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縱橫@濁世東籬
[黯然回首] [話題全覽] [開新話題] [新到記事] [全文表示] [使用說明] [記事搜尋] [前塵過往]
[ 回應及最新記事優先顯示 ]
話題內容表示

    [7] 回到未來-省視第四次修憲內容化解朝野憲政僵局�@-�@ [原始記事 /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曾建元 投稿日期:2000/11/28(Tue) 13:48:44

      戰士小元元(曾建元)
      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世新大學法律學系兼任講師

      自從陳水扁就任第十任總統半年以來,總統、行政院、立法院間三角關係便風波不斷。民主進步黨雖然贏得總統選舉,卻改變不了在立法院僅有三分之一席次的弱勢事實。面對中國國民黨在立法院居於過半數的優勢,為了擺脫舊政府遺留的歷史包袱,徹底斷絕國民黨於選後復起東山的可能,陳總統乃以全民政府為號召,自行任命國民黨人唐飛為行政院長,組織非以政黨為基礎的新政府,希望能藉由政黨格局的超越,滿足社會民心對於政黨輪替的想像與期待,一新改革的氣象。

      但缺乏來自立法院多數黨甚至總統所屬政黨的積極支持,全民政府的理想則猶如空中樓閣,無法藉由政策的辯論與協商形成施政共識,只能任由立法院多方黨派勢力的拉扯,以致政策內容支離破碎,推動和說服倍感孤立無援,而當唐飛以執行第四核能發電廠興建計劃一事與陳總統政見相左而被迫求去後,維繫全民政府的薄弱信心基礎宣告崩盤,民進黨人張俊雄匆促組閣,政黨競爭的態勢重現,立法院國民黨、親民黨、新黨三大在野黨結成多數聯盟,以發動罷免總統、副總統為名,逼迫陳總統接受與立法院多數聯盟共組聯合政府,前總統李登輝與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更不約而同地明白表示,陳總統應放棄主導政府的意圖,由立法院多數黨國民黨出面主持組織新閣。弔詭的是,朝野兩大陣營均同意政府組成應回歸〈憲法〉雙首長制之精神,卻對於〈憲法增修條文〉取消立法院之行政院長任命同意權後,行政院應由總統主導或立法院多數黨主導之見解,各執一端,相持不下。

      民進黨主流聯盟主張雙首長制之精神,在於尊重最新民意,故於立法院未經改選前,應由新當選的總統及其所屬政黨主導政府,在野多數聯盟則認為雙首長制之精神,在於尊重國會多數,容納左右共治。我國於一九九七年第四次修憲取法〈法國第五共和憲法〉引進雙首長制,惟並未全盤移植,而有所踵事增華,其間最大差異,即在於總統並無主動解散國會權,無法挾最新民意在國會建立親總統之執政聯盟,以致總統所代表之最新民意受困於舊有政治格局,無從施展抱負,然而現行總統被動解散國會之權力限制,卻正是第四次修憲時民進黨所堅持的政黨協商底線。

      儘管陳總統在在野聯盟〈護憲救台灣〉的呼聲中,亦倡議召開國是會議凝聚朝野憲政共識,但平實而言,不從對於〈憲法〉規範的正確認識出發,則何能侈言協商之共信基礎的打造與維繫,更遑論共識的凝聚。而朝野憲政共識的落實,則除修憲或建立憲政慣例外,別無他法。

      憲法為力與理的辯證,不論中央政府體制未來是否向總統制推移,國會民意與總統民意的對抗,終究必須依循〈憲法〉所訂之遊戲規則,而政府的施政,終究必須得到國會立法與預算的授權,這是古今中外立憲主義國家內部政黨競爭所無法迴避的政治現實。意欲超越人類的共通經驗,獨創台灣的憲政奇蹟,此種空想果能成真,實在令人難以想像。

      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凌晨四時半


    [10] Re[1]: 回到未來�@-�@ [記事引用]
    投稿人士:kenjin 投稿日期:2000/11/28(Tue) 15:32:05

      > 儘管陳總統在在野聯盟〈護憲救台灣〉的呼聲中,亦倡議召開國是會議凝聚朝野憲
      > 政共識,但平實而言,不從對於〈憲法〉規範的正確認識出發,則何能侈言協商之
      > 共信基礎的打造與維繫,更遑論共識的凝聚。而朝野憲政共識的落實,則除修憲或> 建立憲政慣例外,別無他法。

      搞不好,這就是台灣的憲政慣例↓

      【不從對於〈憲法〉規範的正確認識出發。】

本話題全頁表示 / [0]

回應本篇話題
字號 
信箱 
話題 
巢穴 
字色 
內容 (請自由改行)
符號  『』 【】 《》 「」 ÷ § ¥ m(_ _)m


[ 原案:CJ Club ] [ 協力:tobili ] [ 設計:楚狂飄零 ]