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通用拼音


 

制定台語羅馬字當考量學童需求 

翁聖峰

       四月九日【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刊出楊允言的大作,呼籲教育部製定白話字為標準的台語羅馬字。

         就筆者在國小多年母語教學經驗看,楊先生的主張實有商榷之處。

 

各個不同系統的台語音標大都具有文字的功能,通用拼音或TLPA都是改良版羅馬拼音,都可被選為台語

羅馬字。雖然教會羅馬字的歷史較為久遠,但製定台語音標及羅馬字需與國小的鄉土語言教學結合,才

能使台語教育可大可久。教育部製定台語音標應考量各拼音系統的優缺點,不光看歷史是否久遠,如「

文言文」雖有數千年歷史,並不宜做為華語的啟蒙教材。

 

從台語的「韻」來看,通用拼音與TLPA比教會羅馬拼音更系統化,如注音符號ㄨ的單韻,教會羅馬

音拼「u」,ㄨ的結合韻卻拼「o」,對兒童學習頗為不便;但ㄨ韻不論是單韻或結合韻在TLPA與通

用拼音都拼「u」,更有系統,好記好學。在「聲」方面,TLPA與教會羅馬拼音拼「雞」字為「ke」

,拼「乾」為「ta」;通用拼音拼「雞」為「ge」,「乾」為「da」,較符合英語的拼音習慣,不易造

成小學生聲韻系統的錯亂。電腦工具方面,通用拼音與TLPA輸入台語羅馬字毋須安裝軟體,溝通較方

便,如使用教會羅馬字須另安裝軟體才能輸入及閱讀全部符號,這是教會羅馬字的另項缺點。

 

國語推行委員會已發表通用拼音做為中文英譯的拼音系統,選擇官方版台語音標應朝台灣各族群語言

可以溝通的方向思考,如此才可減輕學童的負擔,並能與學習英日外語接軌,筆者認為「通用拼音

乙式」是值得推廣的台語拼音與羅馬字系統。教育是百年大計,製定台語標準拼音前,不妨就通用拼

音、教會羅馬拼音或TLPA各個不同羅馬標音及羅馬字進行實驗教學,在目前國小每週僅一節鄉土語言

課的環境下,研究使用哪一套拼音系統對學童負擔最輕,接受度最高,成效最大,如此才是延續下一

代台語能力的正本清源之道。

 

(國立台北師院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首頁 |  華語通用拼音 |  福台語通用拼音  客語通用拼音

 
關於此網站的問題,請連絡 [網站管理員]
上次更新: 2003年0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