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程業界的黑機構看財團法人機構(續)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8/05 09:25 | |
從工程業界的黑機構看財團法人機構(續) | |
前欄連結: 從工程業界的黑機構看財團法人機構 看來這方面的問題,實在不少.........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8/05 09:26 | |
Re:從工程業界的黑機構看財團法人機構(續) | |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2167804.shtml 高官退休轉進財團法人「領雙薪」 記者高泉錫/報導 「官官相護自肥,啃食民脂民膏」,監察院調查發現,行政院所屬機關出資捐助設置的財團法人,普遍缺乏明確法源依據,且高階主管薪俸支出漫無標準,甚至高於總統或達院長級薪俸兩倍:此外,更有不少領取退休俸的公務人員出任財團法人董監事執行長等職務,形同「領雙薪」的現象,監院昨天通過糾正行政院,並要求兩個月內檢討妥處見復。 監委舉例,以衛生署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吳成文而言,原為中研院生醫所所長退休,轉任國衛院院長後,每月待遇達六十二萬,為院長級薪俸卅餘萬的兩倍,甚至較現任總統薪俸還高,且還不包括其退休俸,實有斟酌空間,退休公務人員繼續支領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所給予的高額報酬,與退休制度設計理念大相逕庭,造成資源浪費。 監院調查發現,支薪的財團法人董事長、執行長先前經歷為政府官員者共27人,且多為負責監督該財團法人的行政機關高階人員退休後卸任後轉任,坐領動輒二十、三十萬高薪,且公務人員退休轉任支領雙薪現象普遍,政院宜有適當限制以防杜弊端。 監院指出各部會所屬財團法人董事長或執行長支領月薪超過部長級待遇者就高達21人,其中,經濟部所屬財團法人佔了14位比例最高,衛生署、交通部及新聞局各2人,陸委會1人。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8/05 09:29 | |
Re:從工程業界的黑機構看財團法人機構(續) | |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2168370.shtml 經部財團法人董座 明年起薪水不能超過部長 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 針對監察院糾正行政院導正現行多個政府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負責人坐領雙薪問題,旗下擁有最多財團法人的經濟部昨天表示,已擬定相關辦法規範,預計於明年元月施行,未來經濟部轄下的財團法人董事長月薪將以經濟部長十七萬九千元的月薪作為上限。 經濟部次長陳瑞隆表示,經濟部早已注意到這個現象,立法院在上會期就要求經濟部,全面檢討接受經濟部科專預算年度補助達五百萬元以上,或捐助成立金額達百分之卅五以上的財團法人董事長薪資水準,經濟部根據立院決議研擬相關草案,預定自明年起調整旗下財團法人的董事長待遇。 根據經濟部人事處的規劃,凡是財團法人接受經濟部年度科專預算補助達五百萬元以上,在科專計畫送交審核時,經濟部即可要求受補助的財團法人董事長薪資必須低於部長薪資,否則不予補助,希望藉此限制財團法人董事長薪資。 不過,由於該規劃案僅限於受經濟部技術處科專預算補助的財團法人相當有限,因此陳瑞隆強調這只是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的檢討方向,將是接受經濟部捐助成立比率達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財團法人,董事長薪資一律要受到限制。 在財政部方面,只有農保基金董事長、常務監察人,及華僑貸款信保基金董事長等三個財團法人,而且月薪都低於部會首長十七萬九千元的水準,財政部高層官員表示,目前並沒有檢討計畫,除非行政院發布統一調整標準,財政部自然會依法處理。 |
Luke-Skywalker 於 2004/08/05 09:32 | |
Re:從工程業界的黑機構看財團法人機構(續) | |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2168229.shtml 基金會酬庸退休高官 政院遭糾正 記者黃雅詩/台北報導 2004/08/05 監委李伸一、林時機昨天舉行記者會,痛批行政院轄下的大批基金會,已淪為「政府酬庸退休高官的養老院」。監察院昨天通過糾正行政院,要求行政院深切檢討。 在眾多基金會中,又以國家衛生研究院員工的薪水最高。監委調查顯示,在就業環境普遍不景氣的情形下,國衛院每位員工竟都是「百萬年薪」,今年國衛院員工平均年薪高達一百廿萬元,與一般公務員相差懸殊,更非坊間就業行情可以望其項背。 監察院資料顯示,國衛院院長吳成文的月薪高達六十萬以上,是政府五院院長級待遇的兩倍,國衛院副院長梁賡義的月薪也很可觀,有五十萬元。至於國衛院其他各處組長、研究主任的月薪,更都是政府部長級薪水的兩倍,每月可有卅多萬元進帳。 監委調查顯示,去年國衛院實際進用人數超出預算員額八十二人,今年行政院不但不改進,還增編一百卅六人,且增編的多半不是真正從事研究的人員,導致國衛院人力雖多,研究員卻缺額了六十人,使營運效率無法提升。 調查也發現,國衛院依規定每半年應召開一次常務董事會議,但近三年內只召開過五次會議,監委質疑,國衛院董事坐領高薪卻連開會也怠忽,確實有「領乾薪」之嫌。 |
Luke-Skywalker 於 2004/12/22 09:09 | |
Re:從工程業界的黑機構看財團法人機構(續) | |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2417230.shtml 中華顧問工程司 將「正名」台灣工程 記者陳怡如/台北報導 12/22 03:51 交通部所屬財團法人中華顧問工程司決定帶頭「正名」,中華顧問工程司上周三召開董事會,通過民營化後更名為「台灣工程公司」。中華董事長原提案建議先行更名為「台灣顧問工程司」,但以太過敏感遭董事會否決。 中華顧問工程司民國五十八年由交通部、經建會、郵政總局、電信總局、民航局、鐵路局、公路局、基隆港務局、高雄港務局、台灣省住宅及都巿發展局、台北巿工務局及中國工程師學會共同捐助成立,基金總額七點六億元,是國內最大的工程設計規劃機構,有一千六百名員工,年營業額逾卅億元。 中華顧問工程司現任董事長許瑞峰曾在陳水扁任台北巿長時擔任工務局長,也做過高雄巿長謝長廷的工務局長,並在陳總統第一次當選後,擔任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委,之後再接任現職。 立委選前陳總統喊出「正名」口號後,中華顧問工程司即著手規劃改名事宜,即使執政黨因選舉結果不如預期,「正名」動作漸趨保守,但中華顧問工程司仍針對「正名」一事發出董事會開會通知。 中華顧問工程司透露,提案由董事長許瑞峰提出,但交通部代表認為,這個時候立法院在審查預算,時機太過敏感,要求暫時擱置改名為「台灣顧問工程司」,全案最後交付表決,因交通部十名代表及一名董事投下反對票,只有五票贊成,終致全案未能過關。至於,民營化後更名「台灣工程公司」,因不涉及馬上改名的問題,因此順利通過。 近年中華顧問工程司為搶進大陸都會區交通控制巿場,在香港設立子公司,以便參與大陸標案,曾協助規劃常州電子科技產業園區,熟悉內情人士指出,中華顧問工程司一旦冠上台灣,恐怕大陸巿場必須放棄。 【記者陳怡如/台北報導】交通部長林陵三昨晚表示,行政院會將在兩個月內提出「正名」辦法,屆時包括:中華顧問工程司、中華電信、中華郵政等國營事業都將做更名的詳細評估,但在完整規範訂出來前,不宜貿然做決定。 林陵三說,中華顧問工程司更名,涉及相關法規修正,而且改名「台灣顧問工程司」是否會和其他民營機構「撞名」,也必須進一步查證,這些都需要配套。他指出,即使未來檢討國營事業正名,也未必要全部都改,必須做周延的評估後,確定可行才能做。 |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