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阿加(轉貼) 於 2003/08/06 22:24 | |
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有趣的報導, 應該算是文化網的議題吧? 請見東森新聞http://www.ettoday.com/2003/08/06/157-1493919.htm -------- 知名音樂劇「貓」來台演出,其中4位主要演員,在百忙中偷閒到福隆海水浴場游泳,竟機緣巧合地多次造訪靈鷲山,不但在風景幽靜宜人的山上住了一宿,還在和靈鷲山開山法師心道師父請益人生問題後,並當場以獻唱作為答謝。過去和佛教就有過接觸的4人最後並同時皈依心道法師,逐一領取法名。4隻貓漂洋過海尋道於台灣東北角海岸,在熱鬧歡欣又不失莊嚴的氣氛中完成皈依儀式,一時被傳為美談。 在劇中同時挑大樑演出葛斯和巴斯托佛等多個角色的馬克.迪金森說,他們是在大約兩個星期前的1天,偷閒到貢寮福隆海水浴場去游泳,隱約看到山上似乎有尊人像,剛好是靈鷲山心道法師弟子的咖啡店主許先生告訴他們那是十一面觀音,並非常熱心地帶他們上山與師父結識。上山後兩人被山上世外桃園般的景色所吸引,那之後劇團內不同的團員曾先後3次上山,與眾法師相談甚歡。 和馬克一樣都是第二次上山的克瑞恩.歐唐諾說,她聽說山上的夕陽最美,第一次因為趕著下山沒看到,所以這次吃過午飯就來了。一下午幾乎把靈鷲山都走遍了,印象最深刻的是四處可見表情、造型各異的石雕羅漢。在劇中飾演英明領袖老戒律伯的馬卡斯.德桑多還不時小孩子氣地模仿羅漢們特殊的表情,4個人經常笑成一團。 和法師們在齋堂用完晚飯,這群貓兒在客堂圍著心道法師尋求指點人生迷津,一談1個多小時還欲罷不能。12歲就曾隨著兒童合唱團到台灣來演唱的馬克在印度學過瑜珈,克瑞恩也學過禪修,他們的問題都頗見功力。馬卡斯問心道師父:「有的書教你讀經文,有的則告訴你禪修比較重要,到底哪一種說法正確?」師父回答:「經文是地圖,禪修則是走路的人。」這位飾演老戒律伯的馬卡斯開心地說:「這是我所聽過最好的回答了。」 除了在劇中扮演最美的金絲貓、以舞蹈為主的凱瑟琳•戴蒙外,另外三人都以一席談話獲益良多且深受感動為由,各獻唱了一首歌,在場法師們也回唱了一首靈鷲山之歌,氣氛感人。 因為仰慕法師的風範,四隻「洋貓」們決定在4日深夜皈依心道法師門下。在皈依時,隨著心道法師以中文一句一句的唸皈依辭,個個字正腔圓。師父也以「道」字為首,分別幫他們取了道一、道月、道普、道平的法名。只不過師父給他們取了法名後,倒是花了不少時間才解釋明白他們的名字到底代表了什麼意思。 一場東方與西方,藝術與宗教的美麗邂逅,最後是在平靜的打坐聲中結束,因為貓兒們希望學習正確的打坐方法,心道法師便在緩慢沉穩的指令聲中教他們最正確的方法。山上的夜晚涼意襲人,不過訪客們顯然意猶未盡,還相約離開台灣前,一定要約更多的貓兒一起到心道法師創辦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去走一趟呢! |
阿加 於 2003/08/06 22:38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馬卡斯問心道師父:「有的書教你讀經文,有的則告訴你禪修比較重要,到底哪一種說法正確?」師父回答:「經文是地圖,禪修則是走路的人。」這位飾演老戒律伯的馬卡斯開心地說:「這是我所聽過最好的回答了。」 我也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棒的回答. 大家覺得呢? |
阿加 於 2003/08/09 22:54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自貼自答吧. 個人覺得, 經文是理論, 禪修指實踐. 也可以稱為事事地圖與作戰行動剛領之別 但那個和尚說起來, 又沒有二元論的味道, 頗有實踐優位之意涵 對ㄌ, 阿幹久及其它外獨網友說, 這位和尚的人品不怎麼樣 我相信他們的判斷 但這個妙答, 的確也是有功力的. |
濱線 於 2003/08/09 23:24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個人覺得, 經文是理論, 禪修指實踐. 也可以稱為事事地圖與作戰行動剛領之別 但那個和尚說起來, 又沒有二元論的味道, 頗有實踐優位之意涵 對ㄌ, 阿幹久及其它外獨網友說, 這位和尚的人品不怎麼樣 我相信他們的判斷 但這個妙答, 的確也是有功力的. 個人也不知該和尚的人品如何﹖在假設兩種說法為真的情況下 其實台灣有很多受過教育不多的長者﹐卻有那種得道的感覺 |
aga 於 2003/08/10 15:32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這有時也是受過所謂“高等”教育的人﹐雖有智慧了解﹐但心中旁騖太多 卻讓路走得更遠 人生實難, 大道多歧 |
阿彥 於 2003/08/18 13:51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經文是地圖,禪修則是走路的人。」 很有意思的解讀. 師父(經文)請進門,修行(禪修)靠個人. 唯有兩者的配合, 才能獲得結果. |
aga 於 2003/08/19 14:52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唯有兩者的配合, 才能獲得結果. 頗有道理! |
Youlia Lin 於 2003/08/20 10:00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A-MI-TOH-FOUR!! GOD BLESS YOU!!! |
Echo 於 2003/09/20 04:36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唯有兩者的配合, 才能獲得結果 不同意這樣的看法。 地圖 (= 經書) 只不過是工具,走路 (= 禪修) 才是真正的 「走到」, 有的人非得要地圖才可走到; 而且,即使需要地圖,什麼樣的地圖適合你,也會有很大的 有的人看地圖完全沒感覺,要把他要走的路用文字寫下來,看 換言之,並不是每一種好的經書都適合所有人。 因此,「工具」是不是必要,要看各人的智慧與機緣。即使需要, |
Ryne Wu 於 2003/09/21 16:15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擇法覺支! 打鐵匠修不淨觀,洗衣工修數息觀,都很可能事倍功半,但互相調換則很容易事半功倍。 所以在無佛住世的時代,若能直接研讀經典就比較不會受邪說所左右(如楞嚴經),但要 找到適合自己修行的法門,有好的老師引導就更為關鍵了! 坦白說,我也還未遇到明師,但多年的佛經研讀經驗使我不難分辨眾多將說法者的動機是 否純正,義理是否精確。不過,時時提醒個人六波羅密的奉行和迴向的注重,在個人有限 的一生也已足夠受用。 |
Echo 於 2003/09/22 13:46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行者來了,大家趕快坐好 !! :) |
阿加 於 2003/09/22 18:38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Ryne Wu >>但多年的佛經研讀經驗使我不難分辨眾多將說法者的動機是 否純正,義理是否精確。 順便請教 那依您看, 個人常批評阿扁, 是不是在妖言惑眾? |
Echo 於 2003/09/23 16:09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要分辨他人「正不正」,心中必需先要有一把「什麼是歪,什麼是正」 的尺,這樣才能量出他人「正不正」。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尺上正與歪的分界點都不一樣,但是每個人都 因此天下永無寧日。 |
Ryne Wu 於 2003/09/24 12:30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我想佛經裡有所謂<末法>之說,就是指無佛住世之時,有許多人假借佛法之名來遂行私利,個人因受母親影響很小便接觸佛法,但漸漸發覺有許多法師(甚至在家人)說法互有牴觸,甚至自吹自擂彼此攻訐,心想 他們的說法也是從佛經義理而來,自己又受高等教育,何不先自行研究,記得從<金剛經>開始研究即遭到很大困難,短短的經文看了約一個月還似懂非懂,但總是倒吃甘蔗,後來越看越起勁,比看小說更精采數倍 ,有趣的是還因此感染了一位以殺生為樂,仇視父母的朋友! <一切法皆佛法>,人生有悲歡離合,有太多的煩惱障礙,心中有佛就能都當下獲得啟發,雖說人人意見不同,但總有世間公理,更遑論出世真理!不偏正,不倚反,合而觀之,或許就是中道吧! 哈哈!如果大家對歷史有更宏觀的研究,對真相能有更透徹的掌握,對媒體上各種謾罵,挑撥,抹黑或是忠告,直言,善意大概也不難分辨吧! |
Echo 於 2003/09/24 15:04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Ryne: 有沒有時間在這裡開個類似「佛經講座」、「佛經導讀」的「初級班」? 我 |
Ryne Wu 於 2003/09/24 17:50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Echo君: 在下也是在學習啦,不敢侈言開班,不過,我的朋友比較年輕比較會獨立思考的,常建議他們從<法華經>入手,因鳩摩羅什的翻譯較顯白易懂,典故又極為動人,然後<維摩詰經>的論辯和意境真是令人神思,比金庸的武俠小說更為震撼!爾後就隨個人因緣了,但難理解的<楞嚴經>最好列為必讀。 以上謹供參考。 |
Echo 於 2003/09/24 18:50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Ryne: 我人在國外,找書不容易,也沒有很多時間自己悶著苦讀。而且,老實說, 總總原因,「抱一本佛經苦讀」不是我現在的選項,我私心想望的是,有 我一直有一個願望,就是拓展這個網站的觸角,讓他有類似 「讀書會」的 往大處想想,台灣虛假文化太嚴重,現在這個謠言至上、真理不彰的社會, |
文e 於 2003/09/25 10:13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Dear echo: 您的建議很好,文化交流版也願意提供版面,支持網友在此討論. |
Echo 於 2003/09/25 13:08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就看能不能把 Ryne 逼出來囉… 文e 如果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不妨朝這方面多想想。「讀書會」的東東,應該 【文化導讀】佛學初探 這樣的標題。您也可以邀請認識的朋友來主持其他的領域,譬如說,詩詞歌畫、 |
Ryne Wu 於 2003/09/25 14:36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是在台灣日報看到有一個對抗惡質媒體的活動才進入台灣茶黨一窺究竟,深感這是一個有智慧的制衡行動,也對台新銀行(信用卡)作客怨.基本上,我比較認同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理念 Echo君提問的好---修不修佛有何差別,就舉我這種不算資優的人來說好了,今年美伊戰爭和SARS恐慌期間,我就把每天睡覺前的打坐念佛,持咒思惟的自性功德迴向給可能會受傷害的眾生,一直到風暴平息.我要說的是,並非自己有什麼貢獻,而是每個人無限的心量真的可以觸及到每一個眾生!有人非常不諒解布希總統輕啟干戈,有時我也會想假設我是Bush會不會如此,拋開國家利益不談,我想我會的!因為佛教的義理告訴我們,當果報來臨和平無望時,必須殺掉暴虐的屠夫來解救更多的人,然後---我因悲憫屠夫繼續殺人而受可怕的果報故而殺他,自己則代屠夫到地獄受苦. 佛法就有這種感覺,慈悲就是智慧的必要條件.有位朋友曾反問我---你不是常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嗎?那麼,我的手是不是空的? 我說:對呀!你的手不可能永久存在 他又說那這面牆壁是不是空的?” 我回答:你做這種觀想很好! 此時他用手擊牆壁並說:哎呀!很痛,哪有什麼空,你根本唬人 此時我拍掌叫好並告訴他你現在正替我證明何謂空即是色---因為你執著什麼都是空(空),才會用手打牆,而生痛的苦果(色),所以這種空也是色,真正的空是連空的概念都不會去執著的. 我每次想起這八個字,就會有建立一種觀念而又破除一種觀念的通暢領悟,佛法彷彿會引領自己到更廣闊的時空! 講了一堆,算是小小的分享,我以後會常來文化網佇足,新時代的東西似乎在歐美頗為盛行,也期望先進們為我們作介紹. |
Echo 於 2003/09/25 18:05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唉! 講了半天這人還是不願來此肩負普渡一下眾生的好事,可惜可惜! 其實,我在網上混了很久,有「網上讀習會」的想法也很久了,一直 我私底下相信,這是一個機緣,好像果實逐漸成熟,在等待一個落地的 Anyway, 萬事總自有出路。我就將就在這裡向 Ryne 學點佛法好了。 |
Echo 於 2003/09/26 17:16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ok, 「空即是色」,什麼叫做「空」,什麼叫做「色」呢 ? 我是個學科學的人,習慣於「先把定義搞清楚」。這個,在我認為 |
Ryne Wu 於 2003/09/26 18:57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閣下會提這問題,是給我一個澄清的機會,其實完整的說法應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行即是空,空即是行 識即是空,空即是識 簡而言之,色指眼所看到的事物 受指身體所接觸的事物 想指個體的想法 行指個體的行為 識指個體的意識(唯識論是佛法的重心) 有時為了解釋的方便,我把色擴大定義為---一切可以感受到的事物和看法, 空---指萬事萬物都不是永恆不變,只是因緣合和的暫時存在 比如研究生物學的就可能會覺得個體一生在生物演化的過程只是一瞬間 所以我們會覺得---生(有)是偶然,死(無)是必然 因此死亡變得不再可怕,更不必說老化或一時的失敗挫折等等了... |
Echo 於 2003/09/27 03:36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所以說,空就是: 所看到的事物、所接觸的事物、個體的想法、行為、意識 --- 都是「因緣合和的暫時存在」。 所以說,空的意思,其實不在「沒有」這個字面意思,而在「不是永恆不變」, 這樣說來,佛法本身的經書義理,應該也在這「空」裡的,畢竟它也算是「所看 換言之,「無常」這個觀念,理當也適用在佛法本身。 回頭看看這兩句: 「動機是否純正,義理是否精確」(NO:80_9),「總有世間公理,更遑論出世真理」(NO:80_13) 「動機是否純正」,不也應是「不是永恆不變」的嗎 ? 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考量,不同的人物,理當會有「他們各自認可的純正動機」,不是嗎 ? 而「世間公理」,不也因時代,因地區,因文化,因人種而有所不同認可的「公理」? 「出世真理」也是,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信仰,甚至同一種信仰或宗教裡,不同的師父, |
Ryne Wu 於 2003/09/27 20:10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誠哉斯言!泡影暫有,消失則成空。苦 空 無常 無我,即是體驗佛法的過程。 佛法常常難在───善解方便(為讓眾生了解體會佛法義理,須以眾生心理可以接受的說法比譬...等等,需要眾生願意相信,願意跨出第一步,第二步甚至更多,才有可能藉由信心──理解──行動──然後逐漸一點一滴的領悟,終而體解大道,達到完全的開悟。 我的方法是觀察一個法師先看其對戒律的態度(佛所制定,主要是克制其慾望的程度,佛離世前親口所說:須以戒律為師),然後體會其慈悲的心量如何,有慈悲心才有弘法的智慧,慈悲可視為智慧的必要條件(necessary condition) 。 不同宗教的出世真理在此暫且不談(楞嚴經有詳細的論述)。以佛法而言打個比方:我們要欣賞畢卡索(P.Picasso)的立體主義繪畫(Cubism)便須了解照相技術的發明對藝術家的衝擊與審思﹔對人眼的侷限性所產生多點透視的思維﹔甚至西班牙民族主義和拉丁文化對畢氏的心理影響,縱言之,掌握關鍵的要領才能登堂入室。 補充:色 受 想 行 識合稱五蘊,色通稱一切物質﹔受想行識通稱心理作用,這五蘊聚合是構成生命的基本元素 。 |
Echo 於 2003/09/28 07:21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這裡可以談一點點新時代的東西。新時代的學問有很多派別,我接觸的是美 國人類學家卡羅斯•卡斯塔尼達(Carlos Castaneda) 的從一個印地安巫師 「唐望」(don Juan) 學到的一些對世界的看法。 他們認為,「能量」是任何事物、任何現象的基礎。這個我們眼前所看到的 我們之所以能看到、感受到這世界,是因為,從我們出生開始,這整個環境 一旦完成了這個「調整能量組合」的過程,我們的能量就被定型在「跟這世 這個「這世界不過是很多能量組合的可能性之一」的看法,與「五蘊皆空」 註: Ryne, 在下來開一個「佛法與新時代」的欄,專門來對談這些,如何 ? |
Ryne Wu 於 2003/09/28 14:50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能量若與唯識論所講的「意識」義理相通,我就比較能體會。基本上,唯識論在佛法中是較傾向「有」這方面來探討,意識共有八種: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其中末那識可能指個體的潛意識;阿賴耶識則指宇宙生命的本體,這最深的意識不會隨個體生死流轉而消失。 釋迦牟尼導師講經說法數十載,其弟子整理集結而成的經、律、論三藏浩瀚,有些經典也未翻成漢文,一般人盡其一生也極難研究透徹,像我一直想研讀<華嚴經>這部重要的經典,卻未能落實,可能與此不經典不契機,也可能個人障礙未除不能得到法意法喜。 「佛法與新時代」的主題應能吸引對心理方面有興趣的朋友來參加,聽說有一種稱為「內觀」的修法,頗能引起共鳴,如有這方面的友人加入想必不錯。 |
Echo 於 2003/09/29 11:59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新開一欄『「佛法」 與 「新時代」 的對談 』http://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d_id=3&type;=show_post&post;=98, 有請 Ryne 移駕,謝謝。 |
白石山人 於 2004/04/26 08:24 | |
Re:4隻「洋貓」皈依靈鷲山 一場宗教美麗的邂逅 | |
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 可是我花了好久時間製的喔 [搞笑的] 有病治病 無病平安 哈哈! 台灣加油!大家加油! http://home.pchome.com.tw/tv/pq_bd/113.jpg |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