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本是依壟斷信息而興,自然也會隨壟斷失效而亡(2)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信息 於 2003/01/11 02:44 | |
中共本是依壟斷信息而興,自然也會隨壟斷失效而亡(2) | |
-----中共本是依壟斷信息而興,自然也會隨壟斷失效而亡(1) -----中共的网絡統治悄悄擴張到海外來了 中共的媒體統戰已悄悄地滲透到台灣來了! 台灣疑有中資資助及中國力量介入的17家媒體, 台灣媒體藉由節目合作、活動交流及人力支持等方式,與中國媒體增強關係, 另一方面,中國利用台灣的民主與開放,加上媒體遭遇經濟不景氣的煎熬, ========================================================
◎楊士仁 【新生1月10日訊】中國對台文攻武嚇之外,積極滲透台灣媒體,影響台灣輿論走向,使台灣隱藏另一項危機。 * 中資入股某大報社十億台幣 這家平面媒體當時每月虧損約新台幣8000萬元,因而積極向外尋求金援,獲得英屬某個群島一個集團的奧援。這個集團具有中資背景,以入股方式投資台灣這家平面媒體。雙方約定,未來仍可持續挹注資金。其次,這家平面媒體同時獲得中國首肯,可在北京與上海兩地成立辦事處。 這家平面媒體的高層人員頻頻前往中國,拜會「國台辦」新聞局長張銘清及《新華社》、《中新社》、《北京日報》等單位,推動合作事宜,除在中國成立辦事處外,允許每日轉送一萬餘份供「台辦」系統參考與部分台商零星訂閱,惟未獲同意開放在中國發行銷售。 設立辦事處、限量發行之外,這家平面媒體原本有意與《新華社》或《中新社》等媒體合資在北京創辦一家報社,並自2002年2、3月間發行,後來因故暫緩。 情治單位獲得的訊息,中國認為這家平面媒體的立場較為「騎牆」,才將它列為爭取的工作重點,並透過一位曾經任職這家媒體、現在中國的高層媒體人積極建立雙方合作關係,企圖影響這家媒體的走向。 疑有中資資助及中國力量介入的17家媒體,包括平面媒體8家、電子媒體4家、周刊3家、出版社一家及科技雜誌社一家。 8家平面媒體中,兩家南部的媒體,與香港一家商報洽商,有意讓售經營權。這家商報由廣東□□日報轉投資,大部分為中資。 一家南部的平面媒體開價新台幣3000萬元讓售經營權。但要求對方承租原有硬設備。另一家媒體開價6500萬元,願意讓售經營權。 * 某電視台獲挹注5000萬美元 這家電視台自一年半前即在北京、上海派駐記者,駐點期間為45天,偶爾派駐福州,採訪當地台商新聞,與中國地方電視台合作,以湖南、蘇州、上海、北京地區為主,雙方先採互購節目播出方式〈僅限戲劇節目〉,再合作製作節目,包括新年特別節目的跨海合作。這家電視台會同另一台灣電子媒體與中國一家電視台合作成立「□□信息台」,三家電視台各擁有25%股份;台灣的電視台預計三年後正式在中國設立辦公室,地點以蘇州、上海、北京最有可能。 此外,中國的這家衛星電視台協助台灣的購物頻道和中國市調單位合作,共同開發中國地區電視購物市場。中國的電視台以每年120萬美元租用台灣這家媒體在台的設備及辦公室。另一方面,台灣這家電視台與北京一家信息公司策略聯盟,主要業務合作內容為交換各類市場訊息。 中國這家衛星電視台由前解放軍軍官與澳洲媒體大亨於1996年共同出資成立;成立五年後,在中國擁有的收視人口超過13.1%,且獲中國特許發行綜合性周刊,強化這家電視台在中國的宣傳力度,並進軍台灣市場。 * 與港媒共同投資 直播國台辦記者會 台灣另一家電視台,自2001年年中與中國一家電視台開始協商,原定當年10月1日合作開闢兩岸性質的節目,後因籌備不及,決定延期開播。雙方協議,此一節目分別在兩岸的電視台同時段播出,包括節目經費、收入及主持費,由兩家電視台分攤;節目內容的撰寫及採訪,則透過台灣這家電視台派駐中國的記者及中國這家電視台在台駐點記者協助完成。 另一個台灣電子媒體集團與香港媒體共同投資衛星頻道,以不違反兩岸、港澳條例「境外衛星」直播方式,在台灣取得營運許可,而中國官方也已批准這家電視台可以固定時段、專時專用等方式,直播「國台辦」每月例行記者會。另外與香港同業合資成立公司,資本總額約新台幣一億元,雙方股權比率為55%及45%,主要營業內容為提供寬頻網絡內容及寬頻網絡撥接服務,包括娛樂及網絡服務等。 台灣一家媒體在改組前,每月虧損約新台幣4000萬元,原本有意整合,後置中心在中國,計畫與中國的電視台策略聯盟,接洽對象包括北京中央電視台、湖南電視台、上海東方電視台,另在出版刊物辟設「大上海」版,增派上海駐點記者,後來因為虧損擴大而改組,原有計畫被擱置。 一家營運穩定的電視台,情況比較特殊,一方面與中國的電視台合作,一方面投資中國某一個聯網新台幣一億元,擁有40%股權,作為雙方的合作平台,俾成兩岸「媒體王國」。 綜合上述情況,台灣媒體藉由節目合作、活動交流及人力支持等方式,與中國媒體增強關係,惟因中國媒體生態特殊,肩負「為黨喉舌」的重責,外界不宜以西方的觀點來看待。另一方面,中國利用台灣的民主與開放,加上媒體遭遇經濟不景氣的煎熬,營運普遍陷入困境,中國即以直接或間接方式支持台灣媒體所需資金,甚至入股投資。長此以往,台灣媒體漸失自主權,一旦言論受到箝制,立場傾向中國,則台灣政治、社會岌岌可危,不可等閑視之。 (南方快報) http://www.xinsheng.net/xs/articles/big5/2003/1/10/19151.htm |
信息 於 2003/01/16 12:54 | |
Re:中共本是依壟斷信息而興,自然也會隨壟斷失效而亡(2) | |
中國長期封鎖海外發表不同政見的网站以及外國媒體网站。 中國多次發布有關互聯网服務的管理法規,并設有网絡警察,對互聯网進行控制。 ============================================================ 美國一自由言論互聯网站在中國被封鎖 【大紀元1月16日訊】中國官方一直嚴密控制互聯网。星期三,一家美國公司提供的免費英文网站被中國封鎖。該网站的网址是WWW.BLOGSPOT.COM,這是一個免費自由發表言論的网站,世界范圍內的使用者超過100万,該网站在中國已被封鎖一個星期。 自由亞洲電台1月16日報道,記者星期三晚通過電話請中國南方一家网吧的服務人員在計算机上查詢該网站是否能打開,結果是不能打開。 提供這家网站的公司皮雷實驗室(PYRA LABS)建于1999年,位于美國加州舊金山。該公司人員告訴媒體,他們的网站在中國打不開絕對不是因為技術問題。 中國多次發布有關互聯网服務的管理法規,并設有网絡警察,對互聯网進行控制。有數字顯示,僅北京就有网絡警察將近4万人。中國南方那家网吧的服務人員表示,法輪功网站,載有反政府言論的网站在中國都打不開。 去年9月,中國曾傳出美國大型搜索引擎网站GOOGLE因為沒有將中國不允許發表的內容過濾掉,而被封鎖的消息。GOOGLE提供英文、中文等多种語言文字的搜索引擎,被中國的网民稱為“狗哥”。后來,經過GOOGLE公司的抗議,中國解除了對該网站的封鎖。美國中文電子雜志《大參考》多年來一直通過互聯网向中國發送消息,試圖打破中國的新聞封鎖。該雜志主編、現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李洪寬先生注意到,中國長期封鎖海外發表不同政見的网站以及外國媒體网站。 去年3月份,包括雅虎在內的130家主要网站在中國簽署了自我約束、遵守中國有關互聯网管理法規的協議。美國亞太法律研究所主任、經濟法專家孫遠鉊先生認為,中國傳出的外國网站被封鎖的消息,會讓外國商家對在中國做生意產生疑慮。 資料顯示,中國每天上网瀏覽的人數約達5000万。(http://www.dajiyuan.com)
|
信息 於 2003/01/23 01:31 | |
Re:中共本是依壟斷信息而興,自然也會隨壟斷失效而亡(2) | |
為什麼中國政府要封掉這個博客站點, 因為他們懼怕的是網絡日誌這樣一種新興的網絡工具, 懼怕的是象博客這樣的新興網絡文化。 這種文化太自由、太活躍、傳播太迅速、超出了中國政府信息控制的容忍範疇. 封掉這個博客站, =========================================================== ---在代表先進文化高調中封鎖新興網絡工具 剛進新年,中國網絡警察部門的封網行動就有了新的升級。從1月8號開始,國內的網友傳出信息,說是海外最大的博客站點blogspot.com被封鎖了。在海外互聯網專家檢測以後,果然不錯,這個全球最大的博客集散地被中國的國家級網關用IP封鎖的技術給擋住了,國內成千上萬在這個站點上擁有個人網路日誌的使用者,也沒有辦法看到自己建立的網站了。我想先解釋一下什麼是博客和網絡日誌。 博客是英文名BLOGGER的一個中文翻譯名,也就是使用網絡日誌的人,而網絡日誌的英文的講法是WEBLOG,是一種簡易的在網絡上發表信息和交流的工具,相當於一種形式固定,不需要任何的技術背景,人人可用的個人網站。熟悉互聯網和常用電子郵件的人都知道,象YAHOO,HOTMAIL這些免費的電子郵件非常方便易用,人人都可以到YAHOO網站去開一個信箱,從此可以免費使用而且管理看自己的電子郵件。而這個BLOG,也就是網絡日誌,是同樣的道理,人人都可以到博客網站去方便地開一個帳戶,免費地擁有自己的網絡日誌,是一種簡單方便地發表自己的觀點,連接其它網頁,隨時更新個人網站的技術。因為這個BLOG的使用和管理都是免費的,而且也不用懂任何技術,這樣一來這種網絡日誌就非常迅速地傳播開了,開帳戶使用這種網站的人,也就是博客人數急速擴展,去年光是中國政府封掉的BLOG的站點,就已經有上千萬計的全球各地的博客.這些博客在網上面建立了他們個性鮮明,題材各不相同的網絡日誌來表達思想,互相連接,傳播信息,分享知識,發表觀點,形成了一波強大的博客運動,這個風氣也很快傳到中文的互聯網世界。 在2002年,博客已經成為中國互聯網世界上一個新興的現象,就在這個中國政府封掉的BLOG上面,已經有成千上萬的中國博客建立的網絡日誌,而且還在不斷擴展。在英文世界裡,已經經常談到這種博客運動對傳統媒體造成了衝擊和影響。因為傳統媒體不管是電視也好,廣播也好,報紙也好,基本上叫做一點對最多點,即一個編輯和記者傳播者對大量聽眾和觀眾的一種傳播形式。 可在網絡這個新興的媒體中,博客這種經營媒體已經很難從一個中心控制,就變成了多點對多點的傳播。用戶之間互相傳播,而且沒有任何限制,這種傳播方式,在中國的互聯網世界也不例外,大陸來的博客成千上萬,用網絡日誌的形式,思想越來越活躍,信息越來越流通,而且在他們之間的擴展越來越迅速。 講到這裡,我們就可以明白,為什麼中國政府要封掉這個博客站點,因為他們懼怕的是網絡日誌這樣一種新興的網絡工具,懼怕的是象博客這樣的新興網絡文化。這種文化太自由、太活躍、傳播太迅速、超出了中國政府信息控制的容忍範疇,這就導致了這次封掉BLOGSPOT的現象。這對不斷地在高唱代表先進文化和先進生產力的高調的中國共產黨,也可以說是一種極大的諷刺。但這一封網行動,會不會長久呢?象封鎖搜索器GOOGLE引起國內網民的強烈的抵抗,最後還是打了一個折衷,只是說部分地封鎖了GOOGLE。 那麼今天真正阻止博客現象在中國互聯網的廣泛傳播,靠封掉一個BLOG能夠做得到嗎?從很大程度講,這就要看中國的網民,特別是使用網絡日誌的博客們自身對這種封網行為的抵抗能有多大。俗話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對於一切有志於建設中國互聯網文化的人們來說,網絡日誌是互聯網作為自由媒體對社會和個人生活影響最深遠的應用之一。中國的專制者最恐懼的也正是中國走向一個開放、自由的社會最需要的東西。 (自由亞洲電台) 來源: 新世紀 www.ncn.org 轉載 |
信息 於 2003/01/23 22:23 | |
Re:中共本是依壟斷信息而興,自然也會隨壟斷失效而亡(2) | |
中國還沒有出現一個正常的精神商品市場. 互聯網的出現,為思想的交流即買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 就像一個正常的商品市場必將在中國建立起來一樣, ============================================================
思想是精神果實,它是思想者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而辛勤勞作的產物──精神產品。沒有需要和市場,思想成果很難長成,即使長成也難免爛掉,很難變成商品。長期以來,由於政治制度的原因,不少極有價值的思想成果因缺乏市場而得不到正常的交流或買賣。這幾乎就是自先秦諸子以降中國思想史的現實,1949──1978期間尤甚。…… …… 『關天茶捨』(1/23/2003 4:48) 來源: 新世紀 www.ncn.org 轉載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5/06 00:09 | |
Re:中共本是依壟斷信息而興,自然也會隨壟斷失效而亡(2) | |
http://news.yam.com/cna/china/news/200305/200305050190.html 中共關閉北大三角地網路論壇 (中央社台北五日電)中國大陸近日嚴查網際網路及手機傳播SARS訊息,廣東等地日前逮捕一批借網路和手機亂傳疫情人士,北京、湖北等地提出措施整治網路,上海發布公告禁用網路製作傳播有害訊息,北京大學校園網路論壇「北大三角地」也因言論「失控」被關閉。 湖北省警方日前則查到山東某高校研究生張某與武漢某高校研究生董某進行網路聊天時,聲稱武漢某飲料公司罐裝廠員工患SARS,告誡不能喝該飲料,董某將此訊息發送給福建、山東、江蘇、吉林等三十名網友,該公司獲知後報警,武漢警方對兩人行政警告處罰,並交學校處理。 據指出,上海市政府日前發出公告,要求禁用網路製作傳播有害不實信息,違規者將按規定被警告、沒收所得、罰款、六個月內停止聯網、停機整頓及拘留、追究刑事責任。報導說,人氣很旺的北京大學校園網論壇「北大三角地」,五月一日起遭勒令關閉。北京當局日前通告指出,最近該論壇的討論「嚴重失控」,相關部門決定暫時關閉清理,重新開放時間不明。 |
台龍 於 2003/05/06 00:15 | |
Re:中共本是依壟斷信息而興,自然也會隨壟斷失效而亡(2) | |
原來中國政府對SARS失控的看法和我們一般人不同。依造中國官方,SARS並沒有失控,而是報導SARS的言論失控。 我的媽呀!實在太恐怖了!!!!!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