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族(一)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5/06 18:06 | |
台灣國族(一) | |
台灣國族一欄回應數達200,故宣佈關閉,但前欄開欄者阿雷遲未出現開新欄,故依此不成文的網友默契,開新欄接續。以下是該欄最後幾篇回應: NO:744_196 little train 於 2003/05/06 13:24 >>LT談的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台灣的人被十幾藝人的共同體消溶。 -------------------------------------------------------------------------------- little train 於 2003/05/06 13:34 >>這是絕不必然的,LT師法的瑞士,德語區的人與奧地利和得意志交流多少年,national identity依然不是同一個nation,只有共同的德語文化。 台灣的情況是,兩大民族的文化祖國是一樣的.除了中國以外,台灣民族沒有另一個可能的母體.這種情況下,中華民族要在兩岸水乳交融並沒有另一個能與之抗衡的文化主體作梗.唯一的阻力是兩岸的國家機器而已. -------------------------------------------------------------------------------- little train 於 2003/05/06 13:38 >>A+B=C,這個C只是文化認同。 C絕對是共同體的認同.你看SARS就知道,大陸始作俑者,台灣遭池魚之殃.你說是不是共同體? -------------------------------------------------------------------------------- little train 於 2003/05/06 13:47 >>台灣多數人的最高認同是台灣2300萬人組成的共同體nation,其次才是華人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5/06 18:15 | |
Re:台灣國族(一) | |
NO:864_1 司佳 於 2003/05/06 17:23 <<<<從台商的例子就知道台灣人的利益和中華民國不一定一致.>>>> 二.只有〔不分省籍的軍公教〕和榮民,他們的利益才是和中華民國的利益一致的,我們台灣人(包括非軍公教的外省人)的利益和中華民國的利益絕對不一致的.
司佳 於 2003/05/06 17:26 以上引言來自第199頁<<<<從台商的例子就知道台灣人的利益和中華民國不一定一致.2300萬共同體和122300萬共同體孰輕孰重?如果沒有這樣設計的民意調查,說真的不得而知.>>>> |
阿雷 於 2003/05/06 18:24 | |
Re:台灣國族(一) | |
謝謝司佳與Luke-Skywalker 我想提出兩個LT君重要的問題意識 第一,國家機器不是認同對象? 對於國族主義來說,是以認同國族來建構國家的 國家機器是維護全體國族民的重要機構,當然也是最重要的認同對象 對於國族這個概念來說 所以入籍美國,宣示效忠美國的這個行為 這兩個條件都具備了,就是認同美國國族 而在心理上,精神上認為自己的血緣,文化,是中國人 另一個值得提出的是 第一重幻想。大部分的台灣人民,認為自己是中國國族一分子
所以,最好的方式 |
kenjin 於 2003/05/06 18:29 | |
Re:台灣國族(一) | |
Luke-Skywalker兄: 呃∼∼主題應該是:台灣國族(二)吧?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5/06 18:37 | |
Re:台灣國族(一) | |
kenjin 因我是將首欄算是零位數.........所以........ |
阿雷 於 2003/05/06 18:47 | |
Re:台灣國族(一) | |
生命共同體不同於文化共同體, 以及血緣共同體的最大差異, 他代表著生存的利益 所以,生命共同體的兩個面向,參與與認同, 不只是心理上認為,我們屬於同一群同一類,同一文化,同一血緣 國族生命共同體的認同,不是去認同這個生命共同體的主流文化價值與生活習慣 這就是生命共同體 |
little train 於 2003/05/07 03:01 | |
Re:台灣國族(一) | |
>>一.台商不能代表台灣人. 甚至可以說,台商的利益和台灣人的利益是對立的. 二.只有〔不分省籍的軍公教〕和榮民,他們的利益才是和中華民國的利益一致的,我們台灣人(包括非軍公教的外省人)的利益和中華民國的利益絕對不一致的. LT:你沒搞錯吧?台商和台灣人對立?how about台幹和他們的家人?how about 靠台商撐著的台灣股市? 你叫路人告訴你中華民國和台灣人利益一不一致.路人兄,為這位仁兄說明一下吧? |
little train 於 2003/05/07 04:10 | |
Re:台灣國族(一) | |
這位阿雷寫的不錯. 是簡單答覆. 1.入籍的意義. 入籍可以代表實質參與,但不代表認同.也許我們對認同的定義不同.我很清楚我大概很難認同美國的白人,那是不是我就不能入籍了?當然不是.我只要遵守遊戲規則,加入這個俱樂部,盡義務享權利,就不愧對任何人了.你要說加入這個俱樂部就代表認同這個生命共同體,我只能說咱們對認同二字的理解不同. 2.你提到幻想. 沒錯,幻想本來就是認同的magic word.認同沒有理性的!認同是感情,是憧憬,是好惡,當然也是幻想.任何的民族,甚至族群,甚至血緣,窮究倒最後都是植根幻想. 3.如果生命共同體是以利害關係委準繩(這點我同意),生命共同體有多面向性,也有多層次性.國籍當然代表一種生命共同體.文化血緣膚色也代表另一種生命共同體,地緣關係當然也構成另一種生命共同體,經濟關係也是一個重要的生命共同體向面. 個人應該具有絕對的權利去選擇生命共同體已謀求自生最大的幸福.否則生命共同體就沒有存再的意義.試問,哪一中層次的生命共同體是個人無法擺脫的? 在美國居住,可以擺脫地緣上的生命共同體.入籍美國可以擺脫政治上的共同體,替美國公司打工可以大致擺脫經濟上的共同體.就只有文化血緣膚色這個向面的共同體,你擺脫不了.擺脫不了的東西,就不認同都不行了你說是吧?這個共同體有沒有共同利害關係?我個人認為很大.你如果觀察美國族群關係,會發現美國絕對不是民族的鎔爐,而是民族的拼盤(這裡的民族做ETHNIC GROUP解).族群的隔閡是絕對的存在,而且是支配政經資源的主要因素.我並不認為這是不對的,也未必代表歧視.但族群之間的利益不一致是確實存在的.到底族群之間的利益衝突是否為共同利益所抵銷或超越,是個人價值觀的問題,沒有應不應該,對不對的問題.如果認為族群利益衝突大於公同利益,對生命共同體的取捨就會導向族群,再擴大到該族群的母體. 對個人最理想的狀況是幾個向面的的共同體剛好互相之間不牴觸.台灣人不幸沒有這個幸運.台灣民族認同者很難面對自己的文化血緣共同體向面,甚至與中國地緣關係的向面.中華民族認同者又很面對兩岸政治的矛盾.真是各有各的難處. 有此觀之,利害關係著眼的共同體是很難沿著國籍界線一刀切的. |
過客 於 2003/05/07 06:14 | |
Re:台灣國族(一) | |
在這裡,談到國家,國族,民族(即族裔),認同四者; 但突顯出兩個問題: 1 國家,是否一定有(包含各族裔)的國族? |
過客 於 2003/05/07 06:22 | |
Re:台灣國族(一) | |
國家,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國. 國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包含各族裔)的政治性民族---中華民族. 民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各族裔,如漢,滿,回,藏. |
過客 於 2003/05/07 06:34 | |
Re:台灣國族(一) | |
如果美國也學習中國一樣,形成一個國族(美利堅民族),那麼,政治性民族的美利堅民族,必包含有所謂的中華民族. |
台灣路人 於 2003/05/07 10:45 | |
Re:台灣國族(一) | |
從NO:744_194到NO:744_199 ,LT的回應中潛藏了以下幾個問題,不可不查: 1、 LT說:台灣的現狀是雙民族(中,台)國家.如台灣民族可以談認同,當然中華民族也可以談認同.國家要不能代表民族,這個國家體制基本上就是在一個不穩定的狀態. =>這是LT的謊言。縱使一個國家中有複數的民族認同,只要認同的觀念沒有被刻意分化混淆,國家不會不穩定,瑞士、比利時就是好例子,瑞士各語區的認同絕對沒有指向所謂的「文化祖國」(「文化祖國」是LT另一個謊言,稍後說明),而是認同瑞士各該語區本身。證據是: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統一了奧地利)與義大利共同消滅了法國,但瑞士德語區語意語區的居民完全沒有勾結「文化祖國」共同消滅法語區,如果LT的「文化祖國」謊言可以成立的話,二次世界大戰中瑞士不可能保持中立,因為照LT的說法,瑞士的民族認同是指向外國國家能維持只是因為各民族「制衡」,那二戰時這樣的制衡已經不存在,怎麼沒有發生與文化母國並肩而戰的情況?證明瑞士各語區只是文化認同各種語言的文化(德語文化、法語文化、意語文化),但民族認同沒有指向外國。(我這段正確的論證,LT從來沒膽正式回應過) 2、 LT講到國民黨建構的「中華民族」概念是「志在全中國」,但他不敢面對一個事實:即使嘴上說志在全中國,實際上只是為了維繫台灣的中華民國國家機器的運作。這個例子就好像希特勒建構的「德意志民族」是「志在回復民族原有的生存空間」,但是這樣建構的民族概念,一樣跟瑞士德語區的national identity不一樣,瑞士德語區的人不為所動,沒有認同這樣的「民族」。這證明是不是現代政治學概念上的「國族」nation,不再是以血緣、語言等為主要依據,現代政治學上的「國族」是有相同語言與共同歷史經驗(不須要長達幾百年,只要有相當長度的共同歷史就可以了)的政治共同體概念,因此即使有某個被建構的民族志在統一,但這只是該被建構的民族一相情願的想法,到底人家跟你同不同national identity,還是要實際來看。瑞士德語區的民族(國族)從來跟得意志、奧地利不同,他們的national identity事實證據就是不一樣。台灣與中國亦然,即使很多人自稱中國人,但是多數都自認屬於2300萬人國家共同體,這與瑞士情形是類似的。 3、 LT的謊言「文化祖國」。LT為了使自己不至於出現矛盾,堅稱不可能只有文化認同這回事,我以下將舉證一一駁斥。 (1)LT講到瑞士的時候說:瑞士受德意法三大文化祖國的互相制衡,。 =>這是LT編造的謊言。 以德語區為例,我在1、中已經說明,瑞士德語區根本就沒有認同哪一國是「文化祖國」,絕對沒有。法語區與意語區亦然。拿破崙席捲歐洲時就曾經將瑞士統一過,但是瑞士的法語區並沒有認同「法藍西祖國」統一,相反的,在拿破崙武力失去後依然寧可與德意語區共組聯邦,如果LT的胡說可以成立,在拿破崙席捲歐洲的時候制衡打破了,法語區應該戮力支持法藍西祖國,但並沒有,法語區的national identity是法語區本身,對法語文化只是文化認同。二戰時亦然,德意這兩個LT胡說編造的「文化祖國」已經政治結盟席捲歐洲,法藍西祖國已經被幹掉了,瑞士德意語區也沒有聯合LT所謂的「文化祖國」吃掉法語區,反而基於自我各自語區的national identity,形成緊密的聯邦,讓納粹鐵蹄不敢侵犯。如果照LT的胡說,世界名片「真善美」顯然要重拍,當德國納粹軍官逃到瑞士德語區後,瑞士德語區的人基於national identity,應該將這個背棄「志在回復民族生存空間」民族共同體的叛徒送回才對。但顯然瑞士德語區的瑞士人。National identity是瑞士德語區本身,對於納粹得意志這個「nation sate」毫無認同,甩都不甩。 (2)LT編造「文化祖國」概念之後,在邏輯上設下圈套說:台灣的情況是,兩大民族的文化祖國是一樣的.除了中國以外,台灣民族沒有另一個可能的母體.這種情況下,中華民族要在兩岸水乳交融並沒有另一個能與之抗衡的文化主體作梗.唯一的阻力是兩岸的國家機器而已. =>這段敘述的謬誤在於前提是虛構的「文化祖國」。 華語文化是跨國界的,有發源地,是在中國,但沒有所謂文化祖國,因為文化沒有祖國的概念,就像英語文化,發源英國,但沒有英語國家將之視為「文化祖國」這是中國民族主義者仿效納粹這類極端民族主義份子編造建構的概念。 文化沒有母體,文化是由各該人的共同體創造,例如台灣自認中華民族的文化不是那個母體的從屬物,經由台灣本身建構出來的概念。台灣民族的文化亦然,是本身建構的觀念。這就好像瑞士德語區建構的文化不視德國文化為母體,而是自豪的與德國、奧地利共同為德語文化的一份子。 (3)LT用SARS來說明共同體的概念,證明LT只是有意來胡鬧,並沒有任何理性討論的誠意。 如果LT的論述可以成立:C絕對是共同體的認同.你看SARS就知道,大陸始作俑者,台灣遭池魚之殃.你說是不是共同體。 我在這裡嚴正的向LT就這個問題下戰書,你不要沒種回應: |
台灣路人 於 2003/05/07 10:54 | |
Re:台灣國族(一) | |
(4)LT,不要迴避,請回答: 1、加拿大是多民族國家,請問英語區的加拿大人視那一國為「文化祖國」?魁北客法語區視哪一國為「文化祖國」? 歐洲你不清楚,你不是住在加拿大隔壁的美國?請回答,不要迴避。 |
Little Train 於 2003/05/07 11:50 | |
Re:台灣國族(一) | |
路人兄你真來勁.這樣我都不好意思胡說八道了. |
Little Train 於 2003/05/07 12:27 | |
Re:台灣國族(一) | |
路人兄, 簡單答覆: 1.有關瑞士的例子,正是人民對母體認同強烈,瑞士才得嚴守中立,不然國內各族群怎麼擺的平?此外,你有一個盲點,似乎你認為認同是行動的唯一動力.瑞士的各民族有自己的國家機器藥效忠,再行動上當然要服膺國家的意志.這不是認同的力量,而是公民意識的力量.認同是感性的,是原始衝動.公民意識是理性的,是容忍異己,是同在一條船上的妥協.這就是台灣要學習的. 2.『實際上只是為了維繫台灣的中華民國國家機器的運作。』不對吧?退一步說,就算如此,民族的建構當然是說的力量大於現實狀況. 3.『現代政治學上的「國族」是有相同語言與共同歷史經驗(不須要長達幾百年,只要有相當長度的共同歷史就可以了)的政治共同體概念,因此即使有某個被建構的民族志在統一,但這只是該被建構的民族一相情願的想法,到底人家跟你同不同national identity,還是要實際來看。』這句話我可以接受啊!兩岸馬上就會產生共同的歷史經驗.就像你說的,不需要長.我可沒有一相情願,是台灣民族的人一相情願應給別人帶帽子. 4.>>華語文化是跨國界的,有發源地,是在中國,但沒有所謂文化祖國,因為文化沒有祖國的概念,就像英語文化,發源英國,但沒有英語國家將之視為「文化祖國」這是中國民族主義者仿效納粹這類極端民族主義份子編造建構的概念。 LT:如果文化祖國不通,那文化母體好了.沒這麼緊張吧? 5.>>文化沒有母體,文化是由各該人的共同體創造,例如台灣自認中華民族的文化不是那個母體的從屬物,經由台灣本身建構出來的概念。 LT:你說的這種是1%的相異處,屬於中華文化下面的次文化. 6.)LT用SARS來說明共同體的概念,證明LT只是有意來胡鬧,並沒有任何理性討論的誠意。 我不覺得. 至於你的戰書,我的回應是:SARS只是千絲萬縷的牽連中間的一個例子.加拿大當然不是共同體.不要鑽牛角尖. 7.加拿大,你替我回答吧!我的答案你知道. |
台灣路人 於 2003/05/07 12:35 | |
Re:台灣國族(一) | |
你主張我們應該學習的是台灣應該以公民意識代替充滿激情的民族認同對幹吧? 你認為台灣談的不應該是以情緒為基礎的民族認同,是吧? |
台灣路人 於 2003/05/07 12:37 | |
Re:台灣國族(一) | |
另外LT你高深的學問我不懂ㄚ, 請問瑞士德語區的文化母體是誰ㄚ? 我不知道,還請你先知明示。 |
Little Train 於 2003/05/07 12:55 | |
Re:台灣國族(一) | |
>>你主張我們應該學習的是台灣應該以公民意識代替充滿激情的民族認同對幹吧? 是 你認為台灣談的不應該是以情緒為基礎的民族認同,是吧? 否 >>請問瑞士德語區的文化母體是誰ㄚ? 德國文化 加拿大英語區的文化母體是誰? 英國文化 |
台灣路人 於 2003/05/07 12:59 | |
Re:台灣國族(一) | |
請問什麼叫做德國文化?? 請問什麼叫做英國文化?? 請問你說台灣否是什麼意思? |
台灣路人 於 2003/05/07 13:10 | |
Re:台灣國族(一) | |
LT認為: 瑞士德語區的文化母體是「德國文化」。 這是無知到極點的想法。 LT請告訴大家,德國作為一個nation state之前,瑞士德語區存在還是不存在?
LT不是最瞭解美國的嗎? LT告訴大家,多民族國家不談national identity, LT的胡扯,快扯不下去。 |
過客 於 2003/05/07 14:04 | |
Re:台灣國族(一) | |
文化是變遷的,在不同的環境裡發展,會自然產生變化,因此,所認同的仍以具有共同經歷與發展的文化為主. 如果從英國移民美國的美國人,不認同自己所共同經歷與發展的文化,沒有情感認同,而是對不同環境的英國文化產生情感認同,實在很奇怪. |
台灣路人 於 2003/05/07 14:06 | |
Re:台灣國族(一) | |
各位,LT讓我們等回答, 不要給它逃竄的機會, 他一個個問題說下去, 就會自漏馬腳無法自圓其說。 |
阿雷 於 2003/05/07 15:04 | |
Re:台灣國族(一) | |
如果生命共同體是以利害關係委準繩(這點我同意),生命共同體有多面向性,也有多層次性.國籍當然代表一種生命共同體.文化血緣膚色也代表另一種生命共同體,地緣關係當然也構成另一種生命共同體,經濟關係也是一個重要的生命共同體向面. 生命共同體的定義是為了定義國族 國族的認同對象,是指利益生命共同體 至於文化與地緣生命共同體,指的是族群的認同對象 血緣生命共同體,是種族的認同對象 當然,個人可以選擇認同各種層面的生命共同體 但是如果沒有進入利益生命共同體 就不能稱為國族 而只是族群和血緣認同而已 所以 你可以選擇不加入美國的文化共同體, 但是 你已然加入美國的利益共同體,就算是美國國族的一員
首先我們來討論想像的共同體 無論是種族認同,族群認同,國族認同 都是一種想像的共同體 想像imaginging和幻想是不同的喔 幻想在此指涉虛假falsity與妄想fantacy 我們使用安德森對於想像的定義 『國族是想像的 即使是最小的國族成員,也不可能認識他們大多數的同胞,和他們相遇 他們互相連結的意象,卻活在每個國族成員的心中』 我們可以很明白的瞭解 安德森的定義中,想像的安立 是主觀而相對於客觀的 指出國族的建構,根源於所有人民的認同,而非任何客觀的特質可以界定 國族,在此成為一種社會事實,是實存的, 想像指涉的是對於某一社會事實的認知過程
指的是四重的虛假falsity 也就是妄想fantacy 特別指涉對於大陸中國族民一相情願的虛幻同胞愛(第二重妄想) 以及統一之後,美好的虛幻中國(第四重妄想) 甚至連現在認同的主體--超歷史超現實的共同中華國族(第一重 第三重妄想) 都是虛妄的 國族指涉的是一個實存的社會事實,但是不可能以感官直接感知,所以需要想像 但是台式中國國族無論是中國國族,還是統一之後的美好中國 並不實存,而成為一種妄想 這種妄想 一旦與現實連結 多半破滅,而導致悲慘下場
以及二二八中的台灣菁英份子,如何被大陸中國族殘殺 乃至到美國去的台灣人,是如何和中國人彼此明顯的區隔,壁壘分明,清清楚楚
移民美國 不去接觸現實中國 就是維持這種台式中國族妄想的最好方式 以此這種妄想永遠不會打破
即使是在美國 仍然可以加入當地的大陸學生社群 實際感受那種統一的感覺 看看兩岸人民是否屬於同一個生命共同體 |
台灣路人 於 2003/05/07 15:27 | |
Re:台灣國族(一) | |
說穿了台式中國國族認同是混淆文化認同與國家認同的結果。 LT的目的就是要繼續深化這種混淆, 而我提出證據就是證明LT的胡扯毫無根據。 以瑞士為例,LT說:瑞士德語區的文化母體是「德國文化」,又說有關瑞士的例子,正是人民對母體認同強烈,瑞士才得嚴守中立,不然國內各族群怎麼擺的平? 以下拆穿LT不折不扣的謊言: 1、瑞士人絕對沒有視「德國文化」為文化母體,而是認同自己是「德語文化」的一份子。瑞士聯邦的形成早於德國成為一個nation state,根本不可能認同德國文化為其「母體」。 2、瑞士德語區的人人對德語文化是認同的,但其national identity是將瑞士德語區視為一個nation,而與另外法語區、意語區三個民族結合成一個聯邦,但他們認同上這三個民族跟法國、義大利與德國奧地利的民族都不相同。 3、美國是一個民族國家(nation state)這在現代政治學上得到大多數人的承認,美國以憲法價值與移民文化為文化核心,以國家機器將美國塑造成一個國族nation。照LT的說法,美國談national identity是適合的,因為照LT的邏輯只有nation state才適合談national identity。如果是多民族國家呢(兩個以上的nation組成的)?例如加拿大,由英語nation 與法語nation組成,LT認為這時就不會談national identity,因為LT認為這時各個民族認同的是「母體」,對於國家機器只有公民意識。這種說法乍聽好像很有學問,剖析起來是胡說八道。試問加拿大英語區的文化母體是誰?LT說是「英國文化」。如果加拿大英語區的文化母體是「英國文化」,請問從美國移民加拿大的文化母體是誰?澳洲移民呢?甚至中國移民呢?加拿大英語區的政府不會跟美國一樣以加拿大英語區為範圍透過民族建構建構加拿大英語區本身的national identity嗎?為什麼美國這個移民國家這樣做,加拿大的英語區不會這樣做偏偏去把英國文化當母體,對加拿大只有公民意識沒有民族感情?各位,請上加拿大官方網站一看,加拿大英語區一樣講national identity,認同的事英國文化嗎?不是,是建構加拿大英語區本身的national identity。LT謊稱一個國家只要有兩個以上民族,這些民族對該國家只有公民意識,而民族認同是指向外國母體的說法,完全是幻想加謊言。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5/07 20:49 | |
Re:台灣國族(一) | |
插播 阿雷 P.S. 各位請繼續討論 |
司佳 於 2003/05/07 21:14 | |
Re:台灣國族(一) | |
阿雷在第二頁說: <<<<所以,最好的方式 就是實際上加入美國生命共同體 然後在心理上精神上認同中國族群 如此不僅規避了參與中國生命共同體所帶來的專制與苦難 享受美國生命共同體所帶來的舒適生活 也能夠享有心理上中國族群五千年的偉大感>>>> -------------------------------------------------- 以上所說,豈不是正如統派外省人在台灣?更如同美國籍的統派外省人在美國? 任何人經過自己的選擇而改變了國籍之後,我認為這個人就必須負責任忠於他自己選擇的國家,不可以腳踏二條船. 假如我成為美國人,我就融入美國,接受美國文化及美國的一切.∼正如外省人(其實是中國人)必須融入台灣,及接受台灣的一切,是完全一樣的. 當外省人(其實是外國人)不願意或心有餘而力不足融入台灣的一切時,就會被指責唾罵.所以同樣,假如任何人成為美國公民之後卻不願意融入美國,還緊抱中國文化,這種人是無比的可恥!應該被指責被唾罵.
|
little train 於 2003/05/08 04:05 | |
Re:台灣國族(一) | |
>>請問什麼叫做德國文化?? 請問什麼叫做英國文化?? 請問你說台灣否是什麼意思? 我這裡要修正一下母體這個用語.這可能太強烈了.這樣說好了.德國是德語的文化活動的中心,你不反對吧?法裔的瑞士人如果要看世界新聞,恐怕很可能會依賴法國的新聞來源吧? 同一語言,近似的文化傳承,地緣的靠近,這樣一個跨國界的群體,自然在精神上甚至日常生活上互向密切交流.以瑞士的德裔人士為例,他在思想上,在文化生活上必定會參與德國的相關活動,在國際視野上,必定某種程度較依賴德國的新聞來源,如果他需要瑞士本身之外的來源的話.交往通婚,大概比例上會多吧? 這樣的瑞士人,是不是把德國做為母國,德國文化做為母體文化,不知道.我們不妨用近親來概略描述可能較客觀. 我反對你『 你認為台灣談的不應該是以情緒為基礎的民族認同』這句話是因為認同本質上就是以情緒為基礎.沒有所謂的理性認同這回事.這要分清楚.很多人喜歡濫用認同二字來替代同意或贊成或效忠,其實是有混淆的. |
little train 於 2003/05/08 04:10 | |
Re:台灣國族(一) | |
>>LT請告訴大家,德國作為一個nation state之前,瑞士德語區存在還是不存在? 這一點我知道你要電.所以我已做修正了. >>如果從英國移民美國的美國人,不認同自己所共同經歷與發展的文化,沒有情感認同,而是對不同環境的英國文化產生情感認同,實在很奇怪. 你這個比方是很奇怪.所以在台灣的中華民族當然就自然認同台灣版本的中華文化,但這不代表會認同台灣民族的不知道怎麼稱呼的文化. |
little train 於 2003/05/08 04:12 | |
Re:台灣國族(一) | |
>>各位,LT讓我們等回答, 不要給它逃竄的機會, 他一個個問題說下去, 就會自漏馬腳無法自圓其說。 LT:不要一付如臨大敵的樣子.這看起來很可笑. |
little train 於 2003/05/08 04:15 | |
Re:台灣國族(一) | |
>>生命共同體的定義是為了定義國族 國族的認同對象,是指利益生命共同體 至於文化與地緣生命共同體,指的是族群的認同對象 血緣生命共同體,是種族的認同對象 當然,個人可以選擇認同各種層面的生命共同體 但是如果沒有進入利益生命共同體 就不能稱為國族 LT:我可以舉很多例子說明文化共同體,地緣共同體,血緣共同體這些向面都具有利害關係的成份.否則就不叫共同體了. |
little train 於 2003/05/08 04:18 | |
Re:台灣國族(一) | |
>>想像imaginging和幻想是不同的喔 幻想在此指涉虛假falsity與妄想fantacy 所以你是把別人的感情生活(認同)賦予絕對負面的評價.這是反智的. |
little train 於 2003/05/08 04:23 | |
Re:台灣國族(一) | |
>>但是台式中國國族無論是中國國族,還是統一之後的美好中國 並不實存,而成為一種妄想 這種妄想 LT:同理,一個2300萬人的台灣民族才是你們的妄想.因為他並不實存.現實上只有國籍是客觀存在的. 老哥,奉勸一句,你如果不愛吃肉,不要看不起愛吃肉的.你現在等於再說你不愛吃肉是事實存在,別人愛吃肉是妄想. |
台灣路人 於 2003/05/08 09:46 | |
Re:台灣國族(一) | |
想真正瞭解LT,請看此文!!!
言歸正轉,LT,有沒發現自己已經越來越無法自圓其說? LT說:德國是德語的文化活動的中心,你不反對吧?法裔的瑞士人如果要看世界新聞,恐怕很可能會依賴法國的新聞來源吧? => 這我當然不反對,但這就是以語言為基礎的文化認同。不是LT編造的認同外國!瑞士人在看外國新聞時會優先選擇同語言的國家,但你別忘了,瑞士人最先依賴的本國語區的新聞來源!! 大家要先瞭解LT自己推演的脈絡,LT一向主張說:nation state的美國,是適合談national identity的。美國人認同的是美國民族,不是認同英國民族。 大家可以提一個疑問:既然美國人的national identity是美國nation(本國),請問美國人在接觸外電時是不是優先選擇英語系(如英國),那請問美國人這樣算不算認同英國?算不算把英國當文化母體或近親?? 同樣的情形,瑞士德語區的人從瑞士德語區的媒體看世界,在接觸外電時優先接觸德國或奧地利的外電,請問這算不算認同德國或奧地利?算不算把德奧當文化母體??這兩者有何不同? 大家請比較下述LT的思考脈絡,就知道LT大錯特錯。 照LT的邏輯, 美國不算認同外國,因為美國是nation state,美國人適合談national identity,所以美國人認同的是美國民族,美國人在讀完本國英語新聞後優先選擇英國新聞,這樣不算把英國當文化母體或近親。 瑞士是多民族國家(LT給多民族國家編造了一個大前提「多民族國家是不談national identity」,事實上是多民族國家的各個民族一樣談national identity,只是這些民族認同的是本國的民族),於是LT認為:多族國家的只有公民意識,認同的是外國。瑞士人在讀完瑞士德語區的新聞後,優先讀德國或奧地利的新聞,這叫做把德國奧地利當文化母體或近親 大家可以發現,LT推演是錯的。 LT給定了一個大前提「多民族國家中的各個民族是認認同外國的母體或近親的」,但這個大前提本身就是錯的、編造的。 正確的觀念:即使是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仍然講national identity,而且認同的對象不是外國nation state的nation,而是本國的nation。 例如:瑞士是多民族國家,瑞士德語區的人的national identity是認同瑞士德語區這個範圍內的人組成的nation,並不認同德國人或是奧地利人的nation。加拿大英語區的人的national identity是認同加拿大英語區這個範圍內的人組成的nation,並不認同英國人的nation。 LT舉的例子:同一語言,近似的文化傳承,地緣的靠近,這樣一個跨國界的群體,自然在精神上甚至日常生活上互向密切交流.以瑞士的德裔人士為例,他在思想上,在文化生活上必定會參與德國的相關活動,在國際視野上,必定某種程度較依賴德國的新聞來源,如果他需要瑞士本身之外的來源的話.交往通婚,大概比例上會多吧?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這只是文化認同。你用美國人來想就很簡單了,LT自己一再強調美國是美國民族組成的民族國家,美國人認同的是美國民族。所以美國人不會認同英國民族吧?但是美國人與英國人同一語言,近似的文化傳承,地緣的特殊性(同樣隔絕於歐陸之外)這樣一個跨國界的群體,自然在精神上甚至日常生活上互向密切交流.以美國的英裔人士為例,他在思想上,在文化生活上必定會參與英國的相關活動,在國際視野上,必定某種程度較依賴英國的新聞來源,如果他需要美士本身之外的來源的話.交往通婚,大概比例上會多吧? LT,你的胡說已經徹底的被解構了! |
台灣路人 於 2003/05/08 09:57 | |
Re:台灣國族(一) | |
>>LT:同理,一個2300萬人的台灣民族才是你們的妄想.因為他並不實存.現實上只有國籍是客觀存在的. LT以主觀的幻想取代客觀現實的觀察,由這段文字最容易看出。 2300萬的共同體nation不存在? 很遺憾的事情是:誰喊這樣的口號,誰的民調落到最低點。 LT的幻想,又再一次被客觀證據戳破。 |
台灣路人 於 2003/05/08 10:16 | |
Re:台灣國族(一) | |
如果對於LT說法的謬誤還有進一步瞭解的興趣,請參閱NO:865_11NO:865_23 |
司佳 於 2003/05/08 19:07 | |
Re:台灣國族(一) | |
<<<<法裔的瑞士人如果要看世界新聞,恐怕很可能會依賴法國的新聞來源吧? >>>> 很可笑!我是中國裔的台灣國人,我看世界新聞絕對不會依賴中國的新聞來源. ---------------------------------------- 以上引言來自:<<<<LT說:德國是德語的文化活動的中心,你不反對吧?法裔的瑞士人如果要看世界新聞,恐怕很可能會依賴法國的新聞來源吧? >>>>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