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嘉生感想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南嘉生 於 2004/12/16 15:34 | |
南嘉生感想 | |
一個沒有記憶的民族 前幾天,我開了一欄:「還有多少SARS」,沒有人跟貼。這一件事情讓我感觸很深。 離現在不到兩年時光的事情,竟然被人那麼忽視,那麼,我們又有何資格說要反省呢。我曾和一位朋友聊天,他是學校老師,他說有一次他和學生在談話,講起一年多前他們班上發生的事情,結果學生說他:「老師,你那麼會記仇?」他說:「不是我記仇,而是過去的事情是我生命的烙印,我為什麼要忘記呢?」就是我們現在的人那麼否定過去的經驗,所以很多事情就會一再重演。SARS,一個離現在不到兩年的事情,很多人都已經認為不重要,而且是在這樣重視政治問題的版面,其他地方就更不用說,請問這麼接近現在的資訊,我們都那麼輕忽。我們憑甚麼說我們會關心發生50年前的二二八事件呢?
看到台灣人那麼輕易就忘記SARS的慘痛,我想下一個「SARS」將會很快就來到,只要習慣不改,以後還有很多的SARS會繼續出現。 |
南嘉生 於 2004/12/16 16:05 | |
Re:南嘉生感想 | |
亂源 台灣立委大選過後,許多人都談大事,但我想說一點小事,有兩件小事蠻值得說一說。 一個是中國發言人說陳水扁是亞洲不安的亂源,一個是中國國民黨批評大法官會議對真調會條例,解釋成(很大)部分違憲。中國國民黨批評大法官會議毀憲。這兩件事情都和中國有關,都和指責人有關。 從施啟揚現象談起。施啟揚是德國海德堡大學的法學博士,長期歷任台灣各項重要司法官員,法務部長、大法官、司法院長。也擔任過大學教授。這樣學養豐富的人被國民黨掌控的立法院,所通過的真調會條例,任命為真調會的主任委員。結果他這一個機關被他的後繼大法官、同僚、同事、甚至是門生故舊,用法律的、沒有脅迫的、他曾經擔任的機關的、正式的法律文件方式,訂為違憲。比違法層次還高的錯誤行為。我想施啟揚先生一生在學術界、法學界、法律界、司法界的名聲,從此化做烏有。塵歸塵,土歸土。施錢院長為何要去接這一個,他一擔任主委就說有違法的委員會職務,並不是我要關心的問題。我想說的是,施啟揚現象毀掉學者、知識份子及司法人在社會上被人尊重的形象與信賴。這種傷害才是最嚴重的。一個人不愛惜羽毛,做出一生悔恨的行為是很容易的。 不愛惜名譽,就等著讓別人看笑話。中華人民共和國說台灣的陳總統是亂源,而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台灣在東亞是弱勢的,在中國威脅之下,連安全都得不到保障,連國際生存空間都很有問題,他會是他敵人口中,指責的亂源嗎?當一大堆國內的學界巨碩,透過法律程序,一步步的講出真調會的法律問題時,一個也算有名譽的政治組織,公然發言詆毀這樣一個全國最高的司法單位。難道人們會信他嗎? 亂源,就是有人拿社會以往的公信力在玩,所造成的結果。兩個中國,絕對可以講很多他們要講的話,他們都在玩弄以往人們給他們的公信力。玩弄公信力,就是亂源。 |
ace 於 2004/12/16 16:27 | |
Re:南嘉生感想 | |
どの方面が一番欠けてあるかというに、 台湾人の道徳的方面、精神的方面が一番欠けてありはしないかと考えてある。 年の新政にとともに旧道徳は廃せられて、 それに代わるべき新道徳は定まらない、 但しこの方面で、廃大きに覚醒し奮起するところがなければ、 台湾の未来は、 悲観的に考えべざる 得ないと思うのであります。 それは実に重大なる問題であって、台湾国民が将来に大大国家のため、今日は 反省時代、覚醒時代、修養時代であるかと思うのであります。 |
ace 於 2004/12/16 16:28 | |
Re:南嘉生感想 | |
どの方面が一番欠けてあるかというに、 台湾人の道徳的方面、精神的方面が一番欠けてありはしないかと考えてある。 2000年の新政にとともに旧道徳は廃せられて、 それに代わるべき新道徳は定まらない、 但しこの方面で、廃大きに覚醒し奮起するところがなければ、 台湾の未来は、 悲観的に考えべざる 得ないと思うのであります。 それは実に重大なる問題であって、台湾国民が将来に大大国家のため、今日は 反省時代、覚醒時代、修養時代であるかと思うのであります。 |
南嘉生 於 2004/12/16 16:44 | |
Re:南嘉生感想 | |
他當然是國母 蔣方良走了。他是蔣經國的妻子、蔣中正的兒媳婦,一生生活在他強橫的婆婆壓力下,講到蔣夫人,人家想到蔣宋美齡,講到蔣家的國母,人家說蔣宋美齡。 有人問我,蔣方良能不能當台灣的國母? 我反問他,她丈夫有沒有當過總統,有,他就可以說是國母。 朋友又說:「但人家都說,蔣宋美齡是永遠的國母?」 我回問他一句,「國母是因為先生當總統,還是他叫做國母?」 朋友又說:「是因為先生當總統。但蔣經國說只有一個蔣夫人,也只有一個國母。」 我說:「國母不是誰給的,是國家禮制上不成文的規定,蔣經國怎樣說都不能改變這一個事實,除非蔣經國不是總統,蔣方良不是蔣經國的元配。我告訴你,你的說法是蔣經國下一輩兒子的名稱。」 朋友問:「甚麼?」 我說:「講笑話!」 給蔣方良女士一個國母的頭銜,就是還他一個正義。在法制上,我應該,我也願意。 |
南嘉生 於 2004/12/16 20:33 | |
Re:南嘉生感想 | |
不是要批判,而是講應該講的話 誰說台聯是激進?國民黨在兩蔣時代一直堅稱他們是革命政黨,他們在強調革命政黨時代所傳下來的一些習慣,仍是我們生活的重要影響因素,我們用這一些時代的觀念去看一些現象,我們將他視為是正常。這是將非常視為是正常,反而在非常觀念下所出現的非常,他應該是正常,或可能是正常,但我們卻將之視為是非常。這樣的矛盾實在很好笑。 激進?蔣中正叫做蔣中正是激進的論點嗎?台聯說台灣要正名,很多人說他激進,將他的列為政治偏激的深綠軍。我想請問前面那一個問題:蔣中正本名若是叫蔣中正,他要求恢復本來的名字,請問他激進嗎?除非你的答案就是激進,否則台聯的主張就不應該叫做激進。 衝擊以往概念的論述絕對會讓人家受不了,但就是這樣的堅持,才能讓支持者願意吾怨無悔的犧牲、奮鬥。台聯被認為激進,就是他們講出真話,衝擊傳統概念,然而他們的真話,對一些願意思考的人來說,會發現他們講的話才是對的,這樣的案例一多,就自然會出現很多死忠的擁護者,這些人才是台聯成長的基本盤。這樣的政黨才能可大可久。 知識就是力量,但只有誠意的知識份子所講的話,才是展現知識力量長遠影響力的話。台聯欠缺是甚麼?就是不斷放出真確論述的知識力量,讓台聯不僅是政黨,而且是真確意識型態的傳播者。以往凝聚議題、發動改革動力的來源是台聯的精神領袖李登輝,不是台聯,所以人們不相信台聯,甚至懷疑在沒有李登輝以後的台聯要怎樣發展。別人會有這樣的質疑,並不奇怪。重要的是台聯要怎樣創造自己的議題,創造自己的風格。只有往這樣發展,台聯才不會讓人家認為是李登輝前總統寵愛、長不大的跟班。要這樣做,就必須要有知識。 那不是批判!台聯的議題到目前為止,都是清楚概念的人講出來的清楚語言,很多人認為是批判,不是。台聯只是講一些真話而已。這就是台聯要繼續走的路。真話講多了,就不是真話,而是真理的發言者,這樣的政黨就必然會成為引領台灣風潮的政黨。 |
南嘉生 於 2004/12/17 13:31 | |
Re:南嘉生感想 | |
我們已經見到曙光 真理,離台灣光明前途只有一步之遙而已。 我曾經反省,我為何要在政治論壇上寫那麼多的文章,我實際上也深思這一個問題很久了。最後,我的結論是:我不是在講政治,而是在講一個道理。而只要這一個道理講清楚,我想很多人應該都會清楚,而這一天快要到了,曙光已經看到。 撥開雲霧,大家就知道真相,資訊與真實感受,已經讓人們清楚了,只是現在還有一些人在騙自己罷了。我相信,台灣人民追求自己決定自己命運的日子即將到來,曙光已經出現。 |
南嘉生 於 2004/12/17 14:02 | |
Re:南嘉生感想 | |
中國人的法律觀、法律關 有關真調會條例違憲的法律解釋文,已經被大法官會議解釋成(大)部分違憲。泛藍軍已經宣布對這一個解釋文表態反對、不支持與質疑。我對於泛藍軍表現並不覺得奇怪,只是更深深的認知:中國終究沒有機會推動民主、法治。 泛藍軍的表態讓我知道中國人對的法律的觀點。法律,就中國政權、中國文化對外宣稱的意義是公平,「所謂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但當代表法律專家解釋依據國民黨的法制體系,宣布真調會的法律條文違憲時,現在的狀況就是要去檢定國民黨他們所講的:「所謂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泛藍軍的表態證明他們在真實世界認知的法律是:這是一條要人民遵守的法條」。重點:只有人民要守法,不是全民要守法。更重要一點,是有權力的「我們」不用守法,沒有權力的你們要守法。更嚴重的是,不管我們有沒有權,反正我們都不需要守法,但你們一定要守法。這幾個層次的劃分,就是一步步要解釋中國人對法律效率解釋的各種盾詞。 中國有機會民主、法制嗎?連台灣這樣深度西化、必然民主化和已經有高度法治共識的國家、政黨,都會出現這種專制的、階級的民主、法治,那麼具有強有力反西方、反民主、反法治的政治強權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你能期待他們民主、法治呢?特別是你的生命是有限的。 |
F-22 於 2004/12/17 14:10 | |
Re:南嘉生感想 | |
Dear Sir: I read your every article. You are excellent !! |
silence 於 2004/12/17 15:31 | |
Re:南嘉生感想 | |
Thank you for writing so that I have something to forward to my love ones in Taiwan to read. |
南嘉生 於 2004/12/17 15:54 | |
Re:南嘉生感想 | |
兩條路線、兩組概念的觀念模糊 2004年立委選前後,我和很多網友在網路上爭辯,這樣的辯友中,有很多在總統大選時,還是網路伙伴、戰友。關於這樣的爭議,我覺得有必要釐清概念,再清楚陳述。 政治與認同同時啟動的戰爭。台灣字李登輝寧靜革命開始,就啟動兩個革命:政治與nationalism認同的革命。也從現有的兩大政黨屬性劃分為改革與反改革,其中泛綠軍偏向改革,泛藍軍偏向反改革。 政治以外的制衡因素。台灣認同的對立面是中國,民主的對立面的就是專制。這是不完全相同的概念,要求一個人認同的方式和要求一個人堅持民主的方式是不一樣的。但各位可能忽略一個也很重要的因素,在民主國家中,資本主義運作和民主是並行移動。在民主國家中,堅持民主的人還是有人因為經濟因素而腐化,抵制腐化的力量不是來自認同與民主,而是競爭、制衡。 顏色的支持,很多是認同的支持,這是nationalism的問題。在這一個基礎上,同一個顏色之間的政黨鬥爭,就是同認同、狹義範圍的民主競爭。就泛綠軍方面,民進黨和台聯的勢力差別很大,一旦台聯萎縮,則在整個政治鬥爭中,就呈現一個泛綠軍和兩個泛藍軍鬥爭。假如那一個泛綠軍的民進黨腐化,或者和泛藍軍進行某一方面妥協,對許多支持台灣nationalism的人來說,他一定痛心疾首,但他沒有辦法選擇另一個政黨去抵制他,因為即令民進黨墮落,但從台灣nationalism角度來說,他還是所有墮落政黨中,最好的政黨,也是不可以犧牲的政黨。因此,我們將會看到形式上台灣的民主,但實質上,泛綠軍的一黨獨大。這種現象放置在台灣,就會出現不平衡的民主。 不平衡的民主對泛綠軍支持者來說是悲哀的。將前述的問題放置在兩岸關係上,更會顯得泛綠軍的無奈。由於台灣有認同問題,所以支持泛綠軍的人,從認同角度上不接受泛藍軍,也怕泛藍軍一旦掌政,將可能出賣台灣,做出危害台灣利益的行為,所以選擇泛綠軍是他不能放棄的行為。但是泛綠軍在前述只有一個民進黨的條件下,所有泛綠軍的支持者就只有選擇民進黨一途,形成民進黨在泛綠軍的獨佔地位。假如有其他主張泛綠軍政見的政黨出現,從市場競爭原則,打擊這一個政黨所得到的利益將高於打擊泛藍軍政黨的利益,那時,各位就會看到民進黨聯合泛藍軍打另一個泛綠軍友黨的行為。只要泛綠軍只有一個政黨,民進黨就永遠可以高枕無憂。更進一步說,民進黨在選票的席次上,只要維持60%以下,50%以上,那種要上不上的狀況,所有泛綠軍基於台灣nationalism的條件,就一定要救他。此時民進黨就不需要怎樣努力,可以很輕易的擔任各項公職,並且做出很多另我們很不爽的行為,但泛綠軍能夠怎麼樣?沒有辦法。 悲哀不僅來自政治。前面的論述還只談到政治有關的問題,如果加上經濟方面的問題就更加需要另一個泛綠軍去制衡民進黨。假如本選區有一個民進黨的立委很腐化,此區的泛綠軍可以不支持他,但他卻必須容忍泛藍軍過半的危機,所以他只好含恨支持。也許有人會認為為何民進黨中央不管?因為民進黨的候選人制度是黨員選舉與民調。只要他有能力讓選民支持、不強調、重視他的腐化,只要他是至一個地方的民進黨重要頭人,民進黨為了勝選,也為了政權保衛戰(這是他要做的,也是他的選民要他一定要做的),就一定要選他。如此,我們怎麼制衡這一個民進黨的sula呢?我所描述的,固然公開指名道姓說是民進黨,實際上所有獨佔廠商都具有這樣的特性。任何一個便項放置在前述的架構中,都會出現相同的答案。假如台聯與民進黨在國會的勢力互換,讓台聯獨佔泛綠軍,他們也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相同現象也出現在泛藍軍身上。 支持台聯,就現階段來說,就是支持一個民主的、相對較不腐化綠色的、執政的政黨輪替機制。我也同意,這樣也許讓台灣的政治進展,在台灣nationalism認同方面,步伐減緩很多,但我認為這是要做的重要事情。 |
yl 於 2004/12/17 22:08 | |
Re:南嘉生感想 | |
It seems to me you still can not get out of your own blind spot and open your eye to have a glance of the REALITY. You said,只要泛綠軍只有一個政黨,民進黨就永遠可以高枕無憂。更進一步說,民進黨在選票的席次上,只要維持60%以下,50%以上,那種要上不上的狀況,所有泛綠軍基於台灣nationalism的條件,就一定要救他。此時民進黨就不需要怎樣努力,可以很輕易的擔任各項公職,並且做出很多另我們很不爽的行為,但泛綠軍能夠怎麼樣?沒有辦法。 As I said before, the reality is that the DPP still below the par 60%以下,50%以上 you set for it! Your solution of having an alternative green party to the DPP to avoid the monoply of DPP of Green camp in the face of coup attempt (or at least reversal of the democracy to oligarchy) by the pan-Blue sounds somewhat like that story of digging a canal to the sea to relieve the poor little fish (Fu Yu) strained in the road groove as related by Zhuang Tze! |
南嘉生 於 2004/12/18 10:28 | |
Re:南嘉生感想 | |
中國制訂統一法,台灣這一邊有人在怕,有甚麼好怕?對一個不重視法治的國家,法律本身並沒有意義,他有沒有定跟他有沒有做,沒有必然關係。中國五十年來對有關中國強調統一的動作,不是做了很多次了嗎?他們有立法嗎?對這一個中國要立統一法的訊息,會產生恐懼,實在太不瞭解中國了。 流氓國家的水準就是這樣,你還有怎樣的期待呢?我經過長期分析國內的泛藍軍、國外的中國及中國文化之後,已經對中國及有中國當權人心態的人沒有甚麼好期待,因為水準就是這樣而已。近代中國的對外關係,仔細觀察之後,我們會發現這個國家一直處在帝國主義國家和被殖民國家這兩種狀態下搖擺。掌權的人一副不可一世的傲視他的人民,看不起比他們衰弱的國家子民,共產黨、國民黨對人民的態度不是這樣嗎?對外,中國乒乓球隊的「友誼第一,勝敗第二」也是另一種方式的羞辱。至於比他們強大的國家,他們又是一臉諂媚的眼神,希望別人對他們。
被中國尊敬的話都應一笑置之,那被罵就更不用說了。就是我們不是流氓國家,也不熟悉流氓文化,所以我們和他們不同類。既然不同類,觀點不一樣,互相罵來罵去本來就很平常。對這一件事情會很在意,不就是笨蛋? 我對中國制訂統一法和蔣方良夫人(對他尊為夫人,乃是對他一生奉獻於他要做的事情,敬謹的將他完成,這是對一個有品行的人的尊敬,和蔣經國無關。)死後要不要覆蓋國旗,沒有意見。一個是流氓國家,一個是小人政黨及其追隨者崇拜的儀式。我跟他們不同路,對這樣的事情不想用太多時間。我只是好奇,陳水扁總統對兩岸、覆蓋國旗的態度是甚麼?他難道不清楚跟流氓互動,最好的方式是實力,不是屈從,和泛藍軍相處,最好的方式是壓迫,不是順從。越順從,他們越看不起。這一群不正常人的不正常反應,難到陳水扁總統不知道嗎? |
南嘉生 於 2004/12/18 15:44 | |
Re:南嘉生感想 | |
政府 要談政府。很多人將政府的措施從合法與不合法的角度去談,這是錯的。我們要談合法,就要先談法律的正當性。 一個不合法的政府所頒佈的法律就是不合法。蔣介石政府的正當性很有問題。他們經常宣稱他們是有經過中國憲法、有民意基礎的合法政府。然而他的憲法並不是全中國人民都同意,他們選總統的國民大會代表、立法的立法委員、行使監督權的監察院委員,都是在很有爭議、法律程序有嚴重瑕疵下產生。他的合法性很有問題。至於說中國憲法,請問中國人難道就只能有一部,且是中國國民黨這一部的憲法嗎?至於民意基礎,數十年不改選的民意代表,具有民意代表性嗎?更何況憲法與中央民意代表選舉的合法性都頗有問題。 國民黨最喜歡笑袁世凱修改得憲法,總統繼承人由總統指定。哈哈,國民黨的法律不也是這樣。他壟斷一切的權力,然後制訂所有有利於他們的法律。其中不僅沒有公平性,連立法者的正當性都有問題。ㄡ,不,連立法者的身份都有問題。ㄡ,不不,連立法行為所依據的法律都有問題。比之袁世凱,人家是合法者去制訂一個不合法律原則的法條。國民黨的荒謬性更大,國民黨恥笑袁世凱,他是龜孫子在笑龜兒子。 政府,國民黨的政府憑甚麼跟人家談合法? |
南嘉生 於 2004/12/18 18:13 | |
Re:南嘉生感想 | |
幹!又是族群和諧 為了未來政局變化,有人在開始猜未來行政院長是誰,其中有人建議林全部長,理由是:他是外省人,由他當,可以取得族群和諧的好處。林部長的能力與操守,我一點也不懷疑。但拿林部長的省籍關係作文章,強調提名外省人就可以族群和諧,真是幹!幹!幹! 喊大聲就對?為何提名外省人就是族群和諧?為何不是提名客家人?提名原住民?今天許多外省人,特別是在過去戒嚴體制獲取利益的特權階級,他們不斷高喊他們的利益被剝奪,就有一大堆人開始說族群不平等、族群歧視。。。,然後就開始有人罵民進黨操弄族群。請問以往國民黨掌權階段,不是將很多由政府掌控的利益,直接、赤裸裸的移轉給外省人嗎?許多教育、文化與就業機會,特別是有壟斷特性的職業、產業,轉給外省人嗎?宋楚瑜在立委選舉時,不也是呼喊外省人要投票給親民黨,不斷操弄族群問題,讓社會分裂嗎?幹!他們做的就沒有問題,別人不一定做,就一定會被羞辱、攻擊。 和諧,不是一方容忍。而是在相對公平條件下的自由意願。很多外省人強調他們的權益被損害,就是不公平。他們現在很多權益實際上是政府不公平行政處置的結果,要說不公平,先從那個時候的不公平開始說起。那個時候的政府不公平,也並不是甚麼特別原因,就是因為當時的政府是一種強制佔領,然後他對外宣稱他民主,實際上並不民主,也就是他連他對外的口號都不合格。這樣有問題的體制所建構的資源分配體系,包括升學、就業等,本來就是不公平的體系。在那一個不公平體系的獲利者,並沒有權力出來喊冤。但他們不僅喊冤,而且還喊的特別大聲。不僅這樣,還指責別人對他們不公平。人家的不合理,莫過於此。 族群不平等的現象是因為強勢民族以其民族習慣,要求別的民族要配合,造成民族間的競爭出現不公平的起始點。這樣的邏輯中,強勢民族與弱勢民族的探討,才能精確解釋民族不平等的關係,而民族人數多寡不必然是造成民族不平等的原因。 每一次看到有人從民族人數多寡角度,說要提名外省人,就沒有民族撕裂的問題,就令人生氣。因為在台灣,外省人是強勢民族,不是弱勢民族。真正撕裂民族,不是多數民族的聲音,而是強勢民族依然想要重新獲取她們強勢民族利益的行為。 |
老師傅 於 2004/12/18 21:52 | |
Re:南嘉生感想 | |
族群和諧? 不過是藉口而已,希望騙騙選票而已。 但騙選票有沒有用?很難講,總統大選時的公投算不算騙選票? 批判這個族群和諧,就像對著空氣在打架。 你當真相信嗎? 還有,台聯腐不腐化?第一個要看老李,這個前國民黨主席。 我想任何一個有記憶的人,都應該把他在國民黨主席時講的話,白紙黑字拿來對照今日! 依他當總統的紀錄,今日若還是他當,第一個反對正名制憲的就是他!這是基本不帶預設的邏輯判斷。 第二個看黃主文,他的公子當選了,其他呢?然後呢? 再想想。 |
恆愛台 於 2004/12/19 02:33 | |
Re:南嘉生感想 | |
台灣目前最缺乏的是【諒解】與【理解】。。。 一件事如果發生在台籍領袖陳水扁,拔河意外可以被鞭打一星期,小孩子拿自己錢買積架,被醜化成啥麼死樣子?.......競選文宣都可以繼續羞辱醜化?沒完沒了∼∼ 同樣的事,發生在連公子.宋公子身上,他們開保時捷叫做【品味】?他們不用當兵形容成【可憐】? 再看馬英九任內,幾次重大水災的人禍過失,SARA災.震災.旱災........依然被美化成那種死樣子? 被檢討過嗎?........SO WHAT ?有事嗎?...選票依然那麼多! 只證名兩件事...1.台北市沒良心良知的人很多。2.外省人高貴的血統決定所有權位? 反證:被中國人奴役的台灣人天生賤骨頭.......瞧不起自己的領袖台灣父母,卻以投票外省王尊為榮?
|
南嘉生 於 2004/12/20 09:10 | |
Re:南嘉生感想 | |
熬 我長期觀察台灣的民主運動與發展,也觀察周遭朋友對民主運動的各項反應,當然也看很多有關革命的史書,我現在對民主發展的看法是:民主必須像熬湯的方式進行才可以。 慢一點不一定不好。很多以往對我蠻友善的網友,對我提出偏台灣派的選票成長,慢一點沒有關係,頗有微詞。其實我心中對台灣發展的「急」,不輸給各位。但我想到民主不是給權力,而是給一群人以成熟的眼光去生活他的生命,政治選擇只是這樣生活中的一部份而已。所以民主生活比民主政治重要。有成熟的民主生活才有成熟的民主政治,不然所有的民主政治最後都會被有心人操弄。台灣目前的民主進程並不慢,甚至說有點快,我們從有一大群人願意和生活水準低台灣很多的國家統一,也天真的接受中國「一國兩制」的虛幻影像就知道台灣的民主離成熟還有一個階段。因為假如是一個成熟的民主社會人士,他一定會想為何我可以民主,但是同一國的另一群人卻不可以民主呢?經過這樣的思考,他就會想通,民主決不是我好,而是大家都好。他就不會相信中國「一國兩制」的反民主政策。所以我認為台灣的民主必須還要再歷練。 等待有時候是很無奈的。生命有限,很多人都希望在有生之年,盡早達成他的願望。不過人民當家的問題就在這裡,當我們之間的目標不一致時,要先達成你的或我的目標呢?那就必須經由說服,然而說服是一種很繁複又很困難的工作。海森堡說:不是我的理論說服了人,而是反對他的人都已經死亡。我沒有那麼悲觀,但我也不敢說我能夠很快的說服別人。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持續的做。雖然無奈,但是相應革命的風暴與不確定的未來,有恆、持續的做,也許是最好的方法。 等待與智慧。有人將孫中山的革命運動稱為早夭的革命。其實毛澤東的革命也是,因為當社會大眾不知道民主可貴時,他們就會為一個目前他覺得急迫重要的事情而放棄民主。選票被用錢買就是其中之一,經濟求生比民主重要,所以中國選擇共產黨,放棄國民黨。這展現錢比民主政治重要,這樣的人對錢應該會有熱情,但對政治卻是冷漠的。對政治冷漠將培養獨裁者,中國會持續出現獨裁者,不就是這樣嗎?許多支持泛藍軍的人,他們之中一定有人認為某一個目標優於民主,不然他們不會將他們的選票給支持統一、與反民主的中國共產黨合為一國,做為政見的人。面對這樣的人,我也只能慢慢的說服,畢竟我們也是經歷這樣的過程才逐步成長,今日的堅持,實際上有許多過去激情後的沈澱的思維。我們需要時間沈澱,他們應該也需要。 熬湯,需要時間,民主也需要時間。 |
南嘉生 於 2004/12/20 11:42 | |
Re:南嘉生感想 | |
「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這句話也適用在台灣人身上。 最近兩個炸彈客事件引人注意,一個是楊儒門的白米炸彈客,一個是高寶中瓦斯桶炸彈客。前者被推繹為執政黨經濟政策不好,導致弱勢農業發展受困所做的社會現象反映,得利的是泛藍軍。後者被稱為是反對台灣獨立的反應,最後以更低的錢交保。得利的依舊是在野黨。台灣農業的問題,雖然可以將責任歸給政府、民進黨,但是犧牲農業是國民黨長期的政策,不是民進黨。現在台灣農業發展會更困難,與一些中國的農產品進來有關,而這又和在野黨偏統、主張和中國三通關係密切。整個台灣農業發展問題的癥結點在中國,應該負較大責任的是泛藍軍,但大家都將責任歸給民進黨。高寶中的「反獨」是政治訴求,但他以傷害無辜大眾為主,且有引爆,這在法律上是不被允許的。結果被以十萬元交保。相較於之前的白米炸彈客。瓦斯桶炸彈客的危險更大,但一個不得交保,一個卻可以交保。難道反獨就可以享有較好的法律優待嗎?「反獨」若可以是一個政治事件,那麼訴求社會經濟敗落的白米炸彈客更應該受到重視與可憐。如果白米炸彈客的交保與不交保可以推為「史無前例,交保與否,無所依據」。那麼瓦斯桶炸彈客就沒有這樣的藉口,畢竟白米炸彈客發生在前,瓦斯桶炸彈客發生在後,前者情形較一般,後者較嚴重,後者的條件只有比前者更嚴才對。精確的說,我們有理由認定瓦斯桶炸彈客的承審法官有「歧視、偏見」的傾向。我不贊成網友恆愛台大大將省籍差異放入這兩個案件去比較,但比諸以往涉及政治事件時,許多法官的一些反應,我不得不懷疑,省籍與政治偏向確實影響法官,至少是這一位丁法官(正確的講法應該是推事)的判決。 難道台灣本省人天生要被歧視與自我歧視?高寶中的事,後來又被查出有玩股票輸兩千萬的問題。誰讓台灣的股市不振,要不是一大堆台灣資金往中國跑,甚至借錢到中國,又不還本國的借貸,台灣的股市也不會這樣。難道這一位高寶中先生看不出他輸股票的原因?他如果覺得中國那麼好,為何不移民中國呢?我謙卑的不敢強烈指責泛藍軍要為高寶中的現況負責任,但誰會可憐我那樸質的同胞,他們的努力都被別人強取豪奪,但他們卻又將責任放在不該負此責任的人身上,並放縱元兇。 楊儒門該關,那麼高寶中呢?反獨可以寬容,那麼農民的苦呢?越接近台灣這一塊土地的越卑劣,越歧視、羞辱這一塊土地的越受到優遇。而這一切的一切,其實不是來自台灣,而是海峽對岸的很多做為。而這一些做為,許多甚至是泛藍軍的政黨政策、立委與支持者所為之事,結果,所有的過錯都要「台灣」,所有與台灣這兩個字有關的人去負責,台灣、台灣人與台灣本土政權。 當許多人已經公然要讓台灣更慘,結果許多台灣人,不管本省或外省,還是拍手叫好。外省人還有他媽的一點爛道理,本省人呢?難道自我羞辱是你性格中的重要因子嗎? 看到這一次的選舉結果,又比較一些本省人、外省人,愛台灣與不愛台灣的處境,我只能說,難怪台灣本省人會被看不起。「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 既然如此,又何必可憐他們呢? 台灣人的悲哀,導因於他們應該悲哀。 |
南嘉生 於 2004/12/20 11:50 | |
Re:南嘉生感想 | |
看到很多現象,讓我懷疑這樣努力寫是否有效果?決定停筆一段時間。 謝謝過去數年,許多熱心網友對我的指證與花心血聽我在碎碎唸。 |
心音停止 於 2004/12/20 12:06 | |
Re:南嘉生感想 | |
比起分開投票,一次投完可以節省許多人力物力,因此公投和選舉一起辦在國外很常見,以美國來說,這次總統選舉就有合辦是否贊成同性戀婚姻的公投。 所以說公投綁大選是騙選票的人,只是被媒體操弄的無知者。 另外,在民主政治之下,決定一個政黨會不會腐化,是看在整個政治大環境之下,民眾有沒有制衡這個政黨的機制,而非訴諸於該政黨的道德水準有多少。只有見識狹窄目光如豆的人才會把目光集中在某人身上。 至於說李登輝若現在還是總統必定反對制憲正名,那是不瞭解李登輝從1992年掌握實權後,台獨化的傾向一年比一年明顯的人才會說的蠢話。 |
恆愛台 於 2004/12/22 02:15 | |
Re:南嘉生感想 | |
南嘉生 兄 驚訝您的憔悴面容..........是該休息一下了∼ 這塊土地遲早會是我們台灣人所有,遲早會看到台灣咱e天........... |
YCH 於 2004/12/22 03:30 | |
Re:南嘉生感想 | |
南嘉生 兄: 您辛苦了, 休息一下再來走更長的路. You are not alone. |
旁觀路人 於 2004/12/23 02:38 | |
Re:南嘉生感想 | |
南嘉生 兄: 許多無形果實總在意想之外收成,路,不會白走的… see u later... |
yl 於 2004/12/23 04:36 | |
Re:南嘉生感想 | |
南嘉生: Perhaps we all should learn something from that tree-planter, the Hunchback Kuo (Liu Zong Yuan). Making haste slowly! Erasmus tells the story of how the spirit of generosity can enrich the giver by writing, Aldus, making haste slowly, has acquired as much gold as he has reputation, and richly deserves both. |
南嘉生 於 2004/12/26 16:58 | |
Re:南嘉生感想 | |
我,真實的我 趁著休息,看了一欄文章,感觸很深。 一位網名叫「不懂政治」網友開了一欄,「請問去中國化的意義何在? 誠心請益, 無意吵架!」(海國論壇)我覺得許多網友回應的都很棒。因為他們的思慮架構反應方式是正確的,他比內容精彩還重要。 我們只是在爭取做人的基本權利而已。我曾經在我開的一個欄位,寫了一篇,「我是民主主義的人權主義者」(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NO:1799_46)我覺得我這一篇在思慮架構上,寫得很好。這一篇從做為人的基本權力開始推論,然後解釋有關正名與制憲對一個人的意義。從這一個角度來看,許多我們現在看到的,所謂很激進的論點,從人的角度來說,都只是基本權力而已。因而「正名」、「制憲」就是我們做為一個人,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權力而已。難道各位的名字被更改,你們不會生氣嗎?不會覺得好笑嗎?當然會。國家的名字被更改、限制也是這樣。為何我們對別人這種污辱或侵犯我們人權的行為會抗議,但是對國家名字被限制的權力卻覺得無所謂,甚至對那些要替我們爭取基本權力的人,感到他們激進而不可理喻呢?我想我們的心靈已經被扭曲了。 心靈被扭曲,所以反應也不正常。每一個人都想讓自己過的更好,這是他的基本權力。我也不例外。要不要「去中國化」,或者說「去中國化的意義」在哪裡,其實沒有甚麼需要找大道理的:因為我覺得他不好,如此而已。很多人會找一大堆道理去說明,其實都難掩心中真正的答案:「我不喜歡,所以我要改變。」這一個發自人內心真正的呼喊。為何我們要找一大堆所謂光明正大的理由來說,卻不敢或不能講出心中真正的話呢?因為在國民黨的教育下,我們不是我們。在國民黨長期的教育下,我們經常要從國民黨給我們的架構下去看事情,但我們真的不是他們,所以每一次我們看到的現象,都要他們解釋,我們才有信心說:「真的,我們看到那樣的現象。」這等於是國民黨透過教育,讓我們的眼睛瞎了,耳朵聾了,五覺功能全喪失了。就是這樣,才會發現有許多議題都是由在台中國人喊出,然後我們隨後應答。為何我們不會提出他那樣的議題呢?因為我們和他們本來就不是同一種人類。現在,我們要做的事情,就只是找回自己的五覺罷了。 有人問我,你為何要愛台灣?我會說:「因為我住在台灣。我愛台灣並不奇怪,奇怪的是你住在台灣,為何會問我這一個問題?」這是我在民主時代,長期沈思後的想到的答案,我這樣回答,隱含幾個內心虛掩不明的感覺。住在甚麼地方,本來就應該對那樣的地方有一種愛,因為那是一種生命的過程,也是一種對生命的愛,這是很自然的。其次,不能愛台灣,或講出愛台灣,已經透過國民黨教育,成為我們本能反應的一部份。因此,當朋友問我:「為何要愛台灣?」那是國民黨體制下很正常的問題,由此相較我們內心的真實感受,不僅反應國民黨教育文化的荒謬、虛構性,更感受到心靈被扭曲的痛苦與羞辱,若再加上國民黨體制的殘暴性,那麼,「你為什麼愛台灣」不僅是個問題,也是一種令人恐懼的政治責問。許多生活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人,都深刻瞭解到被問到那一個問題時,內心的驚懼與恐慌,並且因而想要找一大堆理由來掩飾自己愛台灣的真實感受,彷彿說出那樣的感受,就會被戴上「不愛中國」的有色眼鏡,並被貼標籤、打為政治犯的恐懼。就是這樣的心靈扭曲,讓我們始終必須戴著假面具,才能生活在我們所愛的台灣。那樣的生命感受絕對是假的,更重要一點,那不是一種真實的生命。第三,兩個台灣人在台灣,會問到為何要愛台灣這樣基本而應該是常識性的問題,正證明這一個地方的人,還沒有過著真正屬於他們的生活。尤其相較於中國人對於「愛中國」這一個命題覺得奇怪而不可理解,台灣人會若有其事的問「愛台灣」就成為很悲哀而值得深入反省的課題。更由於這兩個人對「愛中國」也如同中國人說愛中國那樣覺得天經地義時,「愛台灣」的問題更覺得不僅有時空錯置,更讓人不知道「悲哀」兩個字怎麼寫。 「台灣」,一個很難以正常語調講出來的愛!戒嚴時代,我們經常會被問道:你哪裡人?我會說我是台灣人,聲調也許平凡,但是我總是小心翼翼的說著。要講這一句:「台灣人」,是想過很多藉口的。台灣人在當時是省籍稱謂,也是地理稱謂。從省籍稱謂上,我取得國民黨認定的「台灣省」的講法,他不會讓我有被羅織罪名的壓力,台灣又具有地理稱謂,與國民黨的體制無關,讓我的愛潛藏在這樣的感覺,獲得偷藏於內心的快樂。也許有人說我太小心了,但處在那樣風雨的台灣,誰又知道你強調你的台灣意識,不會被貼標籤呢?並不是所有人都怕台灣,而是當有人時有時無的說你:「太強調台灣」,那就等於暗示我有較一般人強烈的政治意識,和我較接近,意味著較有台灣意識的人,也是將會比一般人更容易被貼標籤、社會關係隔絕的人。不過,「台灣人」還是比「愛台灣」更容易說出口。「台灣人」有客觀的說詞,掩飾內心的想法,但「愛台灣」卻赤裸裸的把自己的感覺講出來。如果「台灣」在當時時空是卑劣而帶有危險的隱喻,那麼「愛台灣」就更可怕了。蔡振南的「母親的名叫台灣」,唱得很好,因為他把台灣人對台灣的感覺唱出來。就我來說,不是「母親的名叫台灣」,而是我內心的愛就是台灣,我就是台灣。我不敢將那樣的感覺講出來,就如同我們不敢面對真實的我一般。我們是一群不敢面對「我」的人。 面對真實的生命,講出真實的話。我們不是我們,放置在台灣發生的許多事情,實際上是遍地例子,一點都不覺得難找。我甚至認為許多和統媒、在台中國人筆戰、抗爭的過程,就是一場追尋自我的歷程。而每一場經過千山回折的歷程,最後給我的感受總有一種回歸「平凡」的心,「平凡」就是平凡,他本來就是這樣,講那麼多的話,不過要證明「本來就是這樣」的平凡答案。然而這樣的心路歷程,卻是滴滴血淚的路。 |
ThereforeIAm 於 2004/12/26 17:27 | |
Re:南嘉生感想 | |
深得我心! |
南嘉生 於 2005/01/01 12:43 | |
Re:南嘉生感想 | |
層次(一) 還沒有近代化思考的中國文明 有很熟的朋友問我:為何你通常都不回應中國網友的問題?我曾經給了好幾個答案,但總是覺得回得不好,最近想想,我想這一個答案最絕,也最好。「層次不同」。這句話怎講?從文化、思考與各方面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回答也許是最好的。 還沒有近代化思考的中國文明。中國人的思維,包括許多在台中國人,目前還存在前近代國家的想法。他們對政治的想法是越穩定越好,人才越往政治越好,有能力、同血緣的人都集中在一起最好。土地面積是越大越好,總言之,從佔有的角度去看安定、集中、炫耀與廣大是他們對國家的想法。這種思考過程裡,他們缺乏從自己和別人都是國家一份子,必須共享的角度去看人民、競爭、經濟思考。我那樣的思考含有兩個角度,一個是站在中國的對立面去想他們提出的問題,也反省自己心智成長的過程。一個是從自己對現代文明的感受中,去瞭解中國文化與西洋近代文明的差異。前者,我和中國站在同一個層次,以反中國的角度去看中國問題。後者,我已經跳脫中國的層次,以一個新文明開化的角度去看待我們周遭的事物。他不強調政治的野蠻性,而強調文明發展的文化、人性的重要性。這兩方面雖然都是為台灣人民好,但是後者的角度才能脫離和中國的纏鬥,讓台灣進入一個新而文明的國家。 |
南嘉生 於 2005/01/01 12:45 | |
Re:南嘉生感想 | |
層次(二)集體利益是假象 集體利益是假象,假如我們深思中國文明對國家發展的想法,我們會發現他們很強調集體利益,中國nationalism的思考就是這樣。中國要強大、要有尊嚴、要贏過別國、要怎樣又怎樣,整個講法都是從國家的利益去思考,要集合所有中國的力量去完成中國在全世界的領導地位,這一個偉大目標。中國人這樣的想法對不對呢?我不敢說,但我們會發現持這樣想法的人,當他下線、講述和自己利益有關的問題,沒有權力之後,他們的作為就全然不是那個樣子。當說到「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時,一般人聲音大得不得了,但是要他捐個錢、捐個地來做公益事務,他的理由就一大堆。那樣的人說的集體利益絕對是虛構不實。很多人在以往都說要犧牲奮鬥,解救大陸苦難同胞,但是碰到朋友借貸,卻又拖拖拉拉,甚至借錢不還,連跟自己有緊密關係都不「解救苦難」了,他們又憑甚麼要解救毫無關係的「大陸苦難同胞」呢?那種「實」與「虛」的差異性,正證明中國文明的虛假特性,當一個文明中的人所講與所做的,竟然產生那麼大差異時,我們又怎麼說他是一個活的文化呢?如果這樣的文化有發展,那就是有一群知識分子一方面努力創造一些虛假的想像,一方面又做了和他們想像不同的行為,那不是很好笑的嗎?我前面提到的案例是一般人的生活案例,事實上,這樣的情形在這一個國家裡面的有點地位的人多在做這種行為,而他們大部分的人也都表現對他們這些有頭有臉的人所說的那一些話很信服、很支持,甚至也要求他的子女要學習那些有地位的人在公開場合所講的話。然而,當他的子女說要出國,做出一些和有地位的人所說的話不一樣,卻又保護自己利益的行徑時,這一些人又欣然同意,甚至嘉許。這就很奇怪了,那不是違背庭訓嗎?大家卻優為之。更有過份的,當自己的子女勇敢的要實踐有地位的人,所講的話,他的父母卻努力阻止,硬說那些有地位的人所說的話不對。那不也證明之前的庭訓有問題嗎?但父母卻不會對之前的事情做清楚的解釋,這不是公然硬坳、說謊嗎?但大家卻不以為意。一般人這樣,有地位的人也這樣。以前一位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員、院士,在報紙發表要講北京話的必要性,差點又引發一場語言迫害,然而這麼熱愛中國的人,後來也移民美國。這是那種中國文明非政治上層人士的行為,餘如文人、雅士等,以往開口閉口如何愛國、如何想念中國,現在臨老卻又一一移往美國,自己不能移民,也要自己子女移民。老牌演員曹健演活了「張自忠」將軍,也讓自己的女兒女婿移往美國。至於政治上層,我就不用再說了,太累了。那種虛構文明怎麼可以相信呢? |
南嘉生 於 2005/01/01 16:50 | |
Re:南嘉生感想 | |
一個猜測 很多人在猜,為何這一次立委選舉最後五天,陳水扁突然往正名、制憲移動,讓台聯跌一個跟斗。 那和2007年的立委選舉有關。2007年的選舉是單一選區兩票制。從單一選區來說,每一個單一選區選舉就是一種總統大選、藍綠對決。只要本選區本顏色只有一個人出來選舉,那麼選情不僅簡單,而且勝算大增,尤其在對方顏色有兩黨都推人選的時候,更是如此。這種兩色對決,假若只有民進黨推人選,他們只要往藍軍、中間移動,他們就能勝算。深綠軍就算不滿,只要在選舉後期,大喊危機、讓阿扁總統好做事,就自然有票會出來。再不濟,也不會投向藍軍。根據這樣的推論,如何在這一次選舉,壓縮下一次選舉的困難度是一些深謀遠慮的人會做的事情,居於此,民進黨認為這一次大選,泛綠軍已經有機會過半,現在民進黨壓縮台聯的發展空間,將有助於他們在2007年的選舉操作。所以將選舉主調調往深綠軍是一種有意義的策略。假如台聯知道民進黨的老奸巨猾,則在深綠軍與台灣優先的角度方面,只要有關台灣利益,他們會支持民進黨,只要有關國計民生,民進黨也可以和親民黨、國民黨合作,變相壓縮台聯的勢力。特別是泛藍軍若在一次選舉中,勢力急速萎縮,那麼他們投向民進黨的可能性也很大,這讓民進黨覺得這一次選舉後期的轉向,對他們來說,有很大的利益。 一切的計算都因為泛綠軍沒有過半而失敗,但是民進黨這一次的操作方式,依舊沒有改變。 |
南嘉生 於 2005/01/01 20:43 | |
Re:南嘉生感想 | |
這一次立委選舉結果不理想,導致整個泛綠軍內訌,我從立委選舉之前強調要支持台聯,許多網友從選前和我的激辯,到選後敗選的討論,很多人還是認為我的看法有問題,甚至對選後的政情發展,特別是台聯的發展,也產生很多想法,認為台聯的弱化或泡沫化,對整個泛綠軍會比較好。我個人的想法和我選前與選後一致,依舊支持台聯。其次我支持台聯的目的是盼望有綠綠政黨輪替的機會,這樣的競爭機制在選候選情變化分析,依舊正確,甚至更為正確。 選擇的自由是很重要,也是減少腐化要做的事情。我想將泛綠軍這一次敗選和選後的狀況連在一起分析。我涉及的事件是新潮流派系中的林濁水對陳水扁總統開火事件和台聯換主席、新代理主席強調以後一區推出一名候選人的事情。林濁水的做法對不對我不予評論,但是我想會有很多人心理會很不爽,進而批判他所屬新潮流系統的做法。 其次,假如那一次選舉,台聯配票技術高超,使得他們當選率及平均得票率都比民進黨低,甚至我強調的倒票效應發揮,使得台聯當選的席次增加,請問要不要讓台聯弱化,答案也是不要。 台聯讓泛綠軍選票分成兩政黨,難道同一個政黨不會發生這種現象?台北的王世堅、台南的唐碧娥都是這樣,請問配票出問題難道和政黨有關嗎?同一個政黨就不會出現配票困難嗎?不是的。 泛綠軍席次過半或增加,不管是民進黨或台聯,意義都一樣,如果認為他們意義不一樣,那是政黨偏好差異,不能因此就要別人在這一次選舉後,放棄台聯。 根據前面的推論,有甚麼理由說台聯要讓他弱化。 根據前述,很多人提到要弱化台聯,根本是方向不正確。 選後的政情發展,就台聯部分,台聯內部的檢討與分析,他們有部分委員已經講出台聯內部的運作問題,也有人指出改革方向。台聯未來的走向如果正確,我相信他們會走出一條很有別於現在民進黨的路線,尤其選後陳水扁在時間、人民期待與政局演變的壓力下,有可能決定和泛藍軍當中的一個政黨合作,這無疑意味民進黨將會繼續往中間、篇攔的方向移動,如此更虛要有政黨來反應深綠軍或台灣主體意識強烈者的意見,台聯的重要性更形顯著。我並不認為台聯是一個唯台灣本土利益為上的政黨,甚至他們也具有掮客型的特性,但這不重要。一旦他們發現走這一條路,他們的選票就會增加,他們也就會很堅定的往這一條路走。隨著民進黨被迫往中間偏藍移動,我想台聯的路將會越走越廣。
一是民進黨往中間偏藍移動,他留下的選票空間將要有人遞補,不然這一個選票將會成為被綁架票。因為從統計常態分配圖,分配中的左翼和右翼都是堅定的藍色或綠色政治路線支持者,他們不會背叛,所以也是藍軍或綠軍主力很少用心實踐他們政見的一群。實踐這一群人的政見,別人的選票可能跑走,假如不實踐,反正這一群人的選票也不會跑。所以這是一群被放棄的票。台聯存在的意義就是反映這一群人的意見,他非常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台聯對民意走向有相當影響力。台灣民意走向與政治人物在選舉過程中的訴求有關。台灣選民很多的政治覺醒,不是透過他們的反省,而是政治人物的訴求對他們的影響。當整個政治運作不再強調台灣本土意識時,本土意識的力量就會消退。當做為台灣人應該要有的覺醒,被政治人物因為他們對局勢的看法而不再提出之時,我們就不要期待台灣意識的成長會快速,但他卻很重要。因此我們有必要強調目前屬於相對較有理想性的台聯的重要性。只要讓整個變化運作的趨勢照目前的方向發展,我相信許多正常國家應有的現象就會出現,這樣我們才能享有正常國家國民應有的生活。 正常國家與台聯的關係。上面這一段文章引出另一個重要問題,正常國家與台聯的主張到底有何關連性。到目前為止,台聯所做的事情就是在完成李登輝所交付、提倡的主張,李登輝前總統的主張就是正常國家的正常國民概念。如果我們先將自己抽離出政治以外,我們看我們的日常生活。請問我們能不能改名字、制訂自己的生活公約、決定自己的去往?當然可以。特別是當我們自己是主人、老闆時,這樣的權限更是正常無比。這就對了。我們既然是一個民主國家,國民就應該有那種堅持自己當家作主的權力。因此台聯的正名、制憲本身就是很正常、國民應有的權力。現在我們之所以沒有或受限,就是因為我們的國家運作在國內與國外,受到不正常的力量干擾,讓我們無法實踐這樣的目標,所以有主人這樣的權力是正常,沒有是反常。但現在一般人卻認為沒有主人權力是正常,有主人權力是反常。這就是因為我們不曾是國家主人,不知道主人應有的權力。爭取那樣的權力假如是正常的,那麼台聯有這樣的主張,就是爭取台灣人民做為一個正常國家國民應有的權力,如此簡單而已。支持台聯只是支持一個主張讓我們成為正常國家國民的政黨而已,一點都不激進。 我不是反對民進黨,我只是相信人性。支持台聯,甚至呼籲原本支持綠軍的人,大量將票給台聯,必然導致民進黨的選票有流失之虞,我想有人會戴帽子說反民進黨。這又怎樣?就算我支持民進黨,我目前還是支持、強調投票給台聯,因為我相信人性。將台灣整個政治發展方向往正常國家推動,一定會受到來自泛藍軍、美國與中國的壓力,但是保持不變,就不需要承受這麼大的壓力。誰願意當呆子呢?要逼民進黨往前述的方向移動,不能等待民進黨的善意,而是要給台聯選票,讓他們的主張有票源,逼的民進黨必須正視這樣的主張。這樣的做法放置在政治鬥爭、政治學、經濟學的考量都成立。壓力比誘因更能讓人低頭。有人當然會說分階段論、讓民進黨有調整時間,體諒陳水扁的苦心。。。。這些論點都成立,但都不應該接受。因為台灣的現況實在太荒謬,令人無法理解。解決之道不是給時間,而是不要給時間。對擴大綠軍支持度、增強民進黨執政能力,不是給時間,而是給壓力。陳水扁要不是在他第一任台北市長做的虎虎生風,他就沒有機會贏的那麼高的民意支持度,也就沒有機會當上總統。各位設想,如果當時陳水扁也要求台北市議會朝野和諧,等第二任連任後,再來改革,他就不可能在那四年成績卓著。今天的陳水扁就如同第一任台北市長陳水扁一樣,再也沒有下一任再說,他應該要做的是做應該要做的事,不是妥協。而讓陳水扁要他要做的事情,不是靠民進黨,而是靠台聯。就如同要讓李登輝推動改革,不是仰賴國民黨內部的李登輝勢力茁壯,而是國民黨外面的民進黨,不斷提高價碼的壓力。台聯就是這樣的角色。 當然有人將台聯成員以前的身份、台聯沒有爭取大位的野心也放進來,做為不支持台聯的理由,這些都不成立。甚至以目前所呈現的狀況來看,連批駁都不需要,因為沒有意義。 |
yl 於 2005/01/01 21:51 | |
Re:南嘉生感想 | |
Maybe I am myopic! I can and will see only a few feet before my nose. And I believe that is the so-called 人性 for most people. 南嘉生 may say this attitude is short-sighted, but I call this is reality based. 南嘉生 can have all the assumptions he wanted. He can have all the arguments and deductions (from first principles) to his like, but all those crumbles right in front of the REALITY - if his premises and assessments are beyond this world we all reside in. The past election(s) showed clearly that the society is clearly divided into green and blue two camps! Although the green is rising and the blue is ebbing, they are pretty much of 50/50 in this society. This is the 目前所呈現的狀況. If anyone asserts otherwise, he/she must be living in his/her own fantasy land. ---台聯只要爭氣,只要講出他們路線的意義,又能指出發展方向,我想隨著民進黨往中間偏藍移動,有兩股力量會增強台聯的影響力,而他很重要。 |
南嘉生 於 2005/01/01 23:29 | |
Re:南嘉生感想 | |
台聯會建國黨化?也許。但沒有建國黨,那就等著施明德放膽去喝咖啡、許信良玩權謀。 不要相信人的純潔、偉大與犧牲。人類的長程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人會腐化,必須制度進行糾正。而每一次的糾正,最後的最精準結論,就是不要相信人的純潔、偉大與犧牲。建構一個良好的制度,也許會拖慢改革進度,讓很多人失望,但他卻是應該要容忍的路。在東亞,新加坡和台灣的政經發展令人注目。新加坡很有秩序,但是他威權。台灣很沒有秩序,但他有活力。這是Huntington對這兩個國家的看法。哪一個好?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像李光耀那種父傳子的方式,將龐大國營企業主控權交給李光耀家人的方式,正是我們所怨惡的。台灣的蔣家不就在玩這樣的遊戲,直到現在,許多在台中國人還不斷強調他們多麼愛台灣、勤奮、努力,王作榮在最近的中時晚報,和王永慶、趙耀東、王昭明在一起時,就是這樣表示。這和我們現在看到的蔣家及其政權的認知不一樣。蔣家政權的黑暗,在他們下台後一一曝光。也許新加坡的李家會做的比較好,但是獨裁、傳子的本質是一樣的。我們不能因為李家可能有較傑出的表現,就擁護獨裁,否定民主。然而在我們的文化中,「安定、團結」卻一直是我們心中的最愛,我們當然也喜歡自己熱愛的對象,「安定、團結」,然而就是這樣的支持,讓我們也不知不覺的擁護「安定、團結」後可能出現的「獨裁」,並進而否定民主。 民主必須要有好幾道安全鎖才能成立。有人說台灣已經進入民主的不歸路,我不同意。有人說當泛藍軍崩潰,台灣就進入民主、獨立的不歸路,我也不同意。比我們更有民主、對抗傳統的法蘭西民族,都曾因為革命情勢導致出現羅伯士比爾的獨裁,比我們更有理性、文化傳統的德國也走過希特勒的獨裁階段,威瑪時代的民主機制,比起我們現在還堅強,結果他們都會有失敗的現象,那我們憑甚麼說已經到達民主坦途呢?既然如此,我們又憑甚麼說民進黨就不會出現民主退化的現象呢?更且不會出現腐化的情形呢? 那是一種民主矛盾。現在不培養認同台灣的反對黨,對泛綠軍來說,就是支持有民主形式的獨裁。目前泛綠軍都認為泛藍軍不認同台灣,他們就是口頭認同中國,實際認同美國。如果我們目前讓這樣的形勢持續,然後又支持民進黨,那等於說我們不希望有一個政治勢力能有機會取代民進黨成為執政黨,給民進黨強大壓力去努力、深化台灣認同與建設,這等於支持民進黨長期執政,形成一黨獨大。他將讓台灣選民,一方面有民主形勢,一方面選民的選擇又在藍綠認同中,呈現被綁票、支持獨裁的型態。 民主就是平凡到認定每一個人都是壞蛋,雖然他們是國家主人。我很支持台灣的民主運動,也很欣賞、佩服許多民主先賢的犧牲、奮鬥,但是除非他們卸下政治工作,甚至要到蓋棺論定,(更甚一點,即使到這樣的境界,我都不這樣認為。)否則我都認為他們是一有機會就會背叛民主的壞蛋,我們必須時時提醒自己、警告他們,我們才是國家的主人。各位想想,當施明德剛出獄的時候,他的聲望與人格是那麼被神化、崇拜,誰會料到他會有今天呢? 台聯會不會泡沫化,我想那不只是考驗台聯,更考驗台灣人民對於當正常國家國民的決心,也考驗台灣人民對國家獨立、民主的堅持。 支持台聯就是支持一個肯講出我心聲的政黨,我認為那樣的心聲是一個正常國家的國民,應有的心聲,所以我呼籲大家支持。台聯也許會泡沫化,但是「美好的一仗如果打過」,人生就足夠了。台聯若能堅持,他將會和雷震的新黨、建國黨一樣,留在很多人的心裡。 |
yl 於 2005/01/02 01:11 | |
Re:南嘉生感想 | |
南嘉生: ---台聯會建國黨化?也許。但沒有建國黨,那就等著施明德放膽去喝咖啡、許信良玩權謀。 ---比我們更有民主、對抗傳統的法蘭西民族,都曾因為革命情勢導致出現羅伯士比爾的獨裁, ---比我們更有理性、文化傳統的德國也走過希特勒的獨裁階段,威瑪時代的民主機制,比起我們現在還堅強,結果他們都會有失敗的現象,那我們憑甚麼說已經到達民主坦途呢? ---不要相信人的純潔、偉大與犧牲。.......民主就是平凡到認定每一個人都是壞蛋,雖然他們是國家主人 |
ThereforeIAm 於 2005/01/02 12:55 | |
Re:南嘉生感想 | |
The myopic yl posts yet more lame arguments for arguments sake regarding the reality. Boo~! |
yl 於 2005/01/02 21:50 | |
Re:南嘉生感想 | |
ThereforeIAm: Hahaha, but someone apparently does not think and yet still adopts the latter half of that famous saying of Rene as his/her handle! Perhaps it is an new anecdote of half bottle. |
南嘉生 於 2005/01/03 09:09 | |
Re:南嘉生感想 | |
層次(四)平面思考的謬誤。 「擴張」是中國文化的特徵,難怪會被指為野蠻。 和中國人談國家,他們經常會陷入「國家弱、強、擴張」的循環路徑上,所謂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是這樣邏輯的反應。我每一次看到中國網友以這樣的論述講述台灣、日本、美國和中國的關係,都很想要問他們,「國家強,難道一定要用「擴張」領土的方式證明嗎?許多人會鄙夷中國人,並不是中國不強,而是中國人的生活習慣、生活態度讓人受不了。而這和文明、所得有關。為何中國人不會用心在提高所得與提高文明,而要將很多資源用在戰爭呢?」後來,我都忍住不說。中國歷史、教育當中,不存在文明中的「我」和由「我」的「改變」。因此面對外在挑戰,最確切的反應就是暴力。 舉一個簡單例子。當1997年,香港被中國一國兩制時,很多中國人都很雀躍,但就是沒有一個人想這樣的問題:中國憑甚麼要統治香港?英國、美國會干預中國統有香港,並不僅僅因為香港與中國的制度不同,更且是中國無能力統治香港所致。當中國發生SARS時,一位台灣到香港教書的教授,熊秉元發現香港的大學對SARS所做的相關防護與協助,其完備與妥善程度,遠遠超過台灣的行政體制。而台灣整個防護體制,也讓台灣人民看不起中國政府的防護體制,更不用說中國政府眼中,他們看不起的中國人。這表示香港人的所得高,乃是來自他們人民的所得高,而這樣的高所得,不只反映在他們的生活,也反映在他們做事態度與社會分化狀況。中國憑哪一點有資格去管理那樣的社會呢?那樣的社會運作所潛藏的內在情理,決不是一般中國人所能理解。中國人若要去統治那樣的國家,只會引來一場大的衝突與屠殺罷了。黃仁宇對於中國與近代國家的關連性,曾有很深刻的觀察,我們甚至可以說他的許多著作都是以這一個核心問題做為他寫作的重點,中國基本上缺乏一個做為近代國家的機制,空有上層的政治體系和下層的人民組織,卻沒有結合這兩股力量的中層體系,當然無法完成近代國家的一些運作機能。同理,共產黨社會也沒有這樣的機制,他當然無力推動近代國家。更且,資本主義國家的運作是一種動態穩定,共產黨社會是一種靜態穩定,那種差異不僅是社會結構不同、觀念不同,甚至體制內的人,他們的心態也南轅北轍,這怎麼結合?香港被一國兩制的併入中國,這種現象的本質意義就是荒謬與諷刺,既譏笑中國無力直接統治一個城市,也點出中國人那種要面子,不要裡子,一位追求國家領土擴大的特性。 中國若要偉大,必須等待另一次的武力衰弱吧?中國最偉大的時代是宋代。由於中央政府的武力與管制力不夠強,所以許多社會分化的力量讓他隨意發展,我們看許多宋代資料,向學生運動、報紙、社會運動、職業分化等等近代國家的特徵都出現,而這樣的現象並不是來自學習他國,而是人民的需求。人民需求主導著整個國家發展,並且走出自己的一條路。此中沒有強大的國家,只有人民的利益。將組織在一個平面的大地上,建立起立體的文明體制,讓更多的人享有利益,不是去追求虛幻的領土擴張,這是20世紀中葉發展出來的概念,但中國人依舊不懂,他們的腦袋還停留在舊式的帝國主義時代。 |
南嘉生 於 2005/01/03 09:32 | |
Re:南嘉生感想 | |
層次(三)佔有與擴張 「佔有」是中國文明很強烈的特色。與佔有同時會並存的概念與行為就是擴張。 全世界都沒有人。很多網友和中國網友對話,經常從血緣角度開始談論共同的始祖黃帝,然後台灣人是來自中國的福建,所以台灣人是中國人,台灣必須回歸祖國。許多台灣人在反駁中國人或在台中國人也由這一個角度去反駁。以往我也是這樣,現在我想從另外的兩個角度來說。首先,中國史記載,在中國文明發源的附近,有許多對抗政權,他們以南蠻、西戎、北敵和東夷稱之。那麼,在中國勢力進入福建之前,難道福建那邊沒有人嗎?如果是中國史上所謂的百越族,百越族就是福建人的祖先,誰說福建人的始祖是黃帝?所謂開泉聖王王審知、開漳聖王陳元光只是中國文明的帶入者而已,不是始祖。他們也可能是原來福建文明的摧殘者,扮演著向西班牙對南美文明摧殘的工作一樣,不一定是功勞很大,甚至不一定是功大於過,也可能過大於功。中國人那種自己的政治勢力擴大到哪裡,就將那裡的歷史、文化解釋成自己文明的一部份,這就是一種佔領、殖民、擴張的文化。各位如果注意到中國近代歷史學者顧頡剛對中國上古史的研究結論,就會接受我那樣的論點。 第二個角度是:祖先出生地決定權的笑話。聯繫中國與台灣的關係,借用台灣人都是從中國福建移民過去,所以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那麼,假如有人考證新疆人的祖先源自中亞,東北人、內蒙古人來自蒙古人民共和國,請問中國人要不要放棄新疆、內蒙古和東北呢? 然而前述兩種笑話也僅僅用在欺騙本省台灣人而已。因為這種祖先出生地的笑話用之於1949年來台者的身上,更覺荒謬而好笑。國民黨權貴高層很清楚強調他們和中國那一塊土地的關係,然而他們卻一一讓自己的小孩去當美國人。假如依中國和國民黨論點,台灣本省人來自中國,所以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那麼,1949年之後來台灣的外省人,更精確是來自中國,他們更不折不扣是來自中國的人,但他們的後代子孫不當中國人,卻要讓別人當中國人。別人及別人的土地是中國的,但自己的子孫就不是中國的。他們對台灣的態度是:假如據有台灣,可以反攻中國,那麼他們會做,此時又回到佔領、擴張的路徑上。如果不能反攻,他們就逃難。至於台灣,他能撈就撈。也就是強者,就佔有、擴張的帝國主義路徑,弱者,他以前的誓言及強迫別人遵守的誓言,都不需遵守。這種荒謬的現象實在令人不知道怎麼說。 中國人他們這樣的反應是文化缺陷的現,也是前現代國家的特徵。和中國人談,或者和在台中國人談論國家,假如這一點他們不懂,其實沒有繼續交談的空間。 |
南嘉生 於 2005/01/03 10:28 | |
Re:南嘉生感想 | |
妥協只會贏得弱腳扁稱譽,拿不到選票與尊敬。實際上,陳水扁總統應該以李登輝前總統的作為為借鏡,李登輝前總統也曾感嘆,他在當總統的前八年,他比兩蔣更照顧眷村、外省人,但也贏得最多的罵聲。李登輝應該深刻瞭解,除非台灣本省人將權力全部交出去,否則謾罵的聲音絕不會止。就算交出去,那也只贏得「本來就要這樣」的一句話而已。而交出政權是所有理性的台灣國民,要立足台灣發展的人,所不會做的事情。將權力交給泛藍軍,也等於將台灣希望斷送給中國。因此李登輝在1996年競選總統的時候,他眷村都不去,因為那裡沒有票,對他們好,沒有意義。我想陳水扁在1998年的連任失敗,感受應該也差不多。對應中國人,不管海峽兩岸的哪一邊中國人,他們要的不是糖果,而是實力。只要你敢做事,你有選票,你握有他的前途,他對你就會服服貼貼。連宋之所以臣服於李登輝,不都是這樣嗎?之所以背叛李登輝,不也是這種條件消失? 有人勸陳水扁拼經濟,那是不完全正確的做法。 二、 經濟人的做風是慾望無窮,越對他有利越好,但他一定會說還不夠好,所以陳水扁的拼經濟將會永遠拼不完。 三、 台灣目前的問題不是經濟不好,而是台灣人民沒有自知之明。許多台灣人都說中國的經濟有多好,沒有到中國發展,台灣沒有前途。但是我問我的朋友及他們朋友的朋友,有哪一些人到中國投資是賺錢的?幾乎是十去九賠,賠到欠一屁股債,不敢回來。如果說中國市場要長期規劃才能賺錢(我是根本不相信這種鬼話),那哪有賠到一窮二白,連歸鄉路都不敢回來?如果說中國的經濟比台灣好,那應該比台灣好做生意,更何況去中國做生意的人,很多在台灣也做得很好,去中國,以相對較高的經營手法、較優勢的生產技術,即令不賺大錢,至少也可以賺到和台灣一樣的利潤,更何況他們不是對台商有很多優惠措施嗎?怎麼會賠錢。台灣人會相信中國經濟很好,就是連身邊活生生的例子都不相信。 四、 沒有覺悟的民族,首先要覺悟,不是對他們好。陳水扁總統也許認為將經濟做好,人民就會支持他,不對。連直接建房子,低價送給他們,他們都不感謝的人,你還能給他甚麼利益?至於相信泛藍軍的台灣人,那也不需要對他們多好,他們的特徵就是「凡是媒體講的都是對的」,一點都不會注意到媒體與現實的差異,這種沒感覺的人,除非媒體說經濟很好,否則他們也不會認為經濟好,將經濟弄好對他們來說並不需要。這一群人要的就是覺悟,不是對他們好。 五、 良好的制度比釋出利多重要。陳水扁總統一直認為要拼命做事才是好總統,這種想法不對。蔣經國當行政院長時,不是拼命下鄉,努力要提升公務人員的服務品質,結果終其一生,效益不彰。原因何在?就從陳水扁總統自己當台北市長任內,為何要拼命做事有關。如果一個良好的制度,讓人覺得拼命做事有價值,自然有人會拼命。李登輝前總統開放促進政黨競爭與總統民選,讓許多人發現當總統或者競選總統有機會,為了這一個目標,自然有人願意做事。而其他相對較小縣市的縣市長,發現他們的職位雖然讓他們不一定能直接選總統,卻是選總統時,很重要的樁腳。這時每一個縣市長也會想到努力做事,這樣自己就有更遠大的前途。陳水扁市長不也是在選總統的誘因下努力做事嗎?蘇嘉全縣長不也是再做好縣政,有利升遷的角度下努力做事嗎? |
南嘉生 於 2005/01/03 12:01 | |
Re:南嘉生感想 | |
陳水扁需要怎樣的人? 陳水扁總統就任總統之際,聘請許多人當資政、國策顧問,這樣的形式也進行五年,反省這五年的改革步伐,我們要說那是蹣跚前進,甚至是身陷泥淖之中的改革。現在,我們要問,「陳水扁維新」少了甚麼?少了甚麼人?陳水扁維新少了「新」的氣象,少了臥龍雛鳳。 刀筆吏、文書官只能做那些一般俗事罷了。陳水扁總統身邊的人,當然有很多能力很強的人,但是這樣的能力強,僅僅是行事、人事鬥爭與應對進退中,有其獨到之處,卻缺乏瞭解大勢的人,他們這一些人很重要,卻無法完成陳水扁總統想要完成的事情。三國演義中,冰鏡先生對劉備身邊的文官評價,就是這樣,孫乾、糜竺能力不錯,但無法幫劉備成大事。實際上,陳水扁總統也一直著眼於文官體系的問題,例如以往說要聘請江丙坤先生當行政院副院長一職等,但這不對。天下已經在陳水扁總統的手中,陳水扁應該要做的是不是問文官體系怎麼沒有動,而是要昭告天下,未來四年,我就是你們的總統,我就是文官體系的大老闆,如果不按照我的命令做事,甚至扯我後腿,那就請另覓高就。陳水扁總統不斷在討好人民、和文官體系妥協,其實就是讓大勢一直混濁不清,下面的人躊躅不前。也為他們抵制改革找到藉口。 甚麼叫大勢,又甚麼叫大事。甚麼叫大勢:既然不能反攻大陸,統有中國。那麼大家就必須將台灣當作自己的故鄉,別無出路。建設台灣的目的就是建設台灣,與反攻復國無關。今天,所有的政治體制,就是準備讓台灣要有千百年發展的體制,今天,各位的努力,就是為了台灣,其他的想法都是不對的,歷史也將證明他們的想法終成泡影。甚麼叫大事:告訴人民,認識自己的生活環境就是大事,所有的國文、歷史、地理與公民,都要以現在各位國民生活需要下去設計,其他都是假的。因為讓國民懂一大堆以後生活中不太會用到的七七八八教育,就是政府失職,教育部不盡責任,就是愧對國民。 甚麼叫大勢?無法統有中國,就必須將發展方向改為重視台灣。當全世界長期發展趨勢都在強調資本主義運作,往知識產業發展,就應該往這一條路走。甚麼叫大事?根據大勢,制定一套符合現況的憲法,管他叫臨時條款、增修條款或基本法,反正將一切不合現況的東西都透過正式的方式,宣佈放棄。 甚麼是陳水扁身邊需要的人,看出國家發展方向,指出一條讓國民有明確且正確奮鬥目標方向的人,就是陳水扁總統身邊需要的人。 |
Henry 於 2005/01/04 13:53 | |
Re:南嘉生感想 | |
民主就是平凡到認定每一個人都是壞蛋,雖然他們是國家主人。 只對一半。他們還會認為每一個人都是聖賢/英雄,雖然他們也身為被統治者(自我統治)。我同意yl這方面的見解。 所謂「民主的不歸路」,無非是指一個人民自我統治的體制已達到獨立成形,自我實現/滿足的程度。這方面當然不缺民主政治的專家,能提出客觀上很多努力的方向。但我們可以很容易找到的一個觀察的重點:假如如果失去陳水扁、阿輝伯的領導,我們的體制(還不必管它到底是真民主假民主)還能持續存在嗎?如果有疑問,那要談到民主「不歸路」就還早得很。以我的瞭解,在美國社會,要產生運作民主制度的領導人,是很容易的事,似乎是人人隨時準備好的。這就需要我們必須承認每個參與民主政治的份子,都有聖賢/英雄的潛力。不然要指望外來政權, 還是相信神話一樣的[壞壞得好](負負得正)? 我不知道我們談到「建國黨」的欄友,他們的建國黨經驗是怎樣?從他們把「建國黨」和統派新黨相對應來討論,引出「泡沫化」等議題,我認為這種瞭解並不透徹。「建國黨」是有基本面--本土勢力藉由它,伸入外來體制--而新黨完全不是這樣,它代表外來成分的淡出體制;對「台聯」也應該這樣看。從「台聯」現象比當初「建國黨」還顯要得多,可以看出本土政治勢力,在這幾年來更明顯成長,而具組織性。這些面向,對習慣站在ROC體制內的立場的人(也通常是無力批判,隨媒體起舞的人,比如那些聽到那600顆飛彈就驚惶的,動不動歇斯底里大呼撕裂族群的…),或只能隔山觀火的外國人,可說是瞎子摸台灣大黑熊,驚嚇連連。借用柏拉圖洞穴譬喻(Allegory of the Cave),GGD&TSU;對他們來講是陰暗洞穴裡上演的色腥羶傀儡戲。從這傀儡戲,他把台灣社會分裂為藍綠對立兩派視為現實(reality)。(請參看764_71 ”[啟蒙]的陰暗面”) 「南嘉生」好導因為果,也是事實。就以此例: 當整個政治運作不再強調台灣本土意識時,本土意識的力量就會消退。當做為台灣人應該要有的覺醒,被政治人物因為他們對局勢的看法而不再提出之時,我們就不要期待台灣意識的成長會快速,但他卻很重要。因此我們有必要強調目前屬於相對較有理想性的台聯的重要性。只要讓整個變化運作的趨勢照目前的方向發展,我相信許多正常國家應有的現象就會出現,這樣我們才能享有正常國家國民應有的生活。 民進黨、台聯的崛起,都有既成的台灣意識為背景。就拿李登輝這「正常國家」的觀念,也是阿輝伯下任後才提出,而對台灣國家地位的質疑,已是在野台獨支持民眾長久以來的常識。總歸一句話說,建國黨,台聯政治現象,都是屬台灣意識的冰山一角. 就像我”啟蒙的陰暗面”所質疑:到底是誰應覺醒,誰啟蒙誰啊? 他的風格能長期維持這樣的”一致性”,我只能說,他有他的目的在吧!?:-/ |
Henry 於 2005/01/04 14:01 | |
Re:南嘉生感想 | |
Hi yl, Generally speaking, in a traditional sense, you are more logically sound. However, notice that other than deduction/induction there is a way of reasoning called abduction. It helps forge hypotheses. Seems to me 「南嘉生」uses it a lot. In other words, he’s not exactly doing deduction as you pointed out. To illustrate, take this classical example: 1. Rule: 凡人會死 This is a typical deduction arrangement. If we go by 2., 3., 1., we have the form of induction. Abduction, however, would go by 3., 1.,2., as the following: Result: 蘇格拉底會死 If we find this a bit absurd or nonsensical, it could be that we all already firmly take蘇格拉底as human. What if「蘇格拉底」is a name for anything, real/ideal/ET? It would turn out a lot more interesting, even creative! ^_^ Now come back to the one we are having in its deduction form: 1.凡腐敗需要糾正 Following 3,1,2, abduction way, we have: 結果: 有人需要糾正 From this perspective, what「南嘉生」started with is really some result identified/expected(the need of correction for rotten ruling people: DPP folks,施明德 in particular), not premises. What constituted a problem is 「南嘉生」’s attempt to prove 「有人是腐敗的」 by「人都是腐敗的」。Such a blunder! But amazingly, I find a lot of these in his assays. I hope this would make his assays easier to swallow. (Browsing Chinese forums, I indeed find myself often have to take this as a way out. :-)) Of course by this I have not painted the whole picture. But, suffices it to say abduction is a pretty strong approach for propagandist purpose. Sorry if I sound a little negative but, that indeed is a way tradition-oriented intellectuals have been enjoying following. Again, a classic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is point: DEDUCTION: ABDUCTION: Bingo!!! :-)) Something to remark is: |
南嘉生 於 2005/01/07 09:27 | |
Re:南嘉生感想 | |
民進黨很多人想玩政治,但手法很不光明正大。 民進黨的問題之一就是腦袋不太清楚,或者說過份權謀。李文忠說要廢除台獨黨綱,我想到的是施明德和新黨喝咖啡。和新黨喝咖啡,也喝完施明德的政治前途。是支持民進黨的人太過保守嗎?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施明德先生及其政黨是因為人民支持而興起,現在因為他的作法不為選民接受而被唾棄,該譴責的不應該是支持者,而是被支持者的做法。新潮流(李文忠說是個人意見,不是新朝流的意見,我不認為,以他這樣的份量,提這樣重要的意見,我不相信在新潮流內部沒有經過討論,要說他的那種說法成立,那新潮流也就不是新潮流了。)這樣的提案也許有所圖謀,但是,如果被選民唾棄,也不應該生氣,因為本質上和施明德的問題是一樣的。 難道吃過的虧、繳的學費還不夠多嗎?民進黨從黨外發展到現在,難道不知道他們和在台中國人鬥爭過程的失敗經驗嗎?新潮流批康寧祥先生放水、妥協,康寧祥下台。施明德、許信良、陳文茜不是這樣嗎?最新的案例就是沈富雄。不是不可以妥協,而是你的妥協到底得到甚麼呢?康寧祥事件去之久遠,我們就不說(其實新潮流知之甚捻,就是他們在批新潮流、雞兔同籠。)許信良、施明德難道對統派立場不夠妥協嗎?許信良在總統府前廣場靜坐給陳水扁的壓力,比泛藍軍任何一個立委的壓力更強大,但是遇到選舉,人家還是不配票給你。沈富雄不也是這樣嗎?他也要當藍綠之間的對話橋樑,吸引一些淺藍的人轉而支持所謂的理性綠軍,結果還是敗北。許信良、施明德和沈富雄做的事情就是藍綠合作,自己先妥協,結果他們並沒有贏得藍軍的支持,也得不到藍綠妥協的答案。 除非交出政權,不然任何的妥協都只是他們的戰果,不是你的善意。今天民進黨要的民親合作的效果,就是讓政務推動。這樣的情形和郝柏村的統獨休兵,努力建設的意義一樣,問題是你休兵,他不一定休兵。民進黨修改台獨黨綱,中國威逼統一的力量也不會終止,而台灣島內的統派或在台中國人的兩岸想法,都是以中國的指揮棒在動作,請問修改民進黨台獨黨綱有用嗎?一點都沒有用。不要相信你的善意會贏得尊敬,要能如此,陳水扁能夠釋出的善意不多嗎?要罵就罵,要羞辱就羞辱,他們還管你是總統不是總統?民進黨主動表示善意就能贏得尊敬?那就要問國民黨人心中的民進黨地位。我可以清楚告訴各位,民進黨在國民黨心中的地位也許比親民黨還不如。不然你就試試看,當民進黨的黨秘書長打電話給國民黨,他們是誰、以甚麼身份應對的? 不要玩這種放消息的遊戲,對我來說,政治人物可能可以玩很多手法,和他的對手爾虞我詐,但如果他背離選民和他個人的信用,政治這一條路也不要玩了。許多民進黨的人喜歡玩放消息的遊戲,沒有關係,就讓他們放,等到哪天選民不爽了,就直接請他們下台。我這樣的不滿也包括前幾天的二二八事件要不要放在高中歷史課本綱領中一樣,那樣重大事件,如果不是有重量級的本土學者出來嗆聲,我還不知道教育部長要等到甚麼時候才回應,搞不好二二八事件就這樣被拿掉。 |
yl 於 2005/01/08 10:28 | |
Re:南嘉生感想 | |
南嘉生: ---新潮流(李文忠說是個人意見,不是新朝流的意見,我不認為,以他這樣的份量,提這樣重要的意見,我不相信在新潮流內部沒有經過討論,要說他的那種說法成立,那新潮流也就不是新潮流了。) Now that the 新潮流 has declared that what 李文忠 said was his own personal opinion, do you think you were a bit hasty in jumping to the conclusion? |
飛鷹 於 2005/01/10 14:05 | |
Re:南嘉生感想 | |
>>新潮流(李文忠說是個人意見,不是新朝流的意見,我不認為, >>以他這樣的份量,提這樣重要的意見,我不相信在新潮流內部沒 >>有經過討論,要說他的那種說法成立,那新潮流也就不是新潮流 >>了。)這樣的提案也許有所圖謀,但是,如果被選民唾棄,也不 >>應該生氣,因為本質上和施明德的問題是一樣的。 ※開口國安、閉口財經 新系 不復當年勇 ■過去向來在民進黨內被認為比較敢「衝」的新潮流系,近來的立場卻越來越趨保守,追究其原因,其他派系成員認為是因為新系朝國安系統、財經系統發展的必然結果。新潮流系大概是民進黨內敵人最多的派系,不過過去其他派系也都十分肯定新系的理想性與改革性,但是民進黨執政後,黨內其他派系卻發現,新系的政策立場有越來越保守的趨向,原因就在於新系大老邱義仁對國安事務興趣越來越濃,吳乃仁也熱中經營與財經界的關係,而這兩個體系的人都是傾向保守的。 總統大選前,黨內便曾針對競選主軸有過爭辯,當時在陳水扁的堅持下提出公投與制憲的口號,但總統大選後,黨內對改革的議題卻越來越保守,黨內也有人認為是來自於新系的壓力所致。 挑戰不可能的任務 民進黨朝改革派系邁進 民進黨派系內鬥 阿扁要求改革 衝著新系來? |
牛伯 於 2005/01/11 19:50 | |
Re:南嘉生感想 | |
放下吧~~~~ 台灣的未來,算了~!我再也不再抱希望了! |
台龍 於 2005/01/11 22:05 | |
Re:南嘉生感想 | |
南嘉生兄, 我只想說,政治有時候就像教小孩子一樣。打罵不一定教得好。愛之深責之切,也不一定有用。台灣政治是整體的問題,不是一個黨或是一小撮人的問題。換句話說,是你我都是問題之一。因此,也許言教不如身教,搞不好應該先問自己,開車時是不是有遵守交通規矩? 每個人如果都從自身做起,而不是光要一個「聖人」來領導的話,台灣也許會更好。光一昧地暴露短處好像只是更讓人民「心冷」。 塑造希望好像更能鼓舞正確的行為,不是嗎?南兄請深思! |
飛鷹 於 2005/01/22 20:20 | |
Re:南嘉生感想 | |
>>這種兩色對決,假若只有民進黨推人選,他們只要往藍軍、中間移動,他們就能勝算。深綠軍就算不滿,只要在選舉後期,大喊危機、讓阿扁總統好做事,就自然有票會出來。再不濟,也不會投向藍軍。根據這樣的推論,如何在這一次選舉,壓縮下一次選舉的困難度是一些深謀遠慮的人會做的事情,居於此,民進黨認為這一次大選,泛綠軍已經有機會過半,現在民進黨壓縮台聯的發展空間,將有助於他們在2007年的選舉操作。所以將選舉主調調往深綠軍是一種有意義的策略。假如台聯知道民進黨的老奸巨猾,則在深綠軍與台灣優先的角度方面,只要有關台灣利益,他們會支持民進黨,只要有關國計民生,民進黨也可以和親民黨、國民黨合作,變相壓縮台聯的勢力。特別是泛藍軍若在一次選舉中,勢力急速萎縮,那麼他們投向民進黨的可能性也很大,這讓民進黨覺得這一次選舉後期的轉向,對他們來說,有很大的利益。<< 現在浮現的後遺症是,台聯落選的立委要和民進黨競爭縣市長, |
飛鷹 於 2005/01/22 20:28 | |
Re:南嘉生感想 | |
>>層次(三)佔有與擴張 >>「佔有」是中國文明很強烈的特色。與佔有同時會並存的概念與行為就是擴張。 現在臺灣那些深受漢文化影響、主張統一的人, 說穿了就是「不想努力、投機取巧、一天到晚妄想不勞而獲的貪婪投機者」的思考模式, |
飛鷹 於 2005/01/22 20:44 | |
Re:南嘉生感想 | |
>>一個沒有記憶的民族 這是臺灣與中國最大的差異,也是臺灣的致命傷! 因為「過去」是經由「文字」傳承的, 很多臺灣人認為現在很好啊!臺灣勝過中國太多了,事實勝於雄辯∼∼等等。 因為臺灣民族不重視記憶, 知道自己的罩門,才有可能擺脫對手如影隨形的致命糾纏! 世界上「沒有天上掉下來的事實」, |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