章太多、太重複。會讓人有師老兵疲的感覺。 |
台日員工 於 2002/11/14 19:51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個人同意楚人的看法 其中有環境結構性及累積下來的問題待處理 不過這不能當做不改進的理由 我們還是會再接再勵的努力下去 辦一份反應主流意見廣納多元看法而有深度及友氣質的報紙 相信是所有台灣人的願望 本報一定朝此方向前進 |
台日員工 於 2002/11/14 20:04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南嘉生說得好 民意最前線寫手多固定 近日本報已討論改進 更歡迎本版好文與讀者共享 不過限於財力本報無稿費 敬請見諒 (所以有些寫手常投稿實在誠意可感) |
PFCA 於 2002/11/14 20:27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如果以筆名寫,然後用e-mail過去可以嗎? |
台日編輯部 於 2002/11/14 20:36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PFCA: 可以用筆名 本報e-mail為: 歡迎多利用! |
阿奇 於 2002/11/15 00:53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嗨 台日員工 談一下顏文閂如何苛扣你們的待遇福利吧 或是顏文閂辦報的理念吧?如果他有的話 |
hwff 於 2002/11/15 15:04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我是台灣日報的長期訂戶希望如下 副刊量也不夠,金融,醫學報導不足 但價格可提高 |
Hans 於 2002/11/15 15:34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現在怎麼賣? 台灣日報 |
南嘉生 於 2002/11/18 16:55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就戰鬥位置 在媒體對抗版上,台灣日報記者說只要讀者願意,都可以投書到他們民意最前線上。他們也希望廣拓稿源。 我覺得本版的各位大大可以往那邊投稿。 各位都很清楚媒體的影響力,也知道媒體的水準,更清楚台灣的媒體很多都操控在統派的手中,但是這一些瞭解對社會大眾意義不大。因為你說的東西很多他們都知道,但是要他們不看統派媒體,你要提供什麼樣的東西讓他們看?除了統派觀點的評論,你能提供他們什麼要的觀點。你們用什麼管道讓他們知道所謂的台灣的聲音? 今天我們能在網路上大叫大喊,是因為我們懂電腦網路,可是社會上還有一大堆人根本不懂電腦,你們的言論能夠傳達到他的耳朵嗎?你能喚起他們的認同嗎?如果無法突破網路、電腦這樣的限制,我們的聲音要讓社會大眾知道就很困難。在這種狀況下,我們只是在這裡喊爽的而已。 有線電視上有一個由鄭新助前民進黨國代所主持的節目,他以他的觀點、論說,將一些政治、社會現象評論給社會大眾知道。不要以為他這樣沒有作用。我知道很多年紀較大、又有一點政治意識的老人,他們很喜歡看他的節目。而這一些人才會發時間去影響他的同伴、朋友,這樣的影響力才能擴大。鄭新助節目的作用就是運用社會大眾最簡便的通訊設備,達到傳播資訊的功能。 今天我們有機會和統派媒體正面對抗,就應該把握機會。 |
超限戰家族 於 2002/11/18 17:28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超限報紙戰家族 給台灣日報的建議,引進美日書摘專欄做起 在台灣的聯合中國媒體,尤其是所有統媒電視台,本著「一分新聞、兩分八卦、七分鬥爭」伎倆,效法共產黨「一分抗日、兩分應付、七分發展」手法唱衰台灣、搞爛台灣。記者已經成為匪諜的最佳身份掩護,公然對台灣統戰超限戰。 唯有,台灣熱血青年全面與統媒匪諜記者抗戰,自由攻擊才能阻擋匪諜的作亂和中國的超限戰併吞台灣。 吾人建議台灣應該積極進口華盛頓蘋果、富士蘋果等歐美日專業媒體,策略聯盟密切合作。初期以契約方式翻譯專欄如:書評、旅遊、文化、體育、國際情勢等刊出,後期則交換派出記者和文稿及出版通路共享。台灣狡兔三窟本土化和國際化齊頭並進,加上厚植民主及人民素質以保萬世台平。 |
文貝 於 2002/11/18 17:59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給個建議 不如就讓本版和其它版和台日合作,讓台日可以使用本版如政經,國會監督,文化,軍事等的文章,當然也得經作者同意 不知這個方法可不可行 |
路人T 於 2002/11/18 21:05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不如就讓本版和其它版和台日合作 或許台日的編輯有他的立場,不過從新台灣週刊與台視的討論版看來, 也許靠這個趕過自由時報.......幻想中!! |
大蕃薯 於 2002/11/18 23:37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是不是應該做一些銷售點的銷售量調查 因為有些點報份少 但讀者多 過了十一點就買不到報紙 有些點十二點過後還有十數份 當地的選民結構可以當作一種依據 參考看看 免得蕃薯腳要跑好幾家便利商店 等你回應喔 0204....... |
unicorn 於 2002/11/19 16:04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南嘉生所言 ........ 有線電視上有一個由鄭新助前民進黨國代所主持的節目,他以他的觀點、論說,將一些政治、社會現象評論給社會大眾知道。不要以為他這樣沒有作用。我知道很多年紀較大、又有一點政治意識的老人,他們很喜歡看他的節目。而這一些人才會發時間去影響他的同伴、朋友,這樣的影響力才能擴大。鄭新助節目的作用就是運用社會大眾最簡便的通訊設備,達到傳播資訊的功能。 ........... 這正是家母的寫照, 我常稱讚她是懂得上進的歐巴桑 (對比一些只會人云亦云沒有民主思想的人而言) 她日據時代只讀到小二, 對中文不熟, 無法讀報, 但近來常提鄭新助怎麼說怎麼說 我的一些想法她也不像以前那樣會反感, 我想這都是草地國代的功勞 |
崇文 於 2002/11/19 16:37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多數人對報紙報導e內容bo羅輯分辨e能力,往往以為標題就是公正無誤e結論,soah kah-i tong-choe 是家己e讀報結論,所以容易hou誤導而產生錯誤認知. m-kan-an-ne,有koh-khah濟e讀者只想beh閱覽影視運動新聞,對政經新聞bo興趣,m-koh他們也e翻看政經版面,標題就是in閱讀e深度極限,所謂愛屋及烏,當in處於因為閱讀豐富精彩e軟性新聞後所產生e歡愉欣慰滿足感中時,特別容易接受政經新聞版面內底,hia-e經過扭曲編造e錯誤新聞標題.毛澤東bai說過:謊話kong一百遍tioh是真理,而聯合中國已經主宰了台灣傳媒市場近五十tang,潛移默化了兩千三百萬台灣人. ti chit-e網站lin奮鬥e人士,充滿了熱情天真,想beh借由家己e一支自由之筆想be chham統媒對抗,唯是否想到,e到cha閱讀發言e人bo-che, 而且long是立場已經確定,思想不易再改變e.ti-cha奮力為文e效果只有兩e,一e是練習作文,另一e a是練習作文. 想beh chham統媒對抗,只有向統媒學習包裝,學in-e華美精綻豐富多彩e影視 運動社會新聞版面,(不正確e內容m-免學習),用五花十色勾引具人性弱點e廣大無頭羊,先將in圈養起來,再來進行教育iah-si洗腦e工作.chhin-chhiun台灣日報an-ne標榜政治專業報紙,kong 1 句phain聽e話,自慰(自我安慰)罷了. 建議站主ti本站keh建置一kua軟性e內容,因為正經八百e政論文章,hou人bo-ho親近,soah-lai減少了影響力.土水師父beh貼磁磚之前ai將ang-mng-thou壁用鑿子打出chian-che lap-o,潑水浸濕了後chia-e-tang kah磁磚黏khiu;beh影響一個人e想法也需要先解除他e防衛機制,chia-e-tang改變i-e既定思考模式;be-tang kong我e磁磚上好,所以tui壁-lin chit-khng,tioh-e自動黏tiau.che中間必須ai-u適當e介質ham方法,將乾硬滑溜e壁面處理成粗糙濕潤e-tang黏附e表面了後,chia抹ang-mng-thou將磁磚黏khiu;be-tang kong我e想法論點siang正確,所以自然e hou無頭羊接受,總須要一寡華美精綻豐富多彩e影視 運動社會新聞版面,將人心浸蝕了,愉悅了,沒防備了,chia容易接受gua-e所謂正確e想法認知.台諺云:枕頭神siang靈聖,na-si 1-keng媒體ham讀者e關係chhin像男女情人hit-khuan,an-ne chit-keng媒體一定熱賣影響力遠大.nasi e-tang1-禮拜1-kai ti 壹週刊-lin 刊一篇本站e精選文章,i-e影響力可能濟過本站kui-tang e 影響力. 專業永遠是小眾,人格高尚者往往自我局限,項羽重義劉邦奸巧,想beh成就大事業者ai-u基本e人格素養,但更加重要e是be-eng-chit sion忠厚老實. |
看不懂 於 2002/11/19 16:42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夾雜什麼英文字,看不懂,失去溝通意義. |
ILLwill 於 2002/11/19 17:20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那是台文,懂台語的話用拼音對照一下大概八九不離十 |
路過 於 2002/11/20 01:22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台日是專精於政治版的報紙, 雖然身為讀者希望台日能有更豐富多元的版面 但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是很難實現的 也許台日並不覺得在經營這些版面有迫切性 但這方面的不足卻嚴重地降低了台日的影響力實在可惜 台灣現在有不少相當有活力的出版社 如果可以跟這些出版社以joint-promotion的方式做策略聯盟 由台日提供版面,出版社提供內容(圖文)應該可以經營出非常吸引人的版面 許多作家和出版社的合約裡都有明訂 在新書出版期間出版社可將書內部份的內容刊載於報章雜誌 對於大部份的出版社,台日的發行量和影響力已經非常吸引人 相信絕大多數的出版社都會很在意在台日的曝光機會(畢竟出版比報社更小眾) 台灣每年的出版量非常驚人,每月有以千計的新書上市 台日更可為讀者精挑細選好文,由台日主導選文,並不見得會太商業化 反而可以推介好書讓更多的讀者認識,順便提昇讀書的風氣 例如可以全版的版面自周一到周日每天一個主題的書摘 (例如周一:理財周二:自然生態周三:醫學周四:科學周五:食譜 周六:童書周日:旅遊等等) 現在出版社的美編都已數位化, 直接利用出版社的數位影像和圖檔無需再有掃圖的支出更省錢 利用出版界現有的豐富資源, 不需太多的人力和財力就能台日在政治議題外有既深且廣的拓展 也許對台日是一個短期馬上可行的方向 |
恆愛台 於 2002/11/20 02:08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我不懂!∼∼∼台日每天在超商只能供給一至二份嗎? 而且一定夾藏在下面某一小格內!.........當然,中午後買不到很正常! 從前我打電話過去罵好幾次台日!大概都是抗議既然敢掛【 台灣 】二字當招牌! 就少來中國觀點看【 台灣 】,登輝先生時代.我還罵過好幾次金先生和費邊社, 當時很多是負面看台灣!但修正相當迅速!...........的確!樓上眾網友兄弟! 給了台日極好建言!..........我相當支持直接引用此地精彩的論述! 因為這是彼此打氣的良方!∼∼∼振奮士氣!在近日真的蠻需要的! ★這兩天常無意間想起那位爸爸,女兒睡著了!從高醫附近抱著女兒堅定地走完正名全程! ★我忍不住誇他【NI桑∼你舉一基全隊享大基e旗仔!∼∼∼你享蓋勇!!!】........ ★不知名的他!是我永恆的榜樣!當然七十歲左右的歐吉桑.歐巴桑堅決走下去的力量! |
花影 於 2002/11/20 02:15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看不懂 你/妳看不懂就賣哭夭 沒人當你是啞巴 了解? ㄏ |
花影 於 2002/11/20 02:20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路過兄ㄉ建議 偶認為粉不錯 台日是否可以考慮看看? |
崇文 於 2002/11/20 10:52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看不懂 於 2002/11/19 16:42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夾雜什麼英文字,看不懂,失去溝通意義. 反轉來看,台日想beh有影響力,tioh-ai考慮溝通e問題,i beh如何吸引普通人 就像中國beh拉攏台灣lang當然ai用繁體漢字,m-koh內底當然是貫徹一e中國, 所以台日主張台灣主體意識固然正確,但身段ai放hou低,想辦法ka大多數的普通人 |
spglein 於 2002/11/20 22:59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以早lan long 叫中國為大陸,chin-ma lan be-chio 人已經被影響改叫內地﹣﹣﹣ ﹣﹣﹣﹣﹣ 目前dua di 外國,m知 今ma go he-0ng 是 an ni,悲哀 ! 但願跟著叫的人不多, 越來越少, 沒有! |
鳥羽 於 2002/11/21 00:10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台灣日報 你們被告了喔 被影射煽動農漁會上街頭 傅學鵬控告台灣日報 2002/11/20 23:36 東森電子報記者張士彥/苗栗報導 台灣日報刊登苗栗縣縣長傅學鵬,涉嫌主導串聯21縣市農漁會走上街頭抗議,還影射傅學鵬是宋楚瑜的馬前卒,傅學鵬看到報紙之後相當生氣,20日中午特別到地檢署按鈴控告這家媒體毀謗。 傅學鵬說,自己是無黨籍人士,立場相當的中立,在任何事情上一直以民意為依歸,但是絕沒有如外界所說,串聯各縣市走上街頭。 傅學鵬說,抵制農漁會分級管理制度,應該是南部農業縣市的首長壓力較大,怎麼也輪不到他發言,外界竟然還會傳出傅學鵬是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馬前卒,真可謂是無稽之談。 傅學鵬只希望好好做完縣長的任期,至於台灣日報的毀謗事件,他只希望檢方能夠還給他一個清白。 |
台日員工 於 2002/11/21 00:53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哈哈!知了 本報明天就會有回應 本報握有具體的消息來源 只是為保護之而暫且不表 傅學鵬不過是為了表態罷了 免驚 |
台日民意版 於 2002/11/21 01:16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感謝諸君對台日民意最前線版的建議,同時歡迎投稿,以行動充實民意版內容,來稿如果註明台灣茶黨網友,將優先採用,可以使用筆名,但請附上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等相關資料,以示對文章負責。 對於報紙的發展,當然有一定的策略,誠如先前本報長官在本欄的留言,確實想朝更多元的方向努力。每家報紙都想成為大報,不過,沒有幾家可以如願。我最響往英國泰晤士報,雖然報份不多,但卻是最受尊敬及最有影響力的報紙。 |
fly 於 2002/11/21 01:45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又一個標榜立場中立的政治人物 口丕 ! 深陷政治染缸的人還能有所謂中立 口黑~~口黑~~ 牆頭草 隨風兩邊倒 風如果停了 它當然還是挺直的 可別說這就是堅定不移 口惡~~ |
讀者 於 2002/11/21 02:26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我附和路過的看法 我記得台日初重生當時 有陣子都有做針對蘋果電腦的一頁資訊版 那時也吸引了相當多Mac使用者自發性的支持台日 我想可以藉由經營小眾興趣的文章報導來充實版面 (目前台日真的感覺太單薄了) 這也是比較經濟的方式來在生活新聞上可以追上統媒報閥 此外 目前版面上某些字體色塊的選擇不盡理想 如果能夠改善的話也有助於台日形象的提升 台日諸君請加油! 我們讀者也會在能力範圍內盡量的支持貴社 |
阿奇 於 2002/11/21 08:39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更 沒人理我 只好自言自語了,唉,像在發囈語 台灣日報本來應該有機會的,機會是兩個,一是中部。一是比自由時報更菁英一點更精緻一點更有氣質一點(借用台日員工的話,或許他是高層長官也說不定) 在台中開創時,是符合行銷策略及定位的,但不知為何遷到台北了,這也難怪,顏文閂的社交圈及人脈都在台北,當了社長還悶在台中,豈不是錦衣夜行,唉,有時企業精營,會被莫名的原因,影響到重大決定,例如有些台商明明是因為到上海KTV 認識個美妹,執意到大陸設公司,嘴巴說是大陸市場重要,其實只是正和美妹打得火熱而已
目前台日的財務不知如何,我們大家是可以喊口號喊得都很爽,但是可別壓榨勞工,少來什麼很有尊嚴等等,那是老板在哄騙勞工的,台日員工是老板嗎? 隨便扯,要吹牛或是熱烈支持台日的,請繼續,別被我掃興了 |
阿瑋 於 2002/11/21 09:17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給阿奇 壓榨勞工 你是哪聽來的 我們那一區的左鄰右舍 全都已改訂台日 以前我們都是訂自由的 有一個屬於我們台灣人的地方 我都會很喜歡也很珍惜 |
皇國御稜威 於 2002/11/21 11:14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我對路過兄的建議深有同感。退伍後透過三四個月的「教育」,統媒在我父母心中的信譽已經破產。他們原先還真不相信原來統媒都是這樣歪曲或編造假新聞,遂行政治目的的賣台集團。現在他們對統媒已經完全不屑一顧,統媒講的話聽了都自動打個一折。 可是我推動家裡改買台日或自由的計畫,就還沒有完全成功。原因就是因為扣除掉新聞版面後,內容實在顯得有點少,特別是台日,而自由雖然比較好,但還是比支那時報要差一點。這使得我媽每週還是會買一到兩次統報(當然相較於以前天天買那是好多了),或是買統報加買一份自由或台日。 擴充軟性版面內容,絕對是肅清統媒的重要手段。 |
白賊七 於 2002/11/21 13:53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今天第四版斗大的標題---車正國:一億多瓶假米酒流竄(吳易芸報導) … 車正國以實際數據顯示國內假酒氾濫的情形,他表示,國內每年正常消耗量1800萬打89年後受wto漲價預期心理創下2500萬打銷售量 據估計今年民間屯積量約700萬打+改制後合法米酒不到800萬打
生產量不到100萬打?何以證明車正國所言不虛?憑他曾是公賣局秘書? 真不敢相信我看的是台灣日報! |
白賊七 於 2002/11/21 17:26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補上全文 車正國:一億多瓶假米酒流竄 |
台日員工 於 2002/11/22 03:59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目前台灣媒體記者的素質不一,台日當然也不例外,希望網友對台日有更多的鞭策,有批評才會有進步,感謝白賊七的指正,如有類似的意見,個人會雞婆地列印出來,交給長官及記者改進。 其實,諸位網友除了不爽統媒可以吐吐怨氣外,也可以多給台日一些言意見,我相信台日長官會很有雅量的。 |
阿姜 於 2002/11/22 18:57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兩點意見: 一,明年,蘋果日報就要在台灣發行了,而且她們好像也創設自家的派報系統,對此衝擊,台日是否已經站好作戰位置,這是我在〈媒閥媒閥,沒有辦法?〉貼文中最關心也是最擔心的部分,但台日卻沒有任何回應。我好難過喔。 二,如果印象無誤,本欄算是有史以來出現台日從業人員最多的一欄,但名稱上過於混亂,有「台灣日報編輯部」「台日員工」「台日編輯部」「台日民意版」,誰代表台日官方立場,誰只是個人意見,是否該有區別呢?例如,台日編輯部就代表編輯部的立場,而台日員工只是個人意見,但台日員工有上百人,我哪裡知道,這個台日員工就是那個台日員工,好歹也要用「台日員工──XXX」,當然,XXX可以是自行取的網名。不然,我好迷惑喔。 |
caffen 於 2002/11/22 21:15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哈哈,來當辣阿姜的狗尾∼∼ 這一欄果然是台日員工最多的一欄,所以來攔路呼一下∼ 如果各位大大翻到人間不小心看到張大春這一次三少四壯的文章,恐怕也會像我一樣氣到摔鍵盤∼ 有網友對台日副刊的素樸誠懇大力推薦,作為傳播一環,無論如何,請台日多多考慮將報社另外一個文化櫥窗擺出來吧∼∼ |
S.I. 於 2002/11/23 16:14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我訂臺日一年多了, 送我們那一帶報紙的先生, 好幾次向我建議改訂聯合, 看我不為所動, 後來又建議改訂自由. 如果不是因為我們一家已經被統報騙怕了, 又覺得自由有時候不太守的住立場, 不然這樣三番兩次的好心建議, 我們家真的會被說服. 派報的先生講的理由如下 : (1) 臺日容易晚到, 一但錯過送報生出發時間, 他們就沒辦法送. 這問題最近比較少發生, 剛開始改訂臺日的時候, 常常會收到聯合報, 後來則是變成收到自由. 我在猜是不是臺日沒給那麼多回扣還是獎金之類的東西, 還是臺日和派報先生之間的溝通管道不良 ? 這樣講的原因是因為, 當初我要訂一年, 派報先生要我自己找優惠方案自己去劃撥, 結果我臨時找不到報上登的優惠方案的版面, 就撥電話到報社問, 結果回答竟是請你自己再找一找. 我是這樣想, 因為臺日在客服上似乎不太上軌道, 是不是和派報先生們之間的關係也不太好 ? 另外, 最近臺日在休閒版面上的嘗試, 似乎不太成功, 我想就提供一下我個人的一點讀者意見給臺日 : (1) 旅遊資訊 : 近幾年來國民旅遊風氣盛行, 類似我們家這樣的小家庭, 需要這些資訊. 我會繼續訂臺日, 因為它還是最好的一份報紙. 批評是為了希望他更好更進步, 以後有更多人看他, 有些事情說說容易, 做起來很難, 希望這一篇只表達了一個讀者的意見, 而不會打擊到臺日員工的士氣. 臺日, 加油 ! |
南嘉生 於 2002/11/24 13:44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台日編輯部 你好。你們11月24日第十五版的影視縱橫版,介紹F4的新聞,怎麼也用「內地」這個名詞稱呼中國,請問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嗎,貴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內報嗎? |
KSC 於 2002/11/24 16:21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給台灣日報主編拍拍手.連續兩天(昨天和今天)有關農漁會的社論,是所有台灣報紙中最有建設性的!希望工作人員繼續努力,也請網友多多捧場;請大家告訴大家. 自由時報今天的社論,小社論,及胡文輝最近有關農漁會的評論,也相當好,讓人感受到他們愛台灣的本土情懷. 幸好台灣還有這兩份報紙! 相較之下,那些統媒一昧泛政治化的社論評論就顯然地空洞無力,掩飾不了他們對昨天[農漁會遊行]未能搞大搞亂的失望!中時社論,還想乘機將自己一手編織的[搞省籍矛盾][搞族群分裂]兩頂帽套牢到民進黨頭上,真是卑鄙! |
路人T 於 2002/11/24 20:04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更歡迎本版好文與讀者共享 >>不過限於財力本報無稿費 可不可以建議,由投稿者提供親友或機關住址名字,送試閱1星期的台日 讓他傳播的更遠 |
阿奇 於 2002/11/25 08:46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可惜啊 這些支持者的熱情、盼望與寄託,都被白爛的經營者虛擲掉了 還有王永慶白花花的數十億銀兩啊 一個經營者錯誤或無能的決策,或是將經營報紙當成個人經營關係的工具(誰不是呢)然後成了敗戰元帥,流失了大批客戶與機會,讓這些空有熱情,卻不知緣由的香客徒呼奈何~~~~~ |
阿瑋 於 2002/11/25 09:18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給阿奇 你是來亂的? 不然你推薦一家吧 |
阿奇 於 2002/11/27 07:03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阿瑋 這麼說起來,是我不對了 每個人都有宗教自由,我應該尊重你的宗教的 對不起,你正在聖殿膜拜唯一的真神,全能全善全知的大帝,我在旁邊說三道四,妨害你的禱告,冒犯你的圖騰,打翻你的神桌,絕對是我的不對 再次道歉,我真的沒有資格干擾別人的宗教儀式的 |
阿瑋 於 2002/11/27 09:22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給:阿奇 並非說你不對,而是覺得你指摘了一堆有的沒的 但卻沒說原由 你指摘經營著不對 但不對在哪丫 就像一個人指著你鼻頭大罵 但卻又說不出你錯在哪 你會服嗎 PS:我只是台日長期訂戶 |
大蕃薯 於 2002/11/27 10:12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to 阿奇 << 這些支持者的熱情、盼望與寄託,都被白爛的經營者虛擲掉了 請舉實例 <<一個經營者錯誤或無能的決策,或是將經營報紙當成個人經營關係的工具(誰不是呢)然後成了敗戰元帥,流失了大批客戶與機會,讓這些空有熱情,卻不知緣由的香客徒呼奈何 請舉實例 否則閣下所言又跟網路流言有何不同 |
jeff0811 於 2002/11/27 12:17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瀏覽了一下阿奇網友的發言 好像就是顏文闩很爛為主體 |
在水一方 於 2002/11/28 12:16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抓個小小的問題 台日電子報上的錯別字 例如上午下午, 必為上什下什, 我知道這是倉頡選字的問題, 人十-->1.什2.午 如果說一兩次忘了選2, 那還情有可原, 但逢午必為什, 可見是愉懶不用心咯, 麻煩改進.. |
路人T 於 2002/11/28 20:25 | |
台日「費邊社」,台灣第一等 | |
這是從外獨轉貼的,參考看看! *************************** 台日「費邊社」,台灣第一等 發言人:阿姜, on Thu Nov 28/02 12:46:28 (IP code: 245.86) -------------------------------------------------------------------------------- 讓我們來比較四大報。 聯合報是「黑白集」,我是幾乎不看,所以略過不談。自由時報是「自由談」和「鏗鏘集」,前者沒有署名,後者是資深新聞工作者胡文輝的專欄,「自由談」的內容取向過於偏向統獨和政治,而且沒啥新意,令我乏味異常,大抵跟聯合報的「黑白集」差不了多少,只是統獨、藍綠、中台立場迥然分異的區別,以及「黑白集」比「自由談」的文字運用來的刁鑽酸味罷了。但胡文輝的「鏗鏘集」不一樣。個人色彩較重,比較沒受到官方箝制,想說什麼,就寫什麼,印象最深的是,他譏諷鄭余鎮在美國求見來訪的吳淑珍,說「總統夫人叫我回去,我就回去」,封建思想,太過八股,棄選民、政黨於不顧,只有總統夫人的牌位,一筆就點出了事實真相,令人激賞,不過,如此精采的評論,倒是不多就是了。 中國時報的「中時小社論」,取材廣泛,文字精湛,短短幾百字,溢滿濃重酸味,文字可讀性強,內容極易吸收,寫手成員的素質,絕對是高手中的高手,對政治意識不強的讀者來說,很容易不知覺地被它貌似中立的口吻,洗腦浣腸,腦漿染成藍橘紅三色,大便噴屎一屁股,還不自知。陰險,拐彎,真是文字高手。獨派寫手,應該要多學著點。 最後是台灣日報「費邊社」。「費邊社」也是不署名的,亦即代表社方立場。我個人極為推崇「費邊社」的主筆群。文字可讀性,和內容吸收性,跟「中時小社論」差不了多少,但相較言之,他們的文字光明磊落,不像中時的陰險酸毒,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固然傾泛綠立場,但該打該批,絕不手軟,算是有格調的一位諍言者和真正的媒體人。舉個例子來說吧。記得泛藍立委們,填寫政務官的評鑑表和分數欄,絕對的是自家人郝龍斌是最高分,勇奪第一名(雖然我們市井小民根本不曉得他做了什麼事,只知道他以化學藥劑處理屏東油污,油污固然很快清除,但也殺死了該遍海洋棲息生態),最後幾名的,當然是泛藍立委最不爽的那幾隻「扁人」了,結果隔幾天,泛綠立委也同樣炮製一份「賣台問卷」,以同樣伎倆,回敬藍營,「費邊社」認為,這是泛綠立委的墮落,泛藍以非公平的問卷評之,應該要接櫫其問卷對象的主觀性,而不是用同樣的非公平、主觀性來反擊對手,更糟糕的是,反擊的招式,更為拙劣,「費邊社」甩了泛藍立委一記耳光,但也踹了泛綠立委一腿飛踢,真是踢的好,踢的妙,踢的聒聒叫啊。 以上是我對台日自由聯合中時等四報官方立場「小社論」的評較,當然有我自己的主觀喜好交雜其中,不一定要大家認同我的看法,我只是分享一下我個人意見罷了,現在,也就是是今天的台日「費邊社」,又寫了一篇好評論了。請大家看看,並且思考一下吧。 台灣日報2002/11/28 米酒與治國◎費邊社 米酒問題扯到治國能力,是不是太扯了?這得看是從什麼角度看,教科書問題也很小、一個國家公園的設置也很小、八掌溪事件幾條人命跟每年治安、車禍冤死的人數比起來,也不算什麼,但是就是這些小事情老是辦不好,為什麼? 有治國能力的政府,就該知道如何運作國家機器以回應民意的要求,教科書問題一再被抨擊,遲遲無法解決,設置國家公園惹到原住民部落群起反抗,農漁會管理制度弄到軒然大波,這都不是突發狀況,而是執政者讓國家機器的官僚鬆散了。 米酒問題也是一樣,管理假酒私酒以至於毒酒,樣樣有法可循,樣樣有則可罰,樣樣有主管官員可以負責,但是這麼龐大的政府就是任由問題嚴重到三天兩頭喝酒死人、嚴重到媒體報導到如火如荼,才見到警檢大力查察、行政院重罰宣示,衛生機關接受驗酒真假,以至於還有減稅的研議,如果行政院不說重話,主管的財政部及協助查察的管區警員是不是就繼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呢? 這些官員警察不會不知,只是新政府上台後他們鬆散慣了,反正大問題有政務官扛政治責任,小問題新政府又管不著,沒問題在野黨又三天兩頭找問題,多做多錯,不做不錯,等著長官指示才去做準沒錯,家庭主婦輕易可以買到的假酒私酒,主管官員除非宿醉不醒,怎會不見舉目可及非法行為? 如果新政府任由官僚體系繼續鬆散,再多的政策美意,也讓民眾感受不到,再小的問題也可以滾出大波大浪,再多的政務官也不夠謝罪下臺,嚴飭吏治,方能治國,嚴辦失職官員警察,才是國政上軌的正本清源之道。 寫的真好。嘖嘖嘖嘖。 而且總統能不能對行政部門使上力,我倒不覺得是重點,因為縱使總統有一百個分身,也不可能所有部會單位都能監督到底,國家機器不像台北市政府,能以一人之力扭轉行政效率和革新,雖然目前有公務人員的評比,而且評比標準也較往年來的嚴苛和精確,但評比是年終大考核,問題是年初到年尾,會有多少問題出現,有多少狀況發生,問題一出現,狀況一發生,國家官僚體制的相關人員,是否能第一時間動起來,就像我看到美女,懶叫就硬起來一樣。我想,這才是費邊社這篇評論,所要讓我們了解的部分。 |
阿姜 於 2002/11/29 01:33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感謝路人T網友,在NO:1905_56轉貼阿姜在他處的貼文。但這篇貼文,是我中午吃便當時,一邊瀏覽新聞,一邊啃食雞腿之下,所寫的臨時之作,取材樣本太少,內容亦見貧乏,所以,我才不敢貼在媒抗版,算是一點點心得分享罷了。實在不忍拿出來丟人現眼說。 所以,能不能請本版編輯室大人,砍掉上面那篇轉貼,也砍掉這則跟貼。 不過,在此有限的時間裡,還是感謝路人T的轉載,也感謝編輯室的辛勞。勞力了,多謝啦。 |
路人T 於 2002/11/29 21:58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首先對阿姜大大先致歉,沒有經由你的同意就貼文,不知你有特殊的考量! 不過讀你的文章很舒服,讓我常常笑到跌倒! 貼這乙篇只是想給台日辛苦的工作人員一點鼓勵吧! 尤其是看到那天宋A拿林朝億先生的報導來羞辱政府還沾沾自喜, |
編輯室 於 2002/11/29 22:11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阿姜先生: 您太客氣了,您的大作總能令人一再玩味;因此編輯室考量的結果,決定保留由路人T先生所轉貼的您的大作。如有冒犯之處,希請海涵。 在此提供外獨版的連結,供其他網友參考: |
飛俠阿達 於 2002/11/30 09:06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路人T 於 2002/11/28 20:25 台日「費邊社」,台灣第一等 這是從外獨轉貼的,參考看看! *************************** 台日「費邊社」,台灣第一等 發言人:阿姜, on Thu Nov 28/02 12:46:28 (IP code: 245.86) 這些官員警察不會不知,只是新政府上台後他們鬆散慣了,反正大問題有政務官扛政治責任,小問題新政府又管不著,沒問題在野黨又三天兩頭找問題,多做多錯,不做不錯,等著長官指示才去做準沒錯,家庭主婦輕易可以買到的假酒私酒,主管官員除非宿醉不醒,怎會不見舉目可及非法行為? 寫的真好。嘖嘖嘖嘖。 而且總統能不能對行政部門使上力,我倒不覺得是重點,因為縱使總統有一百個分身,也不可能所有部會單位都能監督到底,國家機器不像台北市政府,能以一人之力扭轉行政效率和革新,雖然目前有公務人員的評比,而且評比標準也較往年來的嚴苛和精確,但評比是年終大考核,問題是年初到年尾,會有多少問題出現,有多少狀況發生,問題一出現,狀況一發生,國家官僚體制的相關人員,是否能第一時間動起來,就像我看到美女,懶叫就硬起來一樣。我想,這才是費邊社這篇評論,所要讓我們了解的部分。 有次小弟跟朋友討論到阿扁台北市長任內跟總統任內施政的差異 小弟認為這並不是阿扁的問題,而在我們的文官系統是否真的中立?(或說忠貞)。 天佑阿扁,天佑台灣 |
觀瀾 於 2002/11/30 21:36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上個月台灣日報有幾篇社論讓我相當佩服。 當時陳水扁推動農漁會金融改革正在興頭上,那時台灣日報就有社論提醒政府要注意到農漁會金融的複雜性,不要用單純的財政金融角度來思考。當時我還很奇怪台灣日報為什麼要和陳水扁唱反調。過幾個禮拜農民走上街頭,政府趕快修正原先的政策,才覺得那個社論寫的真好,這才是事前的諸葛亮! 很抱歉我沒有保存報紙的習慣,尤其當時還對他們的看法不以為然,因此現在只好憑著個人的記憶來寫,請見諒。 |
飛俠阿達 於 2002/12/01 08:21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http://taiwandaily.com.tw/focus1.htm (記者洪敬舒∮台北報導)面對前總統李登輝首度出招並舉辦大型造勢晚會,馬陣營昨日同一時間也於青年公園舉辦大型晚會嚴陣以待。對於民進黨的晚會現場,國民黨主席連戰與市長候選人馬英九一致將焦點指向民眾的動員部分,指對手「用二百輛遊覽車動員中南部民眾北上,而他們現場的支持者全都是自動自發前來」,以凸顯雙方的區別。 ------------------------------------------------------------------------------------------------------------------------------------------------- ㄛ∼∼∼ 阿斗跟驫英猋怎麼說就怎麼報喔? 前面的新聞會登出阿輝伯的質疑跟驫英猋的回應平衡一下 怎麼這篇就這麼「忠實報導」??? |
阿姜 於 2002/12/01 16:28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路人T和編輯室大人 台日專欄,除了「費邊社」之外,還有金?筊m的「探針」,我那篇寫的太快太快了,所以並沒有將後者也納入討論,所以,我才不想把它貼在媒抗版。而且,這篇原本放在外獨版的貼文,原意不在批評媒體,而是想藉此跟獨友們說,政治也必須批評,不要把什麼錯誤都怪罪「統媒」,如果台日費邊社批評政府,是不是也要被冠上該死可恨的統媒大帽子呢?我重點是著重在政治或論政的態度。 一是媒體,一是論政,這兩者是不一樣的。那篇貼文重點是後者,所以,我才沒有貼在本版啊。 |
南嘉生 於 2002/12/02 09:53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台灣日報記者 12月2日第四版 美媒:大中華經濟組合正成形商週指將破人類紀錄但台港更易受中國政經衝擊是潛在危險 內容嚴重有問題! 這一篇報導在國內生產總值方面的數據嚴重錯誤。 在國內生產總額方面,他說「報導引述世界銀行估計,大中華經濟整體國內生產總值,將在五年內超過歐盟,達到十二兆美元,這個水準將是日本國內生產總值的近三倍。」,五年之後會達到12兆美元。現在臺、中、港的GDP總值,查行政院主計處第三局所提供的主要國家經社統計數字,臺、中、港的GDP總值,在2001年為一兆五千億左右,也就是五年內成長為原來8倍,幾乎每年成長將近100%,增加的數額是日本GDP的兩倍,那種經濟成長率是令人無法想像的。我懷疑根本就是兩兆的誤讀。另一個佐證資料是「分析人員估計,如果兩岸直航,台灣和中國至二○一一年的經濟成長將增加三個百分點」,連續成長10年的3%經濟成長率是34.4%,GDP總值約為兩兆又158億元。而日本2001年是四兆一千六百四十四億美元。這也就是說,日本經濟就算躺在那邊等你十年,臺、中、港的GDP總值還只是人家2001總值的一半不到。 請更正 |
記女 於 2002/12/02 11:11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全世界GDP比率:美國30%、日本15%、歐洲各國合計約15%、中國4%、台灣1% |
記女 於 2002/12/02 11:14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美國GDP總值約十兆美元,中國約十兆人民幣,台灣約十兆新台幣 台灣國家支出,稅收佔等約佔GDP十五趴。 |
記女 於 2002/12/02 11:17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台灣日報網站連結更新時間不確定,字體各則沒有空白讀起來很累,沒有歷史資料好新聞要宣傳也找不到,討論區沒有人氣,不應該一開始就分類,沒有人氣分類無用。 |
KSC 於 2002/12/02 11:20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南嘉生君,台日沒錯;它只不過是轉載譯文,而原文確是那樣的數字. 你所質疑的12兆和1.5兆之不同是因為世界銀行的數字已adjusted for purchasing-power parity.按世銀的算法,2002年台中港的GDP由1.7兆的票面值(接近行政院主計處的1.5兆)變成7.8兆的調整值!加大了4.58倍! 換句話說,按世銀的算法,台灣真正的財富比行政院的數字多了好幾倍!難怪雖說景氣不好,在國外仍到處看到台灣觀光客!台灣人該惜福!該感到驕傲!我們絕對夠資格做主權獨立的新國家. |
南嘉生 於 2002/12/02 11:43 | |
Re:台灣日報有人在這兒嗎 | |
TO KSC兄 謝謝指正 南嘉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