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西德與東德的合併

大家都知道,二次大戰後,東德在共產黨統治下經濟破產。1990年東、西德合併。當初,德國人因為統一而很高興,但是到今天每個在西德生活的人都仍然負荷統一合併後的辛苦代價:生活水準拉低,失業人數上升,許多人更找不到工作,社會犯罪率也上昇。

. 族群一認同台灣為祖國者所凝聚成的生命共同體

在一個新的國家裡,我們是要族群對立,還是要族群融和呢?在我們討論族群問題時我們先要就一些名詞有共識,以消除長期被中國國民黨的教育所造成的困擾和混淆。

•台灣人:凡是認同台灣為祖國,以台灣為生命共同體的意識者,不管先後來台,均為台灣人。其中有南海島系的原住民,明清移入的漢人,有西班牙、荷蘭人血統的後代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蔣介石去台灣的所謂外省人經過50年的融合所成的新民族、彼此不分的台灣人。譬如,在今天的以色列有蘇聯來的猶太人,有波蘭來的猶太人,有來自中東各國的,他們都是以色列人了。又如在美國有英國來的美國人,有西班牙來的美國人,現在都是美國人,同享法律保障下的權利與義務。

    中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國際社會中所謂的中國)國民。居住在中國,被中國統治,受中國法律約束,具有中國籍的人,就是中國人,其中有漢人、滿人、新疆、維吾爾族人……等等。中國人是一個政治名詞,不定族群的名詞。

    華人:什麼叫做華人(ethnic Chinese)?凡是指身上具有部份漢人血統的人就是華人,不一定是中國人。例如在新加坡的華人,菲律賓的華人,洛杉磯的華人,他們不是中國人。

省籍的區別,是國民黨統治的政治區分,是國民黨的統治工具,分而治之

一個富強的台灣經濟富裕、政冶清明、人民幸福快樂,住在台灣的人民應致力於族群融和,以團結力量,同心對外。否則若因族群對立,造成內部分裂,必成為被中國併吞的犧牲品。

 早期中國國民黨用省籍來分化住在台灣的人民成為本省人、所謂外省人,離間、分化人民,以達分而治之的目的。又在地方選舉上製造派系。如果國民黨真的是對待台灣人平等的話,就要大家不分彼此,不會用省籍來區別。在台灣五十多年的所謂外省人及他們在台灣出生的子弟早就應該要認同台灣,不應該還自認為是山東人、廣東人等等。事實上從台灣去中國旅遊或作生意者,均被中國認為是台胞。所以大家想想,在今日的台灣應該是族群融和而不是族群對立。我們可以原諒歷史的錯誤,但是不要忘記被欺侮的歷史。在過去國民黨統治下,台灣人是二等公民,跟隨國民黨來台的中國人,卻有優越感,很多人看不起台灣人。在國民黨統治時期,廣東人在台灣可以說廣東話,在台灣的台灣人,沒有自由說自己台灣人的母語。在學校或公共場所卻不准說台灣話(福佬話或客家話),這是台灣人不可忘記的歷史。

 

一個台灣,一個中國,一個新加坡

One Taiwan, One China, One Singapore

  如果台灣人像以色列人一樣對其本國有高度的認同,更願意不計一切代價為自已的國家獻身,當然可以像以色列一樣排除萬難建立成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

  新加坡人口才三百多萬人,遠少於台灣二仟三百萬人,新加坡人有華裔、馬來西亞裔、印度裔,這些人都是新加坡人,他們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新加坡可以,台灣為什麼不可以?

  大家都知道,現在台灣大部份的中文媒體,均受連宋系統的控制或影響,甚至受到中資的滲透,日夜誤導台灣人民。他們說陳水扁的公投,是把台灣推到危險的戰爭邊緣,似是而非。殊不知中國隨時都有藉口攻台。中國在2000217日發表的「對台政策白皮書」已明確地宣告說,以下任何一個條件下,就要進攻台灣:

  第一,台灣宣布獨立

  第二,外國勢力入侵台灣

  第三,台灣內亂

  第四,台灣無限期不和中國談判統一

. 台美關係和台灣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