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生態篇】

回首頁

以下是馬英九選前的承諾,請您參考
如果您有話要說請到﹕台灣網路事議會議事廳


原稿刊登於﹕http://www.proma.org.tw/0.htm
 

這是我們的承諾

設置環保事權單一機構

推動綠色運輸工具改善交通污染

廣植花木綠美化台北市

加速下水道建設改善河川水質

優先改善低窪地區雨水下水道和排水系統

嚴格執行「山坡地建築開發要點」

規劃山坡地與河川綠帶為自然生態公園

研擬社區靜音方案取締噪音

改善焚化爐空氣污染防治設備

加強資源回收垃圾減量

解決流浪動物問題強制寵物戶籍登記

推動環保社區化
 

【我們主張】

● 重新調整市府組織,設置統合有關城市永續發展、環境事務之單一機構;

未調整前可成立跨局處編組,整合各單位永續發展觀念並加強事務合作。

● 強化城市環境品質監測網,定期頒佈各區環境品質指標﹐並接受民眾陳情和申訴。

● 整合環境規劃於各項都市土地使用計劃之中﹐使以環境涵容能力為基礎之都市計劃得以永續發展。

● 以民眾利益為優先,主動與鄰近縣市合作協調,並成立專責協調機制。

 

【我們主張】

一、積極推動綠色運輸工具,改善交通污染源

● 配合環保署所提之「發展電動機車行動計劃」,以獎勵或補助方式推廣自行車、電動

機車等低污染短程交通工具,配合大眾運輸網(尤其是捷運系統)積極規劃專用路線, 設置足夠之充電站與停放設施。

● 鼓勵計程車改用瓦斯燃料,市府率先改裝一定比例公務用車為瓦斯車,協調增設充氣站, 減低車輛排氣公害。

● 加速協助公車業者改用環保公車,以公車票價八年不漲價政策吸引民眾搭乘,減少車輛污染源。

 

二、落實固定污染源管制

● 加強營建工程用地空氣污染管理,減低台北市落塵量。

● 加強稽查工程用車清潔防護措施,避免於行進間製造揚塵。

● 加強街道揚塵清掃,強化非工程用地揚塵防護措施。

● 輔導全市餐飲業改善油煙排放裝置。

 

三、響應二氧化碳減量目標,植樹重塑具有生命力之生態城市

● 規劃行道樹、公園、社區、校園、河川行水區及市郊內之樹木由點、線、面,建立

「樹籍」,同時鼓勵一人一樹認養運動,以恢復生態供氧走廊。

● 補助或鼓勵社區及民間團體重建都市森林的社區文化。

● 設置特殊生態自然公園,營造一個飛鳥、螢火蟲、松鼠與市民一起生活的生態環境。

● 推廣綠色建築運動,鼓勵所有新建大樓及公共建築採取綠色建築規範,

並漸次擴及私 人房舍,以降低環境惡化情形。


政策肥皂箱

回首頁

如果您有話要說請到﹕台灣網路事議會議事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