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稿刊登於外獨會
無能馬之內在:市政幹不好,卻以捲入黨內政爭,踐踏同志,來成就私人名聲!
發言人:TB , on Tue Nov 02/99 09:01:08 (sub IP: 59.195)
短短兩三個月,台北市長馬英九言行在政壇動見觀瞻,也引起不同需要的人, 給予不同的解讀,在螗蜩多事的國內局勢中,馬英九到底想表達什麼?格外引人注目。 上任十個月來,馬英九在前任市長陳水扁耀眼政績下,表現稱不上突出, 民眾期待的交通改善,至今捷運路線及新建道路更多,法令更嚴,條件更好,成績反而更差; 原有意文化立都,卻除了將成立文化局外,前市府的文化工程多數延宕,未見成果; 治安雖有改善,機車竊盜卻更增加;教育、社福與前市府相比,也未見特色。 馬英九的政績最被肯定的,大概是過去陳水扁滿意度僅達百分之廿的府會關係。 …… 原來除了市政建設外,他還可以和國民黨、中央政府比較, 當形象清新的馬英九在黨與中央政府體制內發言,黨和中央更顯得蹣頇、老憊及官僚, 認識馬英九的人當然相信:馬英九的多數舉措是「誤打誤撞」,但利害關係人不會這樣認為, 他們認為馬英九城府過深,踩著同志增加自己聲望,甚至說在替宋楚瑜找舞台打國民黨。 馬英九在市政建設上找不到的空間,卻在國民黨及蕭內閣中內找到了。
所長留言﹕(所長請假此篇留言由Nice man代理^_^不錯喔!)
一轉眼,小馬叔任職滿一周年的日子就快來臨了.
這段期間,觀察馬迷記者群的心路歷程約可分為以下三期:
1.死忠擁護期.
馬英九剛當選時,各方質疑與看壞聲浪即不斷湧現.
這期間,馬迷記者群視客觀報導如無物,個個奮勇爭先挺身為偶象辯駁,就怕小馬叔受到委屈.
他們除指責批馬者氣量狹小,沒有風度外,也對小馬叔信心滿滿,認為只要數個月,
小馬叔的威望必可輕易凌駕阿扁.
2.尷尬加油期.光陰似箭,一轉眼半年過去了.記者期盼的超越阿扁沒有發生,
馬市府的跳票案例反倒層出不窮.回頭看當時記者對小馬叔的死忠與崇拜,
竟都成了笑柄.
在"調適期,""磨合期"等掩護馬市府施政無能的名詞用盡後,
馬迷記者終於無奈且尷尬地喊出:"小馬哥,加油!"
3.天人交戰期.董智森這篇可視為馬迷記者進入天人交戰期的代表.經過十個月的比較,
記者不得不承認阿扁真的做得不錯,也不得不接受小馬叔表現差勁的殘酷事實.
問題在於:如果馬迷記者就這麼明著褒阿扁與批評小馬叔,
豈不彰顯他們當初猛拍馬屁的無格與幼稚行徑?
於是乎,我們看到董智森在稱許阿扁政績耀眼之餘,
也不忘損扁的府會關係滿意度僅有百分之二十.
而董在批馬表現不突出與成績差之際,卻也要褒馬形象清新.想肯定阿扁又不甘心,要批馬又捨不得.
這就是眼前記者天人交戰的心情寫照.
如果小馬叔介入政爭的興趣還是遠大於市政建設,恐怕不久的將來,馬迷記者會步入崩潰期!
Nice 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