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與健康
2002/08/05 17:35 Skywalker-Luke
電腦與健康 本欄提供相關「電腦與健康」的相關新聞,以供大家參考。現在是網路時代,寬頻網路越來越廣泛,上線時間越來越長,使用電腦外癟要注意身體健康。 |
2002/08/05 17:35 Skywalker-Luke
回應: http://news.yam.com/cna/healthy/news/200208/200208051540164.html 長期打字導致電腦失寫症連名字都寫不出來 (中央社台北五日電) 大陸媒體報導,一名剛上班三個多月的辦公室打字員,由於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導致罹患「電腦失寫症」,幾乎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出來;對此,醫生呼籲電腦工作者定時離開座位,讓神經系統獲得舒緩,避免過度疲勞造成許多意想不到的後遺症。 |
2002/08/13 19:18 Skywalker-Luke
回應: http://news.yam.com/cna/healthy/news/200208/200208131710215.html 大陸民眾患電腦失寫症問題逐漸浮出檯面 (中央社台北十三日電)隨著電腦普及和網際網路高速發展,「電腦失寫症」成為電腦一族的新興課題,除了歐美國家把「電腦失寫症」列入專題研究之外,大陸民眾罹患「電腦失寫症」的問題也逐漸浮出檯面。 專家研究表示,出現「電腦失寫症」主要因為在電腦上敲字缺少筆跡的書寫感和印痕感,對大腦的語言中樞產生不了刺激作用,從而造成「失寫」現象。 「電腦失寫症」主要因為長期面對電腦打字、單調重複刺激腦皮層,造成對手寫漢字的暫時性失憶、手寫文字潦草難以辨認、用網路語言或符號代替一般文字。 專家建議,出現「電腦失寫症」症狀無須過於驚慌,驚慌反而會加重「失寫」現象,民眾只要稍微改變電腦和工作、生活的習慣,就能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他改善「電腦失寫症」的方式還包括,有序地安排作息時間,不要長時間地坐在電腦前工作,盡量使用多種漢字輸入法,養成定期閱讀和手寫的習慣,對網路語言有理智的接受能力,不要引以為時尚就盲目使用。 |
2002/10/29 00:18 Skywalker-Luke
回應: http://yam.chinatimes.com/ctrealtm/life/news/200210/200210282023270724R.html 姿勢不良 壓迫神經 易罹患垂手垂足症 羅珮瑩/台中報導 2002-10-28 20:23 很多人喜歡翹著二郎腿打電腦,也有人喝得醉茫茫後枕臂呼呼大睡,結果因為壓迫神經,得了「垂足症」或「垂手症」。醫師說,腳麻和手麻是腓神經和橈神經損傷的警訊,若不改變姿勢,長時間可能就「永垂不朽」了。 澄清醫院復健科主任謝宜熹說,一名22歲的男性,因覺右腳無力而到復健科門診求診,他的右小腿及足部外側感覺遲鈍,右腳板翹不起來,走起路來明顯右腳會抬得較高。經診斷是小腿外側的腓神經壓迫性損傷。 醫師詳細追問下,才知道他翹著二郎腿上網與網友對打電腦遊戲,明明已覺得腳麻,卻不休息或改變姿勢,幾個小時下來便傷及腓神經,得了腳板翹不起來的「垂足症」。 另一名35歲的男性,喝得爛醉回家倒頭就睡,把上右臂當枕頭,一覺醒來,手掌下垂無法翹起,經診斷是他的手臂橈神經受到長時間的壓迫而損傷,得了「垂手症」。 謝宜熹指出,垂足症和垂手症都是神經受到長時間的壓迫所造成,預防方法很簡單,當翹著二郎腿、盤腿打坐或以臂當枕,感覺到腿部或手臂發麻時,趕緊起來活動活動筋骨,或變換姿勢,讓受壓迫的神經舒緩一下即可。 若已有垂足、垂手症狀,就必須做電刺激療法,以防止因神經損傷而造成肌肉萎縮,必要時可用垂足板或垂手板矯正,避免肢體攣縮變形。 至於神經的損傷,人體自行修復的速度依損傷嚴重程度而異,平均每十天約修復一公分,像這名垂足症患者,至少要半年以上才能痊癒。患者可補充維他命B,以加速神經修復。若神經嚴重損傷,半年仍未改善,有可能就此「永垂不朽」。 |
2002/12/09 12:22 Skywalker-Luke
回應: http://news.yam.com/cna/healthy/news/200212/200212090040.html 盯著電腦不眨眼可能罹患乾眼症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九日電)成天專注盯著電腦不眨眼睛的民眾要注意了,久而久之可能罹患乾眼症,台中市澄清醫院眼科主任李揚銘今天表示,乾燥的冷冬,是乾眼症的高峰季節,尤其是「電腦族」的年輕人,得乾眼症的病例最近有增加的趨勢。 李揚銘表示,長期從事電腦工作者,最好別忘了「眨眼」的動作,雖然是小小的眨眼動作,卻能讓眼睛得到「保濕」,再者打電腦每二十分鐘,最好能將眼睛暫時移望遠處一下,就比較不會使眼睛過度疲勞。 另一名五十五歲的男性病患,最近因天氣轉冷後感到視力模糊,看東西眼前好像隔著一層薄霧,以為自己是罹患了白內障,到眼科求診後證實是罹患乾眼症。 李揚銘指出,從入冬以來,乾眼症的病患約增加了一倍之多,這是因為天氣越冷時,空氣中的水份越少,使得空氣變得乾燥,乾燥的空氣會加速淚水的蒸發,使得原本不足的淚水更不夠,因而惡化了乾眼症的症狀。 很多人在冬天騎車時,會因為吹風導致淚流滿面,李揚銘說,這就是滋潤眼睛的淚水被冷風吹乾後,由於實在太乾了,所引起的反射性淚水分泌,這是乾眼症的症狀,常有人會誤認為是鼻淚管阻塞導致的。 李揚銘說,乾眼症的症狀主要是會造成眼睛有乾澀的感覺,有灼熱感或異物感,會感覺眼睛辣辣的或是刺刺痛痛的,嚴重的時候會有視力模糊像霧裡看花的感覺,至於引起乾眼症的原因很多,常見的包括長期配戴隱形眼鏡、長期熬夜或是失眠、病毒感染淚腺、眼瞼發炎、服用會減少淚水分泌的藥物等都會引起乾眼症。李揚銘認為,天氣越冷,乾眼症的症狀會越明顯,要預防乾眼症,首先如果有配戴隱形眼鏡時應該儘量減少配戴的時間,平時可以多用熱毛巾熱敷眼睛,不要熬夜,要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如果覺得眼睛很乾燥,可以用人工淚液來補充不足的水份,眼睛有了足夠的水份後就不怕冬天乾燥的氣候了。 |
2002/12/17 17:11 Skywalker-Luke
回應: http://yam.chinatimes.com/ctnews/focus/news/200212/N91C173115171614.html 哈網成癮 症候成群 吳慧芬/台北報導 2002-12-17 15:17 網咖的盛行,「網路症候群」患者不斷出現,有人腰酸背痛、椎間盤突出,有人後腦血流不足,終日偏頭痛,還有些網友陷入網路虛擬世界,荒廢了學業與工作。 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科主任馬辛一表示,頸椎負重力有限,長期間僵直,易使後腦血液循環不佳,造成頭暈眼花、偏頭痛,腰椎長期受迫,也可能使腰椎第五節、薦椎第一節受力過大,造成椎間盤突出、腰酸背疼等情事。 國泰醫院物理治療組長簡文 仁說,要避免久坐造成身體不適,應秉持頭有枕、肘有撐、背有靠、腳有踏等原則,以分擔身體的受力,此外每隔半個小時,就該起身伸懶腰、活動筋骨,才能避免「坐」出毛病。 三總神經外科脊椎科主任蔣永孝表示,久坐造成的腰酸背疼,初期可用復健、藥物等治療來改善,但椎間盤突出過於嚴重,部分患者還是得動刀。 廢寢忘食的網友們,除身體機能可能受損外,精神科醫師也發現許多沈迷網咖的網友,出現精神不濟、妄想等症狀。 北投國軍醫院精神科主任楊聰財近來就發現一名台大學生,因沈溺網咖而休學。他表示,這名台大學生,原本就有躁症問題,迷上網路開始瘋狂線上購物,不僅敗光學費,更是累得沒體力到學校上課。 另有人已惡化為「網路成癮症」,就是指強烈渴望上網,無法上網時就會有不安、激動等反應,已有多名女學生因網路男友不再來信,出現患得患失情況。 醫師表示,上網可以擴大視野,但如果上到廢寢忘食、背離現實,身心可能都會受害。 |
2002/12/18 15:12 Skywalker-Luke
回應: http://tw.news.yahoo.com/2002/12/18/health/cna/3710054.html 辦公族網咖族小心肺栓塞奪命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縣十八日電)電子化的時代,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在網咖玩電腦或遊戲機的人比比皆是,奇美醫學中心今天提醒這些族群要特別小心罹患肺栓塞,這種在心血管疾病中發病率排名第三的疾病,可能會奪去你的生命。 一名體重一百一十公斤的十六歲男孩,前一陣子到奇美醫學中心掛急診,主要症狀是呼吸喘、胸痛、心悸及頭昏,經過診斷確定是肺栓塞,雖經治療住院後痊癒,但奇美醫學中心坦承如此年輕的肺栓塞病人很少見,可能與暑期長時間坐在電視機前玩電玩及肥胖有關。 奇美醫學中心急診部醫師劉德銘指出,肺栓塞的發生率很高,平均每十萬人有六十九人會罹患此病;美國每年有二十六萬人被診斷患病,但因診斷率不足百分之五十,實際患者每年應該有六十萬人。 他表示,臨床上,肺栓塞好發於下肢深部靜脈血栓的病人,經統計,超過百分之九十的肺栓塞血塊來自於下肢靜脈,且大多無症狀;肺栓塞死亡率高,不經治療的死亡率為百分之二十至三十,診斷明確治療後的死亡率可降至百分之二至百分之八。 他說,肺栓塞的誘因,主要是手術、創傷、肥胖、孕婦、使用口服避孕藥、長期臥床者等,長期間維持同樣姿勢不動,也有罹患肺栓塞的危險。 劉德銘表示,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只要動彈不得枯坐二小時,小腿血液黏性會增加百分之十七,提高肺栓塞的機會,只要你是「久坐不動」的一份子,都會有「致命的危機」,長途飛行的乘客、搭乘長途交通工具、辦公族、網咖族等,都是肺栓塞的高危險族群。 |
2003/01/09 17:08 Luke-Skywalker
回應: http://news.yam.com/ettoday/today_focus/news/200301/200301091101270400.html 打彎了!每天打電腦逾4小時8成有脊椎側彎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03-1-09 11:01 長時間坐著打電腦,小心出現脊椎側彎!根據萬芳醫院針對568位高中生與50位文書工作者進行脊椎檢查,結果發現每天讀書超過8小時者僅24.4%脊椎有側彎情形,而每天打電腦超過4小時者,卻有81.6%脊椎有側彎情形,相當於2倍發生率。 現代人常因長時間使用電腦工作,導致容易腰酸背痛、脖子僵硬的現象,但是長時間打電腦也是造成脖子與腰背酸痛的元兇。萬芳醫院中醫科李靜姿主治醫師表示,長時間打電腦對於肌肉與脊椎會產生不好的影響,而且電腦族脊椎側彎部位以上段胸椎及肩胛骨為主,這也是導致電腦族容易有頸背僵硬、容易疲勞、胸悶、鼻子喉嚨過敏等情形發生的原因。 萬芳醫院自90年起針對568位高中生與50位文書工作者進行問卷調查與AMCT脊椎檢查,在無預設立場情況下,以被檢查者兩隻腳長短差距小於0.3公分,且全身脊椎有3個以上脫位者,才稱為脊椎側彎的檢查標準下,結果發現每天讀書超過8小時者,有24.4%脊椎有側彎情形,高中生自入學起,雖然因年級增加功課加重以致讀書時間增加,但其脊椎側彎情形並未加重。 但是針對一般辦公室內勤人員所作的脊椎檢查卻發現,在電腦前工作時間越長,其脊椎發生側彎的情形越嚴重。打電腦超過4小時者,尤其會有81.6%脊椎發生側彎;打電腦少於4小時者,則有58.3%不正常;完全不打電腦者,僅25%不正常,但脊椎側彎情形並不與工作年資成正比。 李靜姿主治醫師表示,一般認為長時間打電腦造成脖子酸痛、手臂酸痛等現象,是因為肌肉酸痛所引起,但藉由這次的脊椎檢查發現,長時間打電腦的工作者,其脊椎病變集中在上段胸椎及肩胛骨,其次則以骨盆及下腰椎為主。當這些脊椎發生病變時,就容易產生手無力、肩膀僵硬、手臂內側酸痛、胸悶、脖子痛、肋間神經痛;甚至腰痛不能久站久坐、膝痛,容易腳麻等現象。 造成脊椎側彎的原因為長時間打電腦使肌肉僵硬,加上打電腦時姿勢不當﹝如斜著身體打電腦、打電腦時兩手懸空等),久而久之脊椎受到牽引而導致脫位側彎發生。當脊椎發生側彎後,在短時間內身體並無明顯不適,但若不加以治療,則上述病痛就會一一發生。 對於脊椎側彎患者治療方法包括先照X光,確定病情及有無骨刺等情形,若有其他病變者則轉診骨科或神經內、外科。如果無其他嚴重病變,則以徒手脊椎矯正,或使用AMCT脊椎矯正器矯正,再搭配軟組織的舒緩,若有需要,則再配合復健科的電療或牽引,通常病人的酸痛在1至2周內可以很快緩解,再配合適當的脊椎保健操來保養,就可以跟腰酸背痛說再見了。 |
2003/01/17 06:56 接個鬼
回應: 目前國內各大電腦賣場與量販店有販售不少種類坐起來舒適也有助於避免身體傷害的人體工學椅, 售價從一千到兩千不等, 可以說是物美價廉, 大家有機會可以去看看, 找張喜歡的坐起來舒服的搬回家慰勞一下自己, 我自己是買那張綁綠色粗繩代替椅墊使用的椅子, 價格一千二有找, 雖然有點不好看但是坐起來真的很舒服 此外, 我在Discovery上面看到, 對身體最少壓力最少負擔的坐法其實是應該要有點後仰著坐, 就是身體角度要大於90度 |
2003/01/29 22:14 Luke-Skywalker
回應: http://news.yam.com/afp/color/news/200301/20030129195003.html 長時間與電腦為伍當心因e栓塞一命嗚呼 (法新社巴黎電)醫生表示,長時間端坐在電腦終端機前不動可能會引發與長途搭機旅行肇致的﹁經濟艙症候群﹂相同的致命血栓。 紐西蘭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歐洲呼吸雜誌﹂(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發表一名三十二歲男子的案例,該男子先是出現小腿腫脹,十天後疼痛才消退。 但其後數星期,每當這名男子逞強使力時就會出現呼吸越來越困難現象,有一天他終於失去知覺。 原因出在他的腿部靜脈形成大量血栓並流往肺部,這是可能致命的﹁深部靜脈栓塞症﹂(DVT,Deep VeinThrombosis),與搭機長途旅行容易肇致的惡名昭彰﹁經濟艙症候群﹂相同。 這名病患經常在工作時或在家中端坐在電腦螢幕前不動,每天長達十二個小時,有時甚至高達十八小時。 由位於惠靈頓的紐西蘭醫學研究所的畢司禮領導的研究小組表示,﹁他通常是端坐在工作站前一到兩個小時,且不時長達六小時,未起身活動。﹂ 研究報告作者指出,﹁這是証實一再長期不動端坐在電腦前與致命肺栓塞有關的首個報告案例。﹂研究人員建議將此情況稱為e栓塞(e-thrombosis)。 雖然深部靜脈栓塞症由於經常出現在坐在狹窄機艙座位長途旅行的旅客身上而被稱為﹁經濟艙症候群﹂,但研究人員指出,此症狀可能發生在任何端坐不動的旅客身上。 醫生建議的預防之道是不時彎曲腳趾和腳踝、喝水但避免酒精,每隔一小時至少起身伸展腿部一次。此外,服用有助促使血液變稀薄的阿斯匹靈亦有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