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通用拼音



鄉土語言教學 文字統一有望
 

〔記者黃以敬╱台北報導〕鄉土語言教學可望有統一文字了!

 鑒於坊間鄉土語言教學使用的音標與文字系統紛亂,引發各界質疑,教育部
國語會研議將提出鄉土語言教學的統一文字,閩南語拼音小組研議,將建議以
已在台灣使用上百年的「羅馬白話字」,作為閩南語教學及教材編寫的統一拼
音文字系統,預計初期將先採行漢字與羅馬白話字「漢羅混用」,未來視教學
及推廣成效再決定是否擴大全面使用羅馬白話字編寫鄉土語言教材及教學。

 國語會閩南語小組預計近日開會,除將討論爭論甚久的閩南語教學音標系統
,屆時並將針對閩南語教學統一文字問題進行討論,可望首次訂出鄉土語言教
學統一文字,而後若再提經委員大會討論定案,將由教育部公布實施。

 教育部國語會主任委員鄭良偉指出,為尊重現有鄉土語言音標或文字使用習
慣,官方提出的文字版本將不強制推行,而是建議版本,未來除將據以建立文
字查詢「資料庫」及「對照表」,提供所有學校作為鄉土語言教學音標及文字
比對,也將考慮據以編寫官方版的閩南語文字教材,提供學校選用,協助鄉土
語言教學更趨統一化。


 目前台灣閩南語音標系統大致有九種,鄭良偉指出,但符合「前後一致」、
「已有文字教材流傳」及「已有較系統性學習方式」者則約四至五種,利用音
標系統進而形成的標音文字,則僅有羅馬白話字及TLPA、通用拼音等二至
三種流傳較廣,經閩南語小組成員初步協商,基於羅馬白話字與國語ㄅㄆㄇ注
音符號及英語用字、拼音互相通用性較大,因此目前傾向建議以羅馬白話字作
為建議統一版本。

 而為便利學生學習,鄭良偉指出,基於學生同時學習漢字,原則上將建議「
漢羅混用」,採用漢字與羅馬白話字一起使用,如許多漢字無法音譯或表達的
鄉土語言,就使用羅馬白話字音譯書寫﹔而為尊重目前各國中小的鄉土語言教
學慣例,這套文字系統也不會強制統一實施,國語會將先建立統一文字資料庫
及比照表,提供全國學校進行教學比對,不同音標系統均可比對到羅馬白話字
,提昇學生學習成效。

---------------------------------------------------------------------


《新聞辭典》羅馬白話字
〔記者黃以敬/報導〕基督教長老教會自西元一八八五年引進羅馬拼音文字,
以英文字母拼音音譯當時尚未文字化的各種鄉土母語,十七至十九世紀初先發
展出「新港文」,主要用來傳譯原住民平埔族語言,現今則演變成「羅馬白話
字」,作為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的傳用文字,學者估計使用人口已達十
萬餘,據了解,台北市長馬英九就是利用羅馬白話字學閩南語。

 但國民黨自民國三十八年遷台,為推廣國語漢字,教育部於戒嚴時期公布一
紙行政命令,禁止民眾使用教會白話字,強制要求一律使用漢字,但鑒於許多
鄉土母語無法以漢字完全表達,教會白話字仍在民間流傳,許多聖經讀本、鄉
土文化研究文獻及雜誌文章,還是以羅馬白話字撰寫流傳至今。

 為解除對「羅馬白話字」的禁令,教育部國語會已於日前召開改組後首次會
議,決議撤銷戒嚴時期針對白話字所頒發的禁令,建議政府公告追認其作為正
式文字的定位,並研議以羅馬白話字與漢字混用,作為官方建議的鄉土語言教
學文字,以改善現今鄉土語言教學教材混亂狀況。
 

 

首頁 |  華語通用拼音 |  福台語通用拼音  客語通用拼音

 
關於此網站的問題,請連絡 [網站管理員]
上次更新: 2003年0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