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Madeyes  於 2003/06/17 16:03
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所謂的正名運動是將在台灣的各名為「中國」「中華民國」正名為「台灣」之外,
還有將「中共」「大陸」等正名為「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社會裡的正名運動,相信絕大部份的台灣人都已經有了共識。

近來,我深深感到這樣的正名是不夠的:

什麼是「中國文化」?吃粽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嗎?好像又不是,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生之前就已存在。

什麼是「中國文化」?纏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嗎?」好像也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有人纏足過嗎?(中國人你不氣嗎?這種阿里不答的怪習慣,現在也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上耶!)

「中國」這個詞很難用,因為他廣義地包括了兩種意思:政治上的中國,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及文化上的「中國」(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指的是在那一片土地上曾經有的「文化」「政治」「經濟」「爭戰」等活動,當然也包括了漢,秦,唐,元,明,清等各朝代。


此「中國」非彼「中國」。


因此在這裡我想要提出另一個「正名運動」:將政治的中國,及文化歷史的「中國」區分使用。

大部份的地區都有國家名稱與文化共同體名稱不同的現象:

韓國,北朝鮮:高麗
美國,加拿大:亞美利加
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愛爾蘭:不列顛
日本: yamato
以色列 猶太(希伯來)
中東各國:阿拉伯
德意志,奧地利:日耳曼
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拉丁

而我主張以歷史文化共同體的「支那」來區別政治體的國家:「中國」。

也許有人以為「支那」是歧視的名詞,其實不然。中國的新浪網的網址「sina」就是支那。顯然中國人不以為「sina」為歧視用語。而且以支那代替中國再適合也不過,在學術上為了區別「政治中國」及「文化中國」也是此「支那」做為區分。比方說語言系統分成
1,Indo-European
2,Semitic
3, Sino-Tibetan
.
.
.
請大家注意一下第三大語系Sino-Tibetan直譯的話就是為:「支那西藏語系」,但是台灣的教科書卻總翻成「中國西藏語系」。

另外,大家所熟悉的中央研究院的英譯是:Academia Sinica。
Sinica就是「支那的」意思。甚至台灣的最高研究機關也高掛「支那」。(所以要向我抗議使用支那一詞的人,請先向中研院抗議。)


各位,獨立建國就從正名開始。台灣就是台灣,中國就是中國,支那就是支那。


練習應用題:

吃粽子是支那文化,中國人,日本人,台灣人,韓國人吃粽子是受到支那文化的影響。

纏足是支那文化。

支那有悠久的歷史,包括唐宋元明清中國。

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的才是中國人,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的秦始皇,孔子,王陽明,蘇東坡概稱為支那人。

漢字是支那文化的特色。


NO:94_1
醬爆  於 2003/06/17 16:28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我只知道祖先說那是「唐山」

NO:94_2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17 17:03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電腦中主系統的相關字詞編輯工具
自己可做修改
鍵入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詞

NO:94_3
windy  於 2003/06/17 18:00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我覺得蠻有道理的

將政治上現存的「中國」,及文化歷史的「支那」區分使用。

台灣就是台灣,中國就是中國,支那就是支那

但是以上是支那文表述

那英文呢?

TAIWAN IS TAWAN

CHINA IS CHINA

支那就是支那----->英文???


NO:94_4
ILLwill  於 2003/06/17 19:04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所說當初是漢譯china為中國的人自己想投機取巧,問題在漢文,不是在英文

NO:94_5
司佳  於 2003/06/17 19:22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各位,獨立建國就從正名開始。台灣就是台灣,中國就是中國,支那就是支那。>>>>

以上說得太好了!尤其〔獨立建國就從正名開始〕,我真感謝你說出這句我夢寐以求的話!


NO:94_6
灌頂  於 2003/06/17 19:29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所說當初是漢譯china為中國的人自己想投機取巧,問題在漢文,不是在英文

的確, 是這樣.

英文 CHINA 來自法文 CHINE (唸作 系哪),
法文 CHINE 來自 拉丁文 SINA (也唸作 系哪),
日本接受西方文化, 把法文 CHINE 拉丁文 SINA 寫成漢字 支那 因為日語發音 支那 唸作 系哪,

所以法文 CHINE 英文 CHINA 日語 支那 其實統統都是源自拉丁文 SINA.

以上都是清朝就有的通用語彙. 所謂『中國』還不知道在哪呢.


NO:94_7
灌頂  於 2003/06/17 19:32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ㄏㄏ, 大家可能有必要薦請管管考慮修正版規喔 ^^

NO:94_8
windy  於 2003/06/17 19:49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我查了一下英支字典

Sinic 支那的 (a.)

Sinicism 支那特性,支那風格,支那習俗 (n.)

Sinicize = Sinify 使支那化 (Vt.)


恐怕字典太小不夠字條,再勞請前輩們補充..


NO:94_9
windy  於 2003/06/17 19:54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蒙灌頂前輩所言所
以法文 CHINE 英文 CHINA 日語 支那 其實統統都是源自拉丁文 SINA.

如此英文的正式說法
支那就是支那
應該是
Sina is Sina 對嗎? ^_^


NO:94_10
灌頂  於 2003/06/17 20:47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TO WINDY

>>>如此英文的正式說法
支那就是支那
應該是
Sina is Sina 對嗎? ^_^


叫前輩, 太太...太沉重啦 ^^

我英文還不夠好, 不過只知道英美語系:
政治意涵的『中國』叫 CHINA.
學術文化層面的『中國』 英文就叫 支那 SINA, 歐美有所謂 『漢學家』, 他們玩的就是這個範疇. 漢學家的英文肯定是 S 開頭的 (Sinology and Sinologists ^^).

支那古籍有云: 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 這個『中國』, 其實就是『內國』的意思, 純粹只是區分內外的用法而已, 同上面兩種『中國』毫不相干. 有人憑此主張『中國』這個名詞古已有之, 是個美麗的誤會.


NO:94_11
Madeyes  於 2003/06/17 20:51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謝謝大家的補充說明,獲益良多!

NO:94_12
蘭陽醒師團  於 2003/06/17 21:20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如果把文化方面稱為支那文化
那的確是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好像為台灣的文化困境解開了一把鎖,
這真是有創意的想法。

愈想愈有道理。

大家多多討論唷。


NO:94_13
京王線  於 2003/06/17 21:24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請問大家;
以前作家柏楊有提議使用「中華」這名詞。我想請問大家、「中華」和「中国」和「支那」的差別。
望請見教!

NO:94_14
台龍  於 2003/06/17 21:38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諸位,讓兄弟講一些不入耳的忠言吧!

日本保留他們很多舊有傳統,那些傳統也沒仿礙他們成為世界的經濟和軍事強國。我並不是說台灣的一些受中國影響的文化好或不好。我只是說那些文化並不是台灣人不能成為真正民主國家的障礙。

民主絕不是人民有參與選舉就好了。世上的獨裁國家也有選舉,也有幾乎百分之百的投票率,但是那並不是民主。我認為台灣的問題在於不了解民主的真義,不清楚權力和義務的關係,不明白如何當國家的主人。這些的這些都跟舊有的中國文化沒有觀係。換句話說,並不是舊的不去而造成台灣今天的問題,而是新的沒來才是造成台灣目前的處境。

多去了解文化沒啥不好,只是要記住把舊有文化去除並不能保證會自動產生新的文化。這完全是兩碼事,並無因果觀係。

兄弟做人務實,不喜歡做費時多但收效少的事,總覺得那是划不來的行為。台灣是可以正名,也可以通盤來考慮自有文化,但是這些並不會帶來民主政治。一個不民主,但有正名為台灣的國家,有意義嗎?


NO:94_15
wlin5  於 2003/06/17 21:52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中華, 就是指漢種族 nia nia (而已).

孫文早就講得很清楚 -- 驅逐韃虜, 恢復中華
中華民族指的僅僅是漢族.
這也是為什麼孫文會說 -- 只有驅逐滿韃子, 才能恢復中華民族.

如果說中華民族是很多種族, 那麼這個族根本就沒有血統上的特徵, 僅僅只有政治上的功能.
這個功能是用來做什麼用的呢?
就如同日本的皇民化一樣, 對其它的國家遂行支那化, 漢化.
要消滅別的國家, 你們支那做得最徹底. 就是藉支那化/漢化, 消滅別人的語言文化風俗習慣.

講到消滅語言文化, 就針對這個地方說明一下.
並不是用漢字寫不出來的語言, 就可以被歧視侮辱成 方言, 土話.
漢字寫不出來, 羅馬字母寫得出來, 就證明出你漢文無啥小錄用.

一個只能拼出四聲娘娘腔的漢字, 怎麼能適用在台語七聲的語言呢?
漢字的未來, 不過就像古埃及的象形文一樣, 藝術價值很高沒錯, 不過就僅止於此而已.
以後除了去博物館看這些象形漢字象形埃及文, 誰會想用這種艱深難學的語言?
你們支那不也在推廣拼音嗎? 這不就證明你們也意識到除了採用拼音, phonetic 化, 別無它法嗎?

全世界語言都 phonetic 化, 你漢字無論怎麼簡化, 又怎麼簡化? 還不一樣象形.
日本早就在古代就意識到 phonetic 化的重要性, 所以在那時無羅馬字母的時候就採漢字偏旁,
徹底 phonetic 化了.

你 GB 字體難書寫已是不爭的事實, 再加上每個象形字的字定義不清.
國家可以被說成民族 (nationalism), 這種語言有什麼精確可言?

不簡單也罷了, 不精確, 不清楚, 時態不定, 含混模糊.
等一會, 等一下子, 到底是等幾分鐘或幾秒鐘或幾小時?

你支那要堅持漢字嘛, 又要順應時勢, 要不就採日本語當你支那國語,
要不就徹底採用英語. 如果死要臉, 就繼續用你支那那一套號稱簡化的漢字系統吧.

套一句你們支那對台灣人所說的話 - 誰理你們!


NO:94_16
恆愛台  於 2003/06/17 22:00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我只知道不管源自哪裡?【舉媽祖】【歌仔戲】【布袋戲】【燒王船】【轟寒單爺】【【放鴿笭】
【基隆廟開鬼門關】【放天燈】..........好像自小就是台灣的記憶∼不關支那中國屁事!

至於在地文化就算淵源中國∼套句中國官員說法!台灣人在文化的自主上有權向中國說【誰裡你們ㄚ】......


NO:94_17
Tansa  於 2003/06/17 22:14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關於「支那」一詞,在此做一些補充,望請大家指正。
中國他們出版的字典《漢語大辭典》裡及提到,「支那」為古印度、希臘、羅馬等地對中國的稱呼(Cina, Thin, Sinae)。
又佛教經集除了「支那」一詞,亦有寫作為「至那」、「指那」者。中國古代早就認同這樣的說法,古籍上的證據不計其數,茲舉一例:唐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師資之道〉:「...又西國呼大唐為支那,單是其名稱,別無意義。」可見支那根本是一個中性的翻譯字眼,無任何歧視意味,而且中國人他們自己還以「支」與「那」兩字做為姓氏(如民視的記者支藝樺,中國歌手那英),如果有歧視意味在,他們怎麼用得那麼高興?
日本使用「支那」一詞,較中國晚很久很久,因為可以避免與他們的舊地方國名「中國」(包含今日的廣島等地)。今日很多被認為是日本原創的名詞,其實來自古代支那,如攝影的「寫真」一詞,其實是出於杜甫的詩句「每逢佳士必寫真」。日本至今仍然繼續正式使用「支那」一詞,如「東海」在日本即被稱為「東支那海」,只是「支那」兩字改由片假名表示。若寫為羅馬字,即為Sina或Shina,前者為昭和12年公布的「訓令式」拼法,後者為現在較常用的Hepon式拼音法,用日文IME輸入法打字,都能出現相同的假名與「支那」兩個漢字,大家可以親自試試。
倒是支那人自己使用的歧視字眼「倭」,日本人就直接檢去用了,日文字典裡「倭」等同於「大和」,都發音(訓讀)為yamato,幾年前還有一名相撲力士取名為「大倭」(OYAMATO),戰績不好,沒什麼成就就是了(實力問題,與名字無關;姓名學是迷信)。
台灣(官方所謂的「中華民國」)外交部,也用「支」與「那」兩個漢字為外國作國名翻譯,如「『那』米比亞」、「列『支』敦斯登侯國」(Principality of Liechtenstein),要說「支那」二字有任何的負面,也是中國人惡形惡狀,把它搞臭了。
我比較關心我故鄉的名字「台」,在支那媒體惡意地扭曲、渲染之下,以經逐漸變成一個負面形容詞了(尤其之於年輕世代)。
又,日本人從不稱台灣為支那,他們自十六世紀末起稱台灣為「高砂」(Takasago),荷蘭人記作Taccasanga,「高砂」一詞,台灣至今也還在使用,等同於「台灣」,用於台灣特有種昆蟲的命名。「高砂」也不是什麼負面字眼,「高砂部屋」可是日本大相撲的大門派。

NO:94_19
Madeyes  於 2003/06/17 22:56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台龍兄

>我並不是說台灣的一些受中國影響的文化好或不好。

我自己常常感到很困惑的是「中國影響的文化」這裡面的「中國」,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嗎?肯定不是。我們從來未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過,有好
一段時間甚至根本沒有交流過。

此「中國」非「中華人民共和國」。

因此,我才希望在用詞上有所區別。你說「記住把舊有文化去除並不能保證會自動產生新的文化。」
我舉雙手雙腳贊成。台灣的社會確實有很多支那文化,支那文化也豐富了台灣的社會:不管是在文學語言,風俗(粽子,七夕,過年)思想等等。但是這些都早於「中國」的誔生。這跟我說美國人過復活節是源自英國一樣可笑。復活節是基督教文化,早在有英國這個國家之前,耶穌早已復活。

最後你提到
>兄弟做人務實,不喜歡做費時多但收效少的事,總覺得那是划不來的行為。

務實是一項美德。但是確實也很重要。不確實的務實是「踩空的一步」。

我認為正名文化支那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它有助於台灣人厘清自己要的是政治上的「中國」,
還是文化上的「支那」。許多人看到「中國」這兩個字彷彿是患了人格分裂症般令人錯愕。一會兒痛罵「中國」的獨裁草菅人命,可是講到文學歷史卻又是嚮往得不得了。很明顯地許多人所喜愛的唐詩宋詞章回和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本扯不上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甚至還曾經迫害過他們。但是用詞的不明,使很多人對「支那」文化的喜愛轉價到對「中國」的喜愛上。中國支那用詞的不分甚至已經影響到台灣人對「中國」這個國家的判斷。舉例來說台灣人對漢唐宋元明清的歷史倒背如流,唐詩三百首也是朗朗上口,可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知識卻乏善可陳,於是對支那的幻想,肯定的部份全部轉移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去。這對台灣是好事嗎?我們連敵國都看不清楚!

名要正,言才順,然後才有「名符其實」可言。正名台灣是要台灣人看清自己,正名支那,是要
看清楚中國。


恆愛台兄

沒錯。台灣是海國。支那文化只不過是台灣文化的一部份而已。

 


NO:94_21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17 23:06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茶黨BBS好茶部落版的相關討論:支那在日語的意思

NO:94_22
恆愛台  於 2003/06/17 23:10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acoco

朋友教【識別平埔族血統】的方法∼∼在大小手臂間的橫紋,由橫紋往手掌方向十公分處,往旁壓∼
如出現一條白橫紋即是平埔族血統的特徵.如兩臂皆有,則表示血統成份越高.............


NO:94_23
soujiya重整  於 2003/06/17 23:11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NO:94_18
NO:94_20
acoco  於 2003/06/17 22:47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各位如果我們發現自己是平埔族而非漢族感想如何??????

轉貼沈建德:血統獨立

這篇文章的可信度有賴大家來印證,如果是真,大家應該好好思考產生的問題


NO:94_24
Echo  於 2003/06/18 07:42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台龍:

很抱歉,您的貼文(NO:94_14)我幾乎從頭到尾都無法苟同。


【1】首先,您提到『並不是舊的不去而造成台灣今天的問題,而是新的沒來才是造成台灣目前的處境。。。。把舊有文化去除並不能保證會自動產生新的文化。這完全是兩碼事,
並無因果觀係。』


根據我的瞭解,您的意思是:『因為除去舊有的文化並不能保證會自動產生新的文化,
因此我們不必浪費時間在「去漢化」上。』(如果我誤解,那讀者可直接跳到【2】)

如果這就是您想表達的,那我必須指出,在目前台灣還是被強勢漢文化主導的情況下───
包括政府機構、教育界以及媒體等等 ─── 一個平常人早上起床到晚上入眠,接觸的絕大
部分都是中國文化,看電視看報紙都是中國文化,在這種情況下,其他文化怎麼有機會產
生?

一個人時間有限,能接觸的東西也有限,就那麼一丁點有限制的時間精神內,不斷地被重
複灌以中國文化,其他文化是連生存空間都是很有限的,更別說要發揚光大。

如果說今天在台灣「被單一漢文化強勢主導」的不公平現象並不存在,那我會同意您這句
話。可惜台灣還沒有到那個時候。在目前整個社會被單一漢文化強勢主導的現像還存在時,
「去除舊有文化」與「產生新的文化」絕對是息息相關的
。在這種不公平的社會裡,唯有
「去漢」才能讓台灣人的主體文化發揚光大。


【2】『我認為台灣的問題在於不了解民主的真義,不清楚權力和義務的關係,不明白如何當國家的主人。這些的這些都跟舊有的中國文化沒有觀係。』


請問,為什麼跟舊有的中國文化沒有關係?是不是您對「文化」的定義很狹隘(或說,
很嚴謹),只有「文藝活動」「節慶活動」等才算文化,其他的待人處世、社會人心、
正義公理、官場文化
等都不算是「文化」的範疇?

如果您的定義是如此嚴謹,那當然『不了解民主的真義,不清楚權力和義務的關係,不明
白如何當國家的主人』跟舊有的中國「文藝活動、節慶紀念」是沒有關係的。那我必須請
問:中國的「待人處世、社會人心、官場文化、正義公理」,既不算在「中國文化」裡,
那要算成中國的什麼?

如果您的定義並非如此嚴謹,而是連「待人處世、社會人心、官場文化、正義公理」都算
在「文化」裡,那顯然您說的上述現像「與舊有中國文化無關」是一個錯誤的陳述。

當初台灣在日本的管理下,民主觀念早已凌駕當時的中國之上,台灣今天之所以還在「不了
解民主的真義,不清楚權力和義務的關係,不明白如何當國家的主人」,難道不是拜國民黨
「五十年來不斷對台灣人灌輸中國文化」之賜?


【3】您提到『日本保留他們很多舊有傳統,那些傳統也沒仿礙他們成為世界的經濟和軍事強國。』


這個「先進國家可以,我們也可以」的觀念,是很多台灣人,尤其是高級知識份子常有的。

個人認為,這個觀念有一個盲點:台灣是不是已經發展到一個階段,可以像先進國家一樣
「納百川」而相安無事?台灣的「社會人心、正義公理、官場文化」等,是不是已經進步到
一個階段,讓台灣有本錢去承擔各種不同的言論、文化的衝擊、有本錢「讓已經強勢的文化
繼續自由而無限制地強勢下去」而仍能保持社會的平安與進步?

沒有!台灣還沒有到那個階段!在目前這個關卡,台灣唯有運用政治力量,對那些
「造成社會不平衡」的中國文化予以制裁,讓各個文化開始有機會公平競爭的時候,我們才
有資格、才有本錢講「讓各文化自行發展」

事實上,連像美國這樣的先進國家,當某些事業強大到成為一個「單一的、獨大的利益集團」
的時候,他們是有法律強制把他瓦解分成小公司的,要不然相同領域裡的其他小公司將會被
一一淘汰。

值得注意的是,像這些「先進國家可以,我們也可以」的論點,是很多統派拿來反制「去漢
化」的理由。台灣人如果沒有看清楚這個論點的盲點,看不清楚台灣的現況還沒有進步到跟
那些先進國家一樣,就自以為「要做個央央大國的國民」而來跟著附和,那等於是無形中在
幫統派的忙。



NO:94_25
台龍  於 2003/06/18 08:41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Echo兄,

沒問題,大家意見交流。

首先讓我先聲明一下,我主要在討論「正名」的必要性,文化也集中在「政治文化」上。我的整個中心思想在想把台灣建立成一個民主國家,以法治國,類似美國一樣。基於這種信念,一切的運動都會被我拿來衡量是不是對台灣的民主化有幫助。如果沒有幫助或幫助不大的話,我就無法產生那種熱誠來支持。

所以我在談日本沒有拋棄他們的舊有文化時,我談的是他們的守法精神(也許也可說是文化)。我並沒「先進國家可以,我們也可以」的想法,我只是指出別人成功的過程並沒有完全抹殺他們的固有文化。

同時我也沒說

>>因為除去舊有的文化並不能保證會自動產生新的文化,因此我們不必浪費時間在「去漢化」上。』

我只是想指出去除舊有文化並不會自動地產生新文化。所以如果去舊的目的是要產生新的話,結果是不會盡如人意。也因此在去舊的過程中同時需要鼓吹新文化。還有,鼓吹新文化並不一定要等舊有的消除以後才進行。譬如,鼓吹人民守法現在就可以進行了,不用攻擊任何舊有文化,不是嗎?

我並不反對正名,只是沒有很熱衷而已。我只希望有台灣意識的同志們不要對正明寄望太高。正名後,很多問題還是問題,要努力的路還長的很。如果沒有這種認識,以為正名是萬靈丹,到時一失望,反過頭來反對台灣的民主運動,那就不好了。

所以正名...嗯...就只有正名啦!把台灣國名從中華民國改成台灣國而已。台灣不會更民主,也不會就進入聯合國,同時中國也不會放棄武力攻台。我認為目前這種正名,費時多,收效少,所以我不太熱衷啦!


NO:94_26
wlin5  於 2003/06/18 10:05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既然不熱中, 你到底來討論什麼?

NO:94_27
Echo  於 2003/06/18 10:24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Madeyes:

你的「中國」與「之那」的分界,很理性,也很精準。但是,個人認為,您忽略
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人是感情的動物。即使一個平常很理性的人,一旦對一
件事、對一個人產生感情上的牽連與互動之後,你很難讓他從裡面抽離出來站在
外頭做理性的判斷,更別說期望他在有衝突的時候分得清楚「敵我關係」。

我不知道您是不是有談過戀愛。如果沒有(對不起,冒犯!),也大概看過那些
為愛情而盲目的人。對他們來說,旁人的理性勸說,幾乎是一點用處也沒有的。

如果我們今天鼓吹「扶正支那、排斥中國」的觀點,繼續在教科書裡、在家庭裡
的言教身教,在電視裡在報紙中讓那些對中國文化、什麼長江黃河啦等等的憧憬、
崇拜等言論繼續不斷地灌輸在台灣人腦海深處,讓台灣人不知不覺中繼續對支那
文化產生感情上的聯繫,那,你要如何讓這些人對那個「現在代表支那文化」的
中國政府有敵我意識的警惕?

你沒看到那些統派份子,不管中國政府多麼野蠻,不管中國人多麼無理,對他們
來說都是可以原諒的,為什麼?因為他們的「感情」是緊密相連的,因此不管再
多麼荒謬,他們的理智總是派不上用場。你的「扶正支那、排斥中國」的觀點,
很可能將台灣人帶向那個境地。

我曾在很多場合為文提到,中共作戰,最厲害的武器就是「文化戰」。文化戰的
精髓,就是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地讓你對他產生情感上的認同。而產生情感上
的認同的方法,就是在生活中不斷地強調他的好的一面,讓你在不知不覺中被催
眠,潛意識裡埋下了那些「好印象」之後,你的心已經對他有好感,要來收拾你
就很容易了。您的觀點,事實上正好可以讓中共及統派份子拿來當作對台文化戰
的說帖,讓他們避開「中國」而以「支那」一詞來籠絡台灣人的感情。

你也許認為只要不斷地提醒「支那不等於中國」就可以。但是,去看看那些談戀
愛的人。要以「理性的說教」去拆散「感情ㄉ聯繫」,成功的機會是微乎其微的。
而要讓一般大眾能像您一樣理智地分清楚兩者的差別,那也是很難達到的。

因此,我的結論,還是跟上文對台龍兄的回應一樣:目前的台灣,沒有本錢去做
這種「扶正支那、排斥中國」的分野。只有「去漢」(當然包括「中國」與「支
那」),才是唯一的生路。


NO:94_28
Madeyes  於 2003/06/18 14:24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Echo兄

>只有「去漢」(當然包括「中國」與「支那」),才是唯一的生路。
我同意這句話。

>「扶正支那、排斥中國」
我想區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支那。

這樣說吧,如果某人問「中國是否統治過台灣?」該如何回答?
「台灣曾是中國的領土」這個句話該如何反駁?
因為上面這兩句話在廣義的「中國」來講,都可以說對也可以不對。結果,每次面對這樣的問題時,
都得重新定義中國是什麼。繞了一個圈子說明:此中國非彼中國。

再比方如「中日戰爭」,日本就稱為「日清戰爭」。這是非常正確而且精準的說法。


>你也許認為只要不斷地提醒「支那不等於中國」就可以。但是,去看看那些談戀愛的人。
泛藍對中國的幻想,我不覺得奇怪。但是在這裡,包括前身的媒體論壇,政經論壇混久了
我的感想是連主張台灣獨立,討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也常常在這個詞上栽跟斗。連陳
水扁都不自覺地說「我們中國人」,他當真以為自己是中國人嗎?

最後台龍兄說到,扶正支那的事費時。我大不以為然。只要我們在下筆以前想一下,
我們要說的那個中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嗎?如果不是那就寫支那,如果是就寫中國。
如此而已。

是的。在一點我是很神經質而且潔癖的,我既不想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也不想曾經被中國統治。



NO:94_29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18 16:34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在公視「政治與社會議題討論區」看到的........

CHINA 新解

C: communism 共產主義
H: hooligan 流氓
I: infection 傳染病
N: notoriety 聲名狼藉
A: aggression 侵略


NO:94_30
恆愛台  於 2003/06/18 16:38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哈哈哈。。。。。妙!妙!∼水!水啦!.............^+++++^

CHINA 新解

C: communism 共產主義
H: hooligan 流氓
I: infection 傳染病
N: notoriety 聲名狼藉
A: aggression 侵略


NO:94_31
文貝  於 2003/06/18 17:50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台灣是海國。支那文化只不過是台灣文化的一部份而已。

沒錯,要有這樣的觀念必須在教育開始
比如歷史就要以台灣史為主軸
支那史和世界史並列
地理也一樣
國文改成中文或漢語
一樣以台灣文學為主
學支那文言文者,大學中文系才學

這是台灣主體意識的根
台灣人是一個民族
也是一個國家
這個民族是漢族和南島民族結合而成
而且受許多文化的影響
其中
支那文化的影響最大

我最近也在想這個問題
開欄的老兄真是一語道破
獲益良多


NO:94_32
windy  於 2003/06/18 18:24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是的
的確要從教育開始
方能深根辨識

Taiwan is Taiwan 政治實體

China is China 政治實體

Sina is Sina 文字文化影響


NO:94_33
Madeyes  於 2003/06/18 22:27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請各位參考一下:

「中」日戰爭
英文:Sino-Japanese War(支那-日本戰爭)
日文:日清戰爭


文貝兄
謝謝你的回應。

>學支那文言文者,大學中文系才學
這句話讓我想起台灣老一輩的人都不說中文而說「漢文」,中華人民共和國人稱為北京話或普通話,說他們的拼音系統為「漢語拼音」。中國文學系讀毛語錄,高行健這些人就行了。


NO:94_34
恆愛台  於 2003/06/18 23:10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Echo

【談戀愛】是一回事.........可以充滿幻想∼畫山畫水∼虛榮偽裝∼漠視差異!或情人西施?

【論及婚嫁】又是一回事..........性情思想,相處趣味,下一代長久責任,還有成長∼∼∼

如果兩國婚姻失敗。。。。。常意味著大量死亡,無盡的衝突與壓迫∼∼∼


NO:94_37
導彈  於 2003/06/27 21:26
Re:請大家響應正名運動:政治「中國」,文化「支那」

中國自古以來沒有國名,有晉、明、清等皆是朝代名
到清朝末年對國際社會的交涉仍以朝代名稱稱之
當時的人開始討論需要國名,梁啟超在考慮應如何稱呼時
面臨先要有該國的國名,纔有國史之名。
梁在「中國史敘論」裡說:
吾人所最慚愧者,莫如我國無國名一事。尋常通稱,或曰諸夏,或
曰漢人,或曰唐人,皆朝名也。外人所稱,或曰震旦,或曰支那,
皆非我所自命之名也。以夏、漢、唐等名吾史,則戾尊重國民之宗
旨。以震旦、支那等名吾史,則失名從主人之公理,曰中國、曰中
華,又未免自尊自大,貽識旁觀。雖然,以一姓之朝代而污我國民,
不可也;以外人之假定而誣我國民,猶之不可也。于三者俱失之中,
萬無得已,仍用吾人口頭所習慣者,稱之曰中國史。維稍驕泰,然
民族之各自尊其國,今世界之通義耳。我同胞苟深察名實,亦未始
非喚起精神之一法門也。

以上是梁啟超在1901年發表的論著。
--------------------------------
以往世界各國稱華夏地區(今中國大陸)為支那(China)
是因其磁器(china)的聲名
所以所謂中國國名,亦不過自清末梁啟超起定名
自此對國際社會的交涉才以中國稱之
此時的中國主政者為滿清政府
中國地區的人民也才叫中國人
當時台灣(1895~1945)是日本的殖民地(馬關條約滿清政府割台給日本)
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故台灣人不是中國人
中國自1911起由孫文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取代滿清政府
1945~1949台灣為蔣介石派兵暫管(盟軍統帥麥克阿瑟之令)
1949起由毛澤東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代中華民國政府
整個歷史看來,台灣人根本不是中國人,只勉強可稱是滿清的棄民!

不管你何時到台灣只要認同台灣為主體
認同台灣應該要成為明確的國家
你就是道道地地實實在在的台灣人
不要再為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所迷惑!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d_id=2&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