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我心中最柔軟的角落
2001/04/18 22:56 深藍
台南---我心中最柔軟的角落 台南, 被人稱為府城, 清代台灣的首府, 曾經是台灣生活水準最高的地方, 雖然台灣的政治中心早已轉到台北, 但台南有著台灣最多的古蹟, 最豐富的小吃, 人們依然是熱中於藝術音樂, 提升文化素養. 台灣府雖已不在台南, 台南人依然是精神上的貴族. 就在這樣的環境中, 台南人對過去的一切依然珍惜, 也許自己的雙親是台南人, 也許自己一半的童年時光在台南度過,雖然我們的家族早已搬離台南多年, 不知為何, 台南卻像是一塊心中最柔軟的角落, 永遠有著最美好的回憶. 一有空閒, 就往台南的小吃攤報到, 一攤吃過一攤, 吃到吃不下還不說, 還大包小包的把食物包回家, 點心的攤子一代傳過一代, 顧客也是一代吃過一代. 不論跑到天涯海角, 回到故鄉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這些攤子報到以解鄉愁. 攤子的主人們也很用心的在經營攤位, 把最好的食物提供給客人. 久不見面的老客人回來時, 攤子的主人還會很熱情的噓寒問暖, 問著客人這幾年到哪裡去了. 這個冷漠的工業化社會, 在這個城市中依然看的到這樣溫暖的互動. 台南的早餐就很有特色. 有杏仁茶加油條, 有菜粽, 有虱目魚粥. 要說到菜粽, 裡面止不過是糯米和花生, 在淋上醬油膏和花生粉, 就有著無法抗拒的魅力. 數不完的客人把菜粽當做是天下美味. 我們家常光顧的菜粽店還準備 1000 員一捆的菜粽, 就是要給人帶出國的, 就算是住在美國 20 多年的舅舅看到菜粽就會開始笑, 接下來要介紹一個網站給各位朋友. 在台南長住過的人都知道莉莉冰果店. 這家台南第一個有果汁機的冰果店也是台南第一家經營包飯的店 (台南人都叫 “飯桌仔, 就是後來的自助餐), 全盛時期供應過3百多人的午晚餐. 店內的牆壁上依舊掛著當時的老照片. 一家冰果店竟然有這麼多的故事可以說, 我想在台灣是找不到幾家了. 好了, 下次再說說台南吧. 莉莉冰果店的網址是: http://www.lilyfruit.com.tw |
2001/04/18 23:06 Jennifer
To all: 每年回台南老家,都會去莉莉冰果店, 從番茄切盤到個式冰品, 太美味了! |
2001/04/18 23:08 臺灣人
To all: 深藍臺南有好地方和好吃的東西! 好地方是太多了,風景區&人文薈萃地. 好吃的其中之一是早上的煎虱目魚腸. 那天去河邊路口X賓吃現炒海產,非常新鮮可口便宜, |
2001/04/19 01:02 Jennifer
To all: 先由莉莉冰果店聊起吧,很早期,莉莉冰果店的駱梨,是由老家的院子栽種, 提供貨源. 阿公大我72歲,他是老地主,但很喜歡種植不同的果樹,他的駱梨樹是由南洋某國帶入的,他種的駱梨非常好喫,所以就與很挑剔的莉莉冰果店長期合作了. 介紹各位駱梨最棒的喫法,就是切塊,直接沾”碎蒜頭+醬油”,很美味,連很多老美老日朋友都讓他們試過.這是老一輩最推薦喫駱梨的方式. 就在莉莉冰果店旁有一家蝦仁肉圓老店,好喫極了,沾醬甜而不膩,他們的店就衹賣蝦仁肉圓,但生意很好,也是臺南名店.
|
2001/04/19 02:59 阿信
To all: 嗚 半夜了,好餓... |
2001/04/19 09:30 意麵嫂
To all: 台南似乎是很多人心中所嚮往的地方,我也不例外。從多年前在一個夏日黃昏裡造訪赤崁樓開始,我就常常思思念念這個處處是歷史陳跡與美味小吃的城市。有「戀古癖」的我,每次到了台南必定會往各大老廟鑽,直到有一次,無意間借宿南門街的農田水利會招待所,才意外的發覺台南的另一面。這一區並沒有狹窄彎曲的巷弄與隨處可見的大小廟,寧靜的巷道內,有幾間雅致的咖啡店,南門路上的迦南冰果店與大南門碑林對面的多多冰果店,則有各式果汁與好吃的鍋燒意麵。後來才知道這一區有不少學校,才造就了與傳統街區完全不同的風貌吧 下次去台南一定要去莉莉冰果店瞧瞧。 |
2001/07/09 00:19 深藍
回應: 吃蕃茄了 去南台灣的冰果店吃番茄別有一番味道. 此話怎講, 去叫一盤再說. 通常冰果店的老闆或老闆娘會問要沾什麼, 一定要選醬油糖. 光看準備沾料就很過癮. 先是薑磨成泥放在小碗中墊底, 再加上糖霜(不能用台糖賣的沙糖, 那會很不好吃), 甘草粉, 再淋上傳統的醬油膏. 通常老闆不攪拌作料, 由客人來拌, 然後把切片的蕃茄放在碗中充分裹上沾料, 這樣的吃法在夏天最舒服. 一盤吃完, 口齒留香, 嘴角還有甜酸味, 真是舒服極了. 下次再吃別的好了. |
2001/07/09 09:50 意麵嫂
回應: 從小吃番茄從沒想過沾什麼,頂多拿芭樂的甘草粉。有一次我老爸說「拿醬油膏來」,大家都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原來是有這樣的吃法。 |
2001/07/10 00:35 深藍
回應: 台南蚵仔料理 如果你做飛機去台南, 在降落前可以看到安平外海, 浮在海面上一排排的蚵 要說吃生蚵, 本地比較不流行, 不過真要吃也只是沾點醋吃, 至於說好不好 下次吃肉類的好了 |
2001/07/12 13:49 深藍
回應: 擔仔麵 說到台南小吃,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擔仔麵, 目前擔仔麵已傳到第 3 和第 4 代, 裡面的故事雖然流傳以久, 但仍值得回味. 道地的擔仔麵要顧名思義, 就是用擔子擔去賣的麵, 原來是擔仔麵家族姓洪, 當初做海運, 因為當時海運的帆船在沒有季風時只能待在港中, 走船的人生計無著落, 只好擔個擔子, 一邊放煮麵的湯, 一邊放加熱的肉燥, 擔子上掛著度小月的燈籠, 這樣的扛擔子到外面賣. 以前還有矮凳子坐, 因為當時扛擔子要減輕重量, 才做出這種只有一半高度的凳子給客人坐. 擔仔麵製作是這樣的: 先抓一小把麵或米粉和豆芽菜及韭菜放在滾水裡煮, 撈起來後就開始佐料(有蒜末, 醋, 鹽等) 再放上一小隻蝦子, 放一點特製的肉燥, 加湯到碗中, 然後是香菜, 一碗人間美味就可上桌. 第一次看到擔仔麵的人一定會說 "怎麼這小碗" 沒錯, 從第一碗度小月擔仔麵問世後, 一項就這麼小碗, 可是吃巧不吃飽的代表, 而真正讓客人回味無窮的正式放在麵上的肉燥. 肉燥要用陶鍋煮, 因為越煮越香, 所以是不能洗的, 老闆會在肉燥鍋裡滷些滷蛋, 肉丸, 也是很吃的不得好. 以前子們到外地留學, 最常走私的第一是黑橋牌香腸, 再來就是擔仔麵肉燥, 被查到很麻煩, 但是美食當前, 拼命也要帶. 總在夜深時煮上一碗麵, 拌些台南肉燥, 滿室生香, 鄉愁稍解, 人生所求也不過如此. mmmm…….越寫越餓, 去吃麵好了. |
2004/11/21 00:49 ...
回應: 我愛台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