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義.印象>
去過三義嗎?
也許你從媒體上曾看過關於三義的報導。原先是因為木雕街,
再來,是因為勝興車站。
然後呢? 我對三義的最初印象,是:過蹦坑!(過山洞)
第一次坐火車是在未上國小的時候,台北的親戚招呼著去玩,
於是蹦蹦跳跳地上了車。每個人有個玻璃杯子,撒上茶葉,沖上了
熱呼呼的開水,是漂亮的莒光小姐服務的。匡啷一聲,車子開動後
車窗外的景象時時不同。我趴在窗緣,痴痴地看著,離開了熟悉的
鄉野,駛向那未知而經常想像的世界--台北!
忽然車內一下子變暗了,愕然後高興地喊著:過蹦坑!過蹦坑
!好長的山洞,然後播音小姐甜美的聲音說著:三義到了,三義到
了,請旅客趕緊準備下車。
第一次乘著火車過山洞,第一次知道有三義這個地名。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大學時期,由於人在北部讀書,固定往來於
台中-台北,幾乎每次都是搭乘中興號公車,坐位狹小而不舒服,
但是便宜。過大甲溪後開始爬坡,那坡度顯得陡峭;尤其在冬春的
季節常起大霧,霧中的三義令人心驚,卻也有種淒迷的美感。如果
適值黃昏無霧的時候車過大甲溪橋,火焰山在夕陽的照耀下似正在
燃燒著,恍惚中似乎聽到了必必剝剝的聲響。
如今,我卻住在三義的隔鄰。油桐花開的時候,我一得空就會
開著車在三義週遭的山巒穿梭,三義的山其實不高,但起伏曲折,
峰迴路轉地清幽可人。林相以相思樹為主,油桐花開時才會注意及
油桐,竹林也為數不少。朋友說:春天的三義才是好看!為何呢?
三義在通往鯉魚潭的路上沿著山坡種了許多果樹,初春時桃李爭豔
,而遠方是一帶水色,佇足其間,不醉也難。桃花豔,李花皎,在
花間漫步,是何等灑脫?以往只知道要往風櫃斗賞梅,到霧社觀櫻
,但是有幾人知道在三義就可以盡覽一山的春色?
油桐花季也是賞螢的季節,林叢溪畔在夜間每每可以看見遍山
的熒光,此起彼落地閃爍著,如果螢火蟲的微光是為了求偶,那麼
成千上萬的愛的呼喚,豈不令人心悸著、感動著?
夏天,是滿山的蟬唱,是蟲鳴哇吼的嘹亮歌詠。這時三義的遊
客增多了,去採果,去勝興車站買上一份古老的記憶,穿過山洞,
走經斷橋,然後,我們可以去賞陶、玩陶。
九二一地震後,三義反而駐進了不少藝術家,在山林間覓得了
一處清幽,開始規畫、建築起他們的桃花源。尤其以雕刻家與陶藝
家最懂得營造景觀,幾次與友人往訪,都讚嘆著主人的巧思。例如
:山水窯,就在勝興車站不遠之處,在參觀過勝興車站,在那古老
的客棧喝過擂茶後,不妨來此一遊。主人搭起了磚造的二棟巴洛克
式建築,一處是展示廳,遊客可以在此喝著主人親泡的明德茶,並
隨興瀏覽著那精巧動人的陶器。目前還沒有開放玩陶,但日後應會
有如此的考量吧!只是陶價稍昂,遊客如果估量著捨不得買,主人
也不會勉強,並絲毫不收茶水費呢!
華陶窯是必須要事先預約的,並不招攬臨時的遊客,如果臨時
起興前往,恐怕會敗興而歸。華陶窯極具雅韻,在台灣可說是首屈
一指的窯場,非常值得一遊,但據說必須在半年前就預約好行程,
令人咋舌。
要賞陶,三義木雕街是個好去處。木雕街當然是以木雕為主,
聽幾個老闆說:三義的木雕如今分成二大類,一類是以中國進口的
木雕作品為主,雕工多半較粗糙,少數也有較精細的,風格幾乎是
傳統的佛像神像或山水花草,一眼就可以看穿出處;台灣的老師傅
也是以這類的雕刻為主,但作工精緻有神采,仍然是大有不同的,
價格當然也較貴。此外,就是創意雕刻了,台灣這些年來在美學的
鑑賞及創作上大有突破,雕刻家往往不滿意於傳統的匠氣,而思考
著如何創新,作品多樣化且極具藝術價值,有幾家店鋪就是標榜著
在各項比賽得獎的作品;而苗栗本來就是陶瓷的重鎮,但偏向於較
傳統的器具製造,如今經過陶藝家的刺激,創意大幅提昇,也出現
了專門擺設陶瓷作品的店面,店裡擺置每每雅緻動人,很值得特意
前往欣賞,而不必遠赴鶯歌。
逛累了吧!這兒多的是客家小吃及米食,尤其以九鼎軒的米糕
最富盛名,微甜不膩,搭配了發糕,可以買上幾盒當作伴手來送給
親朋好友,包裝也很精美。我個人認為三義最棒的餐廳,甚至可說
是苗栗最棒的餐廳,是在通往勝興車站的鐵路陸橋旁那間”饕家”
餐館,主人曾遠赴南洋學習南洋料理,加上主人原本就嫻熟於客家
料理,結合之下,搭配成人間美味。其咖哩魚頭、烤羊排、燉牛尾
等菜都必須在三天前就預訂,否則臨時點菜,就只能點些家常菜了
,但也極其味美。美食美景,相得益彰啊!
現在的三義,在我的印象裡,已經是人間勝境!朋友們,何不
抽出時間,作個盡興的一日之遊?既可以盡覽山色,更可以擁有著
豐富的心靈饗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