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遊台東縱谷

返 回


2002/05/16 15:15 意麵嫂      春三月遊台東縱谷
持續的旱日,讓人有些弄不清此時的季節究竟是春末或是已入夏。猶記得前月到台東做悠閒三日遊,從第一天穿著外套拉鍊一直拉到脖子,到第三天穿著短袖猛擦防曬油,十足呈現了「春天後母面」的典型天氣。
這是第四次造訪台東縱谷,卻是第一次在春天來到此地。一般人若想到要去台東都會選擇夏天,彷彿如生理時鐘般自然,當然熱愛夏日的我也是如此,不過近來油菜花被炒得火熱,因此在冬季尾聲縱谷內也可見遊客成群流竄,我也曾試圖選在此時前往,但要殺出重圍「搶」訂到火車票或旅館,對我來說始終都是不可能的任務。
(待續)


NO:42_1
2002/05/17 13:50 意麵嫂      回應:
這一次的行程以關山為據點、打算好好在這寧靜的山邊小鎮晃蕩個兩天。沒有特別規畫任何遊玩路線,我與友人各自帶了書,我甚至帶了一小包煎茶,打算在民宿小木屋的二樓陽台上,舒服地攤在躺椅上、閱讀,並隨時享用自海岸山脈吹拂而來的陣陣春風與放眼望去的滿眼稻田綠意。
出發日,台北尚有一些日頭,根據以往經驗應該是車行愈南則愈漸入佳境,沒想到到了花蓮連日頭都不見了。由於訂票時買不到直達車,所以我們先在花蓮下車,再轉搭下一班駛往關山的車。花蓮火車站周邊比想像中的荒涼(不過後來才曉得這是「花蓮新站」前身),我們走了20分鐘才看到一家賣扁食的小店,而且一出車站就有一群人蜂擁而上問著要不要租車、搭車,感覺實在不是很好。倒是車站右方有個遊客服務中心,後方空地展示了一些早期的台鐵車廂。
吃完美味的扁食後重新搭上車,車入台東縣境居然開始飄雨了,印象中淒風苦雨是屬於台北的,陽光才是台東的代名詞呀!到了民宿預備騎著腳踏車到鎮上覓食時,只好披上35圓的雨衣。
雖然關山素以「關山便當」聞名,不過有一次無意中發現鎮上有一家自助餐,菜色豐富,可以吃到火車便當中的開胃小菜,也有醉雞之類的澎派菜色,用關山米所煮盛的米飯更是個個飽滿有嚼勁;往後三天的中晚餐幾乎都是在此打發的。(從火車站出來,直走,大約是第二個交叉路口左轉,店名好像是「真好佳」)
飽餐之後,開始在街上閒晃。街上沒什麼車,即使有,車速也都很慢,而且馬路也蠻寬的,所以騎腳踏車很舒服。關山市街範圍不大,街道呈格子狀分佈,騎車不到10分鐘就可以逛完,火車站出來第一條南北向道路算是主要道路,這裡的店面都是供應民生必需,不過之後的街道才是別有天地。這裡的民宅少有閩式的磚造房屋,多以水泥製成,不過多為單棟單層的斜屋頂房屋,其中還有木製的日式房舍夾雜在內。受慣都市中高樓的壓迫,所以極愛如此疏朗的空間感。又也許是習慣了都市的人聲鼎沸,只覺街道在微雨的暗夜中欲發淒清了起來。
(待續)


NO:42_2
2002/05/20 09:56 意麵嫂      回應:
關山小學位於市街邊緣,校舍建築形式是近年來極流行的開放式校園:校舍圍牆只到成人的肩膀一般高,只有劃分校內外區域的界線功能,小學生不再像犯人一樣被關在高牆內,提著菜藍的媽媽路過此地可以輕鬆看見孩子在上體育課。
實際走入校園,雖然是即將入夜的傍晚,但是校園內無一般印象中的鬼魅氣氛,可能是校園內建築物分佈並不密集(除了體育館就是一棟ㄇ字型的三層大樓),而且建築物還蠻新的。趨近探窺教室內部,發現設備還真是齊全哩!有電視、電腦、印表機、掃描器、影印機(看起來並不像是老舊的機型)依照教室座椅判斷,一班人數應該沒有超過20人。班導師的座位也設在教室內,老師座位後方還有一處遊戲區,可以讓小朋友脫了鞋在裡面玩耍。
我與友人忍不住討論起自己的兒時經驗,總結印象不外是廁所很髒、校園裡到處飛滿了鬼、教室內除了課桌椅塞不下別的,最後一排的同學還可以將牆壁當靠背。
說實話,直到現在,每當晚上走經過我的母校,我總是目不斜視的快速通過,誰知道那一格格的教室黑洞中會出現什麼東西,啊………


NO:42_3
2002/05/22 10:10 意麵嫂      回應:
城市中滿街的「美而美」、「美又美」、「美加美」早餐店,在關山也可以見得到。想吃一頓在地的早餐,就得往市場中尋覓。關山市場在天后宮廟埕前,規模不大,有不少阿婆帶著自家種的果蔬來擺攤,也算熱鬧。也有一些原住民家庭扛來一袋袋筍,現剝現賣。通常的分工方式是媽媽主剝、小孩在一旁幫忙,爸爸則負責招攬客人。那時我們兩個都市俗還以為他們賣的是檳榔心,就喜孜孜的買了未剝殼的一斤(帶殼80元、剝殼160元),後來民宿老板娘發現了我們手中的土產,告訴我們說那是一種「直骨仔筍」(不確定字怎麼寫,台語音譯大概是這樣)只有「番仔」才知道要去那裡砍來賣,還說這種殼很硬、相當難剝,常常會把手弄到流血。聽得我們滿臉都是線,想必回家後會被媽媽罵死了。
還沒說到早餐呢!市場附近有家賣客家板條,在三角窗位置,相當好吃,板條很q而且不油膩。另一家早餐店在斜對面,什麼都賣,應有盡有。以豬血湯為例,一碗好像是20或25元,整晚滿滿都是豬血與豬腸,實在相當相當好喝。


NO:42_4
2002/05/24 10:19 意麵嫂      回應:
自關山環鎮自行車道風靡一時,成為東部遊玩重要據點之後,隔壁的池上也大舉耗資蓋了一條環圳自行車道,根據報導,地方官自豪的表示,池上原本就有小瑞士之稱,經由他率領下級官員遠赴歐洲考察後,沿著大坡池周邊興建了這條自行車道,自行車道上的設施係細心仿造歐陸風格打造而成。
看了這篇報導,很明顯可以看出池上頗有與關山一別苗頭的態勢,至於這條自行車道有必要耗費如此的人力、金錢,蓋得像國外一樣,實在就很有待商榷了。這條「歐風處處」的自行車道究竟長得是圓是扁呢?來到台東的第二天,我們便朝著池上出發。
我們的交通工具是民宿提供的變速腳踏車,除了池上大橋那段路之外,其他路段我們都避開主要道路往小路鑽去。沿途只見成片的稻田連綿地往山間延伸,我們彷彿可以像卡通「小天使」中的小蓮(也就是海蒂)一樣,遠遠地開始起跑,往山坡上的爺爺的家奔去。田裡,不少黃「脊」鴒上上下下的飛翔,成為這幅美麗的田園景致中最動感的曲線。
(待續)


NO:42_5
2002/05/28 15:57 意麵嫂      回應:
若不是適逢春晚娘正變臉的時候--涼風陣陣吹,這趟旅程肯定會熱得吃不消。
到了池上,免不了要吃池上便當。從池上火車站出來右手邊的便當店,店面口高掛的紅布條,上面寫的字樣,將目前有做美食介紹的節目與電視台一網打盡。店內販賣便當的方式也相當費盡心思,首先要先到櫃檯點餐、購買餐卷,再憑餐卷到另一窗口按鈴領餐。事實上這家店只賣一種便當,沒得選,所以我覺得蠻多此一舉的,而且滿店蒼蠅亂飛,便當內容物只有米飯好吃。因而那些名人介紹的字眼對我來說已成為另一種選擇的依據。


NO:42_6
2002/06/03 14:19 意麵嫂      回應:
池上由於其優美遼闊的田園景觀,而有「小蒙古」、「小瑞士」等多種稱號。從關山一路騎來,只見綠色田園越來越遼闊,洋洋灑灑的氣概,硬是將中央與雪山兩大座連綿山脈往兩邊推去。
不過,池上的環圳自行車道,在規畫上卻不如關山;除了主要車道,還有從主線分出的支線。也許規畫者想要把所有值得賞玩的景點一網打盡,但是對使用者來說卻只有造成困擾,常常我們在路口徘徊,因為指標有左又有右,且又缺乏全區地圖在一旁說明。
當我們好不容易摸索著騎回原點,天空又開始飄雨,我們只好苦情的披起黃色小雨衣,先前在書上看到倒映著美麗山影的大坡池,此時當然也灰暗一片。
淒淒冷冷的此時,忽然很想喝到一杯咖啡,就算是泡沫紅茶也好,雖然早知在這樣的小鎮上,這實在是個不切實際的夢想。不料,路邊出現了一塊招牌「阿潘的店:咖啡、簡餐」。心裡想會不會是老闆在店中引吭唱著卡拉ok的那種(關山就有一家),抱著一絲希望往前標方向前行,騎了好一會也沒看到,想是也許店早已倒了吧
(待續)


NO:42_7
2002/06/07 10:40 意麵嫂      回應:
阿潘的店位在一條寧靜的巷弄間,不過這樣的說法可能有誤,因為池上小鎮的每一條街道都是如此。店面外觀是一棟兩層樓的透天厝,入口佈置了美麗的花花草草,推開門,沒想到裡頭人聲鼎沸。原木的內部裝潢,像是溫馨的小木屋,兩層樓中間打通,在二樓也可以聞到濃淳的咖啡香。我們挑了二樓的靠窗座位,池上平原與中央山脈的美景就在眼前。翻著店內的時報週刊雜誌,書內鉅細靡遺的八卦對此刻的我們來說,彷彿是另一個世界。
回程途中,巧遇一畦金針花田,澄澄黃黃的顏色,真是美麗極了。
隔天,決定重溫關山環鎮自行車道。它果然是因應了日漸眾多的遊客而有了改變,但至少我很不喜歡;這些新增加的東西不僅畫蛇添足,而且根本就是破壞了關山原有的獨特的美麗。但是這樣的結果,又似乎是我們這些外來的遊客招致而成。
(待續)


NO:42_8
2003/02/24 15:01 意麵嫂      回應:
看到白賊七的留言,才想起我還有「待續」的文章,只是光陰荏苒,悠悠又已過了一年,那時最後一天的旅遊心情,已被日後的喜優心情所期待。實在遺憾,沒能即時記下當時點滴………

NO:42_9
2003/02/24 20:47 米米      回應:
恩。

好久不見

特特來請安


返 回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語法選項: 文章內容使用HTML
論談對象:
文章內容:
特殊符號輸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