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事件56週年聲明稿

返 回


2003/02/27 11:16 台灣教授協會      二二八事件56週年聲明稿
《二二八事件56週年聲明稿》

1947年發生的二二八事件距今已經56年,雖然此一事件無論就人權的角度或是影響台灣歷史發展的面向來看,都是台灣歷史的大事,但曾經長期因為統治者不願對歷史負責,加上國民黨強人威權體制時代的高壓統治,使它成為台灣社會「禁忌」的一部份,包括受難者及研究者都被迫「噤聲」。而在1995年李登輝總統公開為此事道歉,立法院通過補償條例,對受難者(家屬)進行補償、撫慰工作,並定2月28日為紀念日後,國內已有部分國人以為二二八事件歷史問題已經解決,紀念活動亦有流於「儀式化」的現象。當年228紀念碑有碑無文象徵歷史真相尚未釐清,事件的責任歸屬亦尚待追索的問題,宛如已被遺忘。甚至連過去228事件為何成為禁忌的歷史教訓,都少有人提及。如此,連「歷史可以原諒,但不能忘記」的起碼標準都尚未達成,難道是歷史給人的教訓,就是要人不能從歷史得到教訓嗎?!退一步說,如果連事實真相都未能探究,而高唱「寬容」、「愛」,豈不是流於空洞?

雖然,228事件在近年來隨著台灣政治的發展已經不再是「禁忌」,但是這一段發展歷程卻是十分曲折而且漫長。自國民政府派兵鎮壓二二八事件,加上接續而來的綏靖、清鄉,造成台灣菁英重大的傷亡後,在動員戡亂、戒嚴的高壓政治氣壓下,此一事件被迫塵封。直到1982年才有立委在國會殿堂開始為二二八事件發聲,不過其訴求的重點則在於釋放仍在監獄的二二八事件受刑人。次年,黨外雜誌『生根』創刊號突破官方的禁忌,報導二二八事件。1984年,當時的黨外立委更以聯合質詢的方式,針對二二八事件提出訴求。1987年,以二二八和平日作為紀念訴求大規模展開,此後,民間舉辦的二二八學術座談、討論會、論文研究陸續登場,相對地,在李登輝總統任內,政府對二二八事件也開始採取積極面對的方式,包括1990年此一事件開始被列入教科書中,國人在接受教育過程中才得以初步認知此一歷史事件的存在,成立二二八事件處理小組、二二八事件研究小組,開放二二八事件官方檔案等,2000年政黨輪替後,國家檔案局再一次徵集二二八事件的相關檔案,這使得國人對二二八事件有進一步的認識。

當然,二二八事件及其相關檔案在台灣社會逐漸開放、重現,本身就已經可以見證台灣歷史發展的一頁。但是,直到現在仍有部分資料未能公開和解密,以及國人未能重視歷史責任之釐清,使得二二八事件的歷史意義仍未能為國人所深刻體認。如此沒有歷史真相和責任的追究,沒有歷史原因的究明,紀念日依然是空洞的。這也正是吾人必須繼續努力的方向,並以歷史作為殷鑑,方能避免悲劇的重演,也提供吾人追尋台灣獨立自主的動力。


返 回

■ 為一般的欄位  為必填的欄位
管理者名稱
管理者密碼
匿稱: [♂♀]:
其它選項: 文章內容使用HTML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