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經濟-地震帶上的繁榮

  將在2004年台灣總統大選中,代表親中國的泛藍勢力,競選副總統的親民黨黨主席宋楚瑜曾在2003年夏天, 對台灣前途作一大膽預測:50年內台灣將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統一派的樂觀預測是建立在一個基本的假設:中國經濟以8%繼續成長,終將成為世界製造中心,台灣在經濟上無法擺脫完全依賴中國的命運,此一經濟的統合將導致台、中政治的統合。

  加拿大和美國之間的雙方貿易額已達了仟億,加拿大對美國出口佔加拿大總出口的80%,其經濟依賴美國重要之深至明,但加拿大並沒有如這類政治理論家所講,自然地進化成為美國的一部份。歐盟國家之間近年來在經濟統合上已向前跨了好幾個大步:採用歐元為統一貨幣、採用歐盟(EU, European Union)標準,關稅自由化等,但是各方所預期的政治統合仍然沒有太大的進展。可見,經濟統合並不能保證政治統合。

  中國是否能永續發展而變成世界的製造中心?這個問題見仁見智。章家敦(Gordon H. Chang)預測中國在5內年會崩潰,雖有一點極端,但是昧於事實,盲目鼓吹中國崛起論也十分危險。雖然過去20年,中國經濟以8.6%成長率成長,到2025年,其國家生產毛額(GDP)將和美國不相上下(不過國民所得只有美國的百分之十五),去年中國首度超過美國成為收到直接外資投資DFI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的首位。去年中國共吸引將近五百三十億美元的DFI,成長率是13% 根據最近美林公司的報告,美商在中國截至目前為止賺比賠略多,但是,該報告預測未來的業務發展將無法再享受過去十年擴張式無限的成長。

  研究中國經濟的專家之一,美國蘭德公司(Rand Corp.)資深經濟顧問及國際經濟研究員沃夫(Charles Wolf Jr.) 將推出一本新書「中國經濟的震脈」這位在美國研究中國問題頗受尊重的學者就認為中國的經濟是否能繼續維持高度成長不見得是一定的結論。他例舉八個地震帶,可能會將中國震垮:近乎20%的失業率(17千萬工人)以及其所帶來的社會問題(見所附洛杉磯時報121日報導)、貪污腐化、愛滋病(近百萬人口,並以20%~30%的速度增加)、水資源及生態環境的破壞、土壤侵蝕(如中國北部黃沙年成長率近乎5英哩,預測10年內北京將被黃沙包圍)、能源的缺乏(中國目前進口50%其所需能源)、金融呆帳(16百億美元)、外資投資放緩(例如受SARS的影響)。沃夫博士預測上述各項原因之一或幾項結合起來,可能造成中國經濟負成長,若然,政治之大動亂必起。他認為,中國領導人在目前只好竭力和美國維持良好關係,避免涉及國際爭端,以便能夠專心對付上述的問題。

 

  中國的經濟是否能繼續成長?各方意見不同。不幸的是,在台灣,有些人盲目地將台灣未來的所有希望建立在中國經濟的發展上。有人甚至大唱回歸中國的「新半山」運動。海內外統派媒體刻意宣揚,那些從來不認同台灣,而以「龍的傳人」自居的所謂外省第二代,前仆後繼往中國發展。在國內,這些人大肆唱衰台灣,鼓吹統一不可避免論。我們認為中國要擠入G-8成為經濟大國,仍有一段距離。除上述中國內部的問題之外,世界各國,尤其是美國,也不可能讓中國這個專制政權成為世界的製造中心,而坐視自由世界的經濟命脈為中國所掌握。

. 台灣領導人氣質的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